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拒絕借口,做個勇于擔當的人

  • 工作就是責任
  • 張心萌
  • 8697字
  • 2018-09-07 16:46:33

◎職場容不得半點不負責

◎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

◎讓工作中的問題到此為止

◎不要為自己的失誤去辯解

◎不要養成找借口的習慣

職場容不得半點不負責

對于每個員工來講,自己應當做的事情就要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不要認為自己不去做,別人就會來做,也不要覺得自己不負責任,別人也不會發現、不會對公司產生任何影響。

責任不分大小,半點兒的不負責任,就可能導致企業利益蒙受重大損失。大家都知道這樣一道智力題:樹上有10只鳥,一個獵人開槍打掉了1只,還剩幾只?當然1只也不會剩下。這個故事引用到企業中,不也是如此嗎?一個員工的不負責任,會讓顧客對這家企業的員工的服務產生懷疑,這就意味著,一個員工的不負責任就會影響到企業的顧客群。這就是10-1=0的原則。

在職場中,因為疏忽或不負責任造成嚴重后果的現象時有發生,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事例:

克里是一位鐵路搬岔工,因為他聰明、和善,常常面帶微笑而受到乘客們的歡迎。

一天晚上,一場暴風雪不期而至,火車晚點了。克里抱怨著,這場暴風雪不得不使他在寒冷的冬夜里加班。就在他考慮用什么樣的辦法才能逃掉夜間的加班時,在兩個車站間,有一列火車發動機的汽缸蓋被風吹掉了,不得不臨時停車,而另外一輛快速車又不得不拐道,幾分鐘后要從這一條鐵軌上駛來。站長趕緊跑過來命令克里拿著紅燈到后面去。克里心里想,后面還有工友在那兒守著,便笑著對站長說:“不用那么急,后面有人在守著,等我拿上外套就去了。”站長一臉嚴肅地說:“1分鐘也不能等,那列火車馬上就要來了。”

“好的!”克里微笑著說,站長聽完了他的答復后又匆匆忙忙向前面的發動機房跑去了。

但是,克里沒有立刻就走,他認為有人在那兒替他扛著這項工作,自己又何必冒著嚴寒和危險,那么快跑到后去。他停下來喝了幾口酒,驅了驅寒氣,這才吹著口哨,慢悠悠地向后走去。

他剛走到離車廂十來米的地方,就發現工友根本不在里面,他們已經被站長調到前面的車廂去處理另一個問題了。他加快速度向前跑去,但是,一切都晚了。在這可怕的時刻,那輛快速列車的車頭,撞到了自己所在的這列火車上,受傷乘客的嘶喊聲與蒸汽泄漏的咝咝聲混雜在了一起。

后來,當人們去找克里時,他已經消失了。第二天,人們在一個谷倉中發現了他。此時,他已經瘋了,在憑空臆想中叫喊著:“啊,我本應該……”

他被送回了家,隨后又被關進了精神病院。

從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責任是不分大小的,半點兒的不負責,就可以造成車毀人亡的慘劇。任何人在工作中的半點兒不負責任,都有可能導致整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甚至更多。下面的這個例子再一次說明了職場中容不得半點兒不負責任。

一家大型跨國集團的總裁想提拔一位剛剛畢業于名牌大學的大學生,打算讓他去歐洲進行為期兩年的培訓,回來之后再委以重任。因為這個人業務知識熟練,工作努力,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很有禮貌。總裁覺得他非常有前途,是一個可塑之才。

不過,就在要啟程去歐洲進行培訓的前幾天,總裁不經意地走在這個大學生的后邊,看見他故意將掉在路當中的垃圾踢向一邊,卻沒有順手撿起來丟入垃圾桶中。這只不過是舉手之勞啊!此后接連幾天,總裁都刻意觀察這個大學生的行為,他又發現,吃過午飯后,該員工并未把餐具放在指定位置……因此,總裁作出決定,更改了原本打算送去海外培訓的名單。因為總裁認為,這樣一名不能自覺遵守最基本的日常準則甚至毫無公德心的員工,又怎么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怎么可能會對一家公司高度負責呢?

