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能人士的筆記整理術:正確記錄你的生活和工作
- 霽色
- 1782字
- 2019-02-01 15:28:18
3.別怕忘記,你的記憶都放在筆記里
如果說學習時,筆記的作用是讓我們更快地記住知識,那么工作筆記的效果則不同,它是為了讓我們更沒有負擔地“忘記”知識。有一本工作筆記,你不必擔心自己忘記什么重要的東西,因為你的記憶全都記錄在那一本筆記中了。
“工作越繁忙,我的壓力就越大。每天睡覺前,心里還沉甸甸的,裝著一堆工作上的煩心事。明天幾點開會、后天幾點見客戶,事事都不敢忘,反而弄得自己很疲憊?!币晃粍偵辖?jīng)理的客戶曾經(jīng)這樣跟我抱怨過。
事實上,這也是大多數(shù)職場人常遇到的問題——只要身上壓著大量的工作,他們就顯得心事重重、壓力很大。哪怕是與家人吃飯、放松,也總是擺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腦子中無時無刻不在翻滾著工作的那點事,生怕自己忘記了。
這樣真的好嗎?伴隨著職位的升高,工作只會越來越繁重,什么都放在腦子里、事事都要牢記,反而是給自己添麻煩的一件事。事實上,用筆記記錄下來,將我們的壓力轉(zhuǎn)嫁出去,才是職場人的正確應對措施。

培養(yǎng)一個時時做筆記的習慣,你就不必時刻緊張,即便遺忘什么也不會讓你的付出和努力毀于一旦。
不管是上班時間的靈機一動,還是策劃方案的大致想法,我們都可以將它們記錄在筆記上。這些零碎的思考放在紙上,綜合在一起看,也許還能更好地調(diào)動我們的思路,讓我們產(chǎn)生好的點子與解決辦法。而“寫”的過程,就是將它們從“掛在心上”轉(zhuǎn)變成“放在紙上”,不必再擔心遺忘,不僅不會影響我們工作以外的生活,也能讓我們輕裝上陣,在工作中更加專注,不必時刻掛心著所有的事。
而有了這樣的記錄習慣,在需要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將筆記當作“個人百度”,隨時都能檢索到我們需要的信息。事實上,搜索引擎就像一個巨大的“筆記本”,將每個人提供的碎片化信息集中起來,所以我們也可以將筆記做成自己的搜索引擎。
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場景:當你和朋友們談論起某首喜歡的歌曲時,常常只記得其中的一個片段,卻忘記了歌曲的名字,只好支支吾吾地說“就是那個長發(fā)男歌手,很有名的那個唱的……好像是四年前的專輯主打歌……”而你提供的信息,很可能讓朋友猜出對方是誰——前提是,你的朋友也對這個歌手有所了解。
這個簡單的過程里,你們就完成了一次信息共享。正因為你的朋友也知道對方,你才能從他的大腦里“搜索”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當這個信息只有你自己知道的時候,一旦忘記,你就無法從別人那里獲得答案了。
你應學會自己制作一個“大腦備份”,讓自己不必擔心遺忘,而筆記的作用就在于此。將你腦海中的信息存留在筆記本上,你就有了另一個檢索信息的“引擎”,讓你的大腦能夠得到放松。
事實上,工作筆記的作用是讓你“不怕遺忘”,它的本質(zhì)是“就怕你不忘”。當你養(yǎng)成做工作筆記的習慣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遺忘。
工作和學習不同,在學生時代,我們要求自己聚精會神地做一件事。例如,學習一門知識可以堅持幾個月,導致我們的思維長期專注于一件事上。但工作的內(nèi)容卻是瑣碎的,要求我們能盡可能地“分心”兼顧任何方面的工作,同時對正在處理的事務保持“專心”。如何一邊掛念著其他瑣事、一邊專注地工作呢?事實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
“每次我專心手頭工作的時候,都會忘記一些之前計劃的事,如在兩點開會、四點給客戶回電話……常常工作到一半才被人打斷提醒,或者干脆忘記了。”這才是專注工作時,我們最常呈現(xiàn)的狀態(tài)。
可如果我們一直記著自己“將要做什么”,就很容易忽略“正在做什么”,導致無法專心眼前的工作。所以,此時如果能將后續(xù)的事務都寫下來,記錄在專門的筆記里,讓這個大腦備份來替我們記著,就可以將全部精力都放在眼前了。
這就是工作中的“就怕你不忘”,想專注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忘記之后其他的工作。擔心將它們拋之腦后怎么辦?沒關系,你還有另一個大腦,那就是你的筆記。
同樣,在工作中一旦出現(xiàn)“靈機一動”的情況,也不要忽略它們,趕緊將點子和靈感記錄在筆記上,這樣就清理了你大腦的一部分空間,不必時刻緊張擔心忘記了。畢竟,如果你的靈感剛好在開會、會見客戶或?qū)W⒐ぷ鲿r出現(xiàn),你很難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專心思考這個創(chuàng)意,但要繼續(xù)開會,卻也得牽掛著腦中的好點子,很可能導致心不在焉!
所以,如果是我,我就會將它隨手記錄在會議筆記本上,然后趕緊忘記這個小“插曲”,專心開會工作,等空閑時間再翻出來仔細思考。有一個好的、安靜的思考條件,說不定能將靈感完善得更加到位。
這時,筆記就是記錄和開啟你大腦的鑰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