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慘烈的甲申沉戟

在中國海軍史上,中國人民不能忘記兩場慘烈的海戰,那就是南有甲申沉戟,福建水師沉艦馬江;北有甲午海葬,北洋水師葬身威海。中國好不容易創建的兩支近代海軍艦隊,未能揚威海上,卻被敵人堵在自己的港灣里,悲壯地覆滅在自己的家門口,導致“艦毀海防潰,國破山河碎”的國殤。這是刻骨銘心的國恥,長流不盡的軍淚。

19世紀中期,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但這種狀況也刺激了中國人民,催生了洋務運動,開始了歷時30余年的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中心的“自強、求富”運動。

1874年11月,清廷進行了空前的海防大討論,明確“海防關系緊要,既為目前當務之急,又為國家久遠之圖”。光緒皇帝于1875年發布上諭:“著手籌辦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中國人開始制槍造炮、造船購艦、建設海軍了,這是中國國防建設的重大轉變。

至1884年中法戰爭前夕,福建水師已經成為一支較強的艦隊,主力艦有“揚武”、“琛航”、“永保”、“伏波”、“濟安”、“飛云”、“振威”、“福星”、“藝新”9艘國產木質軍艦和“福勝”、“建勝”2艘購自英國的鐵制炮艇,官兵1400多人,艦艇總排水量1萬多噸。馬尾港區狹窄,航道曲折,礁石淺灘密布,很難進行機動作戰。周圍山上筑有岸防炮臺,部署陸軍24個營。如能統一指揮,發揮海陸協防優勢,完全可以制敵,使入侵者“有來無回”。

1884年,法國政府派遣艦隊,不斷騷擾中國沿海,公然向清政府施壓,妄圖勒索巨額賠款。8月間,正式組建了法國在海外最大的艦隊——法國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艦隊司令。法國政府玩弄的如意算盤是:入侵中國,圍而不攻,高壓威懾,迫使清政府支付賠款,只要清政府愿付8000萬法郎,法軍即可撤離。

盡管清政府懼怕與法軍開戰,一再強調不能“釁自我開”,但也沒有屈服于法國外交和軍事的雙重訛詐。清廷看到已無和平解決希望,被迫公開宣稱:“如法國固執己見違反公約,中國政府將不惜一戰。”光緒皇帝頒電旨:“法國不退出兵船,唯有即與決戰,目前法人如有蠢動,即行攻擊,毋稍顧忌。”但福建水師官員卻消極待戰,還在靜候皇上再發開戰電旨,甚至派員赴法艦乞求延緩開戰。

孤拔詭計多端,摸透了清政府不懂利用國際法來保護自己和海軍官員“保船乞和”的心態,以“游歷”為名,非法將旗艦“伏爾達”號為首的11艘排水量達14500噸的軍艦及2艘魚雷艇、4艘炮艇先后開進馬尾港,占據了有利位置,幾乎是“一對一”地拋錨于清軍艦艇近旁,全面做好了全殲福建水師的攻擊準備。

而福建水師,犯了四個致命的錯誤:

1.臨戰乞和失斗志。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對法國遠東艦隊的強盜行徑,滿腦子“和為上,戰必敗”的求和妥協思想。福建水師消極地“避戰求和”,下令“必須讓敵炮先開,我方還擊,故各管駕(艦長)不敢妄動”。

2.引狼入室遭暗算。法國侵略軍利用清朝官員對國際法的無知和求和心切的心態,堂而皇之地以“游歷”為名,將艦隊駛入福建水師的基地——馬尾港。福建水師不僅毫不阻擋,還給予法艦“友好的款待”。于是,在馬江的江面上,竟然出現了中國軍艦同法國軍艦“友好”對峙,相伴錨泊40多天的咄咄怪事。

3.臨戰慌亂誤戰機。戰火即將點燃,但朝廷對和或戰的意見不一。光緒頒旨:“目前法人如有蠢動,即行攻擊,毋稍顧忌。”而慈禧太后等認為“和為上,戰必敗”,船政大臣、福州將軍等前線官員毫無主張,還在致電清廷詢問戰守之策,但得到的多是“彼若不動,我亦不發”的命令,于是下達嚴令“無旨不得先行開炮,必待敵船開火,始準還擊,違者雖勝尤斬”。就這樣,福建海軍完全自己束縛了手腳,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

