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日常生活中的發明原理作者名: (日)高木芳德本章字數: 847字更新時間: 2019-01-05 06:04:31
第1部分 TRIZ發明原理入門
發明方法要符合科學,
而且必須符合科學。
——TRIZ首創者 根里奇·阿奇舒勒
TRIZ發明原理
TRIZ發明原理是什么?
TRIZ意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理論”,是一個目前仍在繼續發展的龐大的理論體系。本書所介紹的“發明原理”為TRIZ的原點,同時也是其他所有理論的基礎。
正如前言介紹的,這些發明原理是在研究了大量專利的基礎上創立的。
阿奇舒勒曾經是蘇聯專利審查員,在接觸大量專利的過程中,他注意到了一個現象:在不同領域里,相同的問題和相同的解決方法總是會反復出現。
此外,阿奇舒勒還注意到了另一個事實:某個領域最近才獲得解決的問題當中,其實有九成都已經在其他領域得到了解決。
所以阿奇舒勒最終提出了“解決問題的通用流程”。
面對有待解決的問題,人們有時可以根據過去已經解決的類似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順利地類推出解決方法。
擅長解決問題的人,很多都是善于對過去解決過的問題進行引申的人。
不過,這樣的話,要擅長解決問題,就要先解決過很多問題。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恐怕有點難。
此時可以用到TRIZ的發明原理。因為這些原理就是解決問題的通用流程,是從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法中提煉出來的。
也就是說,世界上數不勝數的“具體的解決方法”,都可以歸結到這區區40個普遍性原理當中。
把這些原理作為解決問題的線索,既可以獲得其他領域的新知識,同時還可以獲得如何重新組合已有要素的重要啟示。
本書從下一頁開始,介紹了從“#1分割原理”到“#40復合材料原理”的內容。隨著序號增大,發明原理逐漸從較為抽象的內容過渡到具體的解決方法。

1分割原理

2分離原理

3局部質量原理

4非對稱原理

5合并原理

6普遍性原理

7嵌套原理

8配重原理

9預先反作用原理

10預先作用原理

11預先防護原理

12等勢原理

13逆向思維原理

14曲面化原理

15動態化原理

16不足或超額行動原理

17維數變化原理

18機械振動原理

19周期性動作原理

20連續性原理

21高速運行原理

22變害為利原理

23反饋原理

24中介原理

25自服務原理

26替代原理

27一次性用品原理

28機械系統的替代原理

29流體作用原理

30薄膜原理

31多孔材料原理

32改變顏色原理

33同質性原理

34拋棄或再生原理

35參數變化原理

36相變原理

37 熱膨脹原理

38加速氧化原理

39惰性環境原理

40復合材料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