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徹底把經絡穴位說清楚
- 蕭言生
- 1269字
- 2019-01-10 17:42:44
按摩小腸經讓你生機盎然
天天守在電腦旁的朋友們通常都會肩膀酸痛,有的人站起身活動一下,很快就恢復如常;而另一些人則會日漸加重,先后背痛,然后脖子也不能轉動,手還發麻。醫院通常診為頸椎病。頸椎病其實多數是心臟供血不足,造成小腸經氣血虛弱所致。觀察一下小腸經的走向就會發現,從脖子到肩膀,再從胳膊到小手指,一路下來,正是你平常出現癥狀的部位。
有的人總是愛胸悶、胃堵,還有些人脾氣很急,老是心煩氣躁,動輒要與人嚷嚷,這時就一定要按摩三焦經和小腸經。
有的人不從事案頭的工作,肢體也總是在運動之中,那么他們心臟供血不足的情況又怎么檢查呢?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我們知道在胳膊肘的略下方有一根麻筋,小的時候打鬧玩耍經常會碰到它,總會過電般一麻到手。這條麻筋就是小腸經的線路。你可以用拳頭打一下這條麻筋,看看能不能麻到小手指去。如果一麻到底,證明你的心臟供血能力還是不錯的;如果只痛不麻,那你的心臟已經存在供血不足的情況了。另外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測試法,只要行個軍禮,看看上臂靠近腋下的肌肉會不會很松弛,松弛就是此處氣血供應不足了。這里正是小腸經,而小腸經是靠心經供應氣血的。
我有個朋友,快60歲了,有一段時間,他總是胸悶、胃堵,尤其是一緊張或看了點文章和電視新聞,就堵得像胸口壓了塊大石頭一樣,呼吸費力,說是精神因素,可實在憋悶得厲害。去醫院檢查,總以為他是胃炎,心臟也查不出任何毛病。于是吃了許多治療胃的藥物,可憋悶還是常常不請自來,去不了根。有一次聚會,他任何東西都沒吃就已經開始胸悶憋氣。我幫他按摩三焦經和小腸經,按摩三焦經時,他感覺只有些酸,可當觸及小腸經上臂的部分時,發現他那里的肉松弛若棉,里面有許多網狀的黏連的東西,手還沒用多大力,他已經刺痛難當,直叫我輕點兒。我問:“胸還憋悶嗎?”他驚喜地說:“奇怪啊,不憋了!胸悶和胳膊還有關系啊!”“是啊,心血不足啊,當然憋悶了!”“可我沒心臟病啊!”我說:“這團肉再松下去,你離真正的心臟病也就不遠了!”于是我叫他回去好好調養小腸經,幾個月后復查,那團松松的棉花已經有彈性多了,按摩也不刺痛難忍了,當然最主要的是胸悶對他來說已經是稀客了。
尺骨
位于前臂內側,前臂兩根長骨之一,可分為一體兩端。
通過了解心臟和小腸經的表里關系,我們不但能預測心臟的功能狀況,還能夠用調節小腸經的方法來治療心臟方面的疾患。由此可見,小腸經就好像是一面反映心臟能力的鏡子。
小腸經上有兩個穴位對我們養生非常有用:
第一個穴位是后溪穴。這是個非常重要的穴位,是八脈交會之穴,這個穴位與督脈相通,可以輔助治療腰痛、腰間盤突出,還對落枕、肩膀痛有一定的療效。這里再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對于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學習的朋友,每過一小時把雙手后溪穴放在桌沿上來回滾動三到五分鐘,可以緩解調節長期伏案以及電腦對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


第二個穴位是養老穴。位置在小臂背面尺側,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陷中。顧名思義,養老穴就是專屬于老人的穴位,各位想敬老的朋友不妨讓父母多按按這個穴位,它對老年人的眼花耳聾,肩、背、肘、臂酸痛,急性腰痛等,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