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梅十五歲那年,哥哥經(jīng)過千辛萬苦,終于在“房屋交換中心”,換得了一所比較大的房子。當時的年代,每個宅院門口會懸掛五星紅旗。每到逢年過節(jié),院里的鮮族人就穿上特色的民族服裝,熱情的表演歌舞,說著一大長串漢人聽不懂的“方言”。雖然說著不同的語言,但大家都親如一家人,那時候可真是遠親不如近鄰啊。
第二年春,一直住在蘭州的勝梅二舅,突然登門拜訪。因為當時那個年代都不富裕,一個大餅就能換個媳婦兒,又趕上饑荒,于是山東、河南等地出現(xiàn)了移民潮,有的逃到關西,有的跑到了關東,很多親人分離,人們俗稱的闖關東由此得名。
在勝梅有記憶以來,這是第一次見到二舅,以前只是在母親的口中聽到過這個稱呼。二舅看一家人生活條件比較簡樸,于是想臨走時把勝梅帶到蘭州生活,但母親死活不讓,第一是自己的骨肉很難分離;第二害怕勝梅年紀小,給人家添麻煩。如果當時勝梅跟隨二舅到蘭州,那么或許就不會有今天這個故事了。
一九七六年初中畢業(yè)后,勝梅和勝萍成為了待業(yè)青年。而同年的勝萍,畢業(yè)后就下鄉(xiāng)去建三江農墾區(qū)了,地理位置在今黑龍江省富錦市附近(以前叫富錦縣)。在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中,勝萍年齡是最小的,因為她來自哈爾濱,所以同事們都叫她“小哈爾濱”。就這樣一直到一九七八年下鄉(xiāng)歸來,接了父親的班。四十多年后,同一班級下鄉(xiāng)的人再次遇見時,眾人相擁而泣,當她們知道勝萍患病后,無不咂舌惋惜。“白瞎了!這么有辦事兒能力的人,怎么就得病了呢!”
勝全也早已成長為眾多女孩追求的對象,身材高大一表人才,皮鞋亮到可以反光,襯衫領口永遠是潔白的,而這背后一切的成果,都是勝梅的功勞。無論什么時間,總會有亮眼的小姑娘來找勝全。而其中一個更是才貌出眾,母親看著勝全每晚約會都很晚回家,有些擔心:“全兒啊!以后不要這么晚出去了,你談戀愛媽不反對,但是也不能太晚了,天黑了就早點給對象送回去,太晚了人家家里人也著急啊!”
不久后,勝全意外得知了女方患有肺結核,在第一時間告訴了母親后,母親考慮到家里的小女兒憂慮的說:“無論你選擇和誰在一起,媽都不會反對的,但是你應該考慮清楚,你還有兩個小妹妹呢!”
思量了很久,勝全決定帶女友去醫(yī)院做檢查,開始對方很抗拒,她不確定男友是不是知道了自己的狀況,但最終還是被勝全說服去了醫(yī)院。醫(yī)生很聰明的支開了女方,若有所思的問勝全:“她是你對象嗎?”勝全點頭,醫(yī)生舒了口氣接著說:“那你可要做好心里準備,你對象有肺結核,我建議現(xiàn)在馬上接受治療……”
離開醫(yī)院后,二人都陷入了沉默。女友突然停住腳步,勝全回過頭,發(fā)現(xiàn)她已是滿臉淚水,勝全走上前對她說:“你別哭,有病可以治啊!你這樣我心里也不好受,我相信你接受治療肯定會好起來的!”對方低著頭,不知道心里在想著什么,而兩個人最后還是分開了。
勝梅本可以畢業(yè)后就馬上工作的,但由于被父親單位忽略了,所以從一九七七年開始就做各種臨時工,包括替別人包裝糕點紙袋,那時的紙袋成本一個才幾分錢。而在這期間最讓她難忘的,就是在工地搬磚了,這個工作可不是一般人能堅持下去的,工長為了把工作效率最大化,進行了一系列的人員篩選,規(guī)定每人一次搬十塊磚,優(yōu)勝劣汰。篩到最后,只有勝梅和另一個女孩,非常艱難的挺過了這個測試。由于她表現(xiàn)比較不錯,還獲得了一等工資,總共一塊七毛五。
而后,勝梅又在社區(qū)找到了一份包糖的工作,工資雖然不高,但起碼讓她的生活充實了起來。當時做這份工作也有很多人,她們都共同住在一間宿舍里。有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兒也在做這份工作,這個小男孩包糖的速度特別快,但由于年紀小比較淘氣,有時就爬到柜子上,雙手合十,嘴里還念叨著什么:“……”看到此情景的勝梅被逗得前仰后合。不僅僅是他,一撥人里總會有那么一兩個活寶人物,勝梅宿舍里還存在另一個活寶女孩,她經(jīng)常趁著室友睡覺時,在她們臉上涂鴉,畫完后,還指著室友的臉問勝梅:“你看她美不美!”弄的勝梅啼笑皆非。
