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是成功的保證
不必再有絲毫猶豫,競爭是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連這點勇氣都沒有,談何在商場立足?
——李嘉誠
做任何事都需要十足的勇氣,沒有勇氣就克服不了困難,沒有勇氣就改正不了錯誤,沒有勇氣就取得不了成功。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勇氣是至關重要的。
蜀國大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奪阿斗;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成就霸業。這些人無不是當時的英雄,他們無不具備巨大的勇氣,勇氣使他們成為世人敬仰的英雄。
勇氣是成功的保證。每當面臨抉擇,許多人會猶豫不決,也會因此錯過瞬息即逝的機會。但如果擁有當機立斷的魄力與勇氣,機會就不會溜走。
雖然勇氣能使人取得成功,但有勇而無謀是萬萬不能的。要懂得善用勇氣,就要像李嘉誠一樣,做個智勇雙全的商人。
李嘉誠的致富哲學同樣樸實無華,正如他所說的,致富哲學無非是四個字——敢為人先。
1955年,李嘉誠首次開始擴張業務,成立了一家中型工廠,接了幾個月的訂單,買了新機器。當他去租面積更大的廠房時,被租的那家工廠正處于倒閉的邊緣。原廠的一位職工拉住李嘉誠說:“李先生,我很少看見一個年輕人這么努力、這么有禮貌的。我想提醒你的是,在這士美菲路經商的,沒有一個是賺到錢離開的,每一家都是失敗而回的。我的老板來的時候也是雄心勃勃的,現在卻差不多要倒閉了,隔壁那兩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恐怕不久也要走上死路了。你年紀輕輕的,損失點訂金算了。”
李嘉誠感激之余,卻說:“訂單我已經接下了,機器也已經訂好了,如果現在不安裝設備生產,我將失信于人,我絕對不愿意這樣做。”
李嘉誠搬進去后小心經營,也特別勤奮,結果生意很好,開工一個月就已賺到了全年的經營費用。不到一年,隔壁的兩家工廠果然倒閉了,李嘉誠把這兩家廠也都租了下來,直到在其他地方買了地皮蓋了新廠房才搬出去。
李嘉誠說,等他搬離了士美菲路的時候,好多人都搶著要租那幾間廠房。說來也是奇怪,其他人在那里就是做不好。
李嘉誠說:“風水這個東西,你要信也可以,但是最終還是要相信‘敢為人先’,這就是告訴我,勇氣對生意與人生都是一樣的,有勇氣就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很多本來人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轉變為可能,眼光放大放遠,發展中不忘記穩健,這是我做人的哲學。”
勇氣是所有成功者所具備的第一要素。
在困難面前,如果沒有勇氣去嘗試著克服它,那么你將永遠在困難面前打轉,一步步走向失敗。這樣一來,目標只會成為你永遠的目標,遠大的理想也會因你沒有勇氣而成為空想,成功自然是一句泛泛而談的空話。
如果你看看周圍形形色色的人,就會發現,有些人比你更杰出,那不是因為他們得天獨厚,事實上你和他們一樣好。如果你今天的處境與他們不一樣,只是因為你的精神狀態和他們不一樣。在同樣一件事情面前,你的想法和反應與他們不一樣,他們比你更加自信,更有勇氣。僅僅是這一點,就決定了事情的成敗以及完全不同的成長之路。
雖然任何成功都有運氣的成分,但是首先要有勇氣去嘗試,這樣,當運氣來臨,你才能夠抓住機遇。如果沒有勇氣,不敢去嘗試,你永遠都不會擁有任何機會。
有勇氣的人不怕風險,而愿冒風險的人往往有機會得到更好的回報。當你考慮需要鼓起勇氣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不妨客觀地做個風險和回報的對比。
亨利·福特在進軍汽車業的前三年,破產過兩次;美國大百貨公司梅西百貨曾經七次遭遇轉折點,也就是一般人通稱的“失敗”,終于取得成功。所以說,不能懼怕失敗,只要冷靜地分析失敗的原因,說不定下一次就會有成功來敲門了。
在面對困難、迎接挑戰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感受到積極、向上的精神,并由此養成勇于面對、不畏挑戰的好習慣。這個習慣不僅是在碰到大的難題時形成的,也是在每天處理小問題的過程中積累出來的。當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疑問的時候,不妨鼓起勇氣去問問師長、同學或是同事;當你因為潛在的風險而困惑不安時,不妨多問問自己:你怕失去什么?最壞的下場是什么?你不能接受嗎?
