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整理陰陽與體質養生

原文賞析

整理陰陽,出自《西游記》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伏乞調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陰陽,永安地府”。整理陰陽,即調理陰陽,如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一》載有:“宰相在上佐天子調理陰陽,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內親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職”。

中醫觀點

調理陰陽,是中醫治療原則之一,是針對機體陰陽偏盛偏衰的變化,采取損其有余,補其不足的原則,使陰陽恢復于相對的平衡狀態。從根本上講,人體患病是陰陽間協調平衡遭到破壞,出現了偏盛偏衰的結果,故調整陰陽,以平為期,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根本法則。其具體應用為:

1.損其有余

損其有余,又稱損其偏盛,是指陰或陽的一方偏盛有余的病癥,應當用“實則瀉之”的方法來治療。

(1)抑其陽盛:“陽盛則熱”所致的實熱證,應用清瀉陽熱,“治熱以寒”的法則治療。

(2)損其陰盛:對“陰盛則寒”所致的實寒證,應當溫散陰寒,“治寒以熱”,用“寒者熱之”的法則治療。

由于陰陽是互根的,“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在陰陽偏盛的病變中,如其相對一方有偏衰時,則當兼顧其不足,配以扶陽或滋陰之法。

2.補其不足

補其不足,是指對于陰陽偏衰的病癥,采用“虛則補之”的方法予以治療的原則。病有陰虛、陽虛、陰陽兩虛之分,其治則有滋陰、補陽、陰陽雙補之別。

(1)陽病治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適于陰虛之證,陰病治陽適用于陽虛之候。“陰虛則熱”所出現的虛熱證,采用“陽病治陰”的原則,滋陰以制陽亢。“陽虛則寒”所出現的虛寒證,采用“陰病治陽”的原則,陰虛者補陰,陽虛者補陽,以平為期。

(2)陽中求陰,陰中求陽:根據陰陽互根的理論,臨床上治療陰虛證時,在滋陰劑中適當佐以補陽藥,即所謂“陽中求陰”。治療陽虛證時,在助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藥,即謂“陰中求陽”。因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故臨床上治療血虛證時,在補血劑中常佐以補氣藥;治療氣虛證時,在補氣劑中也常佐以補血藥。

(3)陰陽雙補:由于陰陽是互根的,所以陰虛可累及陽,陽虛可累及陰,從而出現陰陽兩虛的病癥,治療時當陰陽雙補。由于陰陽是辨證的總綱,疾病的各種病理變化都可用陰陽失調加以概括。因此從廣義來講,解表攻里、升清降濁、補虛瀉實、調理氣血等治療方法,都屬于調整陰陽的范圍。

養生提示

根據陰陽偏盛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養生方法。

一、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的體質特點是形體消瘦、午后面色潮紅,口咽少津,心中時煩,手足心熱,少眠,便干,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脈細數,舌紅少苔。根據陰虛體質的體質特點,其養生方法是:

精神調養:陰虛體質之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火氣沖天,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的表現。此時應遵循《內經》恬澹虛無、精神內守的養生大法,加強自我修養,自覺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對非原則性問題,難得糊涂,少與人爭,以減少激怒,要少參加爭勝負的文娛活動。此外,節制性生活也很重要。

環境調攝:陰虛者,常覺手足心熱,口咽干燥,常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受。因此,每逢炎熱的夏季,應注意避暑,有條件的應到海邊、高山之地旅游,并可對癥飲用蓮心茶、竹葉茶、綠茶等,以清心瀉火。“秋冬養陰”對陰虛體質之人更為重要,特別是秋季氣候干燥,更易傷陰。居室環境應安靜,最好住坐北朝南的房子。

飲食調養:飲食調理的原則是保陰潛陽,宜用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魚類等清淡食物,并可食用沙參粥、百合粥、枸杞粥、桑葚粥、山藥粥、洋參粥、玉竹粥等。條件許可者,可適當進食一些養陰潤肺的食物如芡實、燕窩、荸薺、百合、銀耳、海參、淡菜、龜肉、蟹肉、老雄鴨等。對于蔥、姜、蒜、韭、薤、椒等辛辣燥烈之品則應少吃。

