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4 特征陣列

特征陣列包括線性陣列、圓周陣列、表格驅動的陣列、草圖驅動的陣列和曲線驅動的陣列等。選擇【插入】│【陣列/鏡向】菜單命令,彈出特征陣列的菜單,如圖4-22所示。

圖4-22 特征陣列的菜單

4.4.1 特征線性陣列

特征的線性陣列是在一個或者幾個方向上生成多個指定的源特征。

1.特征線性陣列的屬性設置

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線性陣列】按鈕,或者選擇【插入】│【陣列/鏡向】│【線性陣列】菜單命令,彈出【線性陣列】屬性管理器,如圖4-23所示。

圖4-23 【線性陣列】屬性管理器

(1)【方向1】、【方向2】選項組

● 【陣列方向】:設置陣列方向,可以選擇線性邊線、直線、軸或者尺寸。

【反向】:改變陣列方向。

【間距】:設置陣列實例之間的間距。

【實例數】:設置陣列實例之間的數量。

● 【只陣列源】:只使用源特征而不復制【方向1】選項組的陣列實例在【方向2】選項組中生成的線性陣列。

(2)【特征和面】選項組

【要陣列的特征】:可以使用所選擇的特征作為源特征以生成線性陣列。

【要陣列的面】:可以使用構成源特征的面生成陣列。在圖形區(qū)域選擇源特征的所有面,這對于只輸入構成特征的面而不是特征本身的模型很有用。

(3)【實體】選項組

可以使用在多實體零件中選擇的實體生成線性陣列。

(4)【可跳過的實例】選項組

可以在生成線性陣列時跳過在圖形區(qū)域選擇的陣列實例。

(5)【特征范圍】選項組

包括所有實體、所選實體,幵有自動選擇單選框。

(6)【選項】選項組

● 【隨形變化】:允許重復時更改陣列。

● 【幾何體陣列】:只使用特征的幾何體生成線性陣列,而不陣列和求解特征的每個實例。

● 【延伸視象屬性】:將SolidWorks的顏色、紋理和裝飾螺紋數據延伸到所有陣列實例。

2.生成特征線性陣列的操作方法

(1)選擇要進行陣列的特征。

(2)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線性陣列】按鈕,或者選擇【插入】│【陣列/鏡向】│【線性陣列】菜單命令,彈出【線性陣列】屬性管理器。根據需要,設置各選項組參數,單擊【確定】按鈕,生成特征線性陣列,如圖4-24所示。

4.4.2 特征圓周陣列

圖4-24 生成特征線性陣列

特征的圓周陣列是將源特征圍繞指定的軸線復制多個特征。

1.特征圓周陣列的屬性設置

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圓周陣列】按鈕,選擇【插入】│【陣列/鏡向】│【圓周陣列】菜單命令,彈出【圓周陣列】屬性管理器,如圖4-25所示。

圖4-25 【圓周陣列】屬性管理器

● 【陣列軸】:在圖形區(qū)域選擇軸、模型邊線或者角度尺寸,作為生成圓周陣列所圍繞的軸。

【反向】:改變圓周陣列的方向。

【角度】:設置每個實例之間的角度。

【實例數】:設置源特征的實例數。

● 【等間距】:自動設置總角度為360°。

其他屬性設置不再贅述。

2.生成特征圓周陣列的操作方法

(1)選擇要進行陣列的特征。

(2)單擊【特征】工具欄中的【圓周陣列】按鈕,或者選擇【插入】│【陣列/鏡向】│【圓周陣列】菜單命令,彈出【圓周陣列】屬性管理器。根據需要,設置各選項組參數,單擊【確定】按鈕,生成特征圓周陣列,如圖4-26所示。

圖4-26 生成特征圓周陣列

4.4.3 表格驅動的陣列

【表格驅動的陣列】命令可以使用x、y坐標來對指定的源特征進行陣列。使用x、y坐標的孔陣列是【表格驅動的陣列】的常見應用,但也可以由【表格驅動的陣列】使用其他源特征(如凸臺等)。

1.表格驅動的陣列的屬性設置

選擇【插入】│【陣列/鏡向】│【表格驅動的陣列】菜單命令,彈出【由表格驅動的陣列】屬性管理器,如圖4-27所示。

圖4-27 【由表格驅動的陣列】屬性管理器

(1)【讀取文件】:鍵入含xy坐標的陣列表或者文字文件。

(2)【參考點】:指定在放置陣列實例時x、y坐標所適用的點。

● 【所選點】:將參考點設置到所選頂點或者草圖點。

● 【重心】:將參考點設置到源特征的重心。

(3)【坐標系】:設置用來生成表格陣列的坐標系,包括原點、從【特征管理器設計樹】中選擇所生成的坐標系。

● 【要復制的實體】:根據多實體零件生成陣列。

● 【要復制的特征】:根據特征生成陣列,可以選擇多個特征。

● 【要復制的面】:根據構成特征的面生成陣列,選擇圖形區(qū)域的所有面。

(4)【幾何體陣列】:只使用特征的幾何體(如面和邊線等)生成陣列。

(5)【延伸視象屬性】:將SolidWorks的顏色、紋理和裝飾螺紋數據延伸到所有陣列實例。

2.生成表格驅動的陣列的操作方法

(1)生成坐標系1。選擇要進行陣列的特征。

(2)選擇【插入】│【陣列/鏡向】│【表格驅動的陣列】菜單命令,彈出【由表格驅動的陣列】屬性管理器。根據需要進行設置,單擊【確定】按鈕,生成表格驅動的陣列,如圖4-28所示。