超越自己,放飛夢想
當你提出困難時,你也應該提出解決的方法。
——李嘉誠
有人曾問:“在自然界,誰的力氣最大?”回答是多種多樣的。
有人說是大象,因為它可以把大樹連根拔起;也有人說是鯨魚,它可以頂翻一艘遠洋巨輪。但你可曾知道,真正意義上力氣最大的是螞蟻。螞蟻可以舉起是它體重13倍的東西。
許多人只是為自己定一個很近的目標,一旦僥幸超越了自己,就開始揚揚自得,不求上進。殊不知山外有山,直到不久后,別人又超越了自己,這才開始慌慌張張地追趕,就這樣反反復復,惡性循環著。因此,在我們的生活中,成功的人不多,失敗的人卻不少。而且有的人即使是失敗了,也不愿從中找出原因,反而到處尋找自我安慰的方法。
螞蟻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每一個年輕人悟出活著應該超越自己這一人生真諦,可以讓你回想起過去的盲目與平庸。即便失敗,你也不必后悔,因為你還很年輕,年輕就是希望。只要希望不破滅,你就要把握住自己的每一次感動,全力以赴使希望變成現實。
李嘉誠的成功并不是一種偶然。他最初也是貧困潦倒,全家人都寄居在別人的屋檐之下。但李嘉誠從來沒放棄,他有自己的夢想。他知道,只有超越自己,才能實現自己內心的夢想。因此在后來的商海之中,李嘉誠也沒有因為有了一些小的成就就自我滿足,他自始至終都保持著超越自己的姿態,這是一種放飛夢想的姿態。
李嘉誠是一個對現實很不滿足的人,生產塑膠花,只是他為自己以后開創新事業積累資本的手段。他的人生目標,是要把自己的價值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看自己的能量到底能夠發揮到什么程度,自己的潛力到底有多少可以挖掘。
正當塑膠花暢銷全球的時候,李嘉誠已經敏銳地意識到,將來,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到這個行業,新型工廠會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出現,這種“好日子很快就會過去”,如果再不及時調整,引起的后果不只是簡單的“損銀賠金”了,而是關系到整個長江的生死存亡。有人說他太保守了,但他認為謹慎和有預見性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要具備的素質。
為此,李嘉誠在苦苦思索著新的創業方向。
1958年,李嘉誠利用自己在塑膠業賺取的第一桶金在香港北角購買了一塊地皮,建起了一座12層的工業大廈,正式揭開了他由塑膠業涉足地產業的序幕。
兩年之后,李嘉誠又在新興工業區島東北角的柴灣興建了另一座工業大廈。
從此,李嘉誠便在地產界一發不可收拾了。
所以說,要想向成功者看齊,要想做大海里的那朵浪花,就一定要學會超越自己,也只有這樣,你才能描繪出波瀾壯闊的人生藍圖;要想做大地上的那片森林,就一定要善于超越自己,也只有這樣,才能抒寫滿目蒼翠的人生;要想做那敢于攀登峰頂的登山者,就要敢于超越自己,最終超越了自己,你才會實現“山高人為峰”的人生輝煌!
