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九進九出占地兩千畝的極高規格的學府,名曰“平生書院”。書院內有當今儒家大家亞貢坐鎮為學府長,還有數位儒家名士如捺云、邢合、鹿憂、革鞏等在此講學。其中捺云、邢合修為達到了筑神。鹿憂、革鞏的修為也在凝丹之上。亞貢貢子更為驚人,修為竟已至不惑階段!故每年來此報名的學生數不勝數。
書院只收始齠之歲(八歲)到志學年齡之前(十五歲)的童男童女,是一所初級學院。
書院設有七個年級,從低到高以此稱為初、入、窺、規、萌、慧、智七級,分別對應八歲到十四歲的七個年齡段的孩子。這些孩子會在八歲始齠之年入學學習,每過一年便統一升一個年級,直到十四歲畢業。
平生二字意為“普天之下我華夏孩童皆平出共生(不包括奴隸子弟)。”平出者,一樣出生于世也;共生者,無論地位尊卑次序皆同存活于世也。實際上它變相的肯定了地位等級差別,肯定了奴隸的存在,也注定了學院內孩子們的是不可能真正平等的生活學習的。
于是,書院因而設立了三級宿舍——雅云樓、聞韻樓、撲桂樓——各國貴族子弟和大家名人子弟居住三進三出六層樓高的雅云樓;各國商賈子弟居住三進三出三層三棟的聞韻樓;各國農人子弟及工匠子弟居住三進三出二層九棟的撲桂樓——書院也為學生設立了三棟同規格的食堂——起云堂、隔篁堂、踩潺堂——所有弟子都可以食用起云堂中香噴噴的彭澤鮮鹿肉;可以食用隔篁堂中滿面油花的西涼山羊肉;可以食用踩潺堂中香噴可口的山中荇菜——書院還設有三層樓高的踏青閣(圖書館)、三層樓高的斂兵閣(兵器室)、兩層樓高的二十一棟聽書閣(教室)、人工假山蓬萊園中蓬萊山(后花園)、七棟鳴金殿(修煉場地)、擂臺七座、樂坊七座、論戰臺一處、百步寬的朝陽殿(會議室)一座、幽香堂一座(教師食堂)、三進三出九層樓高的幽海閣一處(教師宿舍)以及議政殿和啟明院(學院長住所)各一處。
嬴道平望著學院門匾上的四顆金碧輝煌的篆書“平生書院”,滿臉震撼——不管自己天賦如何,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念書,但自己終是踏進了這所神圣的學府——平生書院!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父親給了他機會,他就一定會把握機會,好好修煉、好好學習!
他的熱血又沸騰起來了!
“新生?”
眼前走來的是一位身高七尺有余(周時一尺約23.1cm),形貌昳麗,體態豐盈,皮膚白皙的少女。少女身著蒼色交領上衣,下系白色襦裙,批一身雪色貂毛披肩,頭簪金釵,腳踏青云紋理靴,腰掛四尺吳鉤霜雪明,右佩三寸紅穗翡翠珩。步態婀娜中夾雜著一絲俏皮,桃眸脈脈中衍生萬種柔情。獨立周圍熙熙囔囔的人群中,散發出一種若有若無的桂花香味,引得眾人側目——嬴道平不由得癡住了……
“新生?”少女又輕輕一問。
“嗯,師姐好!”嬴道平回過了神。
“吾乃慧門一部部長兼書院學生會副會長茹沫瑤是也,特來引新生入門,現已交巳之時(上午九點),你來遲也。”少女望著嬴道平輕輕地道。
“久聞師姐大名,小生初至洛邑名街,路途生疏,猶有怠慢,這才尋得到平生書院,敢情責罰。”嬴道平連忙作揖賠罪。
“喏,令尊令堂未隨你來么?”少女也作揖回禮,而后俏皮地搖了搖身子道。
“家父耕作,家母桑蠶,未隨我來。”
少女若無其事的往后退了一小步:“尊姓大名?”
