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語言美容(3)
- 說漂亮話,辦漂亮事,做漂亮人大全集
- 趙穎 車坤
- 4999字
- 2013-09-08 10:01:07
從此以后,喬?吉拉德再也沒有在顧客講話時分心。而每一位進到店里的顧客,喬?吉拉德都會問問他們,問他們家里人怎么樣了,做什么的,有什么興趣愛好等。然后,喬?吉拉德便開始認真地傾聽他們講的每一句話。
兩年后,喬?吉拉德賣給了教訓他的顧客一輛車,而且還通過他的介紹,獲得了他的許多同事的購買車子的合約。后來,喬?吉拉德還賣了一輛車給他的兒子,一位年輕的醫生。
喬?吉拉德對傾聽做了下面的簡單總結,他認為,當我們不再喋喋不休,而是聽聽別人想說什么時,至少可以從中得到三個好處。
①體現了你對對方的尊重;
②獲得了更多成交的機會;
③更有利于找出顧客的困難點。
最高效的傾聽技巧有如下幾點:
①讓對方感覺到你是在用心傾聽;
②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態度很誠懇;
③在傾聽時記筆記,效果會更好。
記筆記有三大好處:立刻讓對方感覺到被尊重;記下對方說話的重點,便于溝通;防止遺漏。
④重新確認,減少誤會及誤差。
⑤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打斷對方講話。
不插嘴有三大好處:讓對方感覺良好;讓對方多說,以獲得更多有用信息;讓對方說完整。
⑥對方停止說話時,再停頓3~5秒。
這樣做有三大好處:給對方繼續說下去的時間;你可以利用這點時間組織語言;讓對方覺得你說的話是經過大腦的,可信度比較高。
⑦不明白的地方見機追問。
追問有兩大好處:使你盡可能聽懂他的意思;讓對方覺得你聽懂了。
⑧傾聽時,不要組織語言。
因為對方講話時,你在大腦里組織語言時就會有可能錯過對方講話的某些內容,造成誤解。
⑨傾聽過程中,點頭微笑。
起到肯定鼓勵的作用,有利于讓對方多說,讓你“捕獲”更多信息。
⑩不要發出聲音。
因為發出聲音可能會打斷或影響到對方講話。
眼睛要注視對方的鼻尖或前額。
此舉能讓對方覺得你的眼神比較柔和。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把眼睛直接盯住對方眼睛。
坐定好位置。
盡量避免與顧客面對面而坐,坐在對方對面容易讓對方有一種對立的感覺。不要讓顧客面對門或者窗而坐,這樣的位置易讓顧客分心。最好讓顧客面壁而坐,這樣容易讓顧客安心聽講,免受干擾。
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話。
請看下面的一段推銷對話場景。
推銷員:“科爾先生,經過我仔細觀察,我發現貴廠自己維修花費的錢,要比雇傭我們來干,花的錢還多,對嗎?”
科爾:“我也計算過,我們自己干確實不太劃算,你們的服務也不錯,可是,畢竟你們缺乏電子方面的……”
推銷員:“噢,對不起,我能插一句嗎?有一點我想說明一下,沒有人能夠做完所有事情的,不是嗎?修理汽車需要特殊的設備和材料,比如……”
科爾:“對,對,但是,你誤解我的意思了,我要說的是……”
推銷員:“您的意思我明白,我是說,您的下屬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在沒有專用設備的情況下,干出像我們公司那樣漂亮的活兒來,不是嗎?”
科爾:“你還是沒有搞懂我的意思,現在我們這里負責維修的員工是……”
推銷員:“科爾先生,現在等一下,好嗎?就等一下,我只說一句話,如果您認為……”
科爾:“我認為,你現在可以走了。”
推銷員被科爾下了逐客令,原因是這個推銷員三番四次地打斷科爾的講話。在推銷中,這是一大忌!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隨意打斷對方講話的人,也只能讓講話者生厭。
對推銷員來說,絕對不要隨意打斷顧客的話,而要讓顧客心平氣和地把話講完,就算他的意見不符合實際情況,也要聽下去,除非情況非常特殊。
讓顧客充分表達異議,即便你知道他將要說什么,也不要試圖打斷他。對顧客要禮貌,認真地傾聽,盡力作出反應。沒有任何顧客愿意跟那些自作聰明的推銷員打交道。要是你不能表現出對顧客及其問題的興趣,你永遠也不會贏得顧客的信任。
不認真聽取顧客在購買時所關心的問題,而是自己隨意地羅列出自己關心的事項,結果只有一條:讓顧客跑掉!
