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jié) 新疆人口婚姻狀況的地域差異及變化

三次人口普查結(jié)果均顯示,新疆始終是全國離婚人口占比最高的省區(qū)。1990年,新疆離婚人口占比為2.82%,比全國離婚人口占比平均值(0.59%)高出2.23個百分點,兩者比值為4.78∶1; 計算離婚人口占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務(wù)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tǒng)計局人口與社會科技統(tǒng)計司編《中國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樣資料》,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1991,第42、44頁。2000年,新疆離婚人口占比為2.61%,比全國平均值(0.94%)高出1.67個百分點,兩者比值為2.78∶1; 計算離婚人口占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務(wù)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tǒng)計局人口與社會科技統(tǒng)計司編《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下),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2,第1585、1587頁。2010年新疆離婚人口占比為3.22%,比全國平均值(1.38%)高出1.84個百分點,兩者比值為2.33∶1。計算離婚人口占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務(wù)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tǒng)計局人口和就業(yè)統(tǒng)計司編《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下),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2,第1850、1851頁。三次人口普查期間,全國離婚人口占比平均值凈增長了133.90%,而新疆離婚人口占比僅凈增長14.18%。盡管新疆全區(qū)離婚人口占比呈緩慢增長趨勢,但新疆各地州(市)離婚人口占比增降差異極為明顯。

一 “四普”時點新疆各地人口婚姻狀況

“四普”時點新疆各地州(市)人口婚姻狀況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就未婚人口占比而言,博州居于位序的最中間位置;除了克拉瑪依外,天北帶其他三地未婚人口占比都較高;天西帶未婚人口占比整體偏高;吐哈帶居中;塔北帶較低。塔南帶最低。石河子市未婚人口占比最高(35.76%),和田未婚人口占比最低(17.92%),兩者比值約為2∶1。就有配偶人口占比而言,博州再居位序的最中間位置。塔南帶有配偶人口占比最高;塔北帶次高;吐哈帶居中;天北帶較低;天西帶最低。就喪偶人口占比而言,吐魯番地區(qū)居最中間位置。塔南帶最高;天西帶次高;塔北帶兩地差異明顯,阿克蘇喪偶人口占比偏高,而巴州偏低;吐哈帶較低;天北帶最低。就離婚人口占比而言,烏魯木齊市居位序的最中間位置;塔南帶最高;塔北帶次高;天北帶與吐哈帶均較低;天西帶最低。六地離婚人口占比均低于全疆離婚人口占比均值(2.82%);天西帶最低。

“四普”時點,新疆15個地州(市)的離婚人口占比均高于全國離婚人口占比平均值。新疆離婚人口占比(2.82%)與全國離婚人口占比平均值(0.59%)相差懸殊,兩者比值為4.78∶1,也就是說前者約是后者5倍。較之新疆區(qū)域與全國均值比,新疆各個地州(市)的離婚人口占比差異更為懸殊,離婚人口占比最高的和田(7.27%)約是離婚人口占比最低的阿勒泰(0.60%)的12倍,兩者比值為12.12∶1(見表1-1)。

表1-1 “四普”時點新疆各地人口婚姻情況

資料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口普查辦公室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1992,第176~181頁。

二 “五普”時點新疆各地人口婚姻狀況

“五普”時點新疆各地州(市)人口婚姻狀況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就未婚人口占比而言,博州、阿克蘇最接近均值(23.38%);天西帶未婚人口占比最高;吐哈帶居中;塔北帶偏低;塔南帶和天北帶各地州(市)之間無共性。較之“四普”時點(最高最低比為2∶1),各地未婚人口占比差距呈現(xiàn)縮小趨勢,阿勒泰未婚人口占比最高(29.03%),石河子市未婚人口占比最低(15.77%),兩者比值為1.84∶1。就有配偶人口占比而言,塔城居于位序的最中間;塔南帶最低;塔北帶、天西帶都較低;吐哈帶兩地?zé)o共性;除烏魯木齊市以外,克拉瑪依市、石河子和昌吉有配偶人口占比均較高。就喪偶人口占比而言,與“四普”時點趨于一致,塔南帶喪偶人口最高;天西帶緊隨其后;塔北帶的阿克蘇(偏高)與巴州(偏低)差異明顯;吐哈帶較低;除了石河子市外,天北帶其他三地喪偶人口占比均低于全疆均值(3.78%)。就離婚人口占比而言,克拉瑪依市居位序的最中間位置;塔南帶仍然明顯高于全疆均值(2.61%);塔北帶緊隨其后;吐哈帶的吐魯番(偏高)與哈密(偏低)差異顯著;除了昌吉外,天北帶三市離婚人口占比居中,(較之“四普”)更接近均值;天西帶仍處于最低水平。

“五普”時點,新疆15個地州(市)的離婚人口占比仍然全部高于全國離婚人口占比平均值。較之“四普”時點(4.78∶1),新疆離婚人口占比(2.61%)與全國離婚人口占比平均值(0.94%)的差距已經(jīng)明顯縮小,兩者比值為2.78∶1。新疆各地州(市)的離婚人口占比也呈現(xiàn)明顯縮小趨勢,和田離婚人口占比仍最高(5.32%),阿勒泰最低(0.96%),兩者比值為5.54∶1(見表1-2)。

