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悲壯的甲午海戰

1894年,中、日兩國經歷了3次海戰。6月的豐島海上遭遇戰,拉開了“甲午海戰”的序幕;8月的黃海大海戰,是中國陷于不利戰局的轉折點;1894年年末至1895年年初的威海之戰,中國的北洋水師全部被殲。悲壯的甲午海戰,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塊國恥碑,同“甲申”悲劇一起被稱為“二甲國恥”。

豐島遇襲 日本明治維新期間,天皇就下詔書,要“拓萬里之波濤,布國威于四方”,將征服朝鮮和中國奉為國策,把海軍建設置于“當今第一要務”。日本艦隊虎視眈眈,尋機“消滅清國海軍于黃海”,為入侵朝鮮、中國掃清道路,是日軍的軍事戰略目標。

朝鮮當時為中國的附屬國,日本人采用“先占朝鮮,再戰中國”的策略,發動朝鮮政變,挾持國王,扶植傀儡,將朝鮮作為入侵中國的跳板。而中國當局完全低估了日本的戰略意圖和冒險發動戰爭的野心,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外國的調停上。李鴻章說:“日雖竭力預備戰守,我不先與開戰,彼諒不動手,此萬國公例。”他命令中國的艦長“不得妄啟釁端”,對即將打響的海上戰爭茫然無知,毫無迎戰準備。

1894年7月25日,中國在朝鮮執行護航任務的巡洋艦“濟遠”號、“廣乙”號,自朝鮮牙山口錨地駛返威海港,在豐島以西海面突然遭遇日本“吉野”號、“秋津洲”號和“浪速”號巡洋艦的襲擊。由于日本軍艦占有優勢,而且實施偷襲作戰,中國軍艦倉促應戰,一開始便處于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

激戰中,“濟遠”號瞄準日本旗艦“吉野”號,多發炮彈命中,一發炮彈貫穿“吉野”艦體,擊中主機艙,可惜沒有爆炸。“濟遠”號在敵艦圍攻下,指揮臺多次中彈,艦體遭受重創,13人犧牲,27人受傷,鮮血染紅了甲板。

“廣乙”號曾擊中日艦“浪速”左舷,炸毀其后錨機和備用錨。但“廣乙”號被擊中駕駛臺,犧牲30余人,實難堅持作戰,在撤離戰場途中觸礁擱淺,艦長林國強下令縱火焚艦,率殘部70多人登岸,后來輾轉回國。

正當日艦追擊合圍“濟遠”號時,突然發現清軍運輸艦“操江”號和“高升”號駛經戰場。日軍兵分兩路,“浪速”號、“秋津洲”號去攔擊兩艘運輸艦,由“吉野”號追擊“濟遠”號。

“吉野”憑著23節對“濟遠”15節的航速優勢,追及近處,猛烈炮擊“濟遠”號,“濟遠”號的形勢十分危急。日艦命令“濟遠”號停航,并逐漸接近該艦。此時,炮手王國成和李仕茂見狀義憤填膺,轉動后主炮,瞄準“吉野”號連發四炮,擊中“吉野”號桅樓、艦艏和艦體,使其艦艏即刻低俯。“吉野”號被“濟遠”號的英勇行為所懾服,不敢再戰,只得掉頭退離。“濟遠”號乘機西駛撤回威海港。

清軍運輸艦“操江”號從大沽口出發,裝載著20萬兩餉銀、20門大炮、3000支步槍和大量彈藥,經威海港駛往朝鮮牙山途中,遇上清軍租用的英國商船“高升”號,該船裝載1100多名清軍,也是從塘沽前往牙山。就在兩艘軍艦即將到達朝鮮,駛至豐島外海時,偶然闖入了戰場。

日艦“秋津洲”號很快追上了只有7節航速的“操江”號。在敵人炮火淫威下,“操江”號放棄了抵抗,在燒毀機要文件后,向日艦投降。“操江”號被押送至佐世保港,所裝武器及20萬兩白銀悉數落入日本人手中。被俘清軍遭受游街凌辱,并被關入監獄,直至1895年7月遣返回國。

