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漫談教育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八日

第一堂

開場白

這一次我們講教育,是為了老同學們,講一點話讓內(nèi)部大家注意。我看同學們辦教育越來越發(fā)心,越來越有興趣,可是真辦教育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昨天我們提到,現(xiàn)在辦教育是因為我們老祖宗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快要斷根了,命若懸絲,國家民族文化的生命像一根絲一樣吊住,很脆弱很危險了。要怎么培養(yǎng)它,把它重新接起來?“承先啟后,繼往開來”,這是現(xiàn)在青年同學們的責任,因為我們老了,寄望在你們身上。

這幾年我們老同學們,從大學起接觸到我的,有好幾位教育都辦得很不錯,他們有興趣辦學校,也真發(fā)心想為國家做一點事,但關(guān)起門來說句真話,自己本身不努力,不充實學問,我看了是越來越害怕。譬如所有老師,包括我們的同學們,十幾年努力編兒童讀經(jīng),自己認真讀了嗎?像《三字經(jīng)》、《千字文》、《幼學瓊林》這幾本,有些大學教授都講不通的,你們內(nèi)容讀懂了,能夠講通了,做中國文化的教授足足有余。但是你們只曉得鼓勵大家讀,自己卻不讀。

昨天我抽出《禮記》里頭的《學記》,講中國文化的精神。另一篇更重要,叫《儒行》,是講一個知識分子受了教育以后怎么樣做一個人,它建立了很多的人格方向,讓你稱量清楚自己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這都是中國文化啊!搞教育的,自己都弄不清楚中國文化是個什么東西,那不只是大笑話,更是大悲哀!

所以我的感慨很多,看到你們幾位年輕的老師這樣努力,很感動我,可是有些話,我要跟大家講一講。我們自己內(nèi)部要辦學校,從校長、創(chuàng)辦人到老師,每個禮拜至少進修兩次,每個晚上應該自己讀書。我講兒童讀經(jīng)只要背誦不要理解,是因為孩子程度還不到,讓他們先把這個本錢賺來放在口袋里,長大了拿出來用。可是我們做老師的不能這樣。

《千字文》的學問

比如《千字文》,我講過很多次,據(jù)說是梁武帝時代的周興嗣寫的,他犯了事,梁武帝氣得要殺他,可是他人品道德學問都很好,又舍不得殺,于是把他關(guān)起來,罰他一夜之中用一千個不同的中國字,把上古到梁代的中國文化寫出來,就能免死。他真在一夜之中用一千個不同的中國字,把中國整個文化,天文、地理、政治、宗教、軍事、哲學、經(jīng)濟等,都清楚寫出來了。第二天早晨,梁武帝看了非常感動佩服,但周興嗣一夜之間須發(fā)皆白啊!

《千字文》你們背得來嗎?懂得意思嗎?“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前頭四句從天文開始,是科學的,唯物的。“天地玄黃”,在中原看天,玄,青色的,假使到喜馬拉雅山的高原,或者在蒙古、在海洋上看到的,是藍天白云。地,中原黃河以北的黃土高原,是黃色的。“宇宙洪荒”,“宇宙”兩個字代表空間與時間。上下四方謂之宇,宇是空間,這個太空有這樣大;往來古今謂之宙,宙是時間;這個物理世界是以時間與空間為架構(gòu)。愛因斯坦發(fā)表“相對論”,但沒有辦法把時、空兩個統(tǒng)一起來,宇宙生命的來源究竟是怎么來的?他解答不了,因此最后老了,只好信仰宗教。時、空兩個是什么關(guān)系?到底時間是由空間產(chǎn)生的?還是空間是由時間構(gòu)成的?這都是科學的大問題。沒有地球、沒有人類以前是什么?“宇宙洪荒”,洪,非常廣大,無量無邊;荒,沒有東西,這個宇宙之先什么都沒有,但后來形成了宇宙萬物。所以中國文化假定這個名稱,不是上帝,不是閻王,也不是菩薩,是個洪荒的天地。

你們做老師的注意哦!我叫孩子們像唱歌一樣背書,我還可以把它變成歌舞。有一次我在十方書院帶領(lǐng)他們出家同學,臨時靈感來了,我一邊念《心經(jīng)》一邊跳舞,很輕松的,現(xiàn)在叫我跳我也跳不出來。《千字文》、《三字經(jīng)》都可以變成歌舞,我記得有兩個人辦學校,教學生《易經(jīng)》,用跳舞教學生的,我很欣賞。

這個“日月盈昃”四個字難講了。什么叫“盈昃”呢?我們中國人用的是陰陽合歷,但民間對農(nóng)業(yè)氣候是采用陰歷。月亮每個月陰歷十五,一定從東方起來到西邊下去,以中國文化來講,圓滿的時候叫“盈”。每個月初三從西南方起來的就是眉毛月了,譬如李后主的名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月如鉤”怎么畫啊?把月亮畫成這樣一個鉤就成了。那是什么時候的月亮啊?每個月初三出來是和眉毛一樣的月亮,月如鉤。那么太陽呢?“昃”,太陽斜到西面,向西邊落下。這都是科學啊!在過去,世界的科學領(lǐng)域里,中國的天文數(shù)學一路領(lǐng)先幾千年,現(xiàn)在變成落伍了。

“辰宿列張”,辰是什么?辰星,早晨的星;宿,晚上的星座。譬如我們學軍事的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如果有一天在前方帶兵打仗,或者在海上,或者在荒野里頭,沒有手表,也沒有指南針,什么都沒有,你怎么樣斷定方向呢?看天上,一看這個星星在哪個位置,哎呀!我現(xiàn)在大概在湖南北部哪里,方向在哪里就清楚了。我們小時候夏天晚上乘涼,躺在竹床上仰面看天,這是什么星?那是什么星?東方、南方、北方,看慣了就清楚了。怎么知道時間呢?我們兩個鼻子的呼吸,一天到晚部位的感覺不同的,一聞,嗯!大概是什么時辰了。這些都是科學的東西,我本來不想講這個,一上來突然講到鼓勵大家要讀書,所以以后你們做老師的要進修。

立德 立功 立言

昨天講到皇帝旁邊經(jīng)常請人上課,叫經(jīng)筵侍講,現(xiàn)在沒有了。現(xiàn)在的人好像做個鎮(zhèn)長就已經(jīng)覺得地位、階級很高了,就滿足于自己的學問,不讀書了。好笑話人的!

現(xiàn)在我們回到本題,講教育這個問題。剛才有人還跟我講要寫出來,我說真正要寫出來大概要一百萬字,講古今中外教育的,可是我不會寫了,也不肯寫。這一次是因為看到你們很努力,很感動。我說這個國家教育沒有方針,也沒有方向,前途茫茫;十三億人口下一代的孩子,國家的棟梁,要怎么來培養(yǎng)?怎么來教育?

