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2016美國研究生申請指南
- 新東方前途出國圖書策劃委員會
- 5041字
- 2018-11-08 16:32:10
如何準備申請文書
文/北京公司 美國研究生部
留學文書是美國申請過程中必須提交的一樣東西,通常包括一個簡歷(Resume/CV)、三封推薦信(Recommendation Letter)以及一份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有的專業(yè)還要求申請人寫一些固定題目,限制字數(shù)的小文章(Essays)。比如,金融專業(yè)有時會要求“描寫你遇到過的在道德上使你進退兩難的事情,對此你是如何處理的,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么做?”下面我就把這些材料一一為您解讀。
簡歷篇
簡歷的內容通常比較固定,但是要注意Resume 和Curriculum Vitae(拉丁語)兩者的細微差別,盡管它們翻譯過來都是簡歷。在美國,Resume更強調與求職有關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和經驗技巧等,CV則更強調和學術直接相關的學習、教育和科研經歷等。因此,對于不同專業(yè)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要申請商科的同學,除了學習還要突出工作經驗和領導才能,因此建議用Resume;申請一些研究型專業(yè)的同學,比如,生化專業(yè)更側重科研背景和學習經歷,因此應該用CV。
簡歷的基本內容
1.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聯(lián)系地址、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等。為了節(jié)省空間,建議學生把個人信息放到頁眉里。
2.教育背景。就讀的大學和專業(yè),取得的成績。基本上是從大學開始寫起,高中以前的就不用寫了,注意要言簡意賅。
3.所獲榮譽。建議這一項最好緊跟在教育背景之后寫,因為這部分與教育背景直接相關,并且是簡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把在學校以及社會活動方面的獎勵都寫進去。
4.重要經歷。這是簡歷部分的重中之重,可以包括工作經歷、學術經歷、校園活動和校外實習等各個方面。
5.論文發(fā)表。
簡歷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項
簡歷切忌過長,一般要控制在A4紙一頁之內,除非申請者確實有非常豐富的研究經歷或工作經驗,可以把簡歷擴展到兩頁以內,否則不但不會引起閱讀者的興趣,還會感覺拖沓沒重點。這就要求大家對簡歷里使用的每一個詞和每一句話都要謹慎考慮。
簡歷里是否需要貼照片也是一個討論頻率極高的老問題,對此,我持肯定態(tài)度。前段時間我和我們的美國同事Sam聊天時還說到這個問題。十年前,美國的簡歷不流行貼照片,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在避免因為照片可能會帶來的種族歧視。而十年后的今天,美國越來越開放,之前擔心的種族歧視問題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簡歷上貼照片的習慣又流行開來,更何況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的表現(xiàn)一直是不錯的。所以,那些面容姣好或帥氣,又比較自信的同學,為什么不可以貼照片呢?我們也曾經有過不少簡歷上貼照片的學生最后拿到了全獎的成功案例。時代在發(fā)展,我們的簡歷也需要與時俱進,那種簡歷不能貼照片的說法早已經成為陳詞濫調了。
最后,強調一下細節(jié),簡歷里千萬不要有拼寫錯誤、文字格式錯誤等等低級錯誤。否則,就像天篷元帥掉到了地上,行頭和內容再好,也都是自然災害。
推薦信篇
推薦信作為文書中較為特殊的一項材料,很多同學在申請之前可能都沒有聽說過,更不知道美國人為什么要看推薦信。其實,西方社會使用推薦信是在社會信用體系較好的先決條件下采取的,推薦人用比較客觀的評價和自己的名譽擔保并推薦被推薦人,如果推薦情況與事實差別太大,推薦人自己的名譽也會受到牽連。
推薦人的最佳選擇——熟悉你的牛人
選擇推薦人,也是在選擇信譽。中國學生的周圍往往活躍著這樣的兩類人:一類是“牛人”,比如某某大學的校長或是某某院的院士,他們皆因地位高而突顯其信譽。這些人原本和學生沒有什么學術關系,但是有些申請人的家長很厲害,依靠各種關系找到了這些人為自己的孩子做推薦。另一類人,是學生的老師,他們教授學生課程,指導學生實驗,我們稱之為“熟悉學生的人”。可是這些老師通常知名度有限,缺少國際影響力。對比兩類人,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大量案例表明,選擇一個熟悉你的人可能更為實際和重要。所以,我們的意見是,盡量找“熟悉你的牛人”,當兩者只能選其一的時候,就選熟悉你的人。千萬別選一個對你一無所知的“牛人”,因為信任是建立在熟悉的基礎上的。
在國外,推薦信多是老師親筆完成,而且要求學生Waive the right to access there commendation(放棄看到推薦信的權利)。但是有時也會因為要推薦信的學生太多,教授讓學生先寫推薦信的初稿,然后教授自己進行修改并最終定稿。而在中國,學生寫完推薦信后找老師簽字成為了一種普遍的做法,老師很少有時間幫助學生寫作,更何況英語寫作對于很多老師來說也絕對是一種挑戰(zhàn)。
由事例佐證評語
