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新商業(《商業評論》2018年1月號)
- 《商業評論》編輯部
- 823字
- 2019-06-28 14:18:19
平臺型品牌的出現
如今只有少數有歷史積淀,同時又有資金實力建設和維護標志性形象的公司才能繼續沿用傳統的生活方式品牌策略。這些品牌即使有產品在市場上遇冷,但客戶的品牌忠誠度仍可作為緩沖,讓產品多一重保護。
對生活方式品牌構成威脅的是平臺型品牌,這類品牌完全依靠產品“為自己代言”,而不是依靠直銷廣告的宣傳口號。它們讓消費者自己塑造與品牌或產品之間的情感聯系紐帶。平臺型品牌實現“開放性”和“符號的模糊性”有以下兩種主要方式。
1.空白畫布正成為展示高度個性化愿望的工具ReD最近為一家非常成功的全球性珠寶品牌設計了品牌DNA。之前,這家珠寶公司在為產品打廣告時一直避免選用形象鮮明的廣告模特,廣告語言也不強調專屬性,他們選擇了更加民主化的方式。

一項針對全球消費者的調研顯示,這種品牌宣傳方式已經成為了公司的核心優勢,因為眾多女性客戶能夠將各自的個性意義注入這一品牌的飾品,她們將自己的回憶和理想投射在品牌上。在她們心目中,這品牌就是自己的。
我們為這家公司推薦了一整套關于產品設計、零售和市場推廣的原則,將不同類別產品和品牌的開放性與鼓動性提煉成文字表述,進一步明確了該品牌是造夢素材,而非夢境本身的市場定位。
2.態度品牌正成為構建個人觀點的支柱 如今興起的“低調”品牌將人們的理想重新聚焦在現實的生活方式上,它側重于個性特征的挖掘,向“品牌統一性”發起挑戰。這些品牌起到了背景襯托的作用,如同一個平臺,有策略地展示穿著者的主要態度特征,如創新、大膽、講究品味。它們不會用預先設定的成套產品、全系列的裝束或固定的價值取向來構建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相反它們只代表整個世界里的一個基本部分。
Acne Studios在其擁躉看來,有意保持著“難以捉摸卻又無處不在”的姿態,它的牛仔產品很講究設計原則,但并不倡導某種生活方式。Acne作為一家企業,它的個性意識很強,但它深諳“表達態度無需主動告白”的道理。Acne品牌的董事總經理米卡埃爾·席勒(Mikael Schiller)表示:“我們的觀點是,不要把所有事情解釋給每個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