所以你們肯辦教育,我很佩服,但我不干。我一輩子不承認自己是老師,這個你們知道的,你們叫我“老師”,那是一個代號。你叫我“老頭”,你不大好意思;叫“老南”呢,我不愿意聽;叫“小南”,也沒有禮貌啊;那你只好叫我“老師”了。但是我沒有承認有學生,換句話,我很傲慢,目空四海,沒有人有資格做我的學生,同時我也沒有資格做人家的老師。孟子說過一句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人最大的缺點,最大的毛病,是喜歡領(lǐng)導人,喜歡比人家高明,喜歡做老師,喜歡做老板。我從二十幾歲起,就下了決心不做老師,現(xiàn)在也不是一個老師在講課,不過是個老年人告訴你們這些而已。

那么講到教育,中國的文化,講人生的目的有三大要素,人生有三不朽,是什么呢?立德、立功、立言。

前幾個月來了一兩百個企業(yè)家,我上來就講,中國根本沒有企業(yè)家,你們是企業(yè)家嗎?不像,你們只是這個時代里幸運的暴發(fā)戶,開放發(fā)展以后,中國還沒有真正的企業(yè)家。要做個偉大的企業(yè)家很不容易,古今中外歷史上沒有幾個。做生意不是做事業(yè),人生的事業(yè)是三個目標,第一是立德。千秋事業(yè),流傳千古,我們做不到。所以說我不做人家的老師,沒有功德。什么人有功德呢?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這些人可以說是立德了。

第二是立功。做治世的帝王,真能稱得上把天下治得太平了,才是立功。“功德”兩個字是這樣來的。中國還有一個真正立功立德的,就是孔子也很推崇的大禹。古書上講堯舜的時候,我們整個國家地區(qū),有九年都泡在水里頭,大水災——“浩浩懷山襄陵”,浩浩,形容那個水大;懷山,所有的高山都被水環(huán)抱住了,只有一個頂巔露在外面;襄陵,高山變丘陵了。這種情況,古文用幾個字就形容完了,如果寫一篇白話文節(jié)要多少字啊!這樣九年,大禹治水,把長江、揚子江很多的水,引到太湖震澤這一邊來,再到海里。所以這邊有一個村莊叫震澤,我說震屬雷,雷很多的,是雷區(qū)耶!剛才走在路上,我們幾個人講,怪不得今年天災,震澤這里只有打過兩聲雷。

說到打雷,我岔開講一下,站在峨眉山頂?shù)睦锥雌嚎创蚶祝^上面是大太陽,腳下面是烏云,烏云里頭那個閃電打雷,像水一樣滾來滾去,到處都是,太漂亮、太好看了。震澤這里的雷,是地下打,“轟!”好像就在旁邊打出來,很嚇人的。我們讀《易經(jīng)》曉得震為雷,所以我說這里的雷會很多很大,我蓋的房子非裝避雷針不可。他們說不會啦,這里老百姓都不裝的。那是老百姓比我本事大,我膽子小。所以說大禹把水利治好,才建立了中國農(nóng)業(yè)國家的基礎(chǔ),這叫做立功、立德,大禹的功德是真了不起!

第三是立言。老子、孔子、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啊,他們都立了言傳之于后世。其實我們做老師搞教育的正在立言,教育的目的是把不行的人教成行,把無能的人教成能,把笨人教成聰明人。譬如昨天我們偶然抽出來講《禮記》上的《學記》,日本學者認為這是東方文化最古老、最偉大的教育原理,沒有錯。日本人照這個教育路線走,所以日本人現(xiàn)在比我們要有禮貌,我們反而丟了。

因此有人提醒我應該講一下《儒行》,來不及啊!一篇《儒行》可以講好幾天了,一條一條分析給你聽,一個知識分子,一個學者受了教育,怎么樣做一個人?它有一個方向告訴你——真正的管理,是管理自己,不是管理別人。

家教與母教

可是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沒有了!大家辦學校的要注意了,傳統(tǒng)上,中國的教育是從胎教開始,從懷胎就開始教育了。古時都有規(guī)定的,夫妻分房,然后家里掛的畫、用的東西都要改變,胎兒會知道。生出來以后重要的是家教,是家庭父母的教育,不是靠學校的。我看現(xiàn)在人大都把兒童教育寄托在學校,父母家長自己本身卻都有問題。依我?guī)资杲?jīng)驗看來,許多家長都犯了一個大錯誤,把自己達不到的目的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書沒有讀好,希望孩子讀好;自己沒有發(fā)財,希望兒女賺錢發(fā)財;自己沒有官做,希望兒女出來做官。這個目的是很嚴重的,每個人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后托給學校自己不管,自己的言語行為又大多是亂七八糟的,影響到孩子。這就是中國教育的問題,也正是家教的問題。

家教里頭最重要的第一個,是胎教,母教,母親更重要。記得當年我在輔仁大學上課的時候,有一次我正好擔任哲學課的講師,以為頂多五六個學生來聽哲學,上去一看,坐滿了一堂。本班有八十幾個人,大都是女學生,因為我來上課,其他系的同學都來了,窗子外面站滿了。我說你們瘋了,怎么來學哲學了?哲學是瘋子的學問啊!我說你們是聯(lián)考分過來的嗎?現(xiàn)在教育隨便把你分了系,不管學生的意愿,也不管學生的成績。他們說,是啊!我說,不得了,你們趕快轉(zhuǎn)系,或者去談戀愛吧!同學們嘩然大笑。有學生問,老師,為什么這樣講?我說,現(xiàn)在的女孩子大學畢了業(yè),看不起普通人了,至少要找個碩士、博士啊,比自己高一點的,東選西選,最后一個種田的都不敢娶你做妻子了,看到你大學畢業(yè)好可怕啊!你們先把人生目標、人生哲學搞清楚,讀什么哲學啊!

這就是哲學!做女性,最難的是做一個賢妻良母。現(xiàn)在女性受了教育以后,出去做事了,孩子不會帶,飯不會做,菜不會煮,衣服不會縫,家管不好。譬如生個孩子,第一流的家庭,受的卻是末等的家教,把孩子交給傭人們?nèi)В缓笤侔押⒆铀偷綄W校里頭,責任推給學校;要是犯了法,還推說這是社會問題。我說我不認同,我們都是社會一分子啊!他犯罪做了壞事,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啊?和大家又有什么關(guān)系?社會是個抽象的名稱耶!怎么能把家教的問題推給社會啊?