其實,一個人是否有責任感,并不一定要體現在大是大非面前,而在一些小事中也能充分體現,一個小小的不負責任的舉動都可能成為你職場失敗的原因。因此,我們要記住:職場中容不得半點兒不負責任,如果你今天有半點兒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行為,明天必然付出慘重的代價。

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聽到這樣一些借口:上班晚了,會有“路上堵車”、“手表停了”的借口;考試不及格,會有“出題太偏”、“題量太大”的借口;做生意賠了本有借口;工作、學習落后了也有借口……只要用心去找,借口總是有的。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局面:每個人都努力尋找借口來掩蓋自己的過失,推卸自己本應承擔的責任。

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在責任和借口之間,選擇責任還是選擇借口,體現了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態度。我們在工作過程中,總是會遇到挫折,我們是知難而進還是為了自己尋找逃避的借口?

有了問題,特別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可能讓你懊惱萬分。這時候,有一個基本原則適用,而且永遠適用。這個原則非常簡單,就是永遠不放棄,永遠不為自己找借口、推卸責任。

當你為自己尋找借口的時候,你也許會愿意聽聽這個故事:

時間是一個漆黑、涼爽的夜晚,地點是墨西哥市,坦桑尼亞的奧運會馬拉松選手艾克瓦里吃力地跑進了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后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

這場比賽的優勝者早就領了獎杯,慶祝勝利的典禮也早已經結束,因此艾克瓦里一個人孤零零地抵達體育場時,整個體育場已經幾乎空無一人。艾克瓦里的雙腿沾滿血污,綁著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圈,跑到終點。在體育場的一個角落,享譽國際的紀錄片制作人格林斯潘遠遠地看著這一切。接著,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格林斯潘走了過去,問艾克瓦里,為什么這么吃力地跑至終點。

這位來自坦桑尼亞的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里之外送我來這里,不只是讓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的,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

多么感人、質樸的話語。他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責任需要的是承擔而不是借口。

“沒有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卻可以激發一個人最大的潛能。無論你是誰,在人生中,無需任何借口,失敗了也罷,做錯了也罷,再妙的借口對于事情本身也沒有絲毫的用處。許多人生中的失敗,就是因為那些一直麻痹著我們的借口。

我們再來看一個現實中的事例:

張寧曾經擔任一家公司的財務總監。有一次,他下屬的財務部在計算客戶返利時,多算了5萬元,而這5萬元肯定是收不回來了。老板知道這件事后很生氣,他把張寧叫到辦公室。

“你手下的人出了這個問題,這么長時間,你竟然沒有發現?”老板問道。

“這些返利,通常是由營銷部報到財務部,財務部簽字之后我再簽,我事情太多,當時沒有看清楚。”張寧說。

“沒有看清楚?難道你的事情比我還多嗎?”老板沒好氣地說。他把張寧叫來問話,實際上也并不是要張寧承擔損失,只是給他敲敲警鐘,希望不要讓類似的事情再發生。張寧卻以事情多為借口推卸責任,首先從態度上就不過關,令老板很失望。

張寧自知話沒說對,趕緊表示立即處理,但他接下來說的話更糟糕:“我立即去處罰財務部經理。”

“處罰財務部經理?”老板終于憤怒了。“難道你認為自己就沒有責任?難道你認為處罰就能夠解決問題?我本來不想處罰任何人,但我現在覺得你才最該受到處罰,你的責任意識差到讓人非常失望的地步了!這事應該由你負全部責任!”

