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那時勝梅家的大門里面并沒有門鎖,晚上睡覺時,就在門把手上別一根棍子,勝梅總是擔心棍子會掉下來。
也正是趕在這個檔口,勝梅家附近就開始鬧黃鼠狼(人們俗稱的黃皮子),鄰居們的雞窩接連被掏,母親得知后,再也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她每晚都在窗戶邊兒守著,一聽到雞窩有動靜,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窗戶里翻出去,一邊往雞窩方向跑,一邊用棍子敲擊地面,黃皮子被嚇得快速竄進黑夜不知所蹤。
一九六七年,勝梅和勝萍上學讀書。因為種種原因,姐妹倆并沒上幼兒園。入學時她們九歲,是班級里最老實、也是年齡最大的學生,所以常在放學時受到班里其他同學的欺負。為此,母親特意叮囑兒子,到學校和老師反映情況。老師知道此事后,狠狠的教育了那幾名欺負她們的同學,當時的學生比較聽話,幾句嚴厲的批評,就足夠他們反省的了。從此,接妹妹們回家成了勝全的家常便飯。
勝梅姐倆在班里的成績比較優秀,屬于中上等水平。二人每次完成的作業本,老師的評分基本都是一模一樣的“甲”字,班主任老師時常拿著她們的作業,給全班同學展示……
“看看人家姐倆的作業,字跡工整,像一個人寫的似的!再看看你們的,像蟑螂爬的,你們應該多向人家學習!”
然而勝梅膽子非常小,以至于上課從來都不敢舉手發言。因為她害怕被人注視的感覺,如果回答錯誤被人嘲笑,那就更沒面子了。雖然過去了這么多年,勝梅卻依然記得曾經背過的一首唐詩,詩名叫《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
為了響應國家“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提高學生自我防衛的能力,學校會在上體育課時,教學生們自衛反擊的技巧。學校要求每個家長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一把用木頭削的木槍,槍身大概兩尺半長,上面涂著各種顏色的漆。待老師發出號令,一排學生拿著手中的木槍,站在一根棍子前比劃著,并且喊著口號:“突刺!殺!”
升初中時,姐妹二人在同一所學校。到了初二,因為學校重組,勝梅被調配到其他學校就讀,勝萍還繼續留在原校,就此姐妹便分開了。勝梅在新學校的班主任姓石,有點弓背的他,沒少在背后鼓勵勝梅,總是暗中提攜她,主動點名讓她多回答問題,對她很是器重。或許是因為受到老師的青睞,而后勝梅漸漸變得勇敢起來。
初二下學期,勝梅還獲得了班上的“積極分子”稱號。又因為下場勞動的緣故,再次獲得了“勞動積極分子”。雖然這個稱號不能說明什么,但也足矣讓她興奮了很久。然而在下場勞動時,卻只在照片上留下了一張背影……現在回想起來,只有滿滿的遺憾。下場勞動,就是下地干農活,幫助別人蓋泥草房。當時的日子真的很是艱苦,物資不僅短缺,很多家庭衣褲都是共享的,家里五口人可能只有四條褲子穿。再看看現在,嶄新的衣服沒穿幾次就扔掉,時代真的會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
二姐勝萍很懂事,因為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好,所以一有機會就去單位向父親要錢拿回家里,但父親每次給的錢,都少的可憐。勝萍看著手里那幾張數額較小的紙幣,略帶哭腔的問父親:“就給這點兒啊?!”父親面露難色的安慰女兒:“爸沒有了,一共就這些,你拿著回去吧!”雖然嘴上不愿意,但卻沒有任何辦法。單位的其他同事,也為此出來勸解過父親。
“你工資應該多給家里點,兩個小女兒正長身體呢!你大女兒以前也來找你要過好多次,你留著這一半工資還在外面開小灶改善伙食,可家里人連吃穿都成問題,你老婆給你養了那么多孩子,沒功勞也有苦勞吧!你應該多考慮一下你家人!”
