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容甫《述學》,但考大體,不及瑣碎,此即亭林矩矱。然亭林之學,枝葉蔚為大國,而根本不傳者,亦因種族之間,言議違禁,故為人所忌耳(《四庫提要》稱其音韻之學,而斥經世之學為迂闊,其意可知)。種族之見,亭林勝于梨洲。梨洲曾奉魯王命乞師日本,后遂無聞焉。亭林則始終不渝。
今通行之《日知錄》,本潘次耕(耒)所刻,其中“胡”字、“虜”字,或改作“外國”、或改作“異域”;“我朝”二字,亦被竄易;“素夷...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觀容甫《述學》,但考大體,不及瑣碎,此即亭林矩矱。然亭林之學,枝葉蔚為大國,而根本不傳者,亦因種族之間,言議違禁,故為人所忌耳(《四庫提要》稱其音韻之學,而斥經世之學為迂闊,其意可知)。種族之見,亭林勝于梨洲。梨洲曾奉魯王命乞師日本,后遂無聞焉。亭林則始終不渝。
今通行之《日知錄》,本潘次耕(耒)所刻,其中“胡”字、“虜”字,或改作“外國”、或改作“異域”;“我朝”二字,亦被竄易;“素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