財務部出了問題,作為財務總監的張寧是負有責任的,但他沒有弄清自己的崗位職責,一直在為自己找借口開脫,甚至拿下屬來墊背,這才是讓老板憤怒的真正原因。犯了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人都為自己找借口,沒人愿意承擔責任。這種現象將導致誰也不負責,形成惡性循環,最后,企業這座“城墻”也會在這種“誰都沒有責任”的環境中變成“豆腐渣工程”。

企業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因為工作就是責任。只有每個人承擔起自己身上的責任,杜絕找借口、推卸責任的現象,才能保證企業健康地發展。

讓工作中的問題到此為止

美國總統杜魯門上任后,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擺了個牌子,上面寫著“Book of stop here”,意思是“問題到此為止”。簡單地說就是:你的問題,你負責,不要把問題丟給別人。負責精神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保證。但現實中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習慣于推諉責任,最終結果會造成重大損失。

一家生產日化產品的公司老板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由于該公司廠房的地勢比較低,每年都要經歷一、兩次的抗洪搶險。一年夏天,老板出差到廣東。出差前,他叮嚀幾位主要負責人:“時刻注意天氣預報,做好預防準備。”

有一天晚上,遠在廣東的老板給幾位負責人打電話,因為他看到天氣預報說當天有雨,擔心廠房被淹。當時,廠房所在地已經下雨了,可是由于天氣原因,老板一連打了幾個電話,都打不通,最后打到了財務經理的家里,讓他立即到公司查看一下情況。

“嗯,我馬上處理,請放心!”接完電話,財務經理并沒有到公司去,他心想:這事是安全部的事情,不該我這個財務經理去處理,何況我的家離公司也很遠,去一趟也費事。于是,他給安全部經理打了一個電話,提醒他去公司看一下。

安全部經理接到電話時有些不愉快,心里說:“我安全部的事情不需要你來管。”他也沒去公司,當時他正在打麻將,連電話也沒有打一下,他心里說:“反正有安全科長在,應該沒問題。”

安全科長沒有接到電話,但他知道下雨了,并且清楚下雨意味著什么,但他心里想有好幾個保安在廠里,用不著他操心。當時,他正在陪朋友喝酒,甚至把手機也關了。

那幾個保安的確在廠里,但是,用于防洪抽水的幾臺抽水機沒有柴油了,他們打電話給安全科長,科長的電話關機,他們也就沒有再打,也沒有采取其他措施,早早地睡覺去了,值班的那一位睡在值班室里,睡得最沉,他以為雨不會下很大。

到凌晨兩點左右,雨突然大起來,值班保安被雷聲吵醒時,水已經漫到床邊,他立即給消防隊打電話。

消防隊雖然來得及時,但由于通知太晚,6個車間還是被淹沒了5個,數十噸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泡在水中,直接經濟損失達200多萬元。

事后,追究責任時,每一個人都說自己沒有責任。

財務經理說:“這不是我的責任,而且我是通知了安全部經理的。”

安全部經理說:“這是安全科長的責任。”

安全科長說:“保安不該睡覺。”

保安說:“本來可以不發生這樣的險情,但抽水機沒有柴油了,是行政部的責任,他們沒有及時買回柴油來。”

行政部經理說:“這個月預算超支了,我沒辦法。應該追究財務部責任,他們把預算定得太死。”

財務部經理又說:“控制開支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何罪之有?”

老板聽了,火冒三丈:“你們每一個人都沒有責任,那就是老天爺的責任了?我并不是要你們賠償損失,我要的是你們的態度,要的是你們對這件事情的反思,要的是不要再發生同樣的災難。可你們卻只會推卸責任!”

這個事例值得我們思考,試想如果每一個人都有讓工作中的問題到此為止的態度還會造成如此大的損失嗎?

因此,一個優秀的員工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要對你遇到的問題負責,讓問題到此為止,不要推給任何人。

霍金斯是一位著名的演說家,經常到全球各地去演講,但不能隨身攜帶更多的演講材料。為此,公司專門安排了一個人負責把他演講的材料及時送達到客戶手中。

一次霍金斯要擔任演講的主講人,他給辦公室里那個負責材料的秘書打電話,問演講的材料是否已經送到客戶那里。秘書回答說:“沒問題,我已經在好幾天前就把東西送出去了。”“他們收到了嗎?”霍金斯又追問道。“應該收到了,我是讓聯邦快遞送的,他們保證兩天后到達。”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客戶雖然拿到了材料,但是由于每天收到的材料太多,沒有意識到這份材料的重要性,隨便放在了一邊,等用的時候卻找不到了。

那次演講的效果可想而知。其實,如果當時秘書再負責一些,只要隨后再跟蹤一下此事,與客戶落實一下他們是否收到材料,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后來,公司為霍金斯先生安排了一個新秘書。巧的是,霍金斯先生又要到上次的客戶那里演講。

當他問現在的秘書:“我的材料寄到了嗎?”