體育鍛煉:不宜過激活動,著重調養肝腎功能,太極拳、八段錦、內養操等較為適合。氣功宜固精功、保健功、長壽功等,著重咽津功法。

藥物養生:可選用滋陰清熱、滋養肝腎之品,如女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蓮草、麥門冬、天門冬、黃精、玉竹、玄參、枸杞子、桑葚、龜板等,可隨證情選用。中成藥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由于陰虛體質,又有腎陰虛、肝陰虛、肺陰虛、心陰虛等不同,應辨證選用。肺陰虛,宜服百合固金液、養陰清肺膏等。心陰虛,宜服天王補心丸、生脈飲等。脾陰虛,宜服西洋參片、參麥膠囊、石斛養胃丸等。腎陰虛,宜服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肝陰虛,宜服一貫煎口服液、杞菊地黃丸等。著名老中醫秦伯未主張長期服用首烏延壽丹,此方有不蠻補,不滋膩、不寒涼、不刺激四大優點,服后有食欲增進、睡眠酣適,精神輕松愉快的效果,值得一試。

二、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的體質特點是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平素怕寒喜暖,手足欠溫,小便清長,大便時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脈沉乏力,舌淡胖。根據陽虛體質的體質特點,其養生方法是:

精神調養:陽氣不足的人常表現出情緒不佳,興趣缺乏。如肝陽虛者善恐、心陽虛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感情,消除或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

環境調攝:陽虛體質的人適應寒暑變化之能力差,稍微轉涼,即覺得冷不可耐。因此,在嚴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溫”,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補陽氣。研究表明,若能在夏季進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鐘,可以大大提高適應冬季嚴寒氣候的能力。因為夏季人體陽氣趨向體表,毛孔、腠理開疏。陽虛體質的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時不要讓電扇直吹;有空調設備的房間,要注意室內外的溫差不要過大,同時避免在樹蔭下、水亭中及過堂風很大的過道久停。如果不注意夏季防寒,只圖一時之快,更易造成或手足麻木不遂或面癱等中醫所謂的“風痹”病的發生。

體育鍛煉:因“動則生陽”,故陽虛體質的人,要加強體育鍛煉,春夏秋冬,堅持不懈,每天進行1~2次。體育鍛煉項目,可因體力強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內養操、工間操、球類活動和各種舞蹈活動等,亦可常作日光浴、空氣浴等,以強壯肺陽,固表護衛。

飲食調養:飲食方面可多食有一些具有護腎壯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等。根據“春夏養陽”的法則,夏日三伏,每伏可食附子粥、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合天地陽旺之時,以壯人體之陽,最為有效。

藥物養生:可選用補陽祛寒、溫養肝腎之品,常用藥物有鹿茸、海狗腎、蛤蚧、冬蟲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蓯蓉、補骨脂、胡桃、杜仲、續斷、菟絲子等,中成藥可選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全鹿丸等。心陽虛者,可選用參鹿丸、參附口服液等。脾陽虛者,可選用理中丸、人參健脾丸等。脾腎兩虛者可用濟生腎氣丸、附子理中丸等。

三、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的體質特點是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恍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動則尤甚,體倦健忘,舌淡苔白,脈虛弱等。根據氣虛體質的體質特點,其養生方法是:

氣功療法:腎為元氣之根,故氣虛宜作養腎功,其功法如下:

(1)屈肘上舉:端坐,兩腿自然分開,雙手屈肘時側舉,以兩脅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隨即復原,可連做10次。

2)拋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拋物動作3~5次,然后,右臂放于腿上,左手做拋空動作,與右手動作相同,每日可做5遍。

(3)蕩腿:端坐,兩腳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然后,兩腳懸空,前后擺動十余次。本動作可以活動腰、膝,具有益腎強腰的功效。