日艦擊沉英國商船“高升”號

日艦“浪速”號在艦長東鄉平八郎指揮下,追上掛著英國國旗的“高升”號,迫其拋錨接受“臨檢”,企圖俘虜該船。船長高惠梯出示英國執照,提出抗議,要求依照國際法,駛回戰爭開始前的始發港——中國大沽口。日本人強行脅迫“高升”號起錨跟日艦走,高惠梯準備服從。但船上中國官兵表示:“寧愿死,決不服從日本人的命令。如不能退回大沽口,只有拼死一戰,決不投降。”船長再次要求談判,告訴日本人:“船上官兵堅持要求駛回始發港,這是符合國際法的公平合理要求,因為出發時還是和平時期。”

然而,東鄉平八郎根本不予理睬,毫無人性地決定擊沉該艦。日艦駛近距“高升”號150米處,6門右舷炮齊射,并發射一枚魚雷,“高升”號鍋爐艙被擊中爆炸,艦體翻轉,沉沒水中。日軍不顧國際法,野蠻地用快炮屠殺落水人員,歷經一小時之久,鮮血染紅海水,場面十分慘烈。結果,除被在戰場附近觀戰的英國、法國、德國軍艦救起245人外,其余871名中國官兵和56名中、英、菲籍船員沉海殉難。這是日本人在“甲午戰爭”中犯下的嚴重戰爭罪行之一。

豐島海戰,雖是一次小規模的遭遇戰,但它是甲午戰爭的第一仗,牽涉國際政治多邊角逐。這是日本“投石問路”的一招,試探中國的實力和決心,考驗英國的對日態度。北洋水師的弱點,英國的縱容,大大助長了日本海軍的囂張氣焰。

黃海血戰 甲午海戰之中,黃海海戰是真正意義的海戰,在世界海戰史上被稱為“經典海戰”之一。在世界海戰史的著作中,較多稱其為鴨綠江海戰、大東溝海戰。其實,稱“黃海海戰”更為確切,因為戰斗是在離鴨綠江口較遠的海洋島與大鹿島之間的黃海海域上展開的。

豐島海戰后,1894年8月1日,中國和日本同時向對方正式宣戰。光緒為首的主戰派自詡海軍強大,屢屢電諭李鴻章,要求主動出海尋找日艦決戰。而李鴻章等水師頭目,對豐島戰斗后的戰爭形勢茫然莫辨,根本沒有制定出對日作戰方針,認為“海上交鋒,恐非勝算”,從而采取“保船制敵”的消極防御方針。

1894年9月15日,丁汝昌率領北洋水師主力部隊18艘艦艇從威海港駛抵大連灣,泊于臺子山、和尚島、大孤山和三山島環抱的寬闊海域內,準備執行護航任務。這是中國海軍最壯觀的聚集,也是北洋水師的最后一次檢閱。其中,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每艦噸位7335噸,航速14.5節,主炮口徑305毫米,配有3個魚雷發射管,是遠東最大軍艦,日本人“畏如虎豹”,視為主要打擊目標。

1894年9月16日凌晨,從旅順出發的“新裕”號等5艘運兵船,搭載陸軍10個營4000名官兵,在丁汝昌率領的北洋艦隊護送下,浩浩蕩蕩駛向目的地大東溝。17日早晨,護航任務順利完成,運兵船先行返回大連。“定遠”號等10艘主力軍艦在大鹿島東南方向拋錨,計劃18日早晨返回大連。

日本海軍為執行“殲滅清軍艦隊于黃海”的策略,集中主力艦隊,張開大網在搜尋北洋水師。當得知清朝艦隊將要從大東溝返回大連的情報,便把艦隊隱蔽埋伏在海洋島,準備偷襲北洋艦隊。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