由此,我們就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怎樣站到老師的角度看待自己?推薦信需要寫哪些內容呢?看似毫無頭緒的問題,分析下來發(fā)現(xiàn),推薦信的寫作內容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或者說在某一些部分是有固定模式的。比如,推薦信的開頭一定會介紹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彼此是如何認識的等等。隨后,就是推薦人對申請人的各項能力的評價和推薦部分。以哥倫比亞大學的推薦信表格為例,要求推薦人對申請人的聰明程度、學習目標、學習潛力、研究潛力、英語口語和寫作、獨立工作能力、與他人協(xié)作的能力以及學習動力等方面進行打分。而這些內容都可以成為推薦信中描述的內容,每一個評價都需要跟一個具體的事例,由事例佐證評語,會有更強的說服力。但千萬不要把這些內容寫成一個給三好學生的評語,諸如此學生學習努力、認真聽講、樂于助人等等。
推薦信要真實客觀
在推薦信的寫作過程中,有兩點需要特別提醒:第一,推薦信的基調。推薦信通常是由老師評價學生,所以,這樣的評價要內斂不要張揚,要客觀不要激進。整體基調應該是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我們曾經見過一個學生自己寫的推薦信,他以老師的身份寫到:此學生思想活躍,富有創(chuàng)造性,每當我進入科研困境的時候,此同學就成為我科研的動力和思想的源泉。看完之后真不知道是學生推薦老師,還是老師推薦學生了。
第二,推薦信中未必一定好話連篇,有的時候中肯的建議甚至些許的批評會讓推薦信看上去更真實客觀,但是所批評的東西一定是申請人可以改進的。比如,如果推薦人說學生抄襲作業(yè),這個就是不可以改進的,而且在國外抄襲被認為是惡劣的品行之一。而如果推薦人評價學生在某一個領域上的知識不夠豐富,有待提高,這就是可以改進的。
另外,推薦信無論是推薦人寫,還是申請人自己寫,一定要征求推薦人的同意,并且爭取推薦人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切忌自己編造推薦信,偽造簽名。
PS篇
PS在申請過程中的重要性,地球人都知道。如果申請是一場選秀,那GPA和GT成績就是海選,是選手進入評委和觀眾視線的一道門檻,只要你符合基本的條件,就可以通過。而接下來在大舞臺上的展示,才是你真正的show time。琴棋書畫唱念坐打,十八般武藝一一呈現(xiàn),為的就是要向對面正襟危坐的評委們發(fā)出最真誠地呼喚:選我吧,選我吧,我就是你們想要的那個。而PS就是這場演出,你獲獎無數(shù)著作連篇,你刻苦鉆研實踐檢驗,所有這些努力都只是鋪墊,都要通過完美精致并且打動人的PS呈現(xiàn)出來,而你要做的,跟超女快男們一樣,就是打動教授們,讓你晉級!
好的PS:主題先行
一篇好的PS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或者說主線。如同舞臺表演者,你可以像張靚穎一樣擁有天籟般的聲音,也可以像貢米一樣擁有討巧的“明星臉”,有了主題,你才是你,才會特別,才會被記住。
很多來咨詢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我沒有特別的人生經歷,也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事情,是不是我的PS一定會很失敗。千萬不要如此悲觀,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而鮮明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主題。大家需要把視野打開,仔細地挖掘自己,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閃亮的東西躍然出現(xiàn)。這其中可以包括你與生俱來的天賦,畢生奮斗的目標,甚至是兒時夢想的志愿。但是,無論你的PS主題是什么,一定要跟你的目標和學習領域相結合。比如,有人想要去美國讀CS(Computer Science 計算機科學),將來建立一個信息完全、品味極高而無比強大的搜索引擎,Baidu就成了他的主題。有人想要去美國讀傳媒,將來成為一個探求真相和傳播理念的文化使者,為祖國的民主進程和人類的文化復興而奉獻終生,那么,成為下一個楊瀾就是她的主題。
當然,主題不一定要這樣的宏大和氣勢磅礴,實際上,往往成功的主題都比較低調。我們要知道,美國老師不是要一個愛因斯坦,而是要一個有獨立思想,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的學生!PS的主題固然重要,然而它也是需要接下來的部分進行支持和闡述的,讓文章各個部分的內容圍繞主題,彼此契合,流暢而完整,這才是最好的PS。就像披頭士樂隊一樣,不能沒有列儂,也不能只有列儂。
內容:張顯個性
PS的內容要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來定。再以選秀為例,如果你身材火辣但卻五音不全,那你一定要表演跳舞而不是唱歌;如果你普通話很差但是精通美音、英音、澳音,那你一定要表演英文歌曲聯(lián)唱而不是唐詩朗誦。正因為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PS寫作的時候,會先給大家做一個信息表,在其中提出很多的問題,為的是幫助大家來思考和辨別,哪些是契合主題的信息,哪些是對申請有利的材料,哪些是會打動教授的內容。給大家一些信息表中的問題作為參考:哪個人物或者哪件事情,讓你鐘情于你的專業(yè)?是什么樣的想法或者際遇,幫你堅定了到美國學習的夢想?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收獲了怎樣的心得?進行了哪些創(chuàng)新?在研究的過程中,你采用了怎樣的方法?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在實踐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新的問題?是怎樣解決和克服的?
