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戰國諸子除墨子外皆出于職業

《七略》《漢志》有九流十家皆出于王官之說。其說曰: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陰陽家者流蓋出于義和之官,法家者流蓋出于理官,名家者流蓋出于禮官,墨家者流蓋出于清廟之守,縱橫家者流蓋出于行人之官,雜家者流蓋出于議官,農家者流蓋出于寥稷之官,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胡適之先生駁之,說見所著《中國古代哲學史·附錄》。其論甚公直,而或者不盡揣得其情。謂之公直者,出于王官之說實不可通,謂之不盡揣得其情者,蓋諸子之出實有一個物質的憑借,以為此物質的憑借即是王官者誤,若忽略此憑借,亦不能貫徹也。百家之說皆由于才智之士在一個特殊的地域當一個特殊的時代憑借一種特殊的職業而生。現在先列為一表,然后擇要疏之。

家名

地域

時代

職業

附記

孔丘

魯其說或有源于宋者

春秋末

教人

卜商

由魯至魏

春秋戰國間

教人

曾參

春秋戰國間

教人

言偃

春秋戰國間

教人

孔伋

由魯至宋

春秋戰國間

教人亦曾在宦

顓孫師

春秋戰國間

教人

漆雕開

今本《家語》云蔡人

春秋戰國間

近于俠

孟軻

鄒魯 游于齊梁

戰國中期

教人亦為諸侯客

近于游談

荀卿

戰國末期

教人

以上儒宗

墨翟

宋或由魯反不動而出

春秋戰國間

以《墨子》書中情形斷之則亦業教人之業者

禽滑厘

曾學于魏仕于宋

戰國初期

孟勝

仕于荊

戰國初期

墨者巨子為陽城君守而死

田襄

戰國初期

墨者巨子

居秦

戰國中期

墨者巨子

田俅

戰國中期

相里勤

南方

相夫氏

南方

鄧陵子

南方

苦獲

南方

己齒

南方

以上墨宗

宋钘

或是宋人然作為華山之冠必游于秦矣

戰國中期

游說止兵

尹文

以上近墨者

史

春秋末

太史

陳仲

戰國中期

獨行之士

許行

戰國中期

獨行之士

以上獨行之士

管仲

管仲春秋中季人然托之著書者至早在戰國初

齊相

晏要

晏嬰春秋末人然托之者至早在戰國初

齊相

老聃即太史儋

戰國初

太史

關喜或太史儋同時人

戰國初

關伊

商鞅

衛韓秦

戰國初然托之著書至早在戰國中

秦相

申不害

戰國初

韓相

韓非

戰國末

韓國疏族

以上政論

蘇秦

周人而仕六國

戰國中期

六國相

蘇秦張儀書皆為縱橫學者所托

張儀

魏人而仕秦

戰國中

秦相

以上縱橫之士

魏牟

戰國中

魏卿

莊周

戰國中

諸侯客或亦獨行之士

惠施

仕魏

戰國中

魏卿

公孫龍

戰國中

諸侯客

鄧析

春秋末

彭蒙

鄒忌

戰國初

齊卿

鄒衍

戰國中

諸侯客

淳于髡

戰國中

齊稷下客

慎到

戰國中

齊稷下客

田駢

戰國中

齊稷下客

接子

戰國中

齊稷下客

環淵

戰國中

齊稷下客

以上以言說侈談于諸侯朝廷,若后世所謂“清客”者。

附記:一、列子雖存書,然偽作,其人不可考,故不錄入。

二、一切為東漢后人所偽托之子家不錄入。

三、《呂氏春秋》之眾多作者皆不可考,且是類書之體,非一家之言,故不列入。

就上表看,雖不全不盡,然地方時代職業三事之與流派有相關系處,已頗明顯,現在更分論之。

一、所謂儒者乃起于魯流行于各地之“教書匠”。儒者以孔子為準,而孔子之為“教書匠”在《論語》中甚明顯: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子曰:弟子,入則教,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誠于鳥獸草木之名。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上文不過舉幾個例,其實一部《論語》三分之二是教學生如何治學,如何修身,如何從政的。孔子誠然不是一個啟蒙先生,但他既不是大夫,又不是眾民,開門受徒,東西南北,總要有一個生業。不為匏瓜,則只有學生的束惰;季孟齊景衛靈之“秋風”,是他可資以免于“系而不食”者。不特孔子如此,即他的門弟子,除去那些做了官的以外,也有很多這樣。

