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失控”是件恐怖的事情

人有多渴望掌控自己的命運呢?人們害怕承認自己大多數時候都無法掌控世界的事實,以至于你只要給他們一點點哪怕是他們正在掌控的錯覺,他們也會因此覺得多了一點安全感,少了一點焦慮。

電梯的關門鍵與療養院里的植物

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讓志愿者暴露在強噪音中完成解決問題的任務。其中一組志愿者不能控制噪音,而另外一組志愿者面前放著一個按鈕。科學家告訴他們說,按這個按鈕就可以停止噪音,但又囑咐他們只要還能忍受的話,就盡量別按。實際上,按鈕沒有任何作用,它是讓志愿者形成了一種自己可以控制噪音的錯覺。在實驗中,其實并沒有志愿者真的按下按鈕,但他們比沒有按鈕的志愿者更好地完成了任務。有控制感的錯覺讓他更能忍受痛苦。羅爾夫·多貝里.(2013).清醒思考的藝術:你最好讓別人去犯的52種思維錯誤(16.控制錯覺).中信出版社.

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很多電梯的關門鍵根本是不起作用的。為了安全考慮,不少電梯都被設計成是在開門后間隔一個固定時間后才能關閉。但是這些電梯里無一例外都會有一個關門鍵,如果你按下關門鍵,它甚至會亮一下或者閃一閃,好像告訴你它正在努力關門似的。為什么要安上這樣的一個不起作用的按鍵呢?這是因為只要乘客感覺自己正在控制關門這件事,他們就會覺得安心。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很多寫字樓里的空調溫度調節開關也只是擺設。其實這些寫字樓的中央空調是無法調節溫度的。但樓里難免一些人覺得太熱,另一些人覺得太冷。于是空調廠商就很狡猾地在每個辦公室里都安裝一個溫度調節開關。只要讓人們以為自己正在控制溫度,他們對溫度的焦慮感就下降了。即便我們的行動實際上對世界毫無影響,我們也總是試圖去做點什么,只要自己做了,就會產生行動控制了結果的錯覺,讓自己好受一點。例如,我們明知道擲骰子時點數大小完全是隨機的,但我們希望得到小一點的點數時就會輕輕拋,希望得到大一點的點數時就會用力拋。這種心理無處不在。

可見,“感覺到自己有控制力”這件事,即便是個錯覺,也能顯著降低人們的焦慮感。如果它成真,那就更是威力無窮。有研究表明,員工如果能主宰自己那片辦公區域的外觀和風格,那他們的工作效率就會變得更高,身心也更加健康Knight, C.&Haslam, S. A.(2010). The relative merits of lean, enriched, and empowered offices:A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workspa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well-being and productivity.16(2), 158-172.。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員工可以自己設計辦公區的谷歌公司能擁有如此強大的創造力。控制感帶來安全感,安全感讓人松弛。而松弛是催生創新的最佳方式。

在一項經典研究里Langer, E. J. & Rodin, J.(1976). The effect of choice and enhanced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ged: A field experiment in an institutional set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34(2), 191-198.,科學家給住在一個療養院四樓和二樓的老人分別布置了一些任務。科學家對四樓的老人說,療養院準備了一些植物送給老人,老人們可以從植物里自己挑選一個去養護(也可以選擇放棄),一旦拿到了植物,他們就得自己負責照顧它。另外,療養院還安排了電影放映,老人們可以在兩個時間里自由選擇一個去看。二樓的老人得到的信息則做了變化,他們沒有選擇植物的權力,護士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株植物,而且他們被告知護士會每天負責照顧這些植物。電影放映的時間雖然還是有兩個,但療養院會通知他們在哪個時間去看。顯然,差別在于四樓的老人擁有控制自己生活的權力,而二樓的老人對生活完全失去了控制力。結果在隨后的調查問卷中發現,四樓的老人覺得自己比二樓的老人更快樂,更富有活力。他們甚至變得更加機敏,對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也顯著提高。更要命的是,18個月后科學家重回療養院,發現二樓的老人中有30%離開了人世,而這個比例在四樓的老人中僅為15%。可見,失去掌控力的恐懼對身心的打擊是毀滅性的,甚至影響到了壽命。