(4)摩腰:端坐,寬衣,將腰帶松開,雙手相搓,以略覺發熱為度;再將雙手置于腰間,上下搓摩腰部,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搓摩腰部,實際上是對命門、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這些穴位大多與腎臟有關。待搓至發熱之時,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溫腎壯腰之作用。

(5)“吹”字功:直立,雙腳并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后,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可連續做十余次,屬于“六字訣”中的“吹”產功,常練可固腎氣。

飲食調養:飲食方面可多食有一些具有健脾益氣作用的食品,如粳米、糯米、小米、大麥、山藥、馬鈴薯、大棗、胡蘿卜、香菇、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等。也可制成食療方,如人參蓮肉湯、大棗粥、山藥粥、八寶粥、茯苓膏、茯苓包子等。

藥物養生:可選用健脾益氣之品,常用藥物有人參、黨參、大棗、白術、茯苓、山藥、黃芪、五味子等。中成藥可選用金匱薯蕷丸、黃芪精口服液等。脾氣虛者,可選用四君子丸、參苓白術散等。肺氣虛,可選用補肺散、參芪五味子片等。腎氣虛者,可選用腎氣丸、補益地黃丸等。

四、血虛體質

血虛體質的體質特點是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不耐勞作,易失眠,舌質淡,脈細無力。根據血虛體質的體質特點,其養生方法是:

消除誘因:根據血虛的發病原因,積極治療引起血虛的原發病,如潰瘍病、鉤蟲病、月經不調等,鐵吸收不良者應注意補充鐵劑。

調理飲食:應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類食物,并提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肉類、動物血、豆類、海帶、紫菜及木耳等食品,補充鐵的同時,要注意補充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蔬菜及水果,維生素C可使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使鐵易于吸收,也可口服維生素C制劑,維生素C的用量為每日0.3~0.6克。

注重食療:日常生活中許多食物均含有豐富的鐵劑,如大棗、桂圓、豆類、木耳、蛋類、肉類、動物肝、動物血等,在調理飲食的同時注意飲食的多樣化,可促進鐵的吸收。一些治療貧血的食療效方如黃芪燉雞、當歸蒸雞、黃芪汽鍋雞、大棗豬肘、當歸羊肉湯、參芪牛肉湯、阿膠蒸蛋、阿膠補血粥、參苓粥、桂圓粥等,均可選用。

慎飲茶奶: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而使鐵吸收下降,因此,缺鐵性貧血患者不宜飲茶。若有飲茶嗜好者,可在餐后2小時飲茶較適宜。對于含鈣磷多的食物如牛奶等也不宜飲用,以保證口服鐵劑的充分吸收。

藥物養生:可選用健脾養血之品,常用藥物有大棗、桂圓、阿膠、黃明膠、豬皮膠、魚膠、當歸、熟地、柏子仁、何首烏等。中成藥可選用當歸補血膏、歸脾口服液等。

精神調養: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啞劇,能使精神振奮。

五、陽盛體質

陽盛體質的體質特點是形體壯實、面赤、聲高氣粗、喜涼怕熱、喜冷飲、小便熱赤、大便熏臭等。根據陽盛體質的體質特點,其養生方法是:

精神調養:陽盛之人易心情煩躁,發怒,故平日要加強道德修養和意志鍛煉,培養良好的性格,有意識控制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沖動。

體育鍛煉: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讓多余陽氣散發出來。游泳鍛煉是首選項目。此外,跑步、武術、球類等,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進行。

飲食調理:日常食物中應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蔥、蒜等。對于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溫陽食物也不宜多食。各種水果、蔬菜如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蓮藕、香瓜、梨子等可常食。酒性辛熱上行,應忌之。茶可清心除煩,利尿通淋,有飲茶習慣的人可常用,但失眠者不宜選用。

