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亡國公子路途崎嶇入西秦,公孫世家旌旗飄揚伐東蘊(四)

  • 秦亭
  • 曉風干
  • 3480字
  • 2019-01-05 11:18:39

公孫菡論戰失敗被殺的事情傳到了晉國,令晉國朝野一片震蕩!

公孫菡是晉國平陽君公孫弋最寵愛的小女,她的死,或可引起天下局勢的大動蕩!

這平陽君公孫弋何等身份?

公孫世家位居晉國六大家族之首,其勢力在公孫弋的斡旋下幾乎伸展到了晉國大梁的每個角落——無論是廟堂之上,還是市井之內;無論是晉公的后宮,亦或是其他世家的府邸——連這都城大梁內的所有官宦的府邸、所有大賈大商的門內,就連那些名譽天下的客棧酒館,都有公孫世家的眼線在內。

公孫世家的族長是十五年前九國聯軍進攻秦國時的聯軍大將軍公孫岐。此人神機妙算,當初在九國聯軍叩關函谷時便料到秦國會唆使燕國背刺齊國,并且秦國還會出奇兵繞道陵秋山偷襲陽蘊二軍大營。于是公孫岐飛書傳信,抽調兵馬布置在陵秋山半道以伏擊秦軍,同時犧牲齊國利益,穩住了燕國。待伏擊秦軍軍士大勝而歸,便又揮師西進,大破函谷關,迫使秦國割讓包括函谷關在內的河東七百里土地,壓的秦國十五年來不敢東出。而此人也因此一戰成名,成為天下名將。

九國聯軍散去后公孫岐選擇下野退隱,臨行前將六大家族中的趙家趙崎和自己的嫡四子公孫弋推薦給了晉睿公智淥。

晉睿公拜趙崎為相,統領晉國內務;拜公孫弋為平安將軍,掌領河東軍務。

公孫弋此人野心極大,一心想著帶領晉國爭雄天下,但他任職后沒有即刻趕往河東,而是選擇留在國都大梁這個晉國的權力中樞。他明白,若想帶領晉國大出天下,必須要在晉國雜亂的權力渦流中牢牢安定好自己的后方,換言之,也就是必須要把握晉國朝堂的重要權力。

于是他排擠異己,安插眼線,并且口舌善辯,深得晉睿公信任,在大梁城待了五年便逼死了丞相趙崎。國不可一日無相,趙崎死后他就向晉睿公推薦自己的嫡系陽國人瞑有做了晉國丞相。

但晉睿公也慢慢對他有了些許反感,有了些防備。

光憑三寸不爛之舌怎么會長期得到晉睿公信任?況且晉睿公也不算昏庸之輩。自己這五年只是大排異己發展勢力,沒有政績和功績,也就得不到晉國百姓信任和擁戴,即便他是公孫家族的人,沒有百姓和國君的支持也是萬萬不行的。更何況其余五大家族也不會放任公孫家族成長而坐視不管的。

在這種情況下,晉睿公越來越不待見他了,而他卻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一個能穩住晉睿公的法子。

就在這時,上天送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機會。

河東大地先前不光只有秦國一家,還有揚車、梁國兩個中等國家,丕、五、逵等十余個小國??雌饋砗訓|諸國似乎很多很亂,然而這些國家基本上都屬于秦國的勢力范圍,居住的國民幾乎大半都是老秦人,所以這些國家之間很少有戰事發生。然而自從秦國被壓回函谷以西后,河東自然而然成為了晉、鄭、楚、陽、蘊五大國的爭奪對象,烽火四起,未有休止。

陽、蘊二國離河東尚遠,留著河東飛地也沒什么用,后來找了個機會便以地換地換給了晉、鄭、楚三國。

三國以先前所奪的土地為基礎,大肆向四周擴張,轉眼間就滅掉了河東中部的幾個小國。

函谷大戰后揚車復國,但沒過多久揚車國就被晉國所滅,河東大半就到了晉國囊下。

但是晉國和鄭、楚二國完全沒有把歸順了的河東老秦人當做自己國人那般仁愛——出糧三抽一,麻布五抽二,逾期不能上交的罰作奴隸。由于河東久經戰事,亟待休養生息,苛政文書堆積如山,瓶無粒粟,機無絲麻,民怨沸騰,階級矛盾尖銳,當地百姓苦不堪言,終于在晉睿公十七年春荒的時候集體起兵造反。