然而勸解完全不起作用。每到月末開支,兩口子總會因為經濟和溫飽的問題而爭吵,作為兒女的勝梅和勝萍,也只能做無用的勸阻。每次吵架過后,母親都拿著剪刀,領著孩子們偷偷跑到山上委屈的流眼淚。勝梅看到母親憔悴的面容,大聲的哭了出來,她抱著母親說:“媽,我們回去吧!以后我會聽話的!”母親看著滿臉淚水的女兒,摸了摸她的頭。雖有一肚子苦水,但又怎么向一個沒懂事的孩子訴說呢……
當然事從兩來,母親性子比較急,而父親又很老實,其實兩個人吵架沒有對錯之分,就是因為雙方性格不合導致的。每次吵架后,父親都跑到大姐夫家里,大姐夫會給岳父準備幾碟小菜和幾瓶啤酒,陪著他一邊在小房間里吃,一邊勸著岳父。
盡管再傷心難過,日子也還是要繼續過下去。此時哥哥勝全,也獲得了分配到電車廠的第一份工作。哥哥參加工作后,一家人的生活才稍有起色,但怎奈好景不長,由于家庭生活困難,電車公司的工資又少,勝全最終放棄了這家國營單位,而轉行去做裝卸工。父母自然是反對的,裝卸公司的工作非常艱苦,勝全卻執意要去,他想用自己的勞動,換來一家人富足的生活。父親怕兒子去裝卸公司吃虧,所以堅決反對,那時的裝卸公司“排新”很嚴重,剛去的新人肯定會受到老員工的壓迫。在勝全的軟磨硬泡下,父親終于同意讓他去裝卸廠工作,不過即使是做裝卸工,也是東奔西跑求來的位置。由于父親交際比較廣,為此也省走了一些冤枉路。
就這樣,勝全做起了裝卸工,雖然工作不輕松,經常會受到老員工的排擠和欺負,但他從沒屈服過,無論卸火車上的物資有多重,他都用那雙肩膀默默的堅持,一想到能為自己和家里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勝全身上就充滿了力量。雖然離開了旱澇保收的國營單位,但一樣東西卻被保留了下來。那時公車收票員都有一個裝錢的背包,哥哥看勝梅喜歡那個包,便送給她做了書包。日后,勝梅上學一直背著那個背包,雖然背了很多年后,表面出現幾處破洞,卻依然舍不得扔掉。
自從勝全去裝卸公司工作,最辛苦的就是母親。勝全在單位住宿,大約一個星期回來一次,母親則在他每個星期回來的時候,凌晨兩點早早的起床,目的是為他準備早餐。勝全特愛吃包子,母親每個星期都會為他蒸一大鍋包子,算作他的早午飯。在裝卸公司里,有一位姓鄭的大哥,是勝全的同事,鄭大哥是個熱心腸,在勝全剛來的時候,鄭大哥沒少幫他。由于鄭大哥家庭條件不好,每餐只吃窩頭和咸菜,看著他可憐,每次勝全都分幾個包子給鄭大哥,那時候的人不會考慮像那么多,一個小舉動就能讓人感動一輩子。
裝卸工最開始的工資是每月一百三十元,在當時那個年代已經是非常高的了,后期更是加到了二百元。而每月開支,勝全都一分不少的把錢交給家里,他會用調侃的語氣問母親:“老太太!我明天開支了,你想吃什么?”而母親盡管嘴上強硬,心里卻很溫暖:“臭小子,開了工資,別亂花!”
哥哥回答:“嗯!對,老太太,都給你拿回來,留著錢等著長毛!”母親被逗得前仰后合。
盡管嘴上說不買,勝全還是給母親買了各種糕點,北方俗稱叫“大八件”。一家人的生活環境也因為哥哥的工作,一點一點變得富裕起來,每次發薪,他都給妹妹買一大堆好吃的,什么點心、水果、罐頭之類的,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