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方法和模型

本章的貧困測量方法采用FGT方法,測量的指標包括貧困發(fā)生率(P0)、貧困距指數(shù)(P1)、貧困距平方指數(shù)(P2),以及Sen指數(shù)、SenShorrocks-Thon指數(shù)和Watts指數(shù)。不平等的測量方法采用基尼系數(shù)法、泰爾指數(shù)法。關于本章采用的貧困和不平等測量方法的定義,見Haughton J. and S. R. Khandker, Handbook 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The World Bank, 2009。

(一)貧困測量

貧困發(fā)生率(P0)。貧困發(fā)生率(P0)簡單地測量貧困人口占總?cè)丝诘谋壤嬎愎饺缦拢?/p>

式中,P0表示以人頭指數(shù)計算的貧困發(fā)生率,當收入yi低于貧困z線,就定義為貧困。

貧困距指數(shù)(P1)。貧困距指數(shù)(P1)用于測算貧困人口收入低于貧困線的量(貧困距)占貧困線的比例,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Giz-yi× Iyi<z), Gi表示貧困缺口,z為貧困線,yi為貧困人口的實際收入;I為0、1變量,如果yiz,則I為1,否則I為0,即缺口為0。

貧困距平方指數(shù)(P2)。貧困距平方指數(shù)(P2)給貧困人口賦予更高的權(quán)重,計算公式如下:

Sen指數(shù)。Sen指數(shù)是由森于1976年提出的,旨在合并貧困人口數(shù)量、貧困人口的貧困深度和組內(nèi)分布。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P0為貧困人頭指數(shù),μP是貧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費)均值,GP是貧困人口的基尼系數(shù)。

The Sen-Shorrocks-Thon指數(shù)(SST指數(shù))。SST指數(shù)是對Sen指數(shù)的修正,定義為:

SST指數(shù)包括了貧困人頭指數(shù)、貧困距指數(shù)和貧困距比率的基尼系數(shù)。因而,SST指數(shù)也可以按照這部分進行分解。

Watts指數(shù)。計算公式如下:

(二)不公平測量

影響貧困的兩個重要方面是經(jīng)濟增長和收入分配。在同樣的人均收入下,收入分配越公平,貧困發(fā)生率越低;反之亦然。對不公平的測量定義模型如下:

基尼系數(shù)(Gini)。基尼系數(shù)是測量不平等的基本方法,基尼系數(shù)來源于洛倫茲曲線,取值范圍為0~1,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公平。

式中,xi表示人口的累積百分比,yi表示收入(消費)的累積百分比。

基尼系數(shù)能夠測量不平等的整體情況,但其缺陷在于不能將系數(shù)進行分解,因此無法找到不平等的原因。進一步采用泰爾指數(shù)及其分解來分析不平等的原因。

廣義熵測量(Generalized Entropy Measures)。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y是每個個體的收入或消費,y是人均收入或消費的均值。α為權(quán)重,通常取值為0、1和2,用于給人均收入或消費偏離分布進行賦權(quán)。廣義熵實質(zhì)上是測量人均收入或人均消費離差的對數(shù)均值,當GE為0時,表示收入分布絕對公平,GE值越大,表示收入分布越不公平。

α=0時,即為泰爾L指數(shù)(Theil's L),反映了個人收入(消費)與平均收入(消費)的離差均值的對數(shù)。計算公式為:

α=1時,即為泰爾T指數(shù)(Theil's T),其計算公式為:

泰爾指數(shù)分解。泰爾指數(shù)的好處在于可以分解,以泰爾T指數(shù)為例,用T表示GE(1),則其分解公式為:

式(3-11)將泰爾T指數(shù)分解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組內(nèi)不公平,第二部分為組間不公平。

(三)貧困線的定義

本書采用了自己定義的貧困線。貧困線分兩種定義方法。一種是相對貧困線,將人均純收入中位數(shù)的25% 定義為相對貧困線;具體地說,1993~2009年,城市和農(nóng)村居民的貧困線分別為城市和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位數(shù)的25%。另一種是絕對貧困線,將2009年城市和農(nóng)村人均純收入的25%作為絕對貧困線,然后按照城市和農(nóng)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進行通貨縮減,推導得到1989~2009年每年的絕對貧困線。

兩種貧困線的設定對于分析貧困的變化十分重要。其中,相對貧困線重點考察1989~2009年,人均純收入低于中位數(shù)的25%的人群變化情況。因此,稱之為相對貧困線。而絕對貧困線,則將2009年人均純收入中位數(shù)的25%固定為貧困線,強調(diào)其貨幣量的恒定。因此,稱之為絕對貧困線。表3-1分別給出了樣本數(shù)據(jù)分年度的收入中位數(shù)、相對貧困線和絕對貧困線。2009年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位數(shù)為9595元,絕對貧困線為2399元。

表3-1 中國城鄉(xiāng)貧困線設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 罗源县| 固阳县| 阿勒泰市| 汉寿县| 镇远县| 荥阳市| 安国市| 巴青县| 本溪市| 县级市| 建德市| 鄂尔多斯市| 莒南县| 嘉善县| 疏附县| 原阳县| 阿拉善左旗| 崇州市| 社旗县| 溧水县| 枣阳市| 石棉县| 抚州市| 旺苍县| 将乐县| 新蔡县| 民丰县| 黄陵县| 富锦市| 收藏| 同仁县| 玛纳斯县| 桃源县| 巴林左旗| 长海县| 芦溪县| 阿克| 色达县| 星子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