農民軍一路勢如破竹,打的三國潰不成軍。他們奪下河東陌邑后便以其為根據地,兵分二路討伐三國。南路軍討伐鄭、楚二國,但卻在半道遭遇伏擊,被打散了去,殘兵們便一路向西竄逃入秦國被秦國收留;北路伐晉,竟然連克晉十三城,殺死晉河東軍右將軍,斬殺晉國修生修子士兵一萬!

河東軍敗北,晉睿公大怒,將與河東軍務內務外務相關的大小官員八十人全部劓刑并發配到北部邊疆,身為掌管河東軍務的公孫弋也未能幸免。晉睿公命人捉拿公孫弋,卻不料禁軍首領卻支支吾吾不肯出兵,晉睿公又驚又怕,便斬殺了禁軍首領,派遣他的二子公子迷率領家族私兵前去捉拿。不料兵未征發,晉睿公便在大梁宮前遇到百官跪地死諫,官員們要求放過公孫弋,請求讓公孫弋戴罪出征,平息民亂。優柔寡斷的晉睿公也在為殺公孫弋還是不殺公孫二者之間猶豫,念在百官的情面上,不妨讓公孫弋一試,試勝了暫且留著他;試不勝便以此為借口殺死公孫弋。

于是晉睿公寬恕了公孫弋,但沒收了公孫弋所有的封地,降爵三等,命其即刻調往河東平息民亂。

公孫弋謝辭晉睿公后趕往河東,只一個月就平息了叛亂,斬首六萬,俘獲三萬,收復了所有失地,順路還奪下了鄭國的普城,可謂大勝。

就在公孫弋剛剛獲得勝利的時候,大梁城內發生了巨變——晉睿公突然暴死,太子暮繼國君大位,隆重舉行了晉睿公的葬禮。聽到這消息后公孫弋心中大喜,但表面卻是滿臉悲戚,坑殺了降卒三萬以祭奠新入了土的先君晉睿公。

九萬河東老民的冤魂鑄就了公孫弋的輝煌。

兩個月后,公孫弋回到大梁,被晉公賜爵六等,加封百里之地,將其調離河東,拜為大司農兼領安邑令,統領全國稅務財政。

在西周時期,司農就是掌管全國農務稅務的高官,但在平王東遷之后,司農看似位高權重,實際上早已沒有什么要害實權在內。晉公暮此番看似賜給公孫弋高官厚祿,實際上卻是將公孫弋調離了兵權,明升暗降,準備肆機殺掉公孫弋,除掉公孫家族這個禍患。

公孫弋早已料到王族智家不會放任他繼續成長下去,這位新繼位的國君遲早也會拿他開刀,這番進爵升官,更是印證了他的想法。

但這對他來說仍不失為一個良機。

于是他便借著河東大戰所帶給他的威望和公孫家族的人脈在大梁大肆擴張勢力,甚至將勢力范圍伸入到了軍隊內部。

晉國的六大家族的權力重心分別如下——王族智家、稅政公孫家、軍備魏家、軍隊趙家、民生韓家、后勤百家。公孫弋為了掌握權力博弈主動權而與趙家、百家修好聯姻,此后便暗暗掌握了全國的兵權。

兩年后公孫弋與趙家夫人趙氏生下一女,此女便是公孫菡了。

公孫菡天資聰慧,從小便能將《詩》、《禮》、《易》、《樂》、《兵》等倒背如流,且修煉速度極快,六歲修為便突破修子,深得公孫族長公孫岐和父親公孫弋寵愛,二人隱隱有將公孫菡培養成下一代族長的勢頭。

八年后公孫家族將公孫菡送往王畿洛邑平生書院,正是想將公孫菡拜入亞貢門下,以增長公孫菡的閱歷。不料公孫菡命途多舛,莫名其妙地被一個莫名其妙的蘊國公子挑釁論戰,公孫菡到底年輕氣盛沒有經驗,竟也莫名其妙地接下了這生死論戰。

倘若是論戰失敗自殺,他公孫家族也沒話說,頂多是暗中派遣修士追殺那蘊國公子報仇——但公孫菡確是在論戰沒有結束的時候被一個黑衣人強行截殺!