“已經寄到了,客戶3天前就拿到了,”秘書說,“只是我給她打電話時,她告訴我聽眾有可能會比原來預計得多300人。不過您別著急,我把多出來的也準備好了。事實上,我以前跟客戶聯系時,她對具體會多出多少人參加也沒有清楚地預計,因為允許有些人臨時入場。所以我怕300份資料不夠,為了保險起見我寄了500份。還有,她問我您是否需要在演講開始前讓聽眾手上拿到資料。我告訴她您通常都是這樣的,但這次是一個新的演講,所以我也不能確定。這樣,她決定在演講前提前發資料,除非我在演講之前明確告訴她不要這樣做。我有她的電話,如果您還有別的要求,今天晚上我可以通知她。”

秘書的一番話,讓霍金斯徹底放心了。

這位新的秘書做到了“我的問題,我負責到底”,自始至終地把所有問題都解決好,不為問題“留尾巴”。相信任何一位老板都會喜歡這樣的員工。

每個員工都應該勇敢地去承擔那些屬于自己的責任,遇到問題要敢于面對、勇于解決,讓問題到此為止。無論當前的問題會產生多么嚴重的后果,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心平氣和地去接受所有結果。

作為一名員工,必須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停止把問題推給別人,應該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責任感,馬上行動,處理好所有問題。

不要為自己的失誤去辯解

對于每個人來講,任何工作都應該做好,盡量不出現差錯,但是在現實中,卻很難做到完美。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因此,在工作中出現疏忽是難免的。不過出現失誤并不可怕,關鍵要看對待失誤的態度。

面對工作中的失誤,大多數人為了“顧面子”,潛意識中總有諸多為此“辯解”的理由,要么一味地埋怨條件不具備,要么埋怨同事不配合,這些辯解的理由無非是推卸責任的借口。只有一小部分人會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及時采取措施彌補失誤,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愛找借口為自己辯解的人,他們常常認為這樣就能掩蓋自己的錯誤,把責任推個干干凈凈,但事實并非如此。極力為自己辯護、開脫,不但不能改善現狀,而且有時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還會讓情況更加嚴重。

這里有個真實的故事:

我的一個朋友在某公司做人力資源總監。有一次,他們公司要招聘一名總裁助理,經過多輪篩選后,競爭者最后剩下了三個人。

有一天下午,朋友通知這三個人到他辦公室做最后一次面談。

當這三個人到了辦公室,朋友卻并沒有開口談招聘的事情,而是帶領他們參觀他的辦公室。當他們走到一個花架前時,朋友指著花架上的一盆蘭花說:“這盆花價值20萬,是我們老板從香港買回來的。”

20萬!三個人不約而同地贊美這盆蘭花。

就在這時,朋友的秘書走了進來,說有急事。朋友對這三個人說:“我出去一下,麻煩你們把這花連同花架搬到窗戶邊上去。”

朋友說完后就走出了辦公室。

人力資源總監讓做的事情,哪能不做呢?好好表現一下,也許對應聘總裁助理有幫助。那花架看起來很重,三個人決定一起搬。令人意外的是,三個人剛一碰到花架,花架的一條腿就落地了,花盆也隨之落地,一聲脆響后,花盆四分五裂,蘭花也摔得面目全非。

朋友聽到響聲,大步走了進來,當看清怎么回事的時候,他火冒三丈,非常生氣地吼道:“你們是怎么搞的?20萬哪,你們得給我賠,非賠不可!”

