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遇見智能社會下的自己

4.1 因為快樂,所以工作

在智能社會,新的技術將帶來新的工具,就好像第一次工業革命把手工業者的手搖紡紗車變成自動紡織機一樣。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機器智能、物聯網、增強現實、數字孿生等技術的發展突破,也將賦予我們超乎想象的新工具。

面對未來,感到不安與恐懼的人,經常會問自己:我能掌握新的工具嗎?我能適應新的工作嗎?與工作相關的焦慮幾乎成為大部分人的困擾。為了讓大家更清楚了解未來的樣子,微軟每隔若干年,就會匯集全球頂尖的創意團隊,結合微軟內部的產品專家,推出表現未來生產力愿景的概念視頻,最近的一期視頻名為Future Vision(未來愿景)(鏈接:ecowisdom.weiqing.io)。讓我們通過影像看看微軟為我們展現了一種什么樣的工作場景:

Kat是一位自由職業的海洋生物學家,Lola是一位正在尋找海藻養殖專家的企業主管。

在海底水下世界,增強現實技術,3D全息采樣技術,無線物聯網技術,增強了Kat對海洋環境與海洋生物的認知,創造了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無縫融合。我們可以看到,Kat在海底世界采集的3D海洋生物數據,一方面可以與云端歷史數據結合,通過人工智能分析建模,再以增強現實的方式將虛擬數據模型與現實海底場景融合,幫助她實時分析海洋情況并做出現場決策。同時,實時采集的海底生物數據還被同步上傳到物理世界的教室中,實現了遠程物理世界與虛擬物體的自然交互。在教室里,老師和學生則把Kat傳回的海洋生物虛擬建模數據通過3D打印技術再還原為真實的3D模型,并且通過無處不在的顯示屏幕,無縫連接地上傳、下載、操作文檔,進行相關學習和研究。

任務完成后,Kat來到一個山清水秀的茶館里,無處不在的感知技術加上人工智能技術讓智能茶館立刻幫助Kat點好飲品。在等待上茶期間,Kat通過無線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翻譯耳機、可折疊柔軟屏、物聯網傳感器和多媒體技術,與遍布全球的虛擬合作團隊成員共同討論論文報告內容。在討論中,他們既無時空障礙,也無文字、語言障礙,可以輕松分享彼此觀點。最后,Kat在柔軟屏上完成并實時發布了一份數據翔實、充滿互動內容的多媒體論文報告。

在現代化的辦公大樓里,Lola通過無處不在的人機交互界面,依賴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實時挑選全球最優秀的海洋生物專家。在數字助理的幫助下,Lola與信息有了更直觀的交流。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數據展現技術,Lola最終將項目任務分派給了尚在休假中的Kat。

此時Kat已經來到了日本,正在通過智能手表在時裝店采集喜愛的和服時裝圖樣。當收到Lola的邀請后,她只需簡單的手勢即可接受邀請,然后智能手表馬上通過云計算能力重新為她安排日程,并幫她預定了一個附近的共享智能工作空間。Kat利用她的智能手表租用共享單車,通過自動行程導航功能來到智能共享空間。此時她的智能手表又轉化為智能鑰匙,打開了專門為Kat準備的工作空間。此時,智能工作系統已根據它的個人愛好和項目需求,將項目資料輕松快捷地轉移到新的智能工作平臺,至此,她已經輕松擁有了一個與她在自己的辦公環境中一模一樣的辦公平臺,可以立即投入與全球項目伙伴的遠程聯合辦公。同樣的,在這個智能平臺上,全球的頂級專家無需考慮語言與地理空間的局限性而進行無縫的實時辦公和交流。

此時的Lola在做什么呢?她有一個年邁的父親,通過智能技術與設備,她能夠做到工作生活兩不誤。在家里與Kat實時交互的同時,家里的智能冰箱為她顯示出她剛剛喝下的鮮榨果汁的營養成分,家中的智能魔鏡為她顯示出遠方的父親正在高興地試穿女兒為老父買的智能球鞋,智能魔鏡不僅能夠實現Lola和父親的實時溝通,還能同步采集球鞋數據并顯示大數據醫療服務的結果。

再過了幾天,休假歸來的Kat來到Lola所在公司的實驗室。智能全息會議系統感知到Kat與團隊成員的到來,立刻為他們安排相應的工作空間。在工作中,數字屏幕創建的智能多用戶全息環境,讓Kat能夠與團隊成員一起無縫辦公。通過增強現實技術,遠在他方的Lola的全息影像,像真人一樣“出現”在實驗室里,與團隊成員進行立體互動,探討海藻養殖的最佳方案。

