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十年危難(1966—1976)(12)

又過了兩天,中南海某電話局的一些“造反派”闖進劉少奇辦公室,要撤劉少奇的電話。劉少奇斬釘截鐵地說:“這是政治局的電話,沒有毛主席、周總理的親自批示,你們不能撤,也無權撤!”這一伙人只好悻悻而去。第二天,他們又氣勢洶洶地闖進來,二話不說,把電話線扯斷。從此,劉少奇斷絕了與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及中央政治局的一切聯系。

4月6日,中南海的一些“造反派”,高喊著口號又沖進劉少奇的辦公室,勒令他必須自己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改變作息時間,還就戚本禹《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中的所謂“八大罪狀”提出質問,要劉少奇回答,并做出交代。在斗爭會上,每當劉少奇用事實進行答辯,他們就用小紅書敲打劉少奇的臉和嘴,說什么“不準放毒”,不讓劉少奇講一句話,剝奪劉少奇的發言權。

一連串的打擊接踵而至,使劉少奇精神上受到了痛苦的折磨,他終于病倒了。

鄧小平自1966年12月24日以后,就再未以中央書記處總書記的身份在公開場合露面,露面的場合僅是批斗會。1967年8月5日,是毛澤東《炮打司令部》的大字報發表一周年,為了表示紀念,在中南海召開了“批判劉、鄧、陶大會”。

鄧小平被圍在院子里。“鄧小平不低頭,我們就叫他滅亡”“打倒中國第二號走資派鄧小平”的口號聲,震動著整個庭院。

紅衛兵大聲吼道:“你交代,你和劉少奇是怎樣鎮壓學生的?”

鄧小平不慌不忙、毫不隱諱地說道:“我同意派工作組,因為當時學校很亂,沒有別的辦法,經過政治局常委決定派工作組。這件事,少奇有責任,我也有責任。但當時還意識不到這就是反動的資產階級路線……”

“造反派”無可奈何,只是說“不準你詭辯”,然后揚長而去。

鄧小平這段“交代”,一是說明了派工作組的目的是為了治亂而采取的措施,當時沒有別的辦法;二是說明了派工作組是中央集體討論決定的,不是哪一個人的心血來潮;三是說明了他自己和劉少奇承擔主要責任,敢于負責;四是說明了并不覺得派工作組就是反動的資產階級路線。這種大義凜然、毫不示弱、直言相對的態度,反映了鄧小平的鮮明性格。不過,在更多的批斗場合,是不準他講話的。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主持了會議。出席這次會議的共133人,其中中共八屆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僅59人。原中共八屆中央委員除10人去世外,只有40人參加了會議。全會在許多中央委員被剝奪了出席會議的權利、一些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繼續遭受誣陷和批判的極不正常的情況下,批準了在江青、康生、謝富治等人主持下,用偽證寫成的《關于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罪行的審查報告》。《審查報告》誣陷劉少奇“是一個埋藏在黨內的叛徒、內奸、工賊,是罪惡累累的帝國主義、現代修正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走狗”,“干下了數不盡的反革命勾當,成了黨內反革命修正主義集團的總頭目,資本主義復辟勢力的總代表”。全會通過了錯誤的決議:“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銷其黨內外的一切職務,并繼續清算劉少奇及其同伙叛黨叛國的罪行。”這樣,此次全會從組織上完成了打倒劉少奇的手續。林彪、江青一伙還鼓噪要開除鄧小平的黨籍,被毛澤東制止了,但鄧小平也“靠邊站”了。

1968年11月24日,是劉少奇七十歲的生日。劉少奇從來不讓別人為他祝壽,他總是在這一天加倍工作,引以為最大的欣慰和歡樂。可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在他七十歲生日的早上,聽到了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把他“永遠開除出黨”的決議。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開過整整24天了,偏要在劉少奇生日這一天讓他聽到這個消息。劉少奇氣憤已極,全身顫抖、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大口吐血,血壓陡然升高到260/130 mmHg,體溫升到40℃。但他一聲不哼,只有那一雙干澀的、快要綻裂的眼睛,噴射出怒火……

