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測“文化大革命”
1965年5月20日,《明報》創刊六周年,從最低谷的6100份,至此日平均發行穩定在8萬份以上,星期天超過11萬份。(這年8月6日,《明報》在頭版刊登消息:“本報1965年上半年度銷數繼續上升,每日平均凈銷數已增至80200份,上述銷數業由英國聯邦出版銷數公證會證明。”)金庸社評說,最近增加倫敦、紐約兩位特派記者張夏、吳嘉墩的通訊,其他地區的特約通訊也在發展中。這...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預測“文化大革命”
1965年5月20日,《明報》創刊六周年,從最低谷的6100份,至此日平均發行穩定在8萬份以上,星期天超過11萬份。(這年8月6日,《明報》在頭版刊登消息:“本報1965年上半年度銷數繼續上升,每日平均凈銷數已增至80200份,上述銷數業由英國聯邦出版銷數公證會證明。”)金庸社評說,最近增加倫敦、紐約兩位特派記者張夏、吳嘉墩的通訊,其他地區的特約通訊也在發展中。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