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構建學習熱情是建構主義教學的核心
收到段燁老師的大作,甚是喜歡。建構主義最近在中國培訓界越來越受重視,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段老師的這本書從理論和實踐上全方位解讀了建構主義在課程設計中的應用,相信對建構主義教學感興趣的培訓同人有極大的裨益。
閱讀此書讓我想起十幾年前在華為做培訓的一個教學案例,當時我任培訓班班主任,培訓對象是購買華為SDH光傳輸設備(簡稱SDH)的來自移動、電信等運營商的客戶學員。培訓期為一個月,包括四個模塊內容:SDH原理、SDH設備、SDH網管操作、SDH設備故障排除。課程設計也是按照每個模塊一周的時間來安排的。連續幾個班下來,培訓情況不甚理想,總結為兩點:學員累,培訓滿意度不高。學員累,是因為大部分學員之前沒有接觸過SDH,所以開始連續一周的大量概念、新名詞、符號、英文縮寫,讓他們很難接受。學員疲累了,滿意度自然就不高。連續幾期的滿意度都在78~83分,離培訓中心要求的90分以上的滿意度,還相差甚遠。
華為培訓,客戶滿意度就是生命線。為了提升滿意度,我們進行了內容設計優化,采用了類比教學法,把SDH光傳輸同目前他們熟悉的傳統電纜傳輸進行對比,并圍繞傳統電纜通信同SDH通信的差異展開內容。這樣的課程調整,通過學員熟悉的電纜傳輸入手,構建了學員過往的經驗,讓新的知識和過去的經驗產生了連接,容易被吸收,從而提升了培訓的效果。事實證明,采用這種方式后,總體的培訓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后面連續幾個班的培訓滿意度都在85~90分,較之前增長了近10個百分點。
當然,滿意度還是不到90分。我們深刻意識到,盡管通過構建經驗,學員比較容易吸收新的內容,但是連續一周的理論培訓,畢竟是枯燥的,學員的學習興趣并沒有被激發出來,后面的實操雖然跟上了,但第一周不愉快的印象已經形成,總體培訓滿意度很難上90分。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對整個課程設計做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將原理、硬件、網絡操作、故障排除這四個模塊的內容交叉進行,第一周原理、硬件,第二周原理、硬件、網絡操作,第三、四周開始四個模塊同步進行。這樣改變帶來的直接好處是,學員從第一周開始就接觸了實操,有了興趣,第三周開始就接觸了實際工作中的故障排除,不僅增加了興趣,還有了學習成就感。到第四周學新的理論,也發現沒有以前那么難了。新的課程安排實施后,學員不累了,講師輕松了,總體滿意度也提升到了90分以上。此次課程優化設計獲得了培訓中心的贊許,本人也因此獲得了當年華為“優秀培訓講師”的稱號。
之所以回顧上述的培訓案例,是因為我發現該期間所做的課程設計的優化和成功,在于無形中運用了建構主義思想進行課程設計。
第一次調整,是建立學員新知識和舊知識的關聯,從而降低了吸收新知識的難度,提升了學習效率,屬于構建經驗。
第二次調整,是通過導入學員喜歡的內容,降低內容的難度,循序漸進,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有成就感,從而構建了學員的學習熱情。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的確,在整個培訓實施過程中,沒有比點燃學習熱情更為重要的事情。我們不僅要構建經驗,讓學員在自我熟知的領域習得新的內容,更要激發學員內在的學習熱情和成就感,讓他們在自我驅動下取得更好的培訓效果。
由此可見,構建學習熱情是建構主義教學的核心!
朱曉波
好屋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