4.良機給敵自挨打。江河作戰受水流影響,選擇開火時機極為重要,甚至決定著戰斗勝負。戰前,中國艦隊泊于馬江上游,法軍艦艇居于下游。漲潮時,所有的錨泊艦均船首朝向外口,中國軍艦的艦首正對著法國軍艦的艦尾,處于攻擊的有利位置,完全可以擊沉法國旗艦,甚至一舉擊垮法國艦隊。但中國艦隊一直消極等候朝廷的開戰命令,眼巴巴地貽誤戎機,終于鑄成敗局。

法軍司令孤拔很懂得這一戰機的重要性,漲潮時提心吊膽地坐鎮“伏爾達”號,不敢下駕駛臺一步,唯恐清軍在漲潮時先行開火,使法國艦隊陷于滅頂之災。敢于冒險的孤拔把賭注壓在清朝“求和怕戰”的戰略思維上。

法軍根據法國當局“不必等候中國回答,即可攻擊”的作戰命令,當開始落潮,法國軍艦的艦首對準清軍艦艇的艦尾時,向中國軍艦猛烈開火。頓時,馬尾江面水柱沖天,一片火海。

福建水師官兵浴血抗擊,英勇殺敵。“揚武”號旗艦是一艘著名的訓練艦,曾培育出鄧世昌等一批杰出的水師人才,訓練素質較高。在漲潮時間,各炮就一直瞄準“伏爾達”號,可隨時給予入侵者致命打擊,但翹首盼望的“開火”命令一直沒有等到。剛轉入落潮時,“伏爾達”號和2艘魚雷艇同時用魚雷和艦炮向“揚武”號發起攻擊。“揚武”號的官兵在彈雨中沉著應戰,一面轉向,一面射擊,第一炮便擊中“伏爾達”號艦橋,炸死了引航員湯姆斯,震倒了司令官孤拔。

敵46號魚雷艇施放魚雷命中了“揚武”號,“揚武”號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用后主炮重創了該艇。就在“揚武”號沉沒的瞬間,還將龍旗升到了桅頂,向法艦射出了最后一發炮彈。連法國軍官也稱贊:“‘揚武’號表現出勇敢和英雄的優美榜樣。”

“振威”號遭受法軍4艘巡洋艦的圍攻,彈痕累累,艦體傾斜,十分危急。艦長許壽山指揮若定,一面指揮射擊,一面奮力駕艦沖向“德斯丹”號。但在多艘敵艦夾擊下,“振威”號彈藥庫中彈爆炸,船體急劇下沉。許壽山親自拉動擊發引繩,向“德斯丹”號發射出最后一發炮彈,炸傷了敵艦長和兩名水手,隨后,“振威”號便沉入江中。

此時,中彈起火的“飛云”號,不顧烈焰裹艦,趕來掩護“振威”號,在航行中沉沒。艦長高騰云兩腿被炸斷,仍堅持指揮,落入水中犧牲。福建水師官兵英勇殺敵,展現了中華兒女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

馬尾“昭忠祠”

馬江之戰,法國以賭徒的僥幸心理得勝,中國在慌亂無主中落敗。苦心籌建的福建水師,在自己的基地內,經歷不到一小時的戰斗,軍艦全部毀沉在法軍的炮火下,“艟艫破碎,將校傷殘”,是中國海軍史上的奇恥大辱。朝廷昏愚,庸將誤國,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一塊國恥碑。

馬江之戰的犧牲者,包括江岸炮臺及陸軍官兵共1000余人,后來葬于馬尾山麓,建有“昭忠祠”,供后人悼念追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丹东市| 斗六市| 成武县| 丰原市| 昌平区| 泰宁县| 洞口县| 东安县| 宜良县| 大厂| 循化| 磴口县| 乳山市| 青龙| 增城市| 武夷山市| 颍上县| 长顺县| 邵阳市| 读书| 工布江达县| 栾川县| 隆尧县| 台中县| 松江区| 耿马| 鸡东县| 青海省| 平原县| 普兰县| 沾益县| 东乡| 遵化市| 武乡县| 政和县| 萨迦县| 石台县| 临江市| 黎川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