公孫岐大怒,以族規杖責公孫弋五十大板,是為公孫弋作父失職之罪,并且質問平生書院,給了平生書院莫大的壓力,亞貢子無奈,只好親自赴晉請罪。公孫弋接受了老父親的杖責,同時調遣晉國在王畿和蘊國的所有眼線并派遣百余名結元以上的私家修士調查此事。

一個月后水落石出,與公孫菡論戰的人是蘊國國君蘊藉極為賞識的義子公子興,殺人的是蘊國安陽將軍逸夫!

這幫蘊國雜碎欺人太甚!于是乎,整個公孫家族憤然而起,給族長公孫岐上萬民書,請求出兵伐蘊。

公孫岐將萬民書交給了公孫弋,公孫弋面見晉公智暮,又將萬民書交給了智暮,并請求掛帥出征伐蘊。晉公權衡了其中利弊,覺得公孫弋正是怒氣沖頭,令其伐蘊不失為制衡公孫弋的一種措施——公孫弋兵敗,晉國被蘊國壓制,民怨便會沸沸揚揚,而百姓們也會請殺公孫弋謝罪;在公孫弋征戰的過程中自己也可以在大梁內重新壯大智家勢力,斷然是公孫弋兵勝,也可以滅掉蘊國勢力范圍內的粟國來壓制蘊國,即使公孫弋會到大梁,到時候自己也可以同公孫家族抗衡一二。

晉公覺得自己聰明極了,可他那能想到,此次令公孫弋出兵伐蘊,竟然會使晉國流落到如此下場!

于是晉公傳令,賜大晉國上將軍上卿大祀禮全國大司農兼安邑令六等乙爵①公孫弋河東、河西、山南三軍兵符。公孫弋辭別晉公,半月內調集十萬大軍、五十萬石糧草、輜重萬千,揚起晉國紅色大纛旗,舉起公孫家族族旗,高揮上將軍上卿大祀禮三旌,在晉國百姓的歡呼聲中浩浩蕩蕩出了晉國東大門龍門關殺氣騰騰地向蘊國出征!

聽聞公孫弋率軍出征蘊國后,蘊君在蘊國王宮泗流宮內樂開了花。

聽聞公孫弋率軍東伐蘊國后,一向不近女色的秦國國君贏子康突然在咸陽宮內召集百名宮女和絕美伶人②跳起了舞,尋歡作樂。

一時間,齊、楚、未、陽、燕、鄭、吳越等七大國也唇唇欲動起來……

(第五章完)

——————————

①六等乙爵:本書將晉國爵位設為三級十二等等,第一級丙爵一二三四等;第二級乙爵一二三四等;第三級甲爵一二三四等。每一任國君爵位為甲爵四等。六等乙爵就是乙爵四等上再加兩等,相當于甲爵二等,但晉國非王族人員爵位不可以稱甲爵,所以公孫弋的爵位只能是乙爵。

②優伶:戰國時期從事演義舞蹈的藝人。男藝人稱優,女藝人稱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黑水县| 吉林省| 安义县| 六枝特区| 班戈县| 呼伦贝尔市| 大荔县| 射阳县| 盘锦市| 临沭县| 资溪县| 罗源县| 六安市| 寿阳县| 镇江市| 图木舒克市| 凤城市| 湖州市| 来安县| 永年县| 临夏市| 北流市| 泗阳县| 哈巴河县| 景宁| 卫辉市| 青龙| 钟祥市| 左云县| 那坡县| 嘉峪关市| 大安市| 玉门市| 阿合奇县| 宜宾市| 奇台县| 吉水县| 凤翔县| 牡丹江市|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