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UCA時代,想要成功,這些原則你一定得明白(《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哈佛商業評論
- 822字
- 2019-06-17 11:46:41
整合思維要遠離簡單化和“專業化”
整合思維最重要的一點是:絕不退而求其次。這一點提綱挈領地將整合思維與傳統思維中的“難得糊涂”和被誤解的“中庸之道”區別開來。整合思維需要大量采用權衡與折中,但這不等于“將就”——“如果在做選擇時抱著將就的態度,你就總是不能成功”,寶潔前任CEO雷富禮對馬丁教授如此說道。而為了做出最佳選擇,你必須勇于接受復雜性;復雜性是整合思維的起點,因此在如今的VUCA時代其滲透將越來越深。
傳統思維強調為提高效率而簡單化,而整合思維者遠離簡單化和“專業化”。這里的簡單化,可以用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的“一切都應盡量簡單,但不是為了簡單而簡單”來解釋。簡單化思維是通過將事實變得淺顯和表面化,來達到易于理解的目的,但是它容易引發我們的惰性,讓我們偏好單方向的直接因果關系。而這里的專業化是簡單化的另一種形式,馬丁教授的解釋是:“‘專業化’是通過從整體中抽取部分、進行專門分析,以達到具有深度和透徹度的目的”,專業化能幫助我們應對復雜性,比如醫院里的不同專科與亞專科,能高效地解決絕大部分病人的問題,但與此同時也會導致醫生忽略病人身體的有機整體性。商業組織里也進行了類似的功能劃分,而如何讓各部門共同協作一直是領導者的關鍵事項。
不可否認,簡單化和專業化有助于處理復雜局面,它們提供快速的通道,讓我們從混亂中逃脫出來;但是,面對不確定性的升級,逃脫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身經百戰的整合思維者能夠在混亂與復雜間劃清界限,塔塔信息公司的創立者、印度軟件之父柯里(F. C. Kohli)的體會是:“任何局面都不僅有一種途徑去化解,如果采取系統思維,即使問題再復雜,只要分清主次枝干,并理解與明確其間的相互關系,你就能找到出口,擺脫迷局。”
在擺脫迷局過程中,面對暫時失去條理的局面,穿行于復雜的事態中,你需要全面深厚的知識結構,包括純粹的知識、與能夠加強認知能力和敏銳度的個人經驗,此時有效的做法是借助外力,組建“多才多藝團隊”,以彌補個人知識之所限、拓展思維之寬度。
- 基金四季度調倉路線圖(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04期證券市場紅周刊)
- 看軟件炒股,怎么辦(財蜜eMook)
- A股加速“美股化”(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25期)
- 買入大牛股的9個關鍵(雪球「島」系列)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7期·上旬刊)
- 比較(總第124輯)
- 中歐商業評論12月刊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30期)
- 直播野望(《商界》2020年第5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1年第4期)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5期·上旬刊)
- 中國式企業焦慮(《商界》2017年第6期)
- 對話:門徒合伙基金公司總裁泰德·西德斯(《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35期)
- 家族傳承(《復旦金融評論》第4期)
- 經濟學課件XVI:發展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