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UCA時代,想要成功,這些原則你一定得明白(《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哈佛商業評論
- 1168字
- 2019-06-17 11:46:40
整合思維:VUCA時代必備的思考模式
整合思維是頭腦中同時容納兩個相互矛盾的觀點,并從中得出匯集兩方優勢的解決方案。整合思維以復合的、動態的靈活方式,為我們提供了選擇之路。

在2017年11月13日揭曉的全球Thinkers 50榜單上,商業思想家、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前院長羅杰·馬?。≧oger Martin)名列榜首,其個人成就主要包括提出“整合思維”與“設計思維”,創造讓世界更高效運行的理論。
所謂整合思維(Integrative Thinking),就是頭腦中同時容納兩個相互矛盾的觀點,并從中得出匯集兩方優勢的解決方案;而設計思維起源于設計領域,并汲取了整合思維的理論基礎,強調思維方式中直覺與邏輯的平衡,既可應用于產品設計、客戶體驗的提升,也可應用于組織運營的改進。
馬丁教授11年前即提出了整合思維的思想體系,并撰寫了《整合思維》一書和相關文章,而在VUCA時代,面對人類社會的變量更為多元和復雜,這種思維方式得到更多重視與應用。近兩年走進大眾視野的VUCA(中文發音一般為“烏卡”)一詞20世紀90年代起源于美國軍方,是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復雜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縮寫,概括了后互聯網時代商業世界的特征。
在VUCA時代,信息的超級飽和在各個領域不斷打破暫時達成平衡的局面,無論是商業組織還是我們個人,很容易發現自己處于一團亂麻之中,而整合思維以復合的、動態的靈活方式,為我們提供了選擇之路。這種思維的獨特之處在于:“一流的智商,取決于頭腦中同時存有兩個互相矛盾的想法并能夠繼續思考的能力。比如,在看到事情已經沒有希望的時候,仍然決心扭轉局勢?!?/p>
整合思維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彼此對立的觀點,不以犧牲一方為選擇另一方的代價,而是以創新形式消除兩種觀點中的對抗之處,新的觀點同時包含對立觀點的某些因素,且優于兩種對立觀點。也就是說,對于領導者而言,在面對兩種情形時不是二選一,而是創造出一種更好的答案,比如同時兼顧創新與維持現有業務,比如在員工和組織雙方利益之間、在如何“做人”與如何“做事”之間尋求最佳平衡。
對我們個人來說,整合思維也有助于自我精進、消除很多困擾,比如在“詩與遠方”這個問題,既不必選擇立刻辭職,也不必郁郁寡歡地繼續工作,而是可以心懷理想、為遠行先創造條件。
對于一些粗略了解整合思維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它與中國傳統的“中庸之道”比較相似。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中庸之道,“中庸”不是“平庸”,也不是妥協,也不是東方哲學的專屬理念。
孔子說過“過猶不及”,而亞里士多德也說過:“過度和不及都屬于惡,‘中道’才是良好的德行”。中庸/中道融合了兩個“極端”的優點,是更高層的理性和承擔。
馬丁教授花費數年時間,在領導力大師詹姆斯·馬奇等管理思想家的基礎上,訪談了包括杰克·韋爾奇、雷富禮等數十位著名跨國公司CEO,以及管理大師德魯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名電影導演等人后,發展出整合思維的全套思想體系。
- 外資青睞的中國資產已從大金融轉向科技和消費(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26期)
- 銀發經濟與養老金融(《北大金融評論》2022年第1期)
- 超級決策(《哈佛商業評論》2015年第5期)
- 比較(總第80輯)
- 過年荷包大作戰(財蜜eMook)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19年第1期)
- 新經濟導刊(2021年第1期)
- 程序員大本營(2019年6月)
- 城:得人者興(《商界》2022年第4期)
- 雪球???03期:逆勢抗跌債基怎么選?
- 團隊管理新學(《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第3期)
- 雪球專刊第162期:小白必備:懶人投資法
- 產業互聯網中場(《商界》2021年第6期)
- 雪球???61期:黃建平的投資方法論
- 中國企業家年刊·增刊(2015商業宏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