大姐勝春偶爾會帶著自己的兒女,回家看望父母和家人。大姐的小兒子很淘氣,每次看見坐在門口的姥爺,就調皮的上前胡亂撫摸姥爺?shù)念^,嘴里還念念有詞:“小光頭,真好玩!”姥爺被弄的哭笑不得,拍著他的屁股說:“你這個小兔羔子!”大姐的兩個女兒則更淘氣,她們趴在二樓樓梯扶手上向下劃,勝梅和勝萍在一旁擔心的提醒著,可她們似乎完全不在意,你說你的我玩我的,仿佛什么都沒聽見。
而在這之后的一九七七年,勝梅父親因為肺氣腫,在被送去醫(yī)院的途中,與世長辭在了大姐大女兒的懷中。勝梅每次回想起父親生前每晚只能趴著睡覺,就一陣陣心酸,年幼的她還曾單純的問父親,為什么要趴著睡,父親回答:“老姑娘啊!你爸要是能躺著早就躺下了。”而現(xiàn)在卻只有一具冰冷的尸體,她再也聽不到父母因為溫飽問題而吵架的聲音了,即使她很想聽到……
從一九八零年開始,勝梅一直在機械廠工作,她廠里廠外的忙活著,本本分分的做著自己的工作。而二姐也因為在商店的工資低,選擇去薪酬更高的飲料廠,這也正是改變了她一生的選擇……
八三年后,勝梅又轉職去做一名幼師,比起在機械廠的同事,小朋友就好相處多了,在他們幼稚的思想里,不會和你有任何利益瓜葛,喜歡你,和你玩;不喜歡你,就大聲的告訴你,從來不會掩飾自己的想法。人活一生最終才發(fā)現(xiàn),只有兒時才是最快樂的。
幼師最頭痛的就是孩子們午睡的問題,在所有班級中,只有勝梅的班級是最安靜的。園長有些好奇的站在后門的窗戶外偷看,他想知道勝梅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讓孩子們都睡覺的。可站在門外的園長只看到,她小聲的和孩子說了些什么后,那些孩子就都很乖巧的爬上床睡覺了。
從那以后,園長紛紛把隔壁班級不愛睡覺的小朋友,調劑到她的班級。剛開始被轉去的幾個孩子很不聽話,該午睡時又作又鬧,因此也把其他床的小朋友吵醒,但勝梅始終耐心勸解,哄騙她們說:睡午覺后領著你們去玩。就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那些不愛睡覺的孩子,終于在她的哄騙下,安心睡午覺了。
剛開始做幼師時,勝梅心中很壓抑,她認為每天與孩子打交道的工作沒有太大的發(fā)展,于是就有了離職的沖動。在做了一段時間幼師后,終于鼓足勇氣和園長說了自己的想法。園長很看中她,在對方的極力挽留下,勝梅決定暫時繼續(xù)做幼師。為了能留住勝梅讓她安心工作,園長還特意給她調配到幼兒園的大班,大班的孩子年紀比較大,也相對好管理些。
勝梅那時候很愛吃餃子,所以母親幾乎每天都包餃子,等勝梅下班回來煮給她吃。而勝萍卻非常討厭吃餃子,每次看到母親在搟皮兒,就憤憤的對母親說:“媽!你天天也不嫌累,就給那個“豬”包餃子吃,看把她養(yǎng)的肥頭大耳的。”母親哭笑不得的回答:“你咋這么說你妹妹呢!你不愛吃還不讓別人吃啊?她愿意吃餃子讓她吃,媽再給你做別的。”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份,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勝梅終于被分配到了一份工作。這份在商店的工作顯然來之不易。在當時那個年代,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可是一輩子的根基。
由于在幼兒園做教師的突出表現(xiàn),園長并不愿意放棄勝梅,他希望勝梅還可以繼續(xù)留在幼兒園工作。為了這件事,園長還親自登門拜訪了勝梅母親,母親的想法很簡單,只希望女兒能有份穩(wěn)定的收入,不求名不求利,只愿本本分分的生活一輩子。既然有了這樣一次正式工作的機會,就不能錯過。勸解無果,園長搖著頭,只好無奈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一九八四年初,勝梅正式進入到商店工作,成為了一名銷售員,這也正是固定了她一生職業(yè)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