人力資源總監發火了,這三個人也不好沉默。其中個子較高的一位首先聲明自己沒有責任:“這不關我的事,再說我也不是你的員工,你沒有資格叫我幫你搬花盆,也沒有資格叫我賠償。”

聽他這么說,朋友更加生氣了,臉色都氣青了。

“我同意他的意見,”第二個人說,“你不能叫我們賠償。你應該去找生產花架的人,是他們把花架做得這么差,或者去找你們公司的行政部門,他們平時就應該知道這個花架有問題。”

朋友沒理會他,而是問第三個人:“你認為呢?”

“這是我們的責任,你叫我們搬花,我們就有義務保證做好。怎么承擔責任,你做決定。”第三個人不卑不亢地說,“雖然我沒有能力償還,但能不能賠償和責任認定是沒有關系的。”

聽他這么一說,朋友臉上露出了笑容,他走過去,輕輕地拍了拍對方的肩膀:“你被錄用了!那盆花根本不值錢。”

這是一道測試題!前面兩個人幡然醒悟。

“不公平!”前兩個人不約而同地說。他們認為這不算能力考查。

“告訴你們吧,你們三個人的能力不相上下,但是,我們需要的是總裁助理,不僅需要能力強,更要敢于承擔責任,可是你們兩個呢?出了問題,不是分析問題出在哪里,如何避免問題再次發生,而是首先證明自己沒有責任。一個不敢承擔責任的人怎能擔負重任呢?”

由于不能面對自己的失誤,而是為自己極力辯解,結果失去了一次好的工作機會,真是后悔莫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總是為自己尋找借口辯解的人,是很難得到領導重用的。

有些人之所以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他們認為承認錯誤有失自尊,面子上過不去,害怕承擔責任,害怕受懲罰。其實,事實正好相反,如果你敢于承認錯誤,你給人的印象不但不會受到損失,反而會使人尊敬你、信任你。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會高大起來。

徐青在一家公司擔任市場部經理。有一次,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他沒有經過仔細調查研究,就批復了一個職員為北京某公司生產5萬部高檔手機的報告。然而等到產品生產出來準備報關時,公司才知道那個職員早已被“獵頭”公司挖走了,那批貨如果運到北京,就會無影無蹤,貨款自然也就打水漂了。

徐青想如果讓老板知道了自己的失職很可能會被炒魷魚,但又一時想不出補救對策,于是一個人在辦公室里焦躁不安。這時老板走了進來,見他臉色非常難看,以為他生病了,正想勸他去醫院看看。還沒等老板開口,徐青就立刻坦誠地向他講述了一切,并主動認錯:“這是我的失誤,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挽回損失。”

聽完徐青的話,老板被他的坦誠和勇于負責任的勇氣打動了,答應了他的請求,并讓他出差到北京考察一番。經過積極的努力,徐青聯系好了下一家客戶。一個月后,這批手機以更高的價格轉讓了出去。徐青最終為公司挽回了損失,還得到了老板的嘉獎。

由此可見,一個人犯錯并不可怕,關鍵要坦然面對自己的失誤,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予以補救,這樣,你不僅會得到他人的原諒,還會獲得他人的尊重。這正如日本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所說:“偶爾犯了錯誤無可厚非,但從對待錯誤的態度上,我們可以看清楚一個人的責任感。”的確,只有那些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并且能及時改正錯誤予以補救的人,才具有對工作的責任感,也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

眾多的事實告訴我們,在工作中,千萬不要為自己的失誤進行辯解,而要勇敢地承認自己的失誤,這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養成找借口的習慣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養成一些習慣。當然,有的是好習慣,有些則是壞習慣。好習慣有益于我們將來的發展,但是壞習慣則會成為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在所有的習慣當中,找借口就是一個不好的習慣。犯了錯誤以后,為了推卸責任或免受譴責,多數人會選擇找借口。可能一次兩次沒什么大的不良影響,但是一旦成為習慣,只要出現問題或遇到困難就找借口而不是解決問題,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習慣找借口的員工,肯定是一個不負責任、沒有良好工作態度、不努力工作的員工,這樣的員工永遠不會得到大家的信賴和尊重。

