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第一冊):先秦至盛唐
- 侯會
- 2518字
- 2019-01-05 08:16:23
三、《周易》里面有詩歌
誰說《周易》“老掉牙”
“五經”當中,《易》最為神秘。其實這是一本很實用的算卦書。算卦古稱占卜,幾千年前的人難以把握自己的命運,一動一靜都要占卜一番,測測吉兇。占卜在他們的生活中,就跟吃飯、穿衣一樣重要。
商代占卜常用龜甲和獸骨。占卜時,先在甲骨上鉆個眼兒,再拿到火上去燒,觀察眼兒周圍的裂紋,來定吉兇,并把占卜的日子、事由、結果等刻在甲骨上,那便是甲骨文了。
可是這樣做很麻煩,而且隨著農業的發展,狩獵和畜牧漸漸衰微,甲骨并不是總能找到,于是人們漸漸改用蓍(shī)草來占卜吉兇。
蓍草是一種長壽的草,到處都能找到。人們認為它閱歷久,有靈性,能知過去未來,就用它來代替甲骨,并把這種占法叫“筮(shì)”。
筮的方法現在已經失傳了。有人推測它可能跟數有關。比如拿一把草稈兒數一數,看看是奇數還是偶數。當然也可能是把整根的和斷開的草稈兒排列起來,組合出一些變化的圖形。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八卦。
八卦相傳是伏羲創造出來的,有一種說法是:黃河里忽然浮出一匹龍馬,背上馱著一幅八卦圖。伏羲“依樣畫葫蘆”地描下來,于是世上有了八卦。這自然都是神話。八卦興起于商末周初,很可能是巫師或專管卜筮的官吏歸納出來的。
八卦的基本單位只有兩個,一種是整畫“”,叫陽爻(yáo);另一種是斷畫“
”叫陰爻。把陽爻、陰爻三個一組結合起來,可以排出八組不相重復的卦,每卦有一個專名,并指代一種事物。這八卦是
、
、
、
、
、
、
,各有名稱,稱作乾、兌(duì)、離、震、艮(gèn)、坎、巽(xùn)、坤,分別代表天、澤、火、雷、山、水、風、地。

陰陽八卦圖
可是八卦太簡單,又怎么能拿來代表萬事萬物呢?于是有人把八卦兩兩重合,排列成六十四組不相重復的卦象。每一卦象包含六畫,也就是六爻;六十四卦合起來,總共有三百八十六爻。——本應是三百八十四爻,《乾》《坤》兩卦各多出一爻來。
據說把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的人是周文王。他被商紂(zhòu)王囚禁在羑(yǒu)里那地方,坐牢時閑得無聊,就像玩魔方一樣搞啊搞的,終于推演出六十四卦來。
記錄并講解這些卦象的書就是《易》。先前叫《易》的書有三部——《連山》《歸藏》《周易》,合稱“三易”。可惜前兩部已經失傳,只剩了一部《周易》。
書名中的“周”,是指周代。“易”呢,說法不一。有人說是簡易的意思,因為用筮占卜比用甲骨容易些。也有人說是變易、變換的意思,《周易》中不是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窮:困窘。通:通達。久:久遠。)嗎?還有說“易”是官名的。
這么復雜的體系,它的基本單位只是陰爻和陽爻。這個道理啟發了西方科學家,他們在發明計算機時,就參考了中國八卦的體制,建立了二進制模式。誰說八卦老掉牙?它所包含的認識機制,至今還煥發著生機呢!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周易》分《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易經》是主體,記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其解說詞,稱“卦爻辭”。《易傳》則是對《易經》的解釋和闡發。
《易傳》有多種,名稱各異,如《文言》《彖(tuàn)》《象》《說卦》等,有的還分為上下篇,總共有十種之多。這就像給《易經》安上翅膀,因此又稱“十翼”。
過去都說《易傳》是孔子作的,這當然是借著孔子的大名給《周易》貼金啦。據學者考證,《易傳》里包含著不少戰國和秦漢時人的觀點與主張,那時候孔老夫子早已不在人世了。
試著從《易經》《易傳》中挑出一兩句對今天影響尚存的格言來,《乾》《坤》兩卦的《象》辭肯定能入選。試看《乾·大象》: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是對《乾》卦總體精神的概括。有人問:《乾》卦代表天,為什么不叫“天卦”呢?古人解釋說:“天”是指自然界的現實存在,“乾”則代表天的一種精神。“乾”與“健”同,有強壯、剛健之意。
世上萬物皆有盛衰,“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嘛,但只有“天”不會疲倦,你看日升月落、四季交替、周而復始,“天”何曾有片刻懈怠停歇?
“天”的剛健之德感動了君子,君子也因而奮發自強、拼搏不止。《乾》卦爻辭中有“君子終日乾乾”,講的便是這個意思。
儒家學派主張“溫良恭儉讓”,多半給人偏于陰柔的印象。然而其內在精神卻是剛健純粹、中正不倚的,一旦目標認定,便矢志不渝、絕不放棄!
再看《坤·大象》: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卦代表大地,有著遼闊深厚、承載萬物的胸懷體魄;精神上與《乾》卦相對,以柔順、承受為德,體現為寬厚包容的品德。這同樣感化著君子。

清華大學校徽
清華大學是中國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其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即取自《乾》《坤》兩卦的《象》辭。勇猛精進而又謙遜寬容,這不但是對青年學子的要求,也已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
《周易》爻辭美如詩
在專掌卜筮的人看來,卦辭、爻辭里面,都充斥著吉兇禍福的征兆。可是從文學的角度看,有些卦爻辭竟是很好的文學作品。
譬如《周易·睽(kuí)》卦的爻辭,記述了旅行者途中的見聞,很像是一篇歷險記。這位旅行者在途中“見豕負涂,載鬼一車”(見到一口豬躺在泥地上,又見一車鬼向他駛來)。他剛要拉弓射箭,卻又松開弓弦。原來那不是鬼,是一車穿著花哨的鄉親,趕著車去迎接新娘。
另有《賁(bì)》卦,說的也是迎親的事,即男方到女家迎娶新娘,出發前的準備,路上的情景,到女家后送上聘禮的過程。連女家嫌禮物帶得少,還鬧了點兒小摩擦,都敘說得十分生動。
有些卦爻辭像詩歌一樣美,不但韻腳和諧,節奏也顯得明快跳蕩,像《賁》卦第三爻的爻辭說:
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賁如:花紋斑駁貌。皤(pó)如:雪白貌。翰如:馬鬃飄飄貌。一說“翰”也有白的意思。匪寇:不是盜寇。婚媾(gòu):婚姻,嫁娶。
意思是說:那旁有人騎著駿馬,毛色雪白略帶紋路,馬鬃飄飄好不威武,不是盜寇而是迎親的隊伍。——那個時代大概盛行搶親的習俗,娶親的人騎著駿馬在大路上馳騁,讓人鬧不清是迎親的新郎,還是打家劫舍的強盜!

《周易注疏》書影
由于一些卦爻辭中含著很深的寓意,因此人們常把《周易》看成蘊含哲理的書,《易傳》的解釋把《周易》更加哲理化了,里面又塞進不少儒家學派的理論。就這樣,一部古代的卦書,儼然變作莊嚴而神秘的儒家經典。在古代,解釋《周易》的專著有成百上千種。那時的《周易》,真算得上一門大學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