“敝姓贏,名道平,秦國公族之后。”嬴道平望了望茹沫瑤,隨后又低下了頭。
茹沫瑤掩面輕輕一笑,又前移一步道:“嘻嘻,原是秦國嬴氏公族之后——在下吳越會稽人士。小師弟且隨我來。”不容嬴道平說話,便要引嬴道平向書院內走去。嬴道平回頭望了一眼名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嘆了一口氣,轉身便跟上了茹沫瑤。
二人跨入書院大門,便見一高九尺的石英影壁佇立在前。但見須彌座上開青蓮,影壁心中駕麒麟(須彌座為影壁底座,影壁心為影壁中心)。白色方磚(影壁上部)上青色花紋密密麻麻向四周衍生而下。影壁兩側立了一對漢白玉石碑,碑上篆有一聯,曰:“起駕煙火之中,飛升蒼穹之上。”
茹沫瑤隨即拉住了怔住的嬴道平的胳膊,引他從左側繞過了影壁,道:“這是書院第一進,廣場左右二側則是接待新生的地方,你是秦國公族之人,可直接進二進的啟程閣,那兒會有先生給你分配宿舍班級的。”
繞過影壁,眼前豁然開朗。這是約有二十步寬的小型廣場,兩側共有八間新生接待處。接待處堆滿了帶著孩子準備報名入學的大人們。廣場中間有一顆參天大柏,柏樹巨大的身軀遮住了鋪灑下來的春日的陽光,從枝頭處萌發出新生的芽兒,還有些許陽光透過樹枝間縫隙而飄落在青石磚縫中的小草上,也飄落在了諸位始齠孩童稚嫩的臉龐上,亦飄落在他們的心里。孩子們都在享受陽光的沐浴,同時小眼睛四處張望打量廣場周圍。廣場三面都立著被涂成白色的夯土墻,影壁后面的夯土墻則被染成了朱紅色。
嬴道平揉了揉眼睛,茹沫瑤已經放開了他的手而走到前面去了。他往左右一掃——兩旁的白色夯土墻下面皆有一扇黑色木門,不知通向何處。他回過頭來,茹沫瑤正站在對面的第二進門口向他招手,于是他飛快的跑向了茹沫瑤。
第二進門則是華夏府邸中最高規格的大門——王府大門!
大門五間三啟,和周圍的墻一樣,也是通身朱紅;門頂歇山樣式,覆滿了綠色琉璃瓦;屋脊上兩只鴟尾,屋檐上三對瑞獸;門面上門釘磷磷,共九行七列六十三個;一對石獅子拱衛在大門左右;門口正對先前那塊青蓮麒麟壁。
大門敞開,左右兩啟門供貴族官員先生行走,中間一啟門可走國君圣人。大門左右還各有一處金柱大門,規格造型皆遜于王府大門,以供學生職工出入。
茹沫瑤拉著嬴道平穿過了左側的金柱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高大翠直的毛竹林。與一進的廣場以及王府大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條鏈接王府大門金柱大門的三丈寬的青石板路直伸到竹林深處。暖陽從兩旁層層疊疊的竹葉縫中溜走,潑在了地面上。竹林中鳥吟清脆,隱約可以聽見流水的叮咚聲。順著這條石板路走去六十余步,有一三岔路口。茹沫瑤隨即引嬴道平往左走去。約摸五十步,二人便走到了一座八角亭內。八角亭亭座高出地面半米有余,墻紅楠木柱,葉色琉璃瓦,八面皆設有石階。亭中一臺棋盤,縱橫嵌銅;臺下左右各設一座,東西朝向。雖有竹林亭檐遮擋,但此處卻可以看到城南神農大山疊嶂,又隱約可聞得到山中猿啼,置身竹林之中,側耳聆聽,可聽到附近流水淙淙。實乃修身養性之佳境,閱古覽今之絕處。
“此亭名曰‘竹亭’,此林名曰‘深篁’。竹亭為學生或者先生對弈、靜思而設。一旦亭內有人坐在石榻之上,四周就會升起一層透明的屏障,以保護亭中之人不受外界影響。棋臺上有一同位鏡,連接在三進內的論戰臺上。如有對弈需要,可以觸發棋臺上的裝置,就能進行短距離的對弈直播了。現在正值新生入學,是故竹亭這條小徑幾乎沒什么人來往。許多報了名的新生都會通過三岔路的右側那條小路進入竹林外的分配處。爾等貴族則會由左進入啟程閣。”茹沫瑤輕輕道。
“小生明白了。”嬴道平作揖回道。
“我只引你至此,順路走三十步左轉便會出了這片竹林。師姐還有事情,余下的路你自己要走。”茹沫瑤作揖回禮道。
“小生知道了。”
茹沫瑤輕輕看了看嬴道平,突然心生柔情,便又開口囑咐道:“你才始齠八歲,學院內或許會遇到些許煩惱,如若不嫌棄,有事可來雅云樓二棟四層尋我。”
“小生謹記。”
“雖然不知道你家境究竟如何,但且聽學姐一句忠告——莫要頂撞先生,莫要沖撞同學,要好好念書,好好修煉!一年內莫要去與人論戰和擂臺。平常有機會也莫去參加學院試煉。等學識漸淵,亦不遲矣……”茹沫瑤輕輕嘆了口氣,隨即撂下了嬴道平走出亭子,轉眼已消失在了竹林之中。
嬴道平向來時的方向深深作揖。不知何故兮,他的血液忽然沸騰起來。他微微顫抖,咬緊牙關,大步向著竹林外啟程閣跑去——他將在這座學院中成長自己、綻放自己、證明自己!
因為,他是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