我們有一位同學,她說想辦女子大學,這更要注意《禮記》里頭的《內(nèi)則》一篇,還有《列女傳》,是我們傳統(tǒng)上關(guān)于女性的教育,包含對子女的教育,甚至性的教育,告訴你性行為是怎么一回事。性的教育很重要,古代都有啊!現(xiàn)在反而是逃避了。這些道理,必須要注意的。

教育先要知性情

現(xiàn)在我們不把問題扯開,回來說孩子們的教育,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先知道孩子的性向。注意,我們?nèi)说纳嬖趦蓚€東西,性跟情。這個性情是什么呢?人性是從哪里來的?這是哲學問題,生命科學問題。地球上,我們?nèi)祟愖畛跄莻€祖宗哪里來的?人怎么會生人?男女兩性怎么來的?是先生男的還是先生女的?在西方哲學里是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因為西方六世紀以前都是宗教的天下,宗教說人類萬物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它不準你問這種問題哦!我們中國不會,所以人家說中國沒有宗教。但中國有大科學,不同于西方宗教的說法,上帝是誰生的啊?上帝是不是人?如果說上帝不是人的話,就同我們沒有關(guān)系;是人的話,那他是從哪里來的?是上帝的媽媽生的嗎?那么生上帝媽媽的媽媽又是誰?這生命的來源問題,到現(xiàn)在沒有解決。

中西文化、科學的發(fā)展,現(xiàn)在最流行的兩門科學,是認知科學和生命科學。美國開始講的時候,我說,你們夠不上,這個文化在中國,而且中國在我這里,我死了就沒有了,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你們趕快來學。

生命的來源是大科學問題。所以你對一個孩子、一個新進來學生的性情先要了解。

我們先看《大學》、《中庸》。性在學理上叫做稟性,稟性這個“稟”字有寫成“秉”的,這兩個通用。稟是什么?孩子生來自己帶來的,不是父母遺傳的,等一下詳細告訴你們。不但是人,甚至一條狗、一只貓,或者一只老鼠,每個生物的稟性都不同的,現(xiàn)在我們通常稱之為個性不同。你們辦教育,大家只曉得講,哎呀!這個人個性很壞啊。但教育家就要是個科學家耶!個性不同是怎么來的?你教育一百個孩子,一百個個性都不同,這個稟性是哪里來的?要研究了。

稟性分兩個方面,有些是生理上來的,身體有問題,譬如內(nèi)在有病的,有的會非常憂郁,有的會非常狂放;有些是思想情緒來的,和我們大人一樣,情緒是科學的問題,也是醫(yī)學的問題。我們?nèi)藘?nèi)部的生理,心肝脾肺腎,哪一部分不健康,就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緒,譬如這個人很憂郁、很內(nèi)向,可能是肝的部分有問題,并不是指肝上長東西哦!而且這個機能有時是另外一種形態(tài),譬如脾氣特別壞的,也是肝的問題,影響了他的脾胃。

性跟情這兩個一研究起來不得了,是大科學,科學家不能不懂,教育家也不能不知道。所以老板們有錢、有興趣就要去辦學校,自己本身不讀書,也不投入身心進去,我根本就反對的。你是玩的嘛!趕時髦嘛!甚至把辦學校當做商業(yè)行為,你沒有發(fā)心做好事啊!你以為出錢辦一個學校就行了?在我看來那反而是害人。所以我不辦學校,只是一輩子喜歡罵人,也許我罵人是利人吧!我常常說你們怪我罵人,我沒有罵哦!我只有兩句話,“平生無長處,罵人為快樂”,對不起了,這是個性問題,所以教育要搞清楚個性的問題。

先天稟賦 后天影響

現(xiàn)在教育最難的是什么?大家說是怎么教孩子記憶。那么記憶力究竟在腦子還是不在腦子?記憶跟思想有什么不同?思想跟情緒有什么不同?管教育的這些問題都沒有弄清楚,光是在功課、知識上教,那完全不對了。所以教育非常非常難的,第一個就是稟賦問題,這不只是對心理學的了解,西方也不懂的。

那么稟賦是遺傳來的嗎?也不對。我們中國古人有句土話,“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一個媽媽生九個十個兄弟姊妹,每個個性都不同,聰明與笨也不同,都是一對父母遺傳的啊!所以說稟賦完全是由基因遺傳來的,也不完全對。佛法、佛學講得很清楚,稟賦是自己本身帶來的種子,佛學名稱把這個稟賦叫種性,他自己本身帶來的種子。例如堯舜是圣人,也是帝王,但堯的兒子不行,舜的爸爸不好。優(yōu)秀的父母生的兒女不一定好,很笨很差的父母生個兒女卻非常了不起,現(xiàn)在解釋說是基因問題,那基因怎么分類?怎么遺傳來的?我常常告訴研究生理學的醫(yī)生,基因不是究竟,后面還有東西,慢慢去研究吧!

所以是本身的種性帶來稟性,而父母的遺傳、家庭、時代、社會、教育的影響都叫做增上緣,增上緣是影響那個種性發(fā)展的一種助力。

大家看我們的國家就知道,近一百年來,推翻帝制以后,西洋文化進來了。有許多留學生重提“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問題。中國文化在哪里?我說我們現(xiàn)在中國人沒有中國文化啊!統(tǒng)統(tǒng)是西洋來的,三民主義、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法西斯主義、民主思想等,今天統(tǒng)治世界的思想,統(tǒng)統(tǒng)都是西方的,有什么是中國的?連中國的方塊字都給改成簡體字了!“吃面”,明明是麥做的面,簡寫成“面”,不是變成吃臉了嗎?“子云”,孔子說,云是講話的意思,李先生云,南先生云,本來是這個云啊!現(xiàn)在天上的云也簡化成這個云,搞混亂了,明明我寫的文章是“子云”,簡體字轉(zhuǎn)化成繁體字就變“子雲(yún)”了,對的搞成錯的了。很嚴重啊!所以你們現(xiàn)在辦教育,溝通古今中外的文化,要發(fā)心立德、立功、立言,要有“力挽狂瀾”的精神。對兒童教育的認知,是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后代,要怎么培養(yǎng)?寄望在后代,成人很難改變了。這是談到人性的性情問題,我是提個頭哦!還沒有詳細發(fā)揮!

關(guān)于兒童教育的重點,初步先增強孩子的記憶力。所以我常常笑你們,尤其現(xiàn)在的人,到哪里都靠電腦打字機,再不然靠筆記本,只曉得講什么就記錄什么。我從小很少帶筆記本,老師講的話,聽的時候我就會記得的!我還可以眼睛看著老師,耳朵聽他講的話,同時手做記錄哦!結(jié)果老師講完了,我記錄好了,拿給老師看,都沒有靠電腦。所以培訓孩子們的記憶很重要,大家現(xiàn)在的教育方法是叫他背書,怎么樣使用這個腦力記住?記憶跟思想兩回事耶!就像性跟情也是兩回事一樣,這些不是普通的心理問題,是個大科學問題,屬于人文科學的理念,但是也牽扯到自然科學,包括醫(yī)學、心理學、解剖學都有關(guān)系的。

這一堂先到這里,大家休息一下吧!