當聽到顧客要說什么的時候,我們必須湊上前去表現出急于要聽的樣子。當我們說話時,我們要雙眼注視著他;而當他說話時,我們必須看著他的嘴唇,千萬不要東張西望。
在我們回答問題時,表情也要自然,雙目始終注視著他,因為這種眼神的對視接觸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向對方傳達這樣的信號:我們正真誠、仔細地聽對方講述。
若想讓顧客對我們反感,并從心底里討厭我們,我們可以這樣做:當顧客說話時,我們不是專心致志地聽,而是心不在焉地聽。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們的顧客遠離我們了。
當然,在與顧客交談時,我們要盡可能不被顧客牽著走,而是把話題的主動權掌握在我們的手里。要知道,有的顧客說起話來沒完沒了,這時我們就有必要把話題扯回來。若我們擔心顧客會因此生氣,那么我們可以先讓他們暢所欲言,一旦他們滿足了自己的欲望后,我們說什么,他們都會聽得進去。
切記,每個人都喜歡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很多情況下,顧客都愿意談自己的感受和見解,這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引導顧客回答問題,并讓顧客自己得出要買我們產品的結論。
讓對方作決定,只要對方下決定要買你的銷售產品,那么,你銷售的是什么東西對方都會買下來。
每個人都渴望獲得認可,無論國家元首、世界首富,還是流浪漢、乞丐。因此,要使別人喜歡或者敬重你,那么,在你自己想說不定什么事情前,首先知道他們會說什么。說話之前先傾聽,不但能夠避免亂說話,同時還是一種能夠認可任何人的極具力量的方式。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諺語:沉默可以使傻子成為聰明人。
傾聽是溝通過程中一個首要的環節。幾乎在任何情況下,我們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傾聽。例如,作為管理者,在講話前只有傾聽,才能幫助管理者在回答問題時提供更多的信息。當我們養成了傾聽的習慣時,我們就必然會了解我們的員工和顧客的問題、挫折以及需求。
所以,要想成為優秀的管理者,用心傾聽他們的擔心、恐懼和觀點,是排在我們工作首位的。而做到這一點很容易,只需要我們安靜地傾聽就可以了。在辦公室里傾聽,在酒吧里傾聽,在裝貨倉庫里傾聽,在工作車間里傾聽,你可以隨時隨地做這件事情。
有相當一部分經理人或管理者,自欺欺人地認為,下屬員工會絕對愿意聽從他們的意見。“我說了這么多啦,你們覺得我怎么樣?”這是一位經理人說的話,如果我們總是張著嘴,我們學到的東西會非常有限,我們了解到的真相也會少得可憐。
一位管理者要成功,先聽聽自己的職員都在說什么很有必要。一位營銷者學會多讓顧客說說他們的意見,對迅速提升業績、維持業績穩健發展相當關鍵。
事實上,為了更有效地與人溝通,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動去聽。當你真正地聽別人講話時,你就會立刻提高他們的效率。因為,你給了他們最渴求的東西——“認可”,當然,這也是我們最渇求的東西。
為了提高效率,“一直以來,我們就是這么干的。”這句話永遠不要再用了,因為這句看似簡單、常用的話,是沒有積極效果的,且與提高效率背道而馳。如果你想不斷提高效率,不斷提高績效,就不要再跟你的下屬說這句話了。
從現在起,當別人帶著問題來問我們應該做什么時,建議你看著他們的眼睛,回答他們一句神奇的話:“能告訴我,你是怎么想的嗎?”
5.你第一,我第二
當你與別人談及他們自己時,他們就會興致勃勃,且完全著迷,他們對你的好感會油然而生。當你與人們談及他們自己時,你是在順應人性;當你與人們談論你自己時,你是在違背人性。
你真的想成為最會說話的人嗎?那么,從現在起,把“我”、“我自己”、“我的”這幾個詞從你的辭典中刪除出去。你要開始用另一個詞,一個人類語言中最有力的詞來代替它——“您”!
例如,“這是給您做的”、“您會從中得到好處”、“假如您這么做,您將會從中受益無窮”、“這將會給您的家庭帶來歡樂”。
當你能放棄談論自己和使用“我”、“我自己”、“我的”這幾個詞而產生的滿足感時,你的辦事效率,你的影響力、號召力將會大大提高。雖然要做到這一點有難度,而且需要不斷地練習,但是,一經付諸實踐,它給予你的回報,將會讓你覺得這樣做非常值得。
還有一種利用“人們關心自己”這一特點的方式是,讓他們談論他們自己。這時,你會發現,人們熱衷于談論自己勝過任何其他話題。要是你能夠巧妙地引導人們談論他們自己,他們將會很喜歡你。
你可以嘗試這樣問他們:
“您的家人好嗎?”
“您的孩子近來好嗎?”
“您的女兒現在住哪里?”
“您在這家公司工作很長時間了吧?”
“這是您的‘全家福’嗎?”
“您認為……怎么樣?”
“您旅途愉快嗎?”
“您與您家人一起去嗎?”
“這是您的家鄉嗎?”