圖4-28 生成表格驅動的陣列

4.4.4 草圖驅動的陣列

草圖驅動的陣列是通過草圖中的特征點復制源特征的一種陣列方式。

1.草圖驅動的陣列的屬性設置

選擇【插入】│【陣列/鏡向】│【草圖驅動的陣列】菜單命令,彈出【由草圖驅動的陣列】屬性管理器,如圖4-29所示。

圖4-29 【由草圖驅動的陣列】屬性管理器

(1)【參考草圖】:在【特征管理器設計樹】中選擇草圖用作陣列。

(2)【參考點】:進行陣列時所需的位置點。

● 【重心】:根據源特征的類型決定重心。

● 【所選點】:在圖形區(qū)域選擇一個點作為參考點。

其他屬性設置不再贅述。

2.生成草圖驅動的陣列的操作方法

(1)繪制平面草圖,草圖中的點將成為源特征復制的目標點。

(2)選擇要進行陣列的特征。

(3)選擇【插入】│【陣列/鏡向】│【草圖驅動的陣列】菜單命令,彈出【由草圖驅動的陣列】屬性管理器。根據需要,設置各選項組參數,單擊【確定】按鈕,生成草圖驅動的陣列,如圖4-30所示。

圖4-30 生成草圖驅動的陣列

4.4.5 曲線驅動的陣列

曲線驅動的陣列是通過草圖中的平面或者3D曲線復制源特征的一種陣列方式。

1.曲線驅動的陣列的屬性設置

選擇【插入】│【陣列/鏡向】│【曲線驅動的陣列】菜單命令,彈出【曲線驅動的陣列】屬性管理器,如圖4-31所示。

圖4-31 【曲線驅動的陣列】屬性管理器

(1)【陣列方向】:選擇曲線、邊線、草圖實體,或者在【特征管理器設計樹】中選擇草圖作為陣列的路徑。

(2)【反向】:改變陣列的方向。

(3)【實例數】:為陣列中源特征的實例數設置數值。

(4)【等間距】:使每個陣列實例之間的距離相等。

(5)【間距】:沿曲線為陣列實例之間的距離設置數值。

(6)【曲線方法】:使用所選擇的曲線定義陣列的方向。

● 【轉換曲線】:為每個實例保留從所選曲線原點到源特征的距離。

● 【等距曲線】:為每個實例保留從所選曲線原點到源特征的垂直距離。

(7)【對齊方法】:使用所選擇的對齊方法將特征進行對齊。

● 【與曲線相切】:對齊所選擇的與曲線相切的每個實例。

● 【對齊到源】:對齊每個實例以與源特征的原有對齊匹配。

(8)【面法線】:(僅對于3D曲線)選擇3D曲線所處的面以生成曲線驅動的陣列。

其他屬性設置不再贅述。

2.生成曲線驅動的陣列的操作方法

(1)繪制曲線草圖。

(2)選擇要進行陣列的特征。

(3)選擇【插入】│【陣列/鏡向】│【曲線驅動的陣列】菜單命令,彈出【曲線驅動的陣列】屬性管理器,根據需要,設置各選項組參數,單擊【確定】按鈕,生成曲線驅動的陣列,如圖4-32所示。

