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中醫叢書:詩經與中醫
- 胡獻國
- 852字
- 2019-01-10 18:37:34
二十七、河廣
原文:河廣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譯文
誰說黃河寬又寬,過河筏子蘆葦編。誰說宋國遠又遠,抬起腳跟望得見。
誰說黃河寬又寬,難容一只小小船。誰說宋國遠又遠,走到宋國吃早飯。
這首詩描寫旅居衛國的宋人思歸。一葦杭之,意即一束蘆葦可到對岸。馬瑞辰《通釋》載“一葦杭之,蓋謂一葦之長,可比方之,甚言河之狹也”。這里的蘆葦為禾本科植物。
蘆葦

【來源】 蘆葦,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莖葉,生用或鮮用,以鮮用者療效佳。
【功用】 中醫認為,蘆葦性味甘、寒,入肺、胃經,有清熱生津,清熱排膿,宣毒透疹,利尿解毒之功,《本草綱目》言其“主消渴客熱,小便不利”。《新修本草》言其“療嘔逆,不下食,胃中熱”。《本草經疏》言其“味甘寒而無毒,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熱降火,熱解胃和,則津液疏通而渴止矣”。本品既能清瀉肺胃之熱,又能養陰生津而止渴,有寓補于清,祛邪而不傷正的特點,對肺胃熱盛,陰津虧損之癥有效。本品甘寒而平和,故鮮品用量宜加倍,可用至100克。脾胃虛寒,胃寒嘔吐者不宜選用。
蘆花
【來源】 蘆花,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花。秋后采收。
【功用】 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寒,入肺、脾經,有止血解毒之功。適用于鼻衄,血崩,上吐下瀉等。《唐本草》言其“水煮濃汁服,主霍亂”。《本草圖經》言其“煮濃汁服,主魚蟹中毒”。《本草綱目》言其“燒灰吹鼻,止衄血,亦入崩中藥”。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木質素18%,戊聚糖24.9%~25.6%和纖維素26.8%~31.1%。
蘆根
【來源】 蘆根,又稱葦根、蘆葦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地下莖,生用或鮮用,以鮮用者療效佳。
【功用】 中醫認為,蘆根性味甘、寒,入肺、胃經,有清熱生津,清熱排膿,宣毒透疹,利濕解毒之功,《本草綱目》言其“主消渴客熱,小便不利”。《新修本草》言其“療嘔逆,不下食,胃中熱”。《本草經疏》言其“味甘氣寒而無毒,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熱降火,熱解胃和、則津液疏通而渴止矣”。本品既能清瀉肺胃之熱,又能養陰生津而止渴,有寓補于清,祛邪而不傷正的特點,對肺胃熱盛,陰津虧損之癥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