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在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改革委員會的領導下,項目組對“基礎護理技術”這門課程進行了系統的分析,針對它不同于臨床護理課程、但是又都處于核心課程地位的特點,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改革,以期達到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目的。具體構建思路如下:

首先,課程構建遵循“依據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技術”思路完成。臨床實踐中,病人由門診到病房,再到住院甚至出院,以及住院期間產生病情變化時,每一種病人狀態,都需要基本的護理技術幫助解決此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但是不同的病人狀態,應用的基礎護理技術是不相同的。本課程依據“患者由入院到住院、最后出院”的過程為導向,把傳統《基礎護理技術》或者《護理學基礎》中的內容,分成“入院過程中的護理技術、住院護理技術、危重病人護理技術、出院過程中的護理技術”等四個項目,在每一個過程中,進行應用型介紹和闡述。每個項目中闡述和解釋的技術內容,都與病人當時的護理需求相適應,都是為了解決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設置的,即“依據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技術”。

其次,課程中增設了與患者溝通時的具體語言范例。課程針對臨床實踐,對護理人員溝通能力的要求,在每一項護理技術的操作實施過程中,選取該項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的“案例”,即典型病例,采用詳實、具體的語言,有針對性地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的示例,給學生以可模仿、可復制、可應用的學習案例,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第三,對傳統課程中相關內容進行了必要的合并與刪減。比如在靜脈輸液的學習任務中,有關小兒頭皮靜脈輸液的內容,在實質上與成人周圍靜脈輸液是相同的。對此便將其中有關操作步驟的內容進行了刪減,盡量做到內容精而不繁、科學實用。

新課程按照臨床護理工作的過程,把傳統課程中相對獨立的各項基礎護理技術,緊密聯系到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工作系統,有如將歷史故事還原到歷史事件的背景中一樣,不僅使得這些故事容易被人理解、記憶,而且因為有了背景而更加生動有趣,繼而對讀者產生更大的吸引力,激發好奇心,主動探索其結果,從而促進學習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探求,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教材中圖片來源于李曉松主編、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護理學基礎》以及楊光芹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基礎護理學》。教材的編寫過程,得到了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與辛勤勞動,在此一并謹表誠摯的謝意!

首次編寫本書,由于時間倉促,水平所限,書中難免出現錯漏之處,懇請專家、學者和使用本書的廣大師生及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丽江市| 太湖县| 鄂伦春自治旗| 伊吾县| 林口县| 蕉岭县| 增城市| 新化县| 新田县| 岑溪市| 成武县| 肥乡县| 洱源县| 炎陵县| 鸡东县| 南宫市| 义乌市| 宁阳县| 陆丰市| 清徐县| 常德市| 三原县| 宁蒗| 龙泉市| 秭归县| 德保县| 衡水市| 曲周县| 上高县| 荣成市| 南部县| 台前县| 中卫市| 金湖县| 阿勒泰市| 西乌珠穆沁旗| 兴宁市| 南通市| 双桥区|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