……
大多數人很難對別人產生影響力或號召力,是由于他們總是忙著考慮自己,忙著談論自己,忙著表現自己。但是,請記住這樣一個事實:你是否對談話感興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聽眾是否對談話感興趣。除非你不想成為會說話的人,除非你想把你的人際關系搞壞,否則,當你與人談話時,要更多地談論對方,并引導對方談論他們自己。
你是否注意過,要是有一個談話的機會,大多數人都是不太愛聽別人談話,而是喜歡別人聽他說話的。還有一種常見的現象是,大多數人喜歡談和自己有關的事情,而不是和對方有關的事情。
然而,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會說話的人,成為左右逢源的人,成為最受歡迎的人,那么,建議你在和別人談話,尤其是顧客談話時,注意把機會留給對方,讓他說他關心的事。
一般人在與別人交談時,大多數時間都是他在講話,或者他盡可能想自己說話。一般推銷員在推銷產品時,70%的時間是他在講話介紹產品,顧客只能得到30%的講話時間。因為這樣的推銷員業績平平。而頂尖的推銷員,早就總結出了一條規律: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推銷員,建議你把用于聽和說的比例調整為2︰1,70%的時間讓顧客講話,30%的時間自己用來發問、贊美和鼓勵他說。這就是“兩只耳朵一張嘴”法則。
傾聽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樂,傾聽可以讓你的工作變得更加輕松,傾聽讓你的訂單來得更多,傾聽讓你身邊的人更喜歡你,傾聽讓你的顧客更信任你。傾聽是一種推銷手段,傾聽更是一種個人的修養。
世界上的難事之一,便是閉上嘴巴,假如你不張開耳朵,不適時地閉上嘴巴,你就會失去無數機會。注意,千萬不要太忙于說話,要學會“聽話”。
杰爾?厄卡夫是美國自然食公司的“推銷冠軍”。一天,他還是和往常一樣,把蘆薈精的功能、效用告訴女顧客,而女顧客并沒有表示出多大的興趣。杰爾?厄卡夫立刻閉上嘴巴,開動腦筋,并細心觀察。
突然,他看到陽臺上擺著一盆美麗的盆栽,便說:“好漂亮的盆栽啊!平常似乎很難見到。”
“你說得沒錯,這是很罕見的品種。它叫嘉德里亞,屬于蘭花的一種。它真的很美,美在于那種優雅的風情。”
“確實如此。但是,它應該不便宜吧?”
“這個寶貝很昂貴的,一盆就要花800美金。”
“什么?我的天哪,800美元?那每天都要給它澆水嗎?”
“是的,每天都要很細心地養育它……”
女顧客開始向杰爾?厄卡夫傾囊相授所有與蘭花有關的知識,而他也聚精會神地聽著。
最后,這位女顧客一邊打開錢包,一邊說道:“就算是我的先生,也不會聽我講這么多的,而你卻愿意聽我說了這么久,甚至還能夠理解我的這番話,真的太謝謝你了。希望改天你再來聽我談蘭花,好嗎?”她爽快地從杰爾?厄卡夫手中接過了蘆薈精。
一名優秀的業務員必須了解顧客的想法和感覺,知道顧客想要的是什么。
若你推銷的是房地產,當一位顧客提到她的孩子在私立學校就讀時,你就應該明白她不太注重周邊學校的質量問題;當顧客說他們不屬于那種喜歡戶外活動的人時,你就要讓他們看一些占地較小的房屋。
顧客的購買需要在和你交談的過程中,一定會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來。有時候,一個人往往同時受到幾種消費心理需要的支配。因此,不用因為急于考慮答案,回答對方的問題,或要駁倒對方的觀點,在忽略了去聽清他說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對于業務員來說,最糟糕的事情之一,莫過于忙于自顧自地講自己想要說的話,而沒有聽出這些購買信號的話。因此,再次提醒與顧客打交道者:傾聽,通過傾聽,你可以從顧客的某些語言中聽出成交的信號來。
當在傾聽過程中,出現購買信號的時候,顧客自己的購買欲望可能還是蒙眬的,但我們要敏感地意識到這個信號,讓顧客的購買欲望變得清晰起來。
下面是一些“購買信號”的例子,你可能遇到過:
“最多能打幾折呀?”
“我可以試用一下嗎?”
“這臺電腦是怎么操作的?”
“我可以帶回家試一試嗎?”
“我家老公/老婆會喜歡它。”
“要是我買下的話,現在要付多少錢?”
“如果按月付款,有什么條件嗎?”
“這種型號的與那種型號的有什么區別嗎?”
“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
“這種款式看起來真漂亮。”
……
傾聽時,你最好看起來是在專心地聽,而且要讓人家看得見。若要在“仔細聽”和“看起來仔細在聽”中二選一的話,最好還是選擇后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