圖4-32 生成曲線驅動的陣列

4.4.6 填充陣列

填充陣列是在限定的實體平面或者草圖區(qū)域進行的陣列復制。

1.填充陣列的屬性設置

選擇【插入】│【陣列/鏡向】│【填充陣列】菜單命令,彈出【填充陣列】屬性管理器,如圖4-33所示。

圖4-33 【填充陣列】屬性管理器

(1)【填充邊界】選項組

【選擇面或共平面上的草圖、平面曲線】:定義要使用陣列填充的區(qū)域。

(2)【陣列布局】選項組

定義填充邊界內實例的布局陣列,可以自定義形狀進行陣列或者對特征進行陣列,陣列實例以源特征為中心呈同軸心分布。

【穿孔】:為鈑金穿孔式陣列生成網格,其參數如圖4-34所示。

圖4-34 單擊【穿孔】按鈕

【實例間距】:設置實例中心之間的距離。

【交錯斷續(xù)角度】:設置各實例行之間的交錯斷續(xù)角度,起始點位于陣列方向所使用的向量處。

【邊距】:設置填充邊界與最遠端實例之間的邊距,可以將邊距的數值設置為零。

【陣列方向】:設置方向參考。如果未指定方向參考,系統(tǒng)將使用最合適的參考。

【圓周】:生成圓周形陣列,其參數如圖4-35所示。

圖4-35 單擊【圓周】按鈕

【環(huán)間距】:設置實例環(huán)間的距離。

● 【目標間距】:設置每個環(huán)內實例間距離以填充區(qū)域。

● 【每環(huán)的實例】:使用實例數(每環(huán))填充區(qū)域。

【實例間距】:設置每個環(huán)內實例中心間的距離。

【實例數】:設置每環(huán)的實例數。

【邊距】:設置填充邊界與最遠端實例之間的邊距,可以將邊距的數值設置為零。

【陣列方向】:設置方向參考。

【方形】:生成方形陣列,其參數如圖4-36所示。

圖4-36 單擊【方形】按鈕

【環(huán)間距】:設置實例環(huán)間的距離。

● 【目標間距】:設置每個環(huán)內實例間距離以填充區(qū)域。

● 【每邊的實例】:使用實例數填充區(qū)域。

● 【實例間距】:設置每個環(huán)內實例中心間的距離。

【實例數】:設置每個方形各邊的實例數。

【邊距】:設置填充邊界與最遠端實例之間的邊距,可以將邊距的數值設置為零。

【陣列方向】:設置方向參考。

【多邊形】:生成多邊形陣列,其參數如圖4-37所示。

圖4-37 單擊【多邊形】按鈕

【環(huán)間距】:設置實例環(huán)間的距離。

【多邊形邊】:設置陣列中的邊數。

● 【目標間距】:設置每個環(huán)內實例間距離以填充區(qū)域。

● 【每邊的實例】:使用實例數填充區(qū)域。

【實例間距】:設置每個環(huán)內實例中心間的距離。

【實例數】:設置每個多邊形每邊的實例數。

【邊距】:設置填充邊界與最遠端實例之間的邊距,可以將邊距的數值設置為零。

【陣列方向】:設置方向參考。

(3)【要陣列的特征】選項組

● 【所選特征】:選擇要陣列的特征。

● 【生成源切】:為要陣列的源特征自定義切除形狀。

【圓】:生成圓形切割作為源特征,包括如下選項。

【直徑】:設置直徑。

【頂點或草圖點】:將源特征的中心定位在所選頂點或者草圖點處,幵生成以該點為起始點的陣列。

【方形】:生成方形切割作為源特征,其參數如圖4-38所示。

圖4-38 單擊【方形】按鈕

【尺寸】:設置各邊的長度。

【頂點或草圖點】:將源特征的中心定位在所選頂點或者草圖點處,幵生成以該點為起始點的陣列。

【旋轉】:逆時針旋轉每個實例。

【菱形】:生成菱形切割作為源特征,其參數如圖4-39所示。

圖4-39 單擊【菱形】按鈕

【尺寸】:設置各邊的長度。

【對角】:設置對角線的長度。

【頂點或草圖點】:將源特征的中心定位在所選頂點或者草圖點處,幵生成以該點為起始點的陣列。

【旋轉】:逆時針旋轉每個實例。

【多邊形】:生成多邊形切割作為源特征,其參數如圖4-40所示。

圖4-40 單擊【多邊形】按鈕

【多邊形邊】:設置邊數。

【外徑】:根據外徑設置陣列大小。

【內徑】:根據內徑設置陣列大小。

【頂點或草圖點】:將源特征的中心定位在所選頂點或者草圖點處,幵生成以該點為起始點的陣列。

【旋轉】:逆時針旋轉每個實例。

【反轉形狀方向】:圍繞在填充邊界中所選擇的面反轉源特征的方向。

2.生成填充陣列的操作方法

(1)繪制平面草圖。

(2)選擇【插入】│【陣列/鏡向】│【填充陣列】菜單命令,彈出【填充陣列】屬性管理器,根據需要,設置各選項組參數,單擊【確定】按鈕,生成填充陣列,如圖4-41所示。

圖4-41 生成填充陣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辽阳县| 紫金县| 石城县| 堆龙德庆县| 万载县| 梁河县| 中西区| 吴江市| 洛阳市| 金阳县| 万年县| 哈巴河县| 重庆市| 麟游县| 兴安盟| 盘山县| 绥宁县| 南涧| 德令哈市| 华安县| 通化县| 淮南市| 荆门市| 麟游县| 伊宁县| 泸州市| 铜川市| 竹溪县| 渭南市| 酒泉市| 孝义市| 休宁县| 定边县| 蓝山县| 万山特区| 陇南市| 织金县| 海安县| 临漳县| 张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