從此以后,劉少奇一句話不說了,連治病和生活用語也一句不說了,表示無言的抗議。

1969年10月,根據林彪“一號命令”,劉少奇被送往開封,鄧小平被押送到江西,他們幾乎同時離開了與毛澤東一起工作過多年的中南海。

在“文化大革命”中,鄧小平與劉少奇所不同的地方,一是由于毛澤東和周恩來的作用,鄧小平沒有被開除黨籍,保留了他的政治生命。而劉少奇卻完全被宣判了政治上的死刑,捏造的罪名比鄧小平更多。二是在生活出路上,鄧小平沒有劉少奇那么凄慘。鄧小平比劉少奇小幾歲,身體好于劉少奇,他幸存了下來,親眼看到了林彪的自取滅亡,重新出來工作后又同“四人幫”進行過針鋒相對的較量。在粉碎“四人幫”以后,成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而劉少奇卻含冤九泉,未能獲得鄧小平后來的幸運和欣慰。

粉碎“四人幫”以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領導人的功過是非以后,黨內外許多人向中央建議,對劉少奇案件進行復查。中共中央于1979年2月決定,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和中央組織部對劉少奇一案進行復查。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做出了關于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全會審查了復查結果后認為,原審查報告給劉少奇同志強加的“叛徒、內奸、工賊”三大罪狀,以及其他各種罪名,完全是林彪、江青、康生、陳伯達一伙的蓄意陷害。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據此做出“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銷其黨內外的一切職務”的決議是錯誤的。劉少奇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幾十年來,他作為黨和國家卓越的領導人,對我黨的建設,對我國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都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對黨和人民的事業是忠誠的。他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我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事業。過去對劉少奇同志誣陷、偽造的材料以及一切不實之詞,都應完全推翻。

為此,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做出了如下決議:(一)撤銷中發[68]152號文件(即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中強加給劉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對他的處理決議,相應地撤銷中發[68]155號文件(即原《審查報告》),恢復劉少奇同志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二)在適當時間,由中共中央商同全國人大常委會,為前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同志舉行追悼會。(三)過去因劉少奇同志問題受株連的人和事,都應當由有關主管部門實事求是地進行復查和澄清,凡屬冤假錯案,一律予以平反。(四)中央這個決議和附件,發至基層黨支部,并按照先黨內后黨外的步驟,傳達到全體黨員和全國人民群眾,以消除過去對劉少奇同志的錯誤處理所造成的影響。

對劉少奇的問題,鄧小平的見解是:“過去常說十次路線斗爭。”“講黨的歷史上有多少次路線斗爭,現在看,明顯地不能成立,應該根本推翻的,就有劉少奇、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這一次和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這一次。”“‘文化大革命’前,黨犯過一些錯誤,少奇同志和其他同志一樣,也犯過一些錯誤。”

他主張為劉少奇同志平反,說:“劉少奇同志的平反是一件很大的事,我們解決得很好。這件事情可不可以早一點兒辦呢?恐怕不行。但是,現在再不解決,就可能犯錯誤。”

1980年5月1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劉少奇舉行了萬人參加的追悼大會,鄧小平為劉少奇致悼詞。

他說:“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悼念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同志。劉少奇同志為共產主義事業戰斗了一生。他是受到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愛戴的、久經考驗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文化大革命’時期,林彪、江青一伙出于陰謀篡黨奪權的反革命目的,利用我們黨的缺點和錯誤,蓄意誣陷和殘酷迫害劉少奇同志。1969年11月12日,劉少奇同志在河南開封不幸病故。這是我們黨和我國人民的巨大損失。黨中央經過周密的調查研究,根據確鑿證據,在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上,徹底推倒了強加在劉少奇同志身上的種種罪名,鄭重地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我們黨采取的這種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立場,受到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

鄧小平說:“劉少奇同志幾十年如一日,為黨的鞏固和發展、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為反帝反殖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展,進行了不懈的斗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鄧小平說:“劉少奇同志一貫重視研究馬列主義理論。他善于根據理論原則,聯系實際,周密考察,具體分析問題,具有政治上的遠見卓識。我們要學習他這種理論和實際相統一的科學態度。”

“劉少奇同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他強調國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務員,革命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任何崗位上都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于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他總是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勇于糾正,勇于承擔責任。在遭受林彪、江青一伙殘酷迫害,處境異常艱難的時候,他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信念。我們要學習他這種對黨對人民無限信任的革命品質。”

