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使命型組織(《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第7期)作者名: 哈佛商業評論本章字數: 6字更新時間: 2019-05-08 10:07:18
卷首語 FROM THE EDITOR
和時鐘賽跑的CEO
THE CEO VS. THE CLOCK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員工
拉姆齊·哈巴茲(Ramsey Khabbaz)與殷阿笛合影
領導一家公司的要求和復雜性大到難以想象。CEO必須監督各職能和事業部日程,應對眾多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客戶、員工、董事會、媒體、政府和社區。但CEO并非機器人,也需要留出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健身,以及拓展和工作無關的興趣愛好。他們的時間總不夠用。
領導者管理時間的方式反映出本質問題。“CEO的日程表,或者說所有領導者的時間表都展示出領導者的領導方式,并給組織中其他人傳達了重要信息。”邁克爾·波特和尼丁·諾利亞在本期《CEO如何管理時間》一文中如是說。兩位作者連續12年對CEO時間利用的研究,是同類別中最詳細、全面的調查。他們指出,“CEO在規劃時間和出現在哪里時,所做決定對自身效率和公司業績都有重大影響。”日程表中的每個決定都可能提高或拉低CEO的認可度。
領導者應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呢?波特和諾利亞建議,領導者創建個人日程表,并對整個組織公開。沒有這種規劃和廣泛的意向溝通的話,領導者很可能把注意力放在眼下的危機或呼聲最高的需求上,根本不能抽出時間做最重要的工作。如果說公司戰略要反映資源分配方式,那么領導力戰略必須說明CEO如何分配最稀缺的資源:時間。CEO個人和公司的成功全都取決于此。
殷阿笛(Adi Ignatius)
作者為《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編輯
推薦閱讀
- 投資中國有不少困惑,但消費增速驚人讓我著迷(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12期)
- 諾貝爾經濟學獎世紀回眸》
- 2022公募抱團新思(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04期)
- 信用卡,怎么用(財蜜eMook)
- 風口下一城(《商界》2018年第1期)
- 商業周刊(中文版):中國企業的資本游戲:MSCI、A股和中概股
- 中國企業家(2015年第20期)
- 永續連接(《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第5期)
- 頭腦風暴升級(《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第3期)
- 全球投資者最大的風險是不配置或低配中國(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10期)
- 比較(總第120輯)
- 2021商業重啟(《商界》2021年第2期)
- 案例:中國手機的晚近面相(第31輯)
- 直播野望(《商界》2020年第5期)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