第二堂

教育要注重文學

我們剛才講到記憶力。為什么古人喜歡讀詩?是增加記憶力的。至少在我,以及我小時候的同學們的經(jīng)驗,文學愈高、詩詞愈好,記憶力愈會增強。但現(xiàn)在的人看書不是讀書,光用眼睛看,變成近視,不是用腦子在看。昨天提出《禮記》里的《學記》,講到一個字,“藏”,注意哦!入藏。我當年讀書都要背書,老規(guī)矩是這樣的:父親也好,老師也好,坐到我們前面,我們站著把書本蓋起來就背了。父親說:“嗯!背得很好,但你是硬記的,沒有真的背來。”我很不服氣,背得一個字都不差嘛!他說這樣會忘記的。我說我沒有錯啊,父親回我:“是沒有背錯,但沒有入藏。”我聽了這句話更不服氣,也沒有注意。后來因為學了佛學和科學才知道,藏下去、藏在里頭叫做入藏,用思想是記憶,這是一個關(guān)于腦的問題,古人說用心的心,不是心臟,是要把思想沉下去。

剛才我講到文學重要,一個時代一個國家,文化的基礎(chǔ)在文學。這五六十年當中,中國沒有出過一個文學家,沒有寫好過一部小說,文學不行,只會寫論文,寫長的句子。譬如別人翻譯馬克思《資本論》時,我二十出頭;到我二十四歲看《資本論》時,很痛苦。為什么?普通人在當時看這個是要殺頭、槍斃的,但因為我在中央軍校當政治教官,管政治的人非懂對方的思想不可,所以不得不讀《資本論》。可是我看了下半句忘了上半句,馬克思的文字不好,而且《資本論》是用德文寫的,更不好翻譯,加上翻譯的人文學基礎(chǔ)也不好,像現(xiàn)在的文章一樣都是堆積攏來的。所以我說我們現(xiàn)在沒有文學,只有手機上發(fā)的黃段子好像還有點文學的氣味,可惜都是黃的,而且愈黃的文學氣味愈重些,不黃的倒不行了。你看文化發(fā)展到這種程度了!

剛才講到我?guī)П鴧⑴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每天過的日子啊!當年抗戰(zhàn)的時候,我們在四川,常常看見小客棧一副對子,“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好聽吧!文學很美。“雞聲茅店月”,這小客棧不是我們現(xiàn)在的觀光旅店,完全是茅草的房子,我們當年帶兵住的就是這樣,身上衣服里都是虱子,但躺下來就睡覺了,跟牛睡在一起。雞聲,早晨聽到雞叫,大概是寅時四五點,趕快起來了,這叫“雞聲茅店月”;天冷還要向前面走,已經(jīng)降霜了,“人跡板橋霜”。很好的文學,這些句子我們很熟的,也是親身體驗。四川的客棧里還有一副對子,“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天還沒有黑,叫你趕快在這里過夜,不要再向前面走了,不然夜里看不見。還有清人兩句詩,我們小的時候讀過,“世間何物催人老”,人世間哪些東西把人催老了?“半是雞聲半馬蹄”,半是雞聲,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被晨雞叫著早起;半馬蹄,不管天再冷,擦把臉騎上馬就要走,把人都催趕著老了。這種日子我們過了好幾年。現(xiàn)在的人我看也是這樣,這個“雞”字變成飛機的“機”,天天要趕飛機,“半是機聲”同音的,“馬蹄”兩個字我改不了,變成“輪胎”,平仄不對,就唱不出來了。我們以前是“世間啊……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啊……半馬蹄……”這樣用唱誦的。所以古人的詩有畫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中國的文學。教育要非常注重文學,所以中國以前講禮教、詩教的,這個禮樂,樂包括音樂、跳舞、作詩都在內(nèi)。

化民成俗的師道

注意啊!要曉得中國文化分三道,師道、君道、臣道。師道是超然物外的,所以可以做帝王師;我們稱孔子為先圣,也稱先師。我說我們有幾個老師,除了孔子,還有老子、釋迦牟尼都是,耶穌、穆罕默德是副教授。這些圣賢都是我們的老師,是教育家。師道超越了做領(lǐng)袖做皇帝的君道和做宰相、做好干部的臣道,這三道本來是合一的。中國文化的教育,就是使你走這三條路,教育家走師道,以師道自居。古禮上,皇帝見到老師要下拜,老師不需要拜皇帝的,師道很了不起。我們想要以教育家、以師道自居,在人格的建立上就有所不同。像我們喜歡走這個路線,大丈夫不能立功于天地,不能使國家太平,只好走師道的路。

師道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傳統(tǒng)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個字。“化民成俗”是師道的精神,“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皇帝也必須要尊師重道。中國幾千年講私人辦教育,現(xiàn)在是政府辦學校。我常常給同學們講,從推翻帝制以后,拿最好的學校來講,你們知道北大第一名的同學有幾位啊?有哪個人知道第一名是誰?清華第一名的幾十年來有誰啊?他們做出了什么事業(yè)?你們現(xiàn)在看到每個學校畢業(yè)的同學,社會上能立足的、事業(yè)做得很好的,或者最有錢的,哪個是名大學畢業(yè)的啊?不多吧!不要迷信這個了,教育不是這個道理!不管哪一行業(yè),社會上成名的人士,不一定是從很好的學校出來的。這就是性情,他的稟賦問題了。教育只是一個增上緣,我們做老師的盡量幫他、培養(yǎng)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稟賦站起來,這是教育的目的。

我自己的感想,就像古人的兩首詩,你們看看,詩的文學味也很好的:

雨后山中蔓草榮 沿溪漫谷可憐生

尋常豈藉栽培力 自得天機自長成

“雨后山中蔓草榮”,一陣大雨下來,山里頭的草就長起來了。這是詩哦!文學哦!我們國家這一百年的命運,遭遇到這樣大的一個劫數(shù),就是所謂的雨后山中;而現(xiàn)在青年人、新的一代站起來了。

“沿溪漫谷可憐生”,沿溪滿山谷都是草,這些草自然就成長了,那個草好可憐,可是它自己長得很快。我們生命活著,后代青年成長起來,也是非常可憐,靠自己成長。

“尋常豈藉栽培力”,尋常是平常的意思,“豈藉”,哪里是靠人家栽培的力量。世界上長得最快的是草木,平常沒有農(nóng)夫去澆肥料,也沒有人管,它也自然成長。

“自得天機自長成”,我的一生自己就有這個感覺,不是誰培養(yǎng)我出來,是我自己成長起來的。其實受教育的孩子們,將來好壞他們自己會成長。我很感慨,一般社會上有成的人不一定受過好的教育,當然能受好的教育更好,我們并不否定教育。

還有第二首詩:

