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無奈的丁丑自戕

從清末到民國時期,中國海軍沒能從“甲午”陰影中復蘇,而是沉淪到了低谷。到1928年,全國共有艦艇110余艘,總排水量僅6萬噸,平均噸位只有545噸。數量少、噸位小、艦齡老、設備舊,沒有一艘具有遠洋作戰能力的戰斗艦艇。全年海軍經費,尚不足外國造一艘戰斗艦一半的費用。

蔣介石執政時期,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把心思集中在利用陸軍和空軍打內戰上,提出“要采取‘陸主海從’原則”,扼殺了中國海軍振興的機會。在抗日戰爭前夕,大大小小濫竽充數的艦艇共有124艘,總排水量6.8萬噸,大量是沒有戰斗力的巡邏艇。最大的巡洋艦“海圻”號,當年曾與世界強國海軍一起參加英王加冕盛典,風光一時,但已是四十高齡,武器裝備陳舊落后。

而日本海軍在“甲午海戰”勝利的強勁刺激下迅速擴充壯大。1937年6月統計,日本海軍艦艇的總排水量已經達到115.3萬噸,總兵力達到12.6萬人,并且占據了旅順、青島、上海、馬公等重要軍港,呈海上包圍之勢,使弱小的中國海軍完全被封閉在江河領海,處于被動挨打的極端不利態勢。

抗戰爆發后,1937年7月29日,日本駐華副武官向中國海軍當局提出無理要求:中國政府不得抵抗日本侵略中國的軍事行動,如果中國海軍不按此執行,就要用武力殲滅。日本還專為侵華而設置了一個“第三艦隊”,駐扎于上海,用來對付沿海中國軍隊。國都南京城及廣闊的長江中下游均成了日本人的“內江”,敵艦隨意長驅直入。中國國門洞開,有海無防,弱小的中國艦艇被侵略者像“趕鴨子”一樣圈在內河里。

1937年8月,日本軍艦有大舉入侵長江,攻打上海、南京的企圖。民國海軍無力把敵艦趕出長江,想出了一個“絕招”,用自己的軍艦封堵長江,阻攔在長江中上游的數十艘日本艦船和300多名海軍陸戰隊員,以減少侵略軍攻擊上海、南京的戰斗力。

蔣介石親自下命令,由海軍部長陳紹寬執行,一夜之間,把包括“海籌”號、“海圻”號、“海琛”號、“海容”號等4艘巡洋艦和大名鼎鼎的“通濟”號訓練艦在內的12艘軍艦、23艘商船及8艘躉船,一字排開,打開海底門,沉入長江。這是世界海軍史上罕見的軍艦集體自戕行為,是中國海軍第三次覆滅在自家水域里。

從此,民國海軍潰不成軍,只能憑廣大官兵的愛國熱情抗日,有的把軍艦的大炮搬上陸地,有的自造水雷打游擊,在抗日的戰場上為祖國主權而浴血苦戰。

中國歷史上三支鐵甲艦隊均消失在自己的家園內,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示:中國要強大,不但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而且要會正確地運用海軍,發揮海軍的機動作戰性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灵璧县| 沽源县| 青阳县| 洪雅县| 都兰县| 安丘市| 桐梓县| 浮山县| 阜城县| 麦盖提县| 新乡市| 潜江市| 阳谷县| 宝应县| 永泰县| 基隆市| 宣武区| 施秉县| 启东市| 连山| 墨竹工卡县| 威远县| 蓬莱市| 怀化市| 深州市| 都江堰市| 成武县| 惠水县| 西青区| 安义县| 亚东县| 明光市| 康定县| 静海县| 漠河县| 通山县| 会泽县| 广南县| 安化县|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