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表達:開口就能說重點
- 牛津
- 1488字
- 2019-01-10 16:36:30
刪繁就簡,把復雜的話簡單說
一次,馬克思的女兒小燕妮請教當時德國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你能將歷史縮寫成一本簡明的小冊子嗎?”歷史學家笑著答道:“不必,只要四句德國諺語就夠了。第一,當‘上帝’要某人滅亡的時候,往往先讓其有炙人的權勢;第二,時間就是一個巨大的篩子,最終會淘去一切歷史的陳渣;第三,蜜蜂盜花,反而使那些花開得更盛;第四,暗透了,便可望得見星光。”
這位歷史學家深諳語言簡潔之道,他說的這四句話,每一句話都用巧妙的比喻對歷史進行了深度的概括,讓人對歷史產生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這便是語言精簡的藝術。
要想做到語言精簡,其中一個技巧就是長話短說,即刪繁就簡,把復雜的話簡單說。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準備工作就得做好。
威爾遜是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他的演說簡短有力,很有藝術性和感召力。
有人曾問威爾遜:“準備一份十分鐘的演講稿需要多少時間?”
威爾遜說:“大約兩個星期。”
那人繼續問:“準備一個小時的演講稿呢?”
威爾遜說:“一個星期。”
那人又問:“那要是準備兩個小時的演講稿呢?”
威爾遜脫口而出:“不用準備,馬上就可以開始講。”
該怎樣理解威爾遜的回答呢?他的意思是,對于一個演講者來說,他演講的時間越短,準備的時間就越長。
如果你的準備工作不充分,或是根本沒有時間去準備一場演講,該怎么辦呢?那就試試一句話演講吧!一句話演講可以是開門見山,直接進入演講主題。
德國著名詩人、戲劇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十分討厭那些冗長單調而又沒有多大效果的演講。一次,有人邀請他參加一個作家的聚會,并讓他致開幕詞。原本布萊希特因為公務纏身,不想參加,但是舉辦人為了邀請這位大名鼎鼎的詩人想盡了一切辦法。面對對方誠懇的邀請,布萊希特只好答應了。
到了開會那天,布萊希特準時到達了會場,并悄悄地坐在最后一排。不巧卻被舉辦人看到了,于是他邀請布萊希特到主席臺上就座。主持人先是講了一些沒什么實質性內容的賀詞,然后高聲宣布:“現在,有請著名的詩人、戲劇家布萊希特先生為我們這次大會致開幕詞!”
布萊希特站了起來,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一個人身上,他快步走到演講的桌子前,只說了一句話:“我宣布,會議現在開始!”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不能說布萊希特是因為準備工作做得不充分才這么說的。但是如果你的準備時間不夠,確實可以這么說,因為像布萊希特這樣簡短的話,不僅能節省聽眾的時間,還能加快會議的進程,效果自然不錯。
當然,如果你想讓自己的演講不落俗套,就要運用活躍的思維和高超的技巧去錘煉你的語言。
1903年12月17日,美國發明家萊特兄弟駕駛著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飛機,實現了人類遨游天際的夢想。之后他們到歐洲旅行,每到一處,當地的人們都會為他們舉辦盛大的慶功會。一次,他們到了法國,各界名流都來慶祝萊特兄弟的成功。在大會上,人們熱情邀請萊特兄弟說幾句話,哥哥威爾伯·萊特推托不了,只好走上了講臺,不過他的演講只有一句話:“據我所知,鳥類中會說話的只有鸚鵡,而鸚鵡是飛不高的。”
這句話剛說完,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在這場演講中,萊特完全可以大談發明飛機的艱難過程,也可以暢談在天空中飛行的感受,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用一句話高度概括了創造的艱難和埋頭苦干的精神,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長話短說并不是刻意去追尋一句話的演講效果。如果你跟對方并不是很熟悉,剛開始交談就直奔主題,勢必會讓人感到唐突,效果自然就不會很好。而如果你跟對方比較熟悉,就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尤其在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如商業談判、會場發言、做報告等時,盡量做到長話短說,把冗長的客套話去掉,抓住重點,做到一針見血,那么你的演講必定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