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中醫叢書:名人用藥與中醫
- 胡獻國
- 565字
- 2019-01-10 18:39:34
十四、趙匡胤與萵苣
歷史溯源
趙匡胤(927—976),中國宋代開國皇帝,宋太祖,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后周時任殿前都點檢,統率禁軍。959年,后周世宗柴榮病逝,繼位的恭帝柴宗訓只有7歲。960年正月,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后周政權,建國號宋,仍都開封(東京)。
《清波雜志》載:五代時,有一名叫卓奄的和尚,靠種菜賣錢,以度時日。一日中午,飯后在地旁小睡片刻,夢見一條金色巨龍飛臨菜地,嚙食萵苣。和尚猛醒,但夢中情景仍歷歷在目,和尚心想定有貴人來臨。抬頭朝萵苣地望去,見一相貌堂堂,身材魁梧之人正欲取萵苣。他趕緊謙恭地走上前去,取了大量的萵苣,饋贈給這個陌生人。臨別時和尚說:“茍富貴,勿相忘”。那人回答道:“異日如得志,定當為和尚修一寺廟以謝今日饋贈之恩”。此人就是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投軍后,屢立戰功,官至殿前都點檢。960年,他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趙匡胤即位后,訪得卓奄和尚還活著,果為卓奄修建了“普安道院(普安寺)”,今寺尚存,為臨海市佛教保留場所。從此,萵苣也成了食療養生佳品。
中醫觀點
萵苣,又名萵苣筍、萵筍、千金菜、香馬筍,為菊科植物萵筍的莖及子,長江流域各地普遍栽培。中醫認為,萵苣性味苦、甘、涼,入大腸、肝、胃經,有清熱利濕,通絡下乳之功,適用于脾胃濕熱所致的小便不利,尿血,產后缺乳或乳汁分泌不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