藥物調養:可常用菊花、蓮心、苦丁茶、竹葉等泡水飲服。心火亢盛者主要表現為小便熱赤,帶血鮮紅,心煩口渴,面赤口瘡,夜寐不安,舌尖紅,脈數。當以清心瀉火,涼血止血為治,可選用黃連膠囊、三金片、萬氏牛黃清心丸、梔子金花丸口服。肝火上炎者多表現為小便短少,頭目眩暈,胸脅脹滿疼痛,失眠多夢,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當以清熱瀉肝為治,可選用丹梔逍遙丸、龍膽瀉肝口服液、夏枯草膏口服。陰虛火旺者主要表現為心悸心煩,失眠健忘,耳鳴腰酸,頭暈目眩,口干舌燥,舌紅絳少津,苔薄白或無苔,脈細數。當以滋陰降火為治,可選用天王補心丹、知柏地黃丸口服。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潤腸丸口服。

六、血淤體質

血淤體質的體質特點是面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膚干燥,舌紫暗或有淤點,脈細澀。根據血淤體質的體質特點,其養生方法是:

體育鍛煉:多做有益于心臟血脈的活動,如各種舞蹈、太極拳、八段錦、長壽功、內養操、保健按摩術等,可活動全身各部位,有助氣血運行。

飲食調理:飲食方面可多食有一些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食品,如桃類、油菜、慈菇、黑木耳、黑大豆、山楂、菠菜、韭菜等,酒有活血通絡作用,可少量常飲。山楂粥、黑木耳粥、花生粥、芹菜炒木耳等也可根據病情選用。

多多飲水:血液的成分絕大部分是水,失水可導致血液濃縮,氣血淤滯。因此,要養成飲水的習慣,即使是在體內不缺水的情況下,也要適當飲水,如果進行了體育活動或患有腹瀉等導致水分丟失,要及時補充水。有專家說夜間時間長,睡眠后不飲水而且還要排尿,這可能是早晨腦血管病多發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睡眠之前最好飲一定量的水,半夜醒來時還要飲一些水,這樣既可防止血黏度增高,又可防止心腦血管病發作。一般每次飲水以200毫升為宜,全天以2000毫升以上最好。

藥物養生:可選用活血化淤之品,如地黃、丹參、川芎、當歸、五加皮、地榆、續斷、茺蔚子、紅花等,泡茶飲服,或水煎服,或煮粥服食。痰淤閉阻者主要表現為心悸怔忡,胸悶心痛,頭暈氣短,唇甲青紫,或半身不遂,苔白膩或有淤點,脈弦結。當以除痰化淤為治,可選用心脈通片、冠心蘇合丸、活血通脈膠囊、心腦舒通膠囊口服。心血淤阻者主要表現為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時或心悸不寧,或半身不遂,舌質紫暗,脈沉澀。當以活血化淤,通絡止痛為治,可選用燈盞花素片、血栓心脈寧膠囊、活血通脈膠囊、血府逐淤膠囊、腦血康滴丸口服。氣虛血淤者主要表現為胸前區隱痛,心悸怔忡、氣短乏力,活動后加劇,或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舌質暗或紫暗,有淤點或淤斑,脈澀結代。當以養血通絡,活血化淤為治,可選用當歸養血膏、玉楂沖劑、心可舒膠囊、舒心口服液口服。

精神調養:血淤體質在精神調養上,要注意培養樂觀的情緒。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營衛流通,有利血淤體質的改善。反之,苦悶、憂郁則可加重血淤傾向。

七、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體質特點是形體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懶動,嗜睡,口中黏膩,或便溏,脈濡而滑,舌體胖,苔滑膩。根據痰濕體質的體質特點,其養生方法是:

環境調攝:不宜居住在潮濕的環境里;在陰雨季節,要注意濕邪的侵襲。居處應通風良好,溫度、濕度適宜

飲食調理:少食肥甘厚味之品及酒類,過飽。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濕作用的食物,如白蘿卜、荸薺、紫菜、海蜇、洋蔥、枇杷、白果、大棗、扁豆、薏苡仁、紅小豆、蠶豆、包菜等,可根據自己的飲食喜好選擇。

控制飲食:痰濕體質的人多肥胖,應適當控制飲食,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進食量,以不感饑餓為原則。嚴格限制脂肪,糖類食品的攝入,不喝含糖飲料,少食精米,富強粉、巧克力及油炸食物,多吃粗纖維食物,如胡蘿卜、黃瓜、芹菜等。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宜吃瘦肉、雞、魚及豆類食品。進食忌快,宜細嚼慢咽。宜低脂肪、低熱量、高蛋白。