自少齊埋于小草 而今漸卻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干 直待凌云始道高

“自少齊埋于小草”,你看自己教的學生,看不出他將來的成就,如果有先見之明看到,你真是一個好校長、好老師了。這小小的一棵松樹,是跟草種在一起,一起成長的。

“而今漸卻出蓬蒿”,很了不起的、幾千年的一棵大樹,它在草里頭慢慢自己長出來。

“時人不識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當它和草一齊成長的時候,當時的人不曉得這棵樹將來會長到天那么高,不知道它將來會變成萬年的古木;一直要等到若干年以后,它變成大樹、沖到天上了,大家看到,哎喲!好偉大,才受萬人景仰,有些老百姓還要燒香禮拜,當成神木。

這兩首詩就是講個人的成長與教育有密切的關(guān)系,像我們同學里頭有很多人今天都在社會上站起來了,“時人不識凌云干”,當時的人看不出來,“直待凌云始道高”,現(xiàn)在看起來真不錯啊!教育就是這個道理。

什么是意 志 精 神

我們對于教育的重點,剛才說過性情,性與情。那什么是思想?學教育的特別要把這一點搞清楚。我先不拿佛學來講,那個太科學、太細了,就拿我們上古的文化《黃帝內(nèi)經(jīng)》講。其實《黃帝內(nèi)經(jīng)》是我們最古老的醫(yī)書,《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篇》,注重于經(jīng)絡(luò),尤其對研究針灸的特別重要。《靈樞》卷二有個《本神》篇,這個本神的神,不是什么神啊鬼啊,是我們的精神,生命的稟賦是神,我們講這個人有沒有精神的神。《本神》篇“法風”,法是效法,風是一股氣的意思,生命這一口氣,我們呼吸的氣,一斷了就死亡。

黃帝問他學醫(yī)的老師岐伯,什么叫做人的意志精神呢?岐伯回答說:“天之在我者,德也。”上天,這個是代號,生命的本來,我們中國講的天或者道都是代號,已經(jīng)切斷了迷信的觀念,是科學哲學的來源。上面是什么,真講起來是大科學,“形而上”的。什么叫“形而上”?宇宙萬物都有形態(tài)、有現(xiàn)象,看得見、摸得著、抓得住的,但生命的本來,最初那個功能叫“形而上”,沒有形象的,更不是唯物的;但你說唯心也不對,心跟物都是因它而起的。現(xiàn)在這個問題不談,太高深了,屬于大科學、哲學。

“天之在我者,德也”,這一句話怎么解釋呢?中國文化講“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給你的,稟賦來的。譬如這兩天我們四川大地震,地球里頭的氣在震動了,這是大科學,可以生人也可以死人。所以“天之在我者,德也”,上天有好生之德。

“地之在我者,氣也”,從媽媽肚子里出來以后,我們的生命得以維持,是靠宇宙以內(nèi)一股能量。這個“氣”并不是空氣的氣哦,也不要看成瓦斯氣啊、電氣啊,不要搞錯了,這是一個代號。生命有一股能量的存在,要注意哦!

“德流氣薄而生者也”,這要認得中國古文。像我們當年十幾歲在廟子里讀書,自己就看懂了,要是你看成氣很薄,那就錯了。“薄”者,逼迫也,我們小的時候讀兵書,“兵薄城下”,這個兵快要到城邊,就是用這個“薄”。“德流”,上天給我們生命是個流動的力量,它是動態(tài)的。“氣薄”,后天的生命功能隨時逼迫著我們的身體。就是這樣,我們生命的存在,四個字“德流氣薄”,上天給我們生命的功能,地球給我們生命的力量。所以中國文化里頭有很多寶貝啊!你古文不好,古書就讀不懂。

“故生之來謂之精”,講到人的身體了。上天給我們生命的功能,地球給我們生命的力量,變成生命的存在,就產(chǎn)生精。精不是男女性交出精的精哦!精就是現(xiàn)在講的細胞、基因,或者荷爾蒙,我們這里翻譯不叫荷爾蒙,叫激素,這些都屬于精。“故生之來謂之精”,所以老了、病了,人就瘦了,細胞出了問題。

“兩精相搏謂之神”,有陰陽氣在里頭,它是講唯物了。這個生命有兩精,陰精和陽精,每個人本身有陰陽的精。“相搏”,兩個互相糾結(jié)合攏來,這個力量絞起來就產(chǎn)生神了。所以我們老了,眼睛老花,神不夠了。像我現(xiàn)在還可以,因為我曉得養(yǎng)神,養(yǎng)精養(yǎng)神叫保養(yǎng)精神。

“隨神往來謂之魂”,腦筋的思想叫做魂,靈魂。在中國文化里,靈魂是唯物的嗎?不是,但也不是唯心的,是唯物唯心兩個同體變化來的。隨神往來就是魂,我們思想是魂。所以看古書,或看古代木刻的畫,人死了,這里出來一條線,上面靈魂出來了。做夢叫神游,我們古文講自己做夢,神離開頭頂去外面,魂出去了,先由腦通到心臟,全身通的,“隨神往來謂之魂”,它跟著這個神跑。以前老一輩子的人,會看老人的生存時間。譬如我有一個老師,有一次我父親告訴我,你那個老師我看不久之客了。不久之客就是活不久了,在這個人世做客的時間沒有多久了。旁邊就有人問他,你怎么知道的?我父親說,他的神已經(jīng)張開了,像花一樣張開了、散了,看到人茫茫然,所以就不久了。這是說“隨神往來謂之魂”。

“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魄是睡著了的那個氣,我們睡著了身體還在動,會呼吸,呼吸同肺很有關(guān)系,這個叫做魄。魂、魄是兩件事,你要研究中國字的不同哦!它們歸于哪一類呢?歸于鬼神這一類。什么叫鬼神呢?往下面去的叫做鬼,向上沖的叫神。“鬼”字旁邊有個“云”字的叫魂,“鬼”字旁邊有個“白”字的,一股氣,叫魄,就是呼吸,就是心臟跳動。你們?nèi)绻催^死人,到醫(yī)院里看到快要死的人,他那呼吸,呵!呵!呵!(急促狀)就是他的魄快要散了,呼吸快要完了;它同呼吸關(guān)系很大。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中國文化中,精、氣、神、心是分開的,這個心不是講心臟哦!你把它當心臟看就錯了。心,就是我們能夠思想、能夠記憶、能夠作用的能,用一個代號叫做心。你看我們中國的“心”字很有意思吧!黑板上寫的這個“心”字,同我們心臟解剖出來一樣的,心窩子這里有個窩窩,空的嘛!像半個月亮一樣向上,上面沒有東西,里頭也是空的。另有三點在外面,這三點是什么?精、氣、神,這就是心了!我今天告訴你的是古文對文字的解釋,如果把這個心當成心臟就錯了,如果要當心臟,就要兩個字連起來,“心”字加個“臟”字,才是心臟。

“心有所憶謂之意”,你們辦教育要注意,教育兒童增強記憶,心要寧靜,我現(xiàn)在重點給你們講這個。心隨時憶念,所以要你背書,要你背來。你們同學說我記憶力強,我現(xiàn)在比以前還更強,強在哪里?心有所憶,一個好的句子或者是好的問題,我留意了又留意,記了又記,是自己叫自己,不是叫腦,是叫自己這個主子你不要忘記了。怕忘記了就反復記,可是還需要幫忙的。他們跟我比較久了,他們知道的,有時我夜里想到東西要寫,明天要打字,就趕快記下來,有時候電燈關(guān)了,我拿一張紙閉著眼睛就寫了,懶得開燈。為什么?萬一有一天老了瞎了也要寫嘛!大概意思畫出來。你問他們,我怕打擾別人睡覺,經(jīng)常寫好了放在門下面,他們隔天一開門就看見了,曉得這個要打字出來。不像你們記憶力散亂,一天到晚在玩,自己又都在鬧情緒,沒有恢復到先前的記憶。心有所憶,是回憶,隨時回想這一句話。譬如我經(jīng)常要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已經(jīng)有記憶就不要這個意志了,這個意志是分析的,能記憶就已經(jīng)不需要分析。“心有所憶謂之意”,意跟心不同的哦!