超越自己,會使得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其實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實現一個人的真正價值。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也有著平凡的夢想。也許你曾經為自己的平凡而懊悔,也為自己的默默無聞而苦惱,可是你應該知道,如若希望拒絕這種平凡,就需要從自己的內心開始,跨越自己的內心鴻溝。
我們不要沉浸在對平凡的埋怨中。雖然我們是平凡的,但是我們可以使平凡迸發光芒。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在平凡中超越夢想。盡管自己渺小平凡,但仍相信自己會創造出不平凡的輝煌。有時候我們該慶幸自己是平凡的,世界上因為有了我們這群在平凡中超越自己、放飛夢想的人,才更煥發出蓬勃的力量。
因此我們一定要知道,在平凡之中超越自己,放飛夢想,這是一種勇氣的表現,是一種人生最美好的詮釋。
不怕冒險,勇往直前
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李嘉誠
李嘉誠曾經說過:“冒險是分子,成功是分母。”
因此,有勇氣的人不怕風險,而愿冒風險的人往往有機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人要想超越最好的自己,就必須有勇氣。有勇氣,才有敢拼敢闖的冒險精神,才更有可能抓住成功女神的手。要知道,人生就是一段冒險的歷程,人類的生命運動從本質上說就是一次探險,如果不去主動地迎接風險的挑戰,便只能被動地等待風險的降臨。
冒險意味著危險,同時也意味著機會。
作為年輕人,如果沒有一些冒險精神,那么想在競爭激烈的事業場上取得高人一籌的成就無疑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
李嘉誠常常教育他的孩子:“在事業上要勇于冒險求勝,你就能比你想象中的做得更多、更好。”在經歷風險的過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變成激動人心的探險經歷,這種經歷會不斷地向你提出挑戰,不斷地獎賞你,也會不斷地使你恢復活力。世界的改變、生意的成功,常常屬于那些敢于抓住時機、敢適度冒一些風險的人。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這個意思。
世界是在改變的,很多東西都是處于發展的狀態,機遇就更不用說了。而往往能夠成功的都是那些敢于抓住時機、大膽冒險、堅持不放棄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風險幾乎無時不在。有的人懼怕風險,選擇了躲避,他會暫時得到一片安詳,但要知道他在躲避風險的時候,其實也在與成功的機遇失之交臂。
新的生存方式、理想的生存方式就潛伏在現時的平常的生存方式之中,只有具備探險的勇氣才能發現它。
在每個年輕人的身上,其實都具備著某種勇敢,可以利用這種勇敢來打破舊的生活格局,從而迎來新的生活格局。但是,這種勇氣被現實的平庸掩蓋著,因此,只有具備風險意識,無所畏懼,勇于探索和實踐,你的潛能才能發揮出來。
要想完全地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追求的人,就要擁有常人沒有的勇敢,在一切的機遇面前,都要勇往直前,只有這樣,才能領略到人生最高的喜悅和歡樂。當然,提倡冒險并不代表鼓勵你做出盲目的行為,而是教會你一種突破常規的手段,它仍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智基礎上的。
隨著自己實力的增強,你會發現需要你去冒險的事情會越來越少,成功已經離你很近了。的確,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地進行,腳踏實地地去做,這并不是說你不可以有任何的夢想,不可以有一點改變現狀的想法。當一個人不再具有年輕人的沖勁時,事實證明,他已經提前衰老了——至少是心老了。
古人都知道“人往高處走”,作為新世紀的年輕人,尤其是在現在這種競爭激烈的社會,你怎么能沒有一點進取心呢?
敢于突破自我,并不斷追求,在任何風險之前,都毫不畏懼,要知道這所帶來的經驗是多么彌足珍貴。
銳不可擋,一馬當先
如果不敢去跑,就不可能贏得競賽;如果不敢去戰斗,就不可能贏得勝利。
——李嘉誠
有些事情我們之所以不去做,是因為我們覺得太難做或者是想象中不可能實現的。林肯的父親把許多石頭想象成小山頭,但把一塊塊石頭搬走后,卻不是小山頭,只是一些孤零零的石頭。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困難之所以讓人懼怕,是因為我們缺乏勇氣。其實每個人都能成功地做一點事,成功真的需要勇氣。
有一個意大利籍人,他的父親是一個賭徒,他的母親是一個酒鬼。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他高中的時候輟學,成為了無業游民。就是這個人,在20歲那年突然遭受到一次刺激。他忽然發現,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和他完全生活在兩個世界,他們擁有的生活品質完全和他不一樣。他認為,他現在的生活根本就沒有意義。他看到他父母的生活已經在貧窮的邊緣。他知道,如果他在繼續這樣,那么他的父母的現狀就是他的未來。
所以,他要改變這樣的生活方式。做生意嗎?沒有錢。找工作嗎?沒有好的學歷,不可能。他想到了,他要做自己想做的人,他想做什么呢?他想當演員。
所以他下定決心來到了好萊塢,找到導演說:“導演,我要當演員!”導演的回答是:“不可能!”因為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有一張天生的歪嘴。人家會問他:“你有什么樣的學歷?你有什么背景?你受過什么樣的訓練?更何況你是個天生的歪嘴!”
