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壺鈴訓練指南
- (美)史蒂夫·考特(Steve Cotter)
- 1129字
- 2019-03-22 11:42:33
第1章 壺鈴的優點
如果我說,每天練習不超過30分鐘,每周堅持3至4天,只要一件價格低廉的工具,在舒適的家中或辦公室,就可以實現所有的健身目標,大家會作何感想?如果我說,無需購買花哨的設備、難吃又費錢的營養品或昂貴的健身卡,就可以盡享一體化訓練計劃帶來的全部優勢,大家會作何感想?沒錯,我們可以做到,而且本書將會告訴大家如何做到。歡迎閱讀《壺鈴訓練指南》,一本關于一種名為“壺鈴”的一體化掌上健身房的書!
喜愛健身與體能訓練的人們在過去的20年中走過了一段漫長的發展道路。不久之前,我們對于健身和訓練的認識還局限于基于健美的塑形訓練計劃,而這種訓練計劃在結束后往往令人感到渾身酸疼、痛苦不堪。時間長、速度慢的遠距離訓練方法,比如慢跑和騎行以及其他費時的有氧訓練計劃,雖然能夠鍛煉心肺,卻無法強化身體的其他部位。多人的、高強度的團體訓練計劃通常對膝蓋、髖部和背部的要求很高,因此對于身材不佳的訓練者來說,要跟上精力充沛的教練可能會令人十分沮喪。更糟糕的是,常見的健身訓練計劃多數是強調力量、肌肉張力或心肺功能的單維訓練計劃,很少將這些重要的部分組合成一套綜合的訓練計劃。此外,由于這些訓練計劃過于注重某一種形式的能力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因此不可能塑造出全面發展的運動體魄。沒有人會希望有輛好看卻不能開的車,也不會希望有輛能開卻礙眼的車,都想要一輛外形時尚、性能良好、開起來舒適的車。對于身體來說同樣如此。我們在健身訓練計劃中投入了時間,就應該達到體能、外形與感覺盡皆良好的效果!
在過去的10年中,大量新的信息涌入健身行業,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不同文化之間信息交流的增多。例如,假如我們如今35歲左右,那么回想一下青少年時期的健身文化,我們能想到的健身楷模們不外乎健美界的代表人物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首次將電視健美操節目推廣開來的簡·方達(Jane Fonda)、后來廣為人知的跆博搏擊操系列以及由庫珀研究院(Cooper Institute)和詹姆斯·菲克斯(James Fixx)創作的關于跑步的成功著作《跑步完全指南》(The Complete Book of Running)一書共同引發的跑步熱潮中的人物。關于如何訓練以及如何充分發掘我們的身體潛能和運動潛能,我們了解得并不多。更多時候,我們只是在順應流行趨勢,希望找到一個可以長期堅持并看到成效的訓練計劃而已。除非能夠整天泡在健身房里,否則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時間或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來達到體能的巔峰。
但是如今我們卻可以了解到瑜伽的奧秘、武術的精髓以及其他國家體能訓練與競技準備的訣竅。我們可以獲取來自全球最頂尖的訓練信息。雖然我們從未接觸過這些信息,但是其中的大部分已經經歷了多年的實踐。近期隨著這些久經時間考驗的健身工具和訓練計劃的涌現,我們在進行練習和健身訓練的方式上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