17日10時,“定遠”號的瞭望哨發現了從海洋島方向前來襲擊的日本艦隊,日軍旗艦“松島”號等12艘戰艦正以單縱隊戰斗隊形迎面駛來。北洋水師編隊立即起錨以橫隊向西南方向迎敵。12時35分,敵我編隊相距5300米,“定遠”號首先用305毫米巨炮對日艦發起攻擊,其他各艦一起向日艦齊射,日艦同時向我編隊密集開炮,世界上第一次近代鐵甲艦隊之間的大編隊作戰由此開始。

旗艦“定遠”號

由于風向不利,炮火硝煙吹向我方,影響了目力瞄準,北洋艦隊第一次齊射命中率較低,錯失了利用“定遠”號、“鎮遠”號巨炮先期重創敵艦、挫其銳氣的良好機會。隨著距離縮短,日艦迅速變換隊形,利用速射炮等優勢,4艘日艦集中攻擊我編隊右翼火力最薄弱的“揚威”號和“超勇”號。“揚威”號、“超勇”號官兵頑強抵抗,奮力殺敵,先后重創敵艦“吉野”號、“高千穗”號和“秋津洲”號,“浪速”號的艏水線部分被擊穿。但“揚威”、“超勇”兩艦也相繼中彈,起火后沉沒,兩名艦長英勇殉難。

北洋水師集中攻擊日聯合艦隊的指揮艦“松島”號,擊毀其320毫米主炮的旋回裝置和后炮座,使其戰斗力大減。其余日艦“嚴島”號、“橋立”號中彈多發,受到重創;“比睿”號、“赤城”號被打得燃起熊熊大火,“艦上軍官幾乎非死即傷”。

北洋水師“定遠”號和“鎮遠”號越戰越勇,冒著彈雨沖鋒陷陣,集中攻擊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中將的座艦“西京丸”號,擊中其甲板和輪機艙,迫使其掛出“我舵故障”的信號。趕來參戰的中國“福龍”號魚雷艇在400米至40米的近距離內連續發射三發魚雷,嚇得樺山資紀閉上眼睛喊“完了,我事已畢!”可惜,很可能是魚雷性能失效,三枚魚雷竟無一爆炸,“西京丸”號僥幸免于葬身黃海,狼狽地退出了戰場。

戰斗開始時,北洋艦隊指揮丁汝昌被巨炮氣浪掀翻,身負重傷,他堅持坐在甲板上指揮戰斗,鼓勵官兵英勇殺敵。但信號裝置被毀,艦隊失去統一指揮,大大降低了協同作戰的能力。更致命的是彈藥儲備不足,不少是無引信的練習彈和裝藥不足的炮彈,甚至還有內裝沙子的炮彈。無疑,清廷的腐敗和消極備戰幫助了敵人。

由于通信工具原始,難以進行有序的編隊作戰,幾十艘艦艇在不大的海區內穿插攻擊,基本上處于混戰狀態,主要靠視距內的協同配合。剛投入戰斗的“平遠”號,攻勢凌厲,氣勢兇猛,用260毫米主炮擊中日本“松島”號旗艦,洞穿多個艙室,擊毀其主炮和魚雷發射管,斃傷多人。

黃海大戰開始時的隊形

“致遠”號艦長鄧世昌始終挺立在指揮臺上,英勇作戰。當旗艦“定遠”號桅桿折斷、帥旗墜海時,他駕艦開足馬力駛于“定遠”號之前,吸引火力,掩護旗艦,駕艦卻重陷敵陣,遭受日艦圍攻。鄧世昌在艦損彈盡的危難時刻,決心撞擊敵艦,不幸艦體中彈炸裂沉沒,鄧世昌英勇殉國。

英雄艦“致遠”號巡洋艦

“濟遠”號、“廣甲”號受敵艦圍攻,艦體受損,炮械損壞,傷亡慘重。“濟遠”號掛出“本艦已受重傷”旗語,撤離戰場返回旅順港;“廣甲”號跟隨其后駛返大連灣,擱淺在三山島;“來遠”號、“靖遠”號分別中彈幾百發,艙室進水,艙面大火,被迫退出戰斗,駛往大鹿島附近淺水區堵漏、滅火;“經遠”號以一敵四,冒著彈雨奮勇炮擊日艦,終于寡不敵眾,在烈焰中炸裂沉沒。