“劉少奇同志言行一致。他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對廣大黨員提出的黨性鍛煉的要求,自己都以身作則地實踐了。他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敢于堅持真理,抵制錯誤。他從來都把自己放在組織之中,尊重集體領導,服從組織決定。我們要學習他這種堅持原則,嚴守紀律的革命風格。”

“劉少奇同志在對敵斗爭中機智沉著,立場堅定。他兩次被反動統治階級逮捕,都堅貞不屈。在革命緊急關頭,他總是不避艱險,到最困難的地方去,挑最重的擔子。我們要學習他這種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

鄧小平說:“敬愛的少奇同志離開我們已經十多年了。林彪、江青一伙制造偽證,隱瞞真相,羅織罪名,企圖把他的名字從中國革命的歷史上抹掉。但是,正如劉少奇同志在處境最艱險時所說:‘好在歷史是由人民所寫的。’歷史宣告了林彪、‘四人幫’一伙陰謀的徹底破產,歷史對新中國的每個創造者和領導者都是公正的,不會忘記任何人的功績。和毛澤東同志、周恩來同志、朱德同志一樣,劉少奇同志將永遠活在我國各族人民的心中。”

鄧小平對劉少奇做出這種全面、公正、客觀的評價,既告慰了忠魂,又教育了人民。

肝膽相照,共解國難——與葉劍英

1977年底,鄧小平與葉劍英在廣州。

葉劍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之一。鄧小平和葉劍英戰爭年代共事不多。他們在八路軍總指揮部曾有過幾次接觸。當時,葉劍英任參謀長,鄧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同林彪、“四人幫”作斗爭的特殊環境中,他們倆可謂是肝膽相照,共解國難,建立了特殊的感情。

在十年動亂的年月,葉劍英同鄧小平一樣,遭受林彪、江青一伙的打擊和迫害,曾流放湖南、廣州,含冤受屈,受盡林彪及其同伙的冷遇、刁難和折磨。在葉劍英身處逆境、年老多病、需要有人在身邊安慰和照料的時候,他的子女們卻四處失散,有的被監禁、有的被致殘。

“文革”中葉劍英先于鄧小平“解放”出來,參與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和決策。在這種條件下,葉劍英不遺余力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促成了鄧小平的復出。在鄧小平復出之后,他們攜手并肩,共解國難,同心協力,共振大業。

1975年1月,在黨的十屆二中全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周恩來總理病重住院后,鄧小平主持中央的黨政日常工作。

1月中旬,在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葉劍英被任命為國防部部長,繼續肩負著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重任。就這樣,鄧小平和葉劍英,一個主政,一個主軍。在整頓國民經濟、科學教育、文藝等戰線的同時,對軍隊也開始進行切實的整頓。

1月26日,葉劍英給毛澤東寫信說,鑒于1971年成立的軍委辦公會議成員情況的變化,為了加強對軍隊和戰備工作的具體領導,建議把西沙作戰后成立的軍委六人小組擴大組成軍委常委會,并增補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粟裕等同志為常務委員。2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了3號文件:取消軍委辦公會議,成立中央軍委常委會。軍委常委會由葉劍英主持。

為了清除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一伙對軍隊工作的惡劣影響,6月24日至7月15日,葉劍英和鄧小平主持召開了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軍隊的思想作風和組織建設問題。會議排除“四人幫”的干擾、破壞,分析了國際形勢和我軍現狀,集中討論通過了《關于壓縮軍隊定額、調整編制體制和安排超編干部的報告》,深入批判了林彪一伙的反革命罪行,討論了軍隊進行整頓的措施。葉劍英、鄧小平先后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們從國際國內形勢出發,深刻闡明了整軍備戰的重大意義,提出了軍隊要整頓的任務和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邢台县| 青海省| 张家川| 南城县| 体育| 邢台县| 司法| 峡江县| 龙江县| 晋城| 桐城市| 五大连池市| 玉龙| 河池市| 甘泉县| 本溪市| 株洲市| 白朗县| 洛阳市| 霍邱县| 泾源县| 东丰县| 陇西县| 怀安县| 永宁县| 凭祥市| 屏南县| 科尔| 富锦市| 麦盖提县| 班玛县| 雷波县| 伊宁县| 资源县| 兰坪| 磐安县| 呼图壁县| 启东市| 东辽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