“意之所存謂之志”,人要立志,很堅定的意志。學醫(yī)的人,不管中醫(yī)西醫(yī),希望病人跟你配合,怎么配合?告訴病人:放心,一定會好!增強他求生的意志。所以醫(yī)生曉得這個病人救不了,但還會告訴他,“沒有問題的,沒有問題”。然后轉(zhuǎn)過來跟他家里的人講,“不行啊!準備后事吧!”不能給他聽到,你要保存他那個求生的意志,給他希望,使他堅強。

“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意永遠保存著謂之志,志跟意是這樣的差別。中國字“心”字上面加個“士”,士是知識分子、讀書人,受過文武教育的叫做士,士的心叫做志,堅定的意志,“我要這樣做”的意志。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思和想兩個不同。你看中國上古的醫(yī)書里就有,并不是佛學來了以后才有的,可是一般的醫(yī)生不讀這些,可惜啊!所以醫(yī)學不會再高明了。一個好的醫(yī)生,他的意志、記憶、分析,一定很堅強。“因志而存變”,知道內(nèi)在的變化叫做思,這個是思想的思,不是想,想是粗的,思是很細的,所以我們文學上叫“沉思”。科學家發(fā)明,哲學家研究邏輯,都是“因志而存變謂之思”。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大學之道講安而后能慮,慮包括了思想,這和佛學不同了,它是科學的。因你的意志而存變,心里有這個觀念求變化,是思想來的,因思想考慮很多,很細密,這個叫做慮。這個“慮”字呢?老虎的頭,再下面是田,就表示這個身體的中心在胃這里,放在心里頭。所以這個慮,是很內(nèi)在的思慮。

“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智慧是最高的,它不是思想來的。因慮,因為他內(nèi)在的思慮,研究這個問題,譬如我們講,你要考慮考慮,我們中國話都是這里來,叫人家多想多研究,考慮完了,不用思想,不用意志,忽然一個靈光發(fā)現(xiàn),那是智慧。所以智慧不是思想出來的,也不是心出來的,是神出來的,這又回到神了,所以說智慧可以通神。

這些就是告訴大家,教育是這樣的道理。這里講“心”、“意”,還沒有講到佛學的“心意識”,佛學講的心意識就包括后面的智慧了,那個就是認知科學,生命科學。

“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我大概這樣帶領(lǐng)大家研究一下古文,讀一下,它的內(nèi)容很深的,你們自己背來,去研究。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處物,就是對付萬物、對待世間人,如此能夠做事了,這是智慧之學,教育的目標在這里,教育的作用也在這里。

所以我一開頭就叫大家不要光憑興趣辦學,不管你是出錢的創(chuàng)辦人,還是校長、老師,你本身必須要投入進去。不是說我辦個學校名望很高,那開個豆腐店也不錯啊!何必辦學校呢?再不然開個按摩店也很好,每次給人家按一下也可以拿五十塊錢啊!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里。粗淺地貢獻大家這一點意見,很多想講的話一時講不完,謝謝。

第三堂

辦教育的人們

——教導孩子感恩

張老師說她的經(jīng)驗,她說:

我跟同學們說,第一個從你的生活上做起,你們會不會說“謝謝”?會不會說“請你”?會不會說“對不起”?都會。我說你們有沒有想到,我們要常常說謝謝。他們就說,我們也有說過謝謝。

后來我就跟旁邊的那些領(lǐng)導講,我說各位在座的領(lǐng)導,你們要注意到我隨時隨地在說謝謝。他們就點頭。在吃飯的過程中,服務生端水來、換個盤子,我都說謝謝,那整個桌子上就我一個人在說謝謝。可是我發(fā)現(xiàn)服務生很開心。所以我就跟那些小朋友講,我說我們不要光想說人家該為我們做什么,人家?guī)臀覀冏龅氖虑椋覀兌家兄x。一般都認為說我付錢來吃飯,沒有道理跟他說謝謝。可是我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他幫我們做了事情啊。我說大家要時時用這個方法提醒自己,訓練自己多說謝謝。

我舉個例子。我住的那個小區(qū),后面有個擦鞋、修鞋的鞋匠,有時候我拿著皮鞋去擦,擦了以后我說,謝謝你,你辛苦了!那個擦皮鞋的是個年輕人,三十來歲,我對他講了謝謝以后,他瞪著眼睛看我,說我可不可以跟你談談。我想是不是我說那聲謝謝對他心理有什么觸動,結(jié)果他就搬他的小凳子讓我坐,他一站起來的時候,我看到他是個殘疾的人。他說我從小就小兒麻痹,行動不方便,所以在外面常受到欺負,而且人家對我非常歧視,我心里對我母親很懷恨,恨我母親為什么要把我生得殘疾,我恨這個社會為什么要瞧不起我。他說今天我賺你的錢,應該我跟你說謝謝,你怎么反而跟我說謝謝呢?

后來我就告訴他,我說我非常敬重你,我在外面看到很多不殘疾的人,他們在討錢,甚至是假裝殘疾來乞討。你雖然有殘疾,沒有向人家乞討,你以擦皮鞋來維生對不對?我說這就是你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對你個人負責,對社會負責,你沒有把自己變成社會的累贅或渣子,這一點我很敬重你。再一個,我從你擦的這個鞋子上來看,你把鞋擦得很干凈,連鞋底都擦得干干凈凈的,可見你對你的工作非常專心,是用心在做事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你不是應付客人,隨便騙客人的錢,你是真心地把這個事情做好,也就是說,你對你的工作負責,對不對?我說這一點我也非常敬重你。第三點,因為你把我的鞋擦得很干凈,我穿在腳上很開心,你讓我開心就是對我做好事,所以你不要以為說做好事要錢來做。我說你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使人家開心就是做好事了,所以我要謝謝你。同樣的,因為我謝謝你,你也很開心,你今天跟我講的這些話表示你心理有很多障礙。