《史記·儒林傳》敘:“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于齊。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之屬,皆受業于子夏之倫,為王者師。”這樣進則仕,退則教的生活,既是儒者職業之所托,又是孔子成大名之所由。

蓋一群門弟子到處教人,即無異于到處宣傳。儒者之仕宦實不達,在魏文侯以外沒有聽說大得意過,然而教書的成績卻極大。詩書禮樂春秋本非儒者之專有物,而以他們到處教人的緣故,弄成孔子刪述六經啦。

二、墨為儒者之反動,其一部分之職業與儒者同,其另一部分則各有其職業。按:墨為儒者之反動一說,待后詳論之。墨與儒者同類而異宗,也在那里上說世主,下授門徒。但墨家是比儒者更有組織的,而又能吸收士大夫以下之平民。既是一種宗教的組織,則應有以墨為業者,而一般信徒各從其業。故儒縱橫刑名兵法皆以職業名,墨家獨以人名。

三、縱橫刑法皆是一種職業,正所謂不辯自明者。

四、史官之職,可成就些多識前言往行,深明世故精微之人。一因當時高文典冊多在官府,業史官者可以看到;二因他們為朝廷作記錄,很可了澈些世事。所以把世故人情看得最深刻的老聃出于史官,本是一件自然的事。

五、若一切不同的政論者,大多數是學治者之言,因其國別而異趨向。在上列的表內管晏關老申商韓非之列中,管晏商君都不會自己做書的,即申不害也未必能自己著書,這都是其國后學從事于學政治者所托的。至于刑名之學,出于三晉鄭鄉官術,更是一種職業的學問,尤不待說了。

六、所有一切名家辯士,雖然有些曾做到了卿相的,但大都是些諸侯所養的賓客,看重了便是大賓,看輕了便同于“優倡所蓄”。這是一群大閑人,專以口辯博生活的。有這樣的職業,才成就這些辯士的創作;魏齊之廷,此風尤盛。

綜括前論,無論有組織的儒墨顯學,或一切自成一家的方術論者,其思想之趨向多由其職業之支配。其成家之號,除墨者之稱外,如縱橫名法等等,皆與其職業有不少關系。今略變《漢志》出于王官之語,或即覺其可通。若九流之分,本西漢中年現象,不可以論戰國子家,是可以不待說而明白的。

流別

《七略》所釋

今釋

儒家者流

出于司徒之官

出于“教書匠”。

道家者流

出于史官

有出于史官者,有全不相干者。“漢世”道家本不是單元。按道家一詞,入漢始聞。

陰陽家者流

出于義和之官

出于業文史星歷卜祝者。

法家者流

出于理官

法家非單元,出于齊晉秦等地之學政習法典刑者。

名家者流

出于禮官

出于諸侯朝廷中供人欣賞之辯士。

墨家者流

出于清廟之守

出于向儒者之反動,是宗教的組織。

縱橫家者流

出于行人之官

出于游說形勢者。

雜家者流

出于議官

“雜”固不成家,然漢世淮南、東方卻成此一格,其源出于諸侯朝廷廣置方術殊別之士,來者不專主一家,遂成雜家矣。

小說家者流

出于稗官

出于以說故事為職業之諸侯客。

以上所謂“名”“雜”“小說”三事,簡直言之,皆出于所謂“清客”。

故《七略》《漢志》此說,其辭雖非,其意則似無謂而有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永和县| 鄂尔多斯市| 久治县| 繁昌县| 平昌县| 梁河县| 噶尔县| 青河县| 军事| 吉隆县| 临泽县| 新疆| 颍上县| 巢湖市| 玉树县| 九江市| 曲沃县| 乳源| 句容市| 扎囊县| 绥化市| 疏勒县| 望奎县| 定边县| 蒙城县| 陆良县| 普陀区| 梁河县| 宝清县| 阳东县| 霍林郭勒市| 达孜县| 奉贤区| 锦州市| 商水县| 股票| 涞水县| 湘阴县| 黎平县|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