由于“致遠”號舍身保帥,“定遠”號得以撲滅大火,重新投入戰斗。整個北洋水師只剩下“定遠”號、“鎮遠”號兩艘戰列艦,憑借堅固的裝甲和官兵的英勇抗擊,雖屢屢中彈,多次起火,仍保持強大的戰斗力。兩艦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開炮擊中敵指揮艦“松島”號,引發了彈藥艙爆炸,黃海海面上響起了令人恐怖的巨大爆炸聲。“松島”號甲板上的火炮及設備全部被摧毀,死傷慘重,喪失了指揮和作戰能力,被迫放棄指揮,掛起了“各艦自由行動”的信號旗。敵旗艦重傷,嚴重挫傷了日軍的士氣。

“定遠”號、“鎮遠”號彈痕累累,中彈數百上千,人員傷亡很大,但官兵們搬開同伴的尸體,不斷用巨炮轟擊敵人。經過6小時的激戰,兩艦主炮彈藥告罄,只靠練習用的實心彈來打擊敵艦,失去了擊沉和重創敵艦的機會。

戰斗進行至17時40分,日艦懼怕“定遠”號、“鎮遠”號的巨炮和魚雷艇的攻擊,先行南撤,駛往朝鮮大同江以南錨地。北洋水師“定遠”、“鎮遠”、“平遠”、“廣丙”四艦一起追擊逃遁的日艦,但由于各艦均是帶傷航行,無力攆上日艦。約18時,北洋水師6艘艦艇汽笛長鳴,告別血與火的戰場和為國捐軀的戰友,轉向西南方向,朝旅順港返航。

黃海大海戰示意圖

本圖參考:《世界海戰簡史》鴨綠江戰役附圖(德)

《近世帝國海軍史要》大東溝海戰圖(日)

陸儒德 繪

戰斗結果:北洋艦隊“揚威”號、“超勇”號、“致遠”號、“經遠”號四艦沉毀,“廣甲”號在撤離戰場途中觸礁報廢,“定遠”號、“鎮遠”號、“來遠”號、“靖遠”號等均有較大損傷,共犧牲水師官兵600多名,戰斗力受到很大削弱。

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松島”號、軍令部長樺山資紀的座艦“西京丸”號和“吉野”號、“比睿”號、“赤城”號五艦受到重創,其余日艦均中彈受傷。

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北洋艦隊領導不力,海上指揮混亂,作戰彈藥不足,導致艦隊遭受重創。但在整個戰役中,艦隊完成了護送陸軍登陸的任務,重創了敵旗艦“松島”號和軍令部長的座艦“西京丸”號,在激戰中保住了“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粉碎了日軍“聚殲清軍于黃海”的企圖。而且,是日艦被迫先行退離戰場,在我軍追擊中結束戰斗。所以,不能說是“北洋水師慘敗”,客觀地說,雙方難分勝敗。英國人勃蘭德在《李鴻章傳》中寫道:“如果這些大炮有適量的彈藥及時供應,鴨綠江之役很有可能中國方面獲勝,因為丁汝昌提督是有斗志的人,而他的水手們也都極有骨氣。”

威海海葬 黃海海戰后,日本決定發動遼東半島戰役,攻占旅順、大連,再進行直隸決戰,迫使清廷就范。1894年11月7日,就在紫禁城內慈禧太后60壽辰慶典的歌舞聲中,日軍兵不血刃輕取大連灣。當晚丁汝昌率北洋艦隊匆匆撤離旅順口,駛回威海港。11月22日,日軍從陸上攻占旅順,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殺死無辜中國百姓2萬余人。北洋水師苦心創建的遠東第一海軍基地和遠東第一大船塢全都落入日本人手中。