他大受打擊!
然后他找了一份在好萊塢打掃廁所的工作,薪水是300元。在廁所,每天都可以見到導演,一見到導演,他就說:“導演,我要當演員!”導演的回答依然是:“不可能!”
被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但是他一次又一次鼓起勇氣跟導演說他要當演員的愿望。他堅信,下一次就可以了。當他遭受到800多次拒絕的時候,他走上了屋頂,他覺得這樣的生活根本就沒有意義!如果不能成功,即便活著也是行尸走肉!他無數次走在屋頂上和河水邊。
但是他還是重新拿起了勇氣,他覺得,如果不能當演員,那就先寫劇本。一段時間過后,劇本出來了,他拿著劇本找導演說,導演:“我要當男主角!”導演依然回答:“不可能!”
又一次被拒絕。在他第1375次被拒絕的時候,有一位導演說:“我看過你的劇本,我覺得不錯,我想把它買下來,我給你3萬5千美金,但是前提是你不能當男主角。”
他驚呆了,3萬5千對于他來說是很大的數字,他只拿300薪酬,這是100倍的代價。但是!他馬上想到,自己是要做什么人呢?是不是要當劇作家?以后再寫劇本嗎?最后他再次鼓起勇氣告訴導演:“一分都不會要,我要當男主角!”
導演無奈地說:“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演戲,那么試試看吧。”導演為了降低風險,把劇本分成好幾集,成本也降低了,影片拍出來了。
后來這部電影創下了全美的收視紀錄,這個男人成為了好萊塢最頂尖級的男明星,后來的出場費高達1700萬美金,他就是史泰龍!
史泰龍為了成為演員,他把世界上所有的獲獎電影全部都學習過,所有頂尖的男主角,他全部都模仿過,所有獲獎電影的對白他全部都背過。
史泰龍對自己說:“過去不等于未來,勇不可擋!”
李嘉誠做生意、投股票之所以能夠成功,完全在于他有勇氣能夠將時機把握得準。這一點與史泰龍的勇氣如出一轍。
而對李嘉誠來說,他是如何展現出自己勇不可擋的氣魄呢?
李嘉誠以為,不管是什么產業,都有它自己的高潮與低谷,遇到低谷時候,大部分企業都會選擇放棄,有的是因為資金出現問題而必須放棄等。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就要靜下心來認真分析一下,這個產業真的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了嗎?這個產業還會有高潮來臨的那一天嗎?
如果在你精確的分析下,覺得這個產業仍處在向前發展的階段,只是因為某些客觀因素導致其處于低潮,你就應選擇在“別人放棄的時候出手”了。在這個時候出手,你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從而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收益。
做生意當然是有風險的,不可能十拿十穩,多多少少有一點冒險成分。風險有多大?利益有多大?這就需要根據各種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有一些商人,只要有五成勝算就足夠了;而有一些商人,沒有八成以上勝算就不敢采取行動。
如果在沒有出現意外的情況下,風險與利益是成正比的。前者敢于冒險,很容易倒大霉,也很容易暴發;后者行事以穩妥為準則,卻難求快速成長。但如果你比別人分析得更準確,在別人算到不足五成勝算,而你卻算到有六七成甚至更高把握時,你不想成功都很難了。李嘉誠正是靠著這種機會快速發展的。當然,這與他的分析判斷能力有很大的關系。
無論是史泰龍的勇,還是李嘉誠的勇,不管是誰,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需要十足的勇氣。沒有勇氣就克服不了困難,沒有勇氣就改正不了錯誤,沒有勇氣就取得不了成功。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勇氣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