不過,對于擁有多年留學指導經驗的我們來說,很清楚大家看到這一大堆問題的時候,絕對不是思如泉涌,通常會是比較茫然而郁悶的。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并不是信手拈來的,而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認真思考的,需要思想與思想的碰撞,需要歷史、現(xiàn)實與未來的三重奏,而且在回答前一定要謹記,這是論述題而不是問答題。
所以,為了讓大家在不喪失信心的同時還能挖到優(yōu)秀的PS材料,并且避免閉門造車的狀況出現(xiàn),我們采用了最直接而有效的溝通方式:談話。經過實踐,它簡直成為了PS材料的挖掘機,像打開埃及地下的寶藏一樣,讓我們欣喜地看到申請者思想的大門被我們一一打開,而里面裝滿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貝。還是那句老話: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兒,請大家隨時將這些豐富而珍貴的資料記錄下來。
實戰(zhàn)分析
一位擁有5項研究、7篇論文、1項專利和24個課外活動成果的同學要申請計算機系的博士。我們在幫他整理了完整的材料信息后發(fā)現(xiàn)他做的東西特別多且雜,于是我們用三個樹形結構圖梳理信息,,構成了PS中的三條主線。從課內開發(fā)、科研活動和社會實踐三個方面綜合呈現(xiàn)了他的專業(yè)背景和經歷。
而對于背景比較單薄或者比較相信沉默是金的同學,可就沒這么簡單了。有一位申請政治學的同學,就在這個行列。他就讀的是中國第一的文科院校,條件很優(yōu)秀,然而,他卻對自己的PS一點思路都沒有。在平時咨詢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諸如此類的問題,而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于是,我把他叫到小屋里,像警察做筆錄一樣追尋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經過兩次深談,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從他的家鄉(xiāng)背景(廣西)聊到東盟,繼而聊到中國的和平崛起;從他曾經在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yè)實習過的經歷可以聊到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繼而聊到兩個國家從經濟到政治的博弈,以及那個會說中文的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從他的畢業(yè)論文,我們可以聊到臺灣問題,聊到他的世界觀,聊到那些去過臺灣的學者們。不經意間,已經談到了好幾項現(xiàn)在中國國際關系領域中最熱門的話題。所以,學生不是沒特點沒的說,關鍵還是看引導者的水平。
文書,追求的本是一種和諧
一篇好的PS還需要有一個特別的結尾,使教授對你的好感瞬間變得波濤洶涌,錄取你的愿望變得像干柴烈火,就好像一個演出需要有一個驚艷并且有力的ending。
曾經有這樣一種說法:有些學校的教授每到申請旺季都會跑到深山中租一個靠近湖邊的小木屋,為的是在審閱中國學生資料時可以蕩舟湖上,從而減輕貧乏的文字帶來的精神折磨,足見閱讀中國學生PS的過程給予了他們怎樣的痛苦。所以真誠地拜托各位正在或者將要進行PS寫作的同學們,為了我們敬愛的教授們的健康,請不要再寫像廢寢忘食、早出晚歸之類的故事,也不要再描述每天早上在操場或者小樹林里背單詞的場景,更不要再出現(xiàn)像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課后按時完成各科作業(yè)這樣的詞句。再有,不要總是引用逝者的話,不要總是描寫從China Daily都能讀得到的新聞,因為一個好的申請者要懂得獲取,同時也要懂得貢獻。這樣做的結果總是讓人覺得你是在刻意拼命地討好和滿足教授的要求,反而會帶來不利的影響。而大家最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的是,你的加入能夠給這個研究團隊帶來什么,你能夠為你未來的同學、課堂、院系、學校帶來什么樣的體驗和影響。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好的申請者和教授之間會像情侶一樣,彼此需要對方,只有這樣才會讓教授覺得你們彼此契合,才能相信你們未來在一起會有很好的溝通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