體育鍛煉:痰濕體質多形體肥胖,身重易倦,故應堅持體育鍛煉、散步、慢跑、球類、武術、八段錦、五禽戲,各種舞蹈等,這是消除痰濕體質比較好的辦法。活動量應逐漸增強,循序漸進。氣功方面,以站樁功、保健功、長壽功為宜,加強運氣功法。

藥物養生:痰濕的生成與肺脾腎三勝關系最為密切,故重點在于調補肺脾腎三臟,茯苓、白術、扁豆、蒼術、苡仁、豬苓、牽牛子、大腹皮等,可根據病情對癥選用,或煮粥服食。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輸布,液聚生痰者,當宣肺化痰,方選二陳丸。若因脾不健運,濕聚成痰者,當健脾化痰,方選六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等。若腎虛不能制水,水泛為痰者,當溫陽化飲,方選金匱腎氣丸等。痰熱內憂者主要表現為失眠頭重,痰多胸悶,惡食暖氣,吞酸惡心,心煩口苦,目眩,苔膩而黃,脈滑數。當以化痰清熱,和中安神為治,可選用鮮竹瀝口服液、牛黃蛇膽川貝散、蛇膽陳皮膠囊口服。

八、氣郁體質

氣郁體質的體質特點是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時或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動,時或憂郁寡歡,胸悶不舒,時欲太息,舌淡紅、苔白、脈弦。根據氣郁體質的體質特點,其養生方法是:

精神調攝:氣郁體質的人大多性格內向,神情常處于抑郁狀態,根據《內經》“喜勝憂”的原則,應主動尋求快樂,多參加社會活動,集體文娛活動,常看喜劇、滑稽劇、聽相聲,以及富有鼓勵、激勵的電影、電視、勿看悲劇、苦劇。多聽輕松、開朗、激動的音樂,以提高情志。多讀積極的,鼓勵的、富有樂趣的、展現美好生活前景的書籍,以培養開朗、豁達的意識,在名利上不計較得失,知足常樂。

體育鍛煉:多參加體育鍛煉及旅游活動。體育和旅游活動均能運動身體,使氣血流暢,又欣賞了自然美景,調劑了精神,呼吸了新鮮空氣,沐浴了陽光,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氣功方面,以強壯功、保健功、站樁功為主,著意鍛煉呼吸吐納功法,以開導淤滯。

飲食調養:日常膳食中可選食一些具有行氣作用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子、柚子、蕎麥、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刀豆、香櫞等。可少量飲酒,以活血散郁,提高情緒。

藥物養生:氣郁體質的人大多出現肝氣郁結表現,可選用香附、烏藥、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陳皮等疏肝理氣解郁的藥物,水煎服,或煮粥服食。肝氣郁結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胃脘脹滿,攻撐作痛,噯氣頻繁,大便不暢,月經不調,舌苔薄白,脈弦。當以疏肝理氣為治,可選用逍遙丸、木香順氣丸、枳術丸、木香檳榔丸、柴胡疏肝丸口服。肝郁化火者主要表現為失眠,煩躁易怒,不思飲食,口渴喜飲,目赤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脈弦而數。當以疏肝瀉熱為治,可選用龍膽瀉肝口服液、當歸蘆薈丸口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天津市| 新兴县| 固始县| 乌什县| 达孜县| 紫阳县| 广丰县| 珲春市| 汉源县| 吉木萨尔县| 东方市| 石渠县| 大邑县| 墨脱县| 尉犁县| 乌鲁木齐县| 博客| 山丹县| 吐鲁番市| 永济市| 荃湾区| 黄大仙区| 惠州市| 商水县| 容城县| 察哈| 道孚县| 万宁市| 诏安县| 富川| 泸溪县| 信阳市| 额尔古纳市| 黎城县| 贵州省| 石棉县| 金寨县| 青河县| 巴林左旗|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