他說是啊!他說我聽了你的話心里面很震撼,而且我很感動,我覺得還是被人尊重的,不是說被人家歧視。我說,所以一件事情要從各個角度來看,你認為說你收了我的錢應該跟我說謝謝,可是我不從這個角度看,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你把我的鞋擦得很漂亮,讓我很開心,所以我應該謝謝你,我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就處處在尊重人家,處處在為人家著想,處處在制造一個很快樂的氣氛。我說大家都從這種角度來看事情的話,我相信這個社會就很祥和。所以我說你不要認為自己殘疾,你今天有這種感覺是不是心里很溫暖?他說對。我說你的心現(xiàn)在很溫暖,你的心門在打開,就是你以前的心胸很瘀塞,現(xiàn)在你是不是覺得很松了,好像要打開的樣子?他說是這種感覺。我說你的心門一打開,視野就不一樣,觀念也會改變,你看事情就會從好的角度來看,而不會去鉆牛角尖。你一時鉆牛角尖就會埋怨這個埋怨那個,對人很不服氣,就會恨人家。我說你同樣過一輩子,快快樂樂地過也是過,整天愁眉苦臉怨恨也是過,你為什么不快快樂樂地過?我說你碰到一次這樣的人,可以影響你的生命觀念,在我來講我就覺得功德無量。所以我也希望你們可以想一想張老師今天跟你們說的話。

我舉出這個例子跟那些同學們講。我說你們在學校,要用這個方法來訓練自己,告訴自己說那些事是他人為我做的,不要想說這些事是他的工作,他幫你端一杯水,或者同學們幫你遞一張紙,或借一個東西給你,你都要隨時說謝謝,而且要很真心地感謝。這樣的話,每天晚上睡覺前你回想一下,今天說了多少的謝謝?我說你一定說了很多謝謝,你說了很多謝謝,就表示有很多人幫忙你對不對?他們說對。

有些孩子,不是孤兒就是家庭非常窮困,這些同學心理多少都有偏差,可是如果能這樣想的話,你會覺得自己并不孤單,還有那么多人在關(guān)心我對不對?你就會感覺很溫暖,就會像我剛才講的那個腿殘疾的叔叔一樣,心門就會打開,你的觀念就會不一樣,就會感恩。所以為什么張老師跟你們講“感謝”這兩個字,不是只是一個行為,而是在這個行為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如何做人做事。我說由這些行動,張老師教你們,你們會學會感恩,會覺得自己在這個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在幫助你,你不要光想不好的那一些,你要盡量想這些好的,這樣調(diào)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那你就可以與人為善。在學校里面每個同學都這樣子做,就會造成一股善良的風氣,學校形成一個氣氛,有了校風以后,就會有人來學習。

——品德問題

張老師又說:

第一個我叫大家多說謝謝,第二個多說對不起。我問他們,我說你們?nèi)绻诓賵錾贤娴臅r候,同學互相撞到會怎么樣?他們說會吵架,會打架。我說我在美國看到兩輛車子相撞,從來沒有見過兩個師傅下車在那邊吵架,弄得整條街交通阻塞的。他們下來都會彼此問,你有沒有受傷?你車子哪邊撞壞了?如果可以和解的,他們自己賠一點錢就和解了,不能和解的就讓警員和保險公司來處理。不像在大陸,下了車就在那邊吵架。然后我跟他們講,可不可以把車子移到路邊去談,不要影響交通,他們就講,這是我們的自由,你管什么?我說各位同學你們有沒有考慮到,這就是文明的問題,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號稱文明古國,可是我們自己反省想一想,我們真的文明嗎?

我再舉個例子。上次有事情到北京,有一位記者約了我要采訪,因為我住在朋友家里,不好讓記者到人家家里來,外面又吵雜,那個記者就說,張老師啊!到我家來好不好?我家人都在國外,我一個人住,再把另一位女教授也約來,就在我家里談,這樣子就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我說好。于是我從朋友家出門,到外面攔計程車,在馬路上攔了兩個小時,我居然上不了計程車。我說到這里就問了,各位同學你們猜猜看是什么原因?他們都猜不出來。我說早上高峰期空的計程車很少,每當我好不容易攔到車,后面就突然跑出一個年輕人跳上去,每一次都是這個樣子。我心里很感慨,我這個老太婆不能到大陸來生活,因為我搶不過人家。我想因為奧運,北京一直在宣傳說要有禮貌,可是我自己實際碰到的這個情況,并沒有因為政府的宣傳,北京的市民就有改進。所以這個問題在哪里?我說這是品德教育的問題。

我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旁邊那些領(lǐng)導也在點頭,他們就講張老師說的確實是這樣,而且很嚴重、很普遍。中央的政策我們抓不到重點要怎么做,可是今天張老師講的這些確實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有耐心,堅持來推展這個方法,對小孩心理會有影響。

我就對他們講,所以我們要表現(xiàn)我們自己的文明。你們說要報答張老師,那你們就要聽張老師今天交代的,好好堅持去做,訓練自己多說“謝謝”,多說“對不起”,多說“請你”。你們請同學幫你做事,遞一張紙給你也好,借個橡皮擦也好,多說個“請”;你加上一個“請”,對方的感覺就不一樣。像現(xiàn)在我們推動和諧社會,我說如果大家都這樣做的話,這個氣氛就變了,所以不需要任何口號,從生活上這些小事情來做起,培養(yǎng)這些孩子們寬容、包容的心,能夠謙讓,這樣子的話,整個社會就和諧了。

教育以變化氣質(zhì)為目的

剛才是由張老師講起的,辦教育是改變氣質(zhì),不只是教學生知識,我的想法,我的經(jīng)驗,都是一致的。古代書院里頭,是以創(chuàng)辦的人為標準,例如朱熹在福建辦紫陽書院,是以朱熹為標準,進行人格的教育,對老師有要求,學生要進修,老師也要進修。剛才講的,如果老師自己本身不能修正,空口說白話,對學生的教育就沒有用。

所以老師的問題很大,不是你辦個學校就解決的。你辦孤兒院,辦學校,我始終惋惜你,我也曉得你有這個愿力,你的愿力是對的,但是你要想改變孤兒的教育很難,孤兒和艱難困苦的孩子,長大了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非常感恩這個社會,想辦法做個好人,會報答這個社會,就像你一樣的,千萬人中只有少數(shù)幾個;其他一大半以上對社會是埋怨的,你對他再怎么好,他心里的根上(下意識)總有埋怨,這一點很難改變的。不僅孤兒教育是這樣,普通的教育也是這樣,這是人性最基本的問題。

