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補氣養血湯(路志正方)

【藥物組成】黨參、澤瀉各18g,茯苓16g,炙甘草6g,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白術、天麻各14g。

【用法用量】制成150ml煎劑2袋,每次1袋,每日1劑,每日2次溫服。5周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養血補氣,健脾養胃,平肝熄風。

【方解方義】方劑中選用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即四君子湯補氣益脾。脾為身體之本,益脾則氣血化生有源。腦為身體髓海,髓屬腎中精氣所化生,“精血皆同源”,血虛則精亦虛,予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即四物湯補血生精。脾虛肝旺,“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故加用甘平柔潤的天麻入肝經,平熄肝風,兼有祛痰作用。因脾虛無常,聚濕生痰,《丹溪心法·頭眩》中指出“無痰則不作眩”。《金匱要略》曰:“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加用澤瀉利水滲濕,水濕即除,則可眩止,《中國醫學大辭典》謂澤瀉有使清氣上升而除頭目諸疾之功,且澤瀉必須用量較多,方可奏效,無毒副作用。諸藥合用,旨在補氣養血、健運脾胃,兼能平肝熄風,祛痰止眩,標本兼顧,經過臨床觀察,加味八珍湯治療氣血虧虛型高血壓病,療效滿意。

【病例詳解】張某,男,70歲。2005年3月19日來醫院就診。癥狀頭暈反復發作3年余,血壓波動在18.62~19.95/11.97~12.64千帕(140~150/90~95mmHg),沒有重視且未服用任何藥物給予治療。近1個月來,頭暈發作頻繁,每因勞累則明顯加重,伴神疲乏力。就診時患者面色蒼白,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脈細無力,查血壓為19.95/11.97千帕(150/90mmHg)。中醫診斷:眩暈(氣血虧虛);西醫診斷:原發性高血壓病Ⅰ級(低危組)。治療予口服本方,每日1劑。服藥2周后頭暈明顯減輕,4周后頭暈不在,血壓正常。

【專家按語】氣血虧虛型高血壓病多為老年患者。皆因年老體衰,脾胃虛弱,不能健運水谷,生化氣血,以致氣血兩虛,氣虛則清陽不展,血虛則腦失所養,從而產生眩暈。治療原則以補氣養血,健運脾胃為主,藥用加味八珍湯。

【藥方引自】路志正.補氣養血湯治療氣血虧虛型高血壓病60例.山西中醫,2009,29(2):1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神农架林区| 衡水市| 惠水县| 肃北| 吉水县| 舟曲县| 清苑县| 普陀区| 股票| 秦皇岛市| 木里| 华坪县| 洱源县| 汝州市| 泰宁县| 台南县| 年辖:市辖区| 葵青区| 普定县| 六安市| 城固县| 鄢陵县| 当涂县| 苍山县| 榆社县| 雅安市| 阿拉善左旗| 垣曲县| 兴国县| 平安县| 玉山县| 榆中县| 二连浩特市| 肇庆市| 昌江| 大渡口区| 镇巴县| 前郭尔| 安宁市|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