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員工,該怎么管?
- 孔暄
- 1672字
- 2019-01-05 10:24:11
落伍的“家長制”管理作風
家長制,顧名思義是源于家庭、家族等血緣群體和親緣群體。在母權制和父權制的家庭中,家中大權就落在家長一人手里,這是絕對權力,是其他成員都必須嚴格遵守的。由于實行非正式控制原則,在管理上多數無章法,只依靠習俗、家長的個人喜好、習慣等,而習俗有很多不合理之處,家長的個人喜好、習慣又并非一成不變。
在封建社會時期,帝王甚至將國家看做是私人擁有,治國上也采用家長制管理,帝王擁有絕對權力,其他人必須服從。隨著社會群體規模的擴大,此類管理也應用到更寬廣的范圍里,包括逐漸興起的店鋪、行業工會和手工業作坊等。

綜上所述,家長制是社會生產力低下、文明水平較低、社會分工尚未明確細化、群體規模較小、結構簡單的社會環境中的一種簡便的管理方式。在傳統社會中,這種管理方式有其光明的一面,如提高家族成員的凝聚力,以集體的力量來對抗不利要素。隨著現代社會組織和現代工業社會的出現,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個體也能在社會中很好地生存時,對家族的依賴性逐漸減少,家長制的管理方式逐漸落伍、被淘汰,但至今仍有些殘余出現在某些社會組織中。

在公司中,家長制的管理作風體現在四個方面:管理者權力高度集中;組織管理側重主觀意志;任人唯親;領導終身制,缺乏更換領導的機制。
◎管理者權力高度集中
公司的重大事項或者大部分問題的裁決權都集中在管理者手中,不會進行授權,員工只能被動接受,要屈從于管理者的個人意志支配,其典型表現形式為個人獨裁制。對90后員工而言,這是無法忍受的,他們需要一個相對開明、民主的公司,能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而不用擔憂管理者的權威鎮壓。
90后員工是個非常重視交流、重視民主與開放的管理文化的群體。他們多數人認為與公司是雇傭關系,這一點與過去公司所提倡的忠誠企業文化不同,管理者要意識到這些,及時改變觀念,更新管理方式,引導他們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
◎組織管理側重主觀意志
由于權力高度集中在管理者手中,因此,公司日常的工作等都直接受到管理者個人意志的影響,包括直覺、個性、習慣、經驗、喜好等,也許公司有制度,但對權力高度集中的管理者而言,那不過是一紙空文。最讓90后員工難以忍受的,是公司缺乏明確的責任與權力分工,沒有穩定的組織結構,呈無序、散漫的狀態。由于責任不明,公司員工經常互相推諉、不負責任,導致公司效率低下。
90后員工思維較為活躍、創造力強、個性鮮明張揚,喜歡富有新鮮感且多樣性的工作,應根據90后員工的這些特質,分配給其具體的任務,也要敢于授權,讓他們擔當要職,以激勵他們的創造力。
◎任人唯親
在用人上,過于重視與自己關系密切的人,以與管理者感情親疏遠近作為評定員工才能的標準,將所謂的“自己人”安置在重要崗位上,造成大量的不稱職員工占據管理職位,存在任人唯親、管理職位冗雜的痼疾。對“嫉惡如仇”的90后員工而言,這是難以接受的,他們是不會服從這種管理者的管理的。
◎領導終身制
管理者始終占據高位,擁有絕對權力,而員工則缺少上升通道,即使作出很多貢獻,依然改變不了基層員工的身份。長此以往,必然遏制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而90后傾向于在短時間內躋身于公司管理層,公司缺乏升職體制無疑大大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
家長制管理最顯著的特點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員工,特別是一些私營企業,如果員工做錯事,那么就要罰款,認為罰款可以讓員工印象深刻,下次不再犯。但結果卻通常事與愿違。員工認為做多錯多,是種負面激勵,因而會抵制和厭惡。就如同過去家長包辦婚姻以為會讓子女幸福,但卻忘了這不是子女選擇的幸福。
因此對待90后員工,不要采用家長制的管理作風,不要像家長對待孩子那樣對待他們。與其逼著員工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倒不如用心創造一種做事的團隊氛圍,身處這種環境中,如果員工不做事,會感到不好意思。也就是盡量引導員工而不是命令員工。這才是管理的正道。
每個人生來平等,都有張揚個性、選擇與被選擇的權力,作為受自由主義影響甚深的年輕一代,90后更傾向于自由自在的工作氛圍,而不是大包大攬、等級森嚴的家長制工作氛圍,何況在新互聯網經濟時代,家長制這種有遠古遺風的管理模式早該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