教育是以變化氣質(zhì)為目的,但是變化氣質(zhì)是非常難的!我教了一輩子,等于說二十幾歲起,就看通看透了這些,可是我沒有放棄,還是朝這個方向在努力。我為什么說不敢寫書?譬如大家都講跟我學佛,是否有人有成就我也不知道,我這個話是客氣話,跟大家客氣。我說的幾乎沒有人聽,沒有人真去做的,所以對教育我始終是很灰心,一輩子講教育無用論。孔子的一生,三千弟子,七十二個賢人,但是真正成就的,十來個人而已。釋迦牟尼佛一生也是這樣,盡管經(jīng)典講的那么鬧熱,真成就的只有十大弟子。教育是個犧牲,很難有成果;可是雖然如此,它的影響還是非常大。

我現(xiàn)在聽你們幾位講辦學,都是請老師的問題。當然請校長也很難,孔子來給你做校長,你不曉得請不請他,也不知道他會不會答應。所以講到教育,我是深深佩服文中子的,你們沒有讀過文中子的書吧?這里有幾個同學聽我講過就知道。文中子的名字叫王通,是隋朝人,我們讀《古文觀止》有一篇文章,寫《滕王閣序》的王勃是他的孫子。文中子王通一開始有志于天下,后來不干了,在隋朝那個階段退下來,講學河西,在山西一帶,培養(yǎng)出初唐開國時期的好幾個文武名臣,譬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等,這些都是他的學生。他自己本身不出仕,而把帝王之學教授給學生。他有一部書叫《中說》,很有名。中國三部有“中”字的書,一個是子思的《中庸》,一個是王通的《中說》,一個是翻譯過來的龍樹菩薩的《中論》,都是很特別的書。文中子這三個字的謚號并不是帝王封給他的,是他的弟子們對他共同的尊稱。文中子是繼孔子之后,在隋、唐之間承先啟后的一個人,是教育成功的一個人物。

我看你們的報告,都講了一段。你們?nèi)毙iL,缺教務主任,我想在湖南、湖北找恐怕很難。大陸教育這五六十年,已經(jīng)很難改變、很難轉(zhuǎn)型了。大陸出來的學者很多,人才也很多,但是它的思想教育,在這六十年當中定型了,很難改變。

師才難得

剛才那個同學報告的有一點你們注意,她是在偏遠地區(qū)辦孤兒院,那邊是我在抗戰(zhàn)時期經(jīng)常活動的區(qū)域之一。少數(shù)民族各有特別的個性,要善于了解與教育。

我過去給你們講課,提到過清初有兩本書,一個《天下郡國利病書》,是顧亭林的著作,第二個《讀史方輿紀要》,是顧祖禹的著作,兩部合稱二顧全書,都是很值得一讀的,里面把中國每個地方的山川、地理、物產(chǎn)、人情都講到了。

現(xiàn)在我們講請校長,你在湖南、湖北找,恐怕很難。照你這個選法,留學回來的不愿意給你做校長,你們幾位自己都是海歸,叫海歸來他不愿意的。土鱉呢?他討厭你是海歸,也難辦。

校方老師:因為我們是私立學校,所以我們在師資的招聘會上遇到非常非常大的困難,就是成熟的老師不太愿意放棄公家的鐵飯碗到私立學校來教書。一方面我們提出相當優(yōu)越的條件來吸引他們,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招年輕的,也就是剛畢業(yè)的老師來教書。三年下來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在教書上,有經(jīng)驗的老師跟沒有經(jīng)驗的老師,在課堂的掌控上實在差別太大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沒有經(jīng)驗的老師他如果很投入,在一年兩年以后,他帶出來的班會比有經(jīng)驗的老師帶出來的班還要好,特別是男的班主任。

那就是說油條還是要嫩一點好,老了就是老油條了,對不對?

校方老師:是。辦了教育以后最深刻的感觸,就是如果從事這個事業(yè)的人有這份心的話,確實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看到老師用心帶孩子就很高興。但是老油條有時就會耍大牌啦,好像自己不得了,他的班簡直翻天了。

我們今年要進入第四屆招生,還繼續(xù)在找校長,可是很難找。完全不懂教育的,本身有相當大的障礙;但學教育出身的,就有前途上的或者其他想法,年輕的會想在公立學校出人頭地。這里面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對私立學校的政策,國家在這一方面目前是不平等的。

世界上很少有人愿意一輩子只做老師,很誠懇從事教育的,很少很少,我看到有幾位。其他的若只求職業(yè)倒也還好,但有好勝求名的心在,就很難了。

舊教育的教法

剛才講到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再給大家提一點,譬如《三字經(jīng)》、《千字文》,你叫他背書,不是會背就算數(shù)。我的經(jīng)驗,還是照舊的方法,背完了默寫。可以買毛筆給他默寫,一方面認識繁體字,另一方面書法也練習了,三樣合在一起做,時間只花一次,其實都會了。毛筆字練好以后,鋼筆字、圓珠筆字自然漂亮。要用繁體,你們自己買《康熙字典》或者《辭海》,好像有兩個老師在旁邊,兩本就夠了,來翻、來念,你自己也跟著很快進步了。沒有別的方法,我這個方法是舊方法,非常快的。照新的辦法是很難,光背還不行,要默寫。

另外,叫他們背詩,背什么詩呢?重要的都有編出來,比如《笠翁對韻》,要多唱念,然后告訴他們怎么作對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這樣把一本書唱歌一樣念下來,一邊默寫一邊背,很輕松。這樣唱起來念誦,將來還可以培養(yǎng)出作詞家、作曲家,作出好聽的文學詞曲藝術(shù)。

還有要用珠算、筆算教算數(shù),不是數(shù)學哦!算數(shù)跟數(shù)學有差別的,初步的加減乘除這個是算數(shù),數(shù)學就高一點了,三角、幾何、微積分啊,那個叫數(shù)學。你把初步的算數(shù)背來,背什么呢?先背九九乘法表,都是老的,九九乘法表背會了,加減乘除也會了。我們這里有一位老師會教珠心算的。這個會了以后數(shù)學很容易上去了。

講英語,暫時先不管英文文法,把普通的英語先認得,會講會寫,這個會很快。

舊的教法就是這樣。政府規(guī)定的課本你不要丟,其他科學的東西,將來再想辦法在政府規(guī)定的課以外加進去,現(xiàn)在還達不到。政府規(guī)定的考試,一樣考啊!我貢獻你們的意見是這樣。你去實驗,我講的這個是舊的辦法,是最快速的成就。

好了,差不多了,今天晚上就是閑談一下,我向諸位同學請教。

(整理:牟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屯留县| 海丰县| 曲阳县| 钟祥市| 五家渠市| 开远市| 友谊县| 昆明市| 刚察县| 陇川县| 巢湖市| 邵东县| 苍南县| 大姚县| 保德县| 息烽县| 礼泉县| 平顶山市| 芦溪县| 太康县| 阳泉市| 抚远县| 蒙自县| 阜宁县| 台山市| 容城县| 贺州市| 双城市| 朔州市| 贡觉县| 高碑店市| 错那县| 利川市| 定日县| 呼伦贝尔市| 台中市| 五家渠市| 临猗县| 海门市|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