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學學銀行的賺錢之道

有這樣一份財務報告很值得拿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在2010年《財富》雜志公布的中國500強企業中,中國工商銀行位居第五位,大家熟悉的幾家商業銀行也是榜上有名,然而,在這些企業中,卻鮮見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蹤跡。另外,報道還說,中國工商銀行僅2010年就實現稅前利潤2145億元,賺錢能力著實讓人咂舌。

看到這里,我們不免有這樣一些疑問了,“同樣處于變化叵測的金融市場,難道銀行家們有特殊的賺錢秘籍?”“為什么銀行比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更賺錢?”或許,有人會更直接一點,“銀行的賺錢方法能不能用在家庭理財中呢?”答案是肯定的,而這也是我們要教您的理財之道。那么,商業銀行的經營方式又有哪些獨到之處值得我們借鑒呢?

從銀行家特殊的思維范式來看,他們始終堅持這樣一個信念:堅守信條,只做低風險的投資。從商業銀行400年的發展歷史來看,它們始終秉持把發放貸款作為資產投資的主要方式。而發放貸款時,更是選擇那些信用好、還款能力強的借款人。假使沒有這樣的借款人,它們寧愿把錢乖乖地放在金庫,因為這樣至少可以保證本金不會損失。如果一個信用等級較低的借款人以提高利率為誘餌換取銀行貸款的話,恐怕難以如愿。因為在冒更大投資風險賺更多的錢,與以安全的投資方式賺取較少的錢這兩方面,這些銀行家總會顯露出他們的職業風范:毫不猶豫地挑選后者。當然,如此謹小慎微的銀行家更不會因為某一個人或某一個機構的游說,或是因為聽信市場上盛傳的財富神話而放棄他們的信條。

如果問誰是最有耐心的投資者,答案一定非銀行家莫屬,而他們之所以能賺到錢的思維范式也是異乎尋常的簡單,也許在自詡聰明絕頂的你看來,甚至有些愚鈍,而銀行家恰恰是靠這套經營手法賺得了令你咂舌的財富,那就是始終堅守:“投資收益=投資本金×利差×時間”這一信條,秉承“認真賺小錢,積少成多”之道。通常情況下,對于中國本土的商業銀行而言,當減去存款和貸款管理成本之后,存貸“利差”只有2%(年利率)左右。在“時間”一定的情況下,要想多賺錢,唯一辦法就是盡可能地擴大“投資本金”數額。可別對這樣的方式不以為然,這樣的賺錢方法商業銀行可是足足堅持了數百年。即便是在資本市場金融產品日益豐富多樣的今天,商業銀行靠利差賺取的利潤仍然占全部利潤的80%以上。中國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做到“不以事小而不為”。而銀行家們恰恰是把這個道理運用到財富領域,并一步步成為最好的踐行者。

除了上述兩個銀行家在經營行為上的特征之外,注重信譽,相信信用招財,也是一個不得不說的理財之道。一份來自專業調查機構的調查結果證實,在種類眾多的金融企業中,銀行的公眾信任度無疑是最高的,而公眾在選擇同類型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時,也更傾向于選擇銀行產品,或是有銀行信譽保證的產品。這又是為何呢?在現代市場經濟交易活動中,無論是個人間的交易,還是企業間的交易,信用交易所占的比重是越來越大,交易雙方的信譽如何更是成為影響交易雙方是否愿意成交的重要因素,而銀行家們早已洞察到這種心理因素對人們經濟行為的影響,并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如有異議,不妨看看這樣兩個實例:一是,銀行會向公眾承諾“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只要到期,就會按照之前的約定分毫不差地支付本金和利息;二是,銀行會強調不承諾“理財產品”的本金和利息,雖說通常情況下,銀行有足夠實力來支付。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保險公司的推銷人員在交易之初會承諾各種賠償,可是一旦發生理賠,卻總是以各種名目逃脫賠償責任。在經濟學原理中,信譽和信用是有價值的,但信用價值不是通過直接買賣“信用”來實現的,是附屬于資金市場交易得以體現的。應該說,是中國銀行家們的這份堅持,才得以為銀行持續贏利打下一個堅實的根基。

由此看來,銀行家們所遵循的這些最簡單的賺錢方法——堅持低風險投資,不厭棄小額收益,視信譽為生命,成就了了不起的他們,也值得所有博弈于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和理財者借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福州市| 宁德市| 达拉特旗| 远安县| 德惠市| 宝应县| 盘锦市| 乡宁县| 朝阳市| 渑池县| 蛟河市| 峨眉山市| 尉氏县| 磴口县| 疏附县| 商水县| 太白县| 无锡市| 边坝县| 鄂托克前旗| 铁岭市| 嵊州市| 酉阳| 祁阳县| 涿州市| 吉安市| 徐闻县| 宁乡县| 子洲县| 景谷| 子长县| 三门县| 徐水县| 浑源县| 涿鹿县| 庄河市| 黑山县| 塘沽区| 阿鲁科尔沁旗|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