陸軍出身的丁汝昌,不懂發揮艦隊機動性的優勢。自黃海海戰后,北洋水師死抱清朝“避戰保船”的消極防御策略,加上“鎮遠”號觸礁受損,修復后只能以7節航速“行船放炮”,更不敢輕易出海打擊敵人。

當時退守威海的北洋水師,尚有“定遠”、“來遠”、“靖遠”、“濟遠”、“平遠”、“廣丙”等6艘戰艦和13艘魚雷艇,“鎮遠”號也可利用其巨炮進行近岸支援作戰。如能同陸上炮臺和港口水雷部隊協同配合,伺機出海攻擊,可以掌握一定的戰場主動權。但丁汝昌頑固地采取了株守港口、坐待援兵的下策。

1895年1月25日,日軍開始進攻威海衛,由于陸上守軍不戰而逃,港口四周陸地完全被日軍占領,北洋艦隊腹背受敵。盡管水師官兵英勇奮戰,擊傷“筑紫”號、“葛城”號等多艘敵艦,但形勢仍然十分危急。

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向劉公島發起總攻,用8艘軍艦堵住北口,派15艘軍艦圍攻南口。由于北洋艦隊受敵陸、海夾擊,艦艇損失慘重,士氣開始崩潰。盡管丁汝昌挺身于戰火中指揮作戰,決心與艦共存亡,但隨著“定遠”號、“靖遠”號受傷擱淺,已無力回天。

丁汝昌忍痛幾次下令炸沉“鎮遠”號,不致被日軍俘獲蒙羞,竟無人執行這道最后的命令。面對日軍的誘降,丁汝昌斷然拒絕,高呼:“決不棄報國大義,今唯一死以盡臣職。”他托人完成最后的交代:“毀其提督印章,把北洋水師檔案護送煙臺。”威海衛上演了令中國人汗顏的悲壯一幕: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吞飲煙膏殉國;

代理提督劉步蟾悲憤服藥自盡;

劉公島護軍統領張文宣自殺身亡;

“鎮遠”號代艦長楊用霖銜槍自盡。

2月16日,中、日軍方代表在日艦“松島”號簽訂了《威海降約》,日本人宣布“鎮遠”號等10艘清艦被俘獲。

1895年2月17日,黑云低垂,海面昏沉,被卸去艦炮的軍艦“康濟”號,載著丁汝昌、劉步蟾、林泰曾、楊用霖等的靈柩及威海衛的守軍1000多人,異常凄涼地駛離已經掛著日本旗的威海港,靜靜地駛回煙臺港。駕駛“康濟”號的薩鎮冰,親自操縱舵輪,望著水師將領及學友的靈柩,他眼中無淚,心在燃燒。威海海戰,標志清政府苦心經營15年、曾稱雄東亞的中國鐵甲艦隊——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不久,李鴻章同伊藤博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甲午遺址“海軍公所”

女作家冰心的遺言

1896年,簽訂《馬關條約》一周年祭,革命家譚嗣同寫下詩詞《有感》:“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昊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現代女作家冰心,為甲午失敗萬分悲切,她發誓要寫的最后一部著作為《甲午海戰》,可是每當提筆便淚流滿頰,寫不下去,最后僅僅寫了一個開頭,但留下了她的肺腑之言:“不要忘了甲午海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口县| 太和县| 静海县| 山丹县| 镶黄旗| 淳化县| 交城县| 麟游县| 德钦县| 南部县| 隆安县| 垦利县| 商城县| 靖安县| 垣曲县| 金秀| 岳普湖县| 班戈县| 贵港市| 左云县| 台南市| 威远县| 墨脱县| 松溪县| 湄潭县| 阿尔山市| 嘉黎县| 康乐县| 金坛市| 南昌县| 应城市| 理塘县| 金阳县| 杂多县| 浮山县| 元氏县| 祁门县| 合水县| 宜兰市| 庆城县| 湄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