最后,經過數字化虛擬建模和智能機器人的實時數據采集,證明了Kat的方案跟實際需求相符,整個項目工作順利結束。

Kat與Lola的工作場景,是微軟對未來工作的愿景與預期。需要強調的是,影片中展示的所有技術都已由微軟實現,唯一區別在于有些技術已轉化為商品上市,有些還是實驗室孵化項目。在未來若干年后,這一切都可能變為每一個人的現實。在這段充滿未來感的影像里,我們看到,技術的發展并沒有讓人類被徹底“替代”。相反,科技的進步,反而給人類的工作提供了更多輔助與支持,同時提高了人類的辦公效率與生活品質。

了解了未來工作的可能模樣之后,我們應該明白,真正決定我們職業未來的,是我們是否具備新時代需要的知識與技術。當智能化的工具變得越來越無所不能時,能否靈活自如地使用它成為職業成敗的關鍵。

在未來社會,一個對編程、數據、機器人一竅不通的人,就像兩百年前不會操作蒸汽機,一百年前不會操作電機,現代社會不會使用電腦的人一樣。其實,未來并不遙遠。現在,我們每天都會使用手機、電腦,但沒有人意識到這些工具已經是我們通往未來的入口。智能機器、智能技術的相關內容和產品,已經能通過智能手機、電腦來閱讀與體驗。人工智能已經慢慢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以智能助手為例,就在現在,打開電腦與手機,你已經可以通過諸如微軟“小娜”與“小冰”這樣的人工智能助理,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開始切身接觸語言圖像識別技術,體驗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產品,而你所要做的,只是打開應用商店,下載一個智能應用而已。

著名藝術家羅丹說:“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也是幸福的所在。”在智能社會里,工作依然是人類價值的體現,只要我們持續學習新知識,學會掌握新技術,工作形式會改變,但適合人類的工作不會消失,工作依舊是一種歡樂,一種幸福的所在。

4.2 智能+醫療=更多希望

人類文明在工業革命之后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但現代醫學,依然有許多難關有待突破,我們的大腦與生命依然蘊藏著一個遠未探知的世界。在新時代中,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會把人類帶向何方?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醫學話題。

歷史上,科學領域的許多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都與醫療行業密切相關。物理學家在光學與原子領域的研究,帶來了顯微鏡與X射線透視技術。為宇宙飛船設計的醫療室最終演變成現在的重癥監護病房,化學與藥品更是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那么,智能技術的研究與發展,又會讓醫療行業發生哪些改變?從微軟工程師張海燕與帕金森癥患者Emma的故事視頻中,你或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鏈接:ecowisdom.weiqing.io)。

Emma原本是一個生活在英國的普通女孩,她活潑熱情,有一份不錯的設計師工作。29歲那年,Emma的右手開始不聽使喚,她的手“有了自己的思想”。2013年,Emma被確診患有帕金森癥,行動障礙讓她失去了自己職業最重要的兩項能力——寫字與勾勒線條。

不幸的Emma并沒有放棄希望,從確診那天起,她就開始尋找各種藥物以及治療手段,最終,通過BBC節目,Emma在微軟研究院遇到了張海燕。

張海燕是微軟在劍橋的研究員,被Emma經歷激勵的她,花了幾個月時間研究帕金森癥。最后她發現,帕金森癥患者會震顫的原因在于,大腦會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向肌肉發出額外的信號,從而引發混亂的內部反饋回路,致使肌肉產生恐慌性反應進而導致各種不受控制的動作。張海燕通過“震動對抗”的方式,對手的震顫進行干擾,屏蔽大腦與手之間引發震顫的反饋回路。在這一原理下,一款為Emma量身打造的可穿戴設備——Emma Watch誕生了。

張海燕捧著裝有Emma Watch的禮物盒,雙手微微顫抖,她希望這份親自發明的禮物能正常運行。如果她的發明成功了,Emma的人生將被改寫。也許,之后還有更多人的命運會因此改變。

“天哪,上面有我的名字”,微笑著拆開禮物的Emma激動地眼中含淚。帶上Emma Watch的那一刻,她感覺時間停止了,她不知道是否會有效果,她開始試著寫下自己名字的字母。隨著右手的震動逐漸減弱,在事隔多年以后,Emma又一次能夠整齊地寫出了自己的名字。在電話里,Emma哭著告訴媽媽,她又可以寫字了。

在遇到Emma之前,張海燕只是一個單純的科技研發者。在看到技術讓Emma的生活變得更好,更有希望后,張海燕感受到了科技真正的力量。現在,她正在與專家合作開展新的項目——Project Emma,她希望會有更多帕金森癥患者的生活,可以因技術而得到改善。