吉姆是公司“元老級”員工,負責對外銷售業務,一直深得上司的器重。一次出差中,由于發生車禍留下了后遺癥,吉姆的一只腳有點兒輕微的跛。如果不仔細看,是根本看不出來的。實際上這也不會影響他的形象,更不會影響他的工作。

但是,有一次,吉姆的一筆業務讓競爭對手捷足先登搶走了,給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事后,他合情合理地解釋了失去這筆業務的原因是因為他的腿傷發作,比競爭對手遲到了半個小時。以后,每當公司要他出去聯系比較棘手的業務時,他總是以腳不方便,不能勝任這項工作為借口而推諉。

每一次,上司都沒有難為他。就這樣,吉姆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如何尋找更合理的借口上。擇易避難,就近避遠,碰到難辦的業務能推就推,好辦的差事能爭就爭。時間一長,他的業務成績直線下滑,只要沒有完成任務,他就推脫是自己的腿不爭氣。最后,他甚至習慣于因為腳的問題遲到、早退,甚至工作餐時喝酒,因為他總是對別人說喝點酒可以讓他的腿舒服些。兩年后,公司忍無可忍,最終辭退了吉姆。

事例表明,吉姆因為養成了找借口的習慣,最終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不停找借口的員工,最后只能走向失敗。而一個優秀的員工對于工作絕不會找任何借口。雖然,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和失敗,但他們總是具有必勝的信念、堅強的毅力和完美的執行力。他們在工作中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潛能,不會浪費時間,更不會錯過任何機會。“沒有任何借口”是他們的行為準則。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如果你一開始就不找任何借口、盡力完成自己的事,那么總有一天,你能隨心所欲地從事自己想要做的事。”

千萬富翁卡羅·道恩斯原來只是一名普通的銀行職員,后來受聘于一家汽車公司。工作6個月之后,他想試試是否有提升的機會,于是直接寫信向老板杜蘭特先生毛遂自薦。老板給他的答復是:“任命你負責監督新廠機器設備的安裝工作,但不保證加薪。”

道恩斯沒有受過任何工程方面的培訓,根本看不懂圖紙。但是,他不愿意放棄任何機會。于是他發揮自己的領導才能,自己花錢找到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完成了安裝工作,并且提前了一個星期。結果,他不僅獲得了提升,薪水也增加了10倍。

“我知道你看不懂圖紙,”老板后來對他說,“如果你隨便找一個理由推掉這項工作,我可能會讓你走。我最欣賞你這種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的人!”

工作就是要結果,沒有結果,任何理由都沒有價值。工作面前,只講結果,不講借口。借口越多,最后你失去的越多。只有不找任何借口,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完美地執行你的任務。

不找任何借口,好處多多,一個聰明的員工絕不會讓借口占據主導。拒絕借口,完美執行更重要。

不找任何借口你就會比別人多出很多可以思考的時間,利用這些時間,你可以去積累你的工作經驗,去設想你的未來,去改正過去的錯誤;利用這些時間,你還可以養精蓄銳、蓄勢待發。不找任何借口,你就可以沒有私心雜念,全力以赴地做事;不找任何借口,你就可以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潛力,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情;不找任何借口,朝著一個目標前進,你的工作效率會更高;不找任何借口,你成功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

拋棄找借口的習慣,你就會在工作中學會大量的解決問題的技巧,這樣借口就會離你越來越遠,而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海宁市| 大方县| 商都县| 松阳县| 凌云县| 远安县| 栾川县| 修武县| 桃江县| 洪雅县| 紫金县| 淮阳县| 朝阳区| 惠水县| 孝昌县| 乡宁县| 乡城县| 腾冲县| 杭锦后旗| 保德县| 东乡族自治县| 岐山县| 修水县| 雅江县| 浦东新区| 德钦县| 巢湖市| 金坛市| 修武县| 衡南县| 德江县| 临西县| 长汀县| 湘潭市| 荥阳市| 岳池县| 谷城县| 兰西县| 洮南市|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