夏洛克的假死之謎與恐怖電影的至高境界

其實,我們一直在電影里模擬體驗這種恐懼。電影要抓住觀眾的情緒,最好的方法不是從正面直接迎合觀眾,而應該是反其道行之,觀眾越害怕什么,就越拍什么給他們看。影片情節越與觀眾內心的恐懼相印證,他們的情緒也就越會隨著情節的起伏而起伏,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觀眾害怕失去親人,就拍生離死別給他們看;觀眾害怕失去控制感,就讓角色的命運失控。所以,最好的恐怖片和驚悚片幾乎都能讓觀眾體驗到失去掌控感的恐懼。恐怖片的至高境界不是用那些黑暗中忽然伸出來的手和突如其來的巨響驚嚇觀眾,而是讓觀眾感受到人物的命運不再受到他自己掌控。日式恐怖片特別擅長渲染的正是這種失控感,比如《午夜兇鈴》里,女主角的性命懸于冤魂之手,無論如何努力,也難以奪回命運的控制權;日本恐怖片《催眠》里,角色的生命被那個看不見的催眠高手玩弄于股掌之中。美式驚悚片則很善于營造出整個失控的世界,《侏羅紀公園》讓人腎上腺素狂飆的緊張正是來源于編導將人物放置在一個完全失控的危險環境中。在華語恐怖和驚悚片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雙瞳》完整版里的大屠殺一段,在本來波瀾不驚的情節推進中瞬間讓我感受到失去對命運掌控的巨大恐懼。

“失控”是恐怖片和驚悚片最基本的設定,而一旦觀眾發覺人物其實可以掌控住他們的命運,影片營造出來的“抓人感”就會瞬間被破功。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編劇對《神探夏洛克》(Sherlock)第二季結尾福爾摩斯假死之謎的解釋。在第二季結尾,福爾摩斯被莫里亞蒂逼入絕境,如果他不跳樓自殺,好友華生、房東哈德森太太就要被狙擊手槍殺。由于沒有辦法控制這些莫里亞蒂安排的殺手,于是福爾摩斯對命運失去了控制。雖然觀眾都清楚福爾摩斯一定有辦法將局面逆轉,但他們其實是享受這種失控感帶來的刺激的,他們期待的其實是福爾摩斯在莫里亞蒂占盡上風的局面下絕地逢生、險中求勝。可第三季第一集中揭開的福爾摩斯假死之謎最讓人不爽的一點就是,原來在第二季結尾,福爾摩斯兄弟倆其實完全控制著整個局面,反而是莫里亞蒂被他倆玩弄于股掌之間,他安排的殺手也被福爾摩斯兄弟倆安排的槍手直接解決了。于是觀眾的感覺就不是長舒一口氣的“贏得好險”,而是咬牙切齒的“哼,原來我被耍了”。

而現實中,人們是很難像福爾摩斯兄弟這樣做到“談笑間,‘莫娘’灰飛煙滅”的,面對與恐怖片相比險惡程度不遑多讓的現實世界,人會怎樣提升自己的控制感呢?大概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下手:主觀上,提升自己掌控命運的能力;客觀上,打造一個自己可以掌控的小世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土默特左旗| 北辰区| 靖宇县| 霍山县| 抚州市| 黄梅县| 冷水江市| 小金县| 新野县| 崇左市| 布尔津县| 晋江市| 高唐县| 沈阳市| 汝州市| 微山县| 修水县| 平果县| 孟连| 沙田区| 双鸭山市| 壤塘县| 门源| 梧州市| 上饶县| 定襄县| 榆中县| 肥城市| 开远市| 松江区| 林州市| 密山市| 柳河县| 方山县| 黄石市| 海晏县| 罗平县| 堆龙德庆县| 枣庄市|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