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的發明原理
- (日)高木芳德
- 650字
- 2019-01-05 06:04:32
問題抽象化
39個煩惱
很多問題都是因為需要同時解決兩個以上彼此矛盾的問題而產生的。前文列舉的40個發明原理則有助于解決這些矛盾。
例如飛機機翼。如果航行過程中機翼損壞會導致重大事故,所以強度越高越可靠。但是提高強度就要增加金屬的用量,重量隨之增加,燃料的消耗就會更多。也就是說,既追求強度,又追求輕量化,就會出現矛盾。
實際上,這種情況可以用“#40復合材料原理”來解決。使用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CFRP)可以消除這個矛盾。
但是,每次面對不同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從40個發明原理中做出選擇呢?
使用“矛盾矩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阿奇舒勒不僅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抽象化,總結出了40個發明原理,還對“專利要解決的問題”本身進行了抽象化。他發現,人們要解決的煩惱歸根結底只有39種。TRIZ把這些需要解決的煩惱稱為“特性參數”。
然后他還想到,對于同樣的煩惱組合,可以使用同樣的發明原理,于是重新整理了數十萬件專利,按照效果大小的順序列出所有能夠有效解決各種矛盾的發明原理,做成一個表格。
這個表格被稱為矛盾矩陣,橫向和縱向各有39個項目,規模非常龐大。它的用法很簡單,只要參照兩個相互矛盾的特性參數相交叉的單元格,就可以知道哪個發明原理可以發揮作用。
以前文提到的飛機機翼為例,如果將特性參數14:強度和1:運動物體的重量看作矛盾的兩個方面,找到二者的交叉點,就可以找到“#40復合材料原理”。

由此可以看出,TRIZ能夠通過定量的數據分析提出解決方法,這一點也是它與那些只整理問題并進行聯想的其他解決方法的本質不同。
第1部分結尾附有阿奇舒勒制作的矛盾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