表1-2 “五普”時點新疆各地人口婚姻情況

資料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口普查辦公室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第784~785頁。

三 “六普”時點新疆各地人口婚姻狀況

“六普”時點新疆各地州(市)人口婚姻狀況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就未婚人口占比而言,阿克蘇居位序的最中間;塔南帶未婚人口占比最高;塔北帶與吐哈帶偏低(四地均低于全疆均值22.24%);天西帶與天北帶的各地州(市)之間無共性。較之“四普”時點(最高最低比約為2∶1)、“五普”時點(1.84∶1),全區(qū)各地未婚人口占比差距呈繼續(xù)縮小趨勢,克州未婚人口占比最高(25.14%),昌吉占比最低(17.64%),兩者比值約為1.43∶1。就有配偶人口占比而言,伊犁州居位序的最中間位置;吐哈帶有配偶人口占比較高;塔北帶居中;塔南帶最低;天西帶與天北帶的各地州(市)之間差異顯著。就喪偶人口占比而言,哈密居位序最中間位置;塔南帶偏高;吐哈帶喪偶人口占比居中;塔北帶兩地差異明顯,巴州偏低,阿克蘇偏高;天北帶最低;天西帶的博州與伊犁州直(偏低)與塔城、阿勒泰(偏高)差異顯著。就離婚人口占比而言,15個地州(市)中,位序居最中間的是吐魯番地區(qū)(2.59%),但偏離新疆全區(qū)離婚人口占比均值(3.22%),接近均值的是烏魯木齊市(3.06%)。除了克州(2.55%)外,塔南帶和塔北帶5個地州的離婚人口占比均高于新疆全區(qū)均值,吐哈帶偏低,天北帶各地差異明顯,昌吉離婚人口占比偏低(1.90%),烏魯木齊市、自治區(qū)直屬縣級市(2.91%)接近均值,克拉瑪依市(3.99%)高于全疆均值,僅低于和田地區(qū)(5.34%)和阿克蘇(4.28%),離婚人口占比居位序第三位,天西帶離婚人口占比仍處于最低水平。

“六普”時點,新疆15個地州(市)的離婚人口占比仍然全部高于全國離婚人口占比平均值。較之“五普”時點(2.78∶1),新疆離婚人口占比(3.22%)與全國離婚人口占比平均值(1.38%)的差距繼續(xù)呈現(xiàn)縮小趨勢,兩者比值為2.33∶1。新疆15個地州(市)的離婚人口占比差距也進(jìn)一步縮小,和田離婚人口占比仍居高不下(5.34%, “五普”為5.32%),阿勒泰離婚人口占比仍為最低(1.44%, “五普”為0.96%,上升了50%),兩者比值為3.71∶1(見表1-3)。

表1-3 “六普”時點新疆各地人口婚姻情況

注:自治區(qū)直轄縣級市包括石河子市、圖木舒克市、五家渠市。

資料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人口普查小組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下),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2,第1597頁。

四 三時點新疆各地離婚人口占比的變化

“四普”“五普”“六普”三個時點,全國離婚人口占比平均值比值為1∶1.59∶2.34。這意味著,其間我國離婚人口占比凈增長了133.90%;三時點新疆全區(qū)離婚人口占比比值為1.08∶1∶1.27,新疆離婚人口占比增長了14.18%。但在三個時點間,新疆各地州(市)離婚人口占比升降不一:克州先升后降(1.23∶1.55∶1);和田(1.37∶1∶1.01)、喀什(1.32∶1∶1.01)、阿克蘇(1.17∶1∶1.08)均呈現(xiàn)先降后升趨勢,且升幅有限;其他地區(qū)均呈現(xiàn)持續(xù)上升的趨勢,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克拉瑪依市(凈增長了256.88%)。

在11個離婚人口占比持續(xù)上升的地州(市)中,增幅較大(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或是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區(qū),如克拉瑪依市(1∶1.81∶3.66)、烏魯木齊市(1∶1.60∶2.35)、直屬縣級市(1∶1.44∶2.35),或是離婚人口占比較低的地區(qū),包括阿勒泰(1∶1.60∶2.40)、塔城(1∶1.54∶2.51)與昌吉(1∶1.42∶2.56)。比較而言,巴州(1∶1.08∶1.39)、伊犁(1∶1.11∶1.67)、博州(1∶1.48∶1.91)、吐魯番(1∶1.08∶1.51)、哈密(1∶1.41∶2.16)上升幅度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見表1-4)。

表1-4 三時點新疆各地離婚人口占比比值及升降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横峰县| 库伦旗| 湟源县| 通许县| 龙陵县| 双鸭山市| 吴堡县| 牙克石市| 伊金霍洛旗| 城固县| 黄大仙区| 尼勒克县| 新乐市| 沧源| 怀柔区| 昭觉县| 峨边| 屏东县| 固原市| 曲沃县| 监利县| 丰顺县| 台前县| 宽甸| 乌鲁木齐市| 红安县| 阳江市| 虹口区| 翼城县| 甘洛县| 阜平县| 宁远县| 黄平县| 兰坪| 德钦县| 顺平县| 镇坪县| 蓬溪县| 吉林市| 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