Emma Watch做到了,雖然它沒有徹底治愈帕金森癥,但是,它可以幫助帕金森癥患者管理癥狀。在全球有一千多萬帕金森癥患者,張海燕的跨界研究,讓他們看到了除了藥物治療以外有可能擺脫病痛折磨的新希望。

未來社會的醫療將被智能技術改寫,這是顯而易見的。在Emma身上發生的一切,還會不斷涌現。隨著技術的突破,大腦與身體蘊藏的秘密,將被一一破解,癌癥、艾滋病,甚至癱瘓都將被一一治愈。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人類身體的病癥都被治愈,當絕癥消失之后,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什么樣子。

4.3 你知道智能社會的樣子嗎?

在智能社會中,技術將賦予我們更高超的能力。“人類”這個自然概念,也會發生改變。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工,將變得越發難以分辨。人類的大腦是已知宇宙中最復雜的物質排列組合,在技術的幫助下,我們會變成超級人類嗎?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數字技術與物理和生物系統能夠有機融合在一起,而這讓我們有機會把大腦活動視覺化,通過腦電波監測裝置,我們將以一種過去完全不可能的方式了解自己。可以說,我們有機會解開人腦的“黑匣子”,成為全新意義上更智慧更高遠的人。

在智能社會中,人們會建立新的經濟模式,新的社會體系。在地球承受能力之內,生活將更加公平,人類的福祉將被最大化。在智能城市中,人們將進入一種高度便捷、高度自由的生活狀態:

每個清晨,人們一如既往地洗漱打扮,不同的是,鏡子不僅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還會顯示你今天的健康狀況,日程安排,展示道路交通狀況和附近餐館的早餐售賣情況。洗漱完畢,熱騰騰的早餐已經做好。人們邊吃早餐,邊從屏幕墻上瀏覽最新的信息,財經新聞、娛樂報道、天氣預報盡可一覽無余。

外出時,人們的智能助手會選擇一條最順暢的交通路線。如果不想自己開車的話,只要告訴智能語音助手,它就會為你呼叫共享汽車。整個城市的智能環境,將全面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人們每天在城市里生活、工作,但卻不用忍受城市交通的擁堵和環境污染的狀況。

人們外出就餐、看電影,甚至去醫院看病再也不用提前排隊了,智能電子助手會提前與餐廳、影院或者私人醫生進行預約。忘掉結婚紀念日,不記得給孩子買生日禮物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智能電子系統會自動幫你購買鮮花、禮物,并及時對你進行提醒。

在智能社會中,塑料制品已經被完全摒棄,生物技術的突破,讓人們能夠利用自然生物設計產品和制造零件,潛在有毒物質已經被徹底拋棄。人們的目標已經不再是減少破壞,而是建立一個擁有清潔空氣和水、清潔土壤、清潔能源的世界。

隨著太陽能、風能、核能、生物能的技術突破,人們可以更好地應用這些清潔能源,而化石燃料則成為過去式,新的能源網絡,能夠穩定、高效地為全球供應能量,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的增長完全擺脫了資源的限制。

在智能社會,人類可以擺脫絕大多數煩瑣危險的體力勞動,智能機器在生產線上工作,人類則只負責給機器提供已配置好的常規任務外的新增指令。雖然機器極大地改善了整個工作流程,但它并不是萬能的。有些工作還需要人來完成。傳統的建筑業、服務業、公共健康、教育業依然存在,只是人們工作的方式變得不再一樣。

從古至今,人類一向擅長利用工具,這也是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最重要特點,是人類在地球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新的社會形態下,智能技術與智能機器就是新時代最好的工具,通過對它們的利用,人類的能力將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強與突破。

在智能社會,技術的突飛猛進勢必會發生,人類需要考慮的是以何種方式,讓技術以我們承受得起的價格被推而廣之地公平應用。只有當我們掌握技術、應用技術之后,技術才可以改變結果,才可以賦予人們力量,才可以推動現實更公平、合理、安全的增長,這是世界所需要的,也是智能社會即將為我們呈現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佛冈县| 阳西县| 长垣县| 西乌珠穆沁旗| 巴楚县| 临汾市| 竹溪县| 辽宁省| 麦盖提县| 鹿邑县| 赫章县| 泸西县| 庆阳市| 景洪市| 南宁市| 班戈县| 铁岭市| 西宁市| 沈阳市| 铜陵市| 永善县| 大足县| 巴彦县| 兴文县| 措美县| 成安县| 卢龙县| 房产| 黔西| 修武县| 都兰县| 双流县| 沙雅县| 百色市| 临沧市| 荔浦县| 德惠市| 定结县| 射洪县|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