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社會工程研究:以應對中國發展不協調問題為視域
- 毛牧然
- 1917字
- 2019-01-05 04:20:21
總序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在2016年5月17日召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席話,指出了在社會變革大時代,哲學社會科學“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闡述了創新理論、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戰略意義,向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要求。2016年注定成為一個標志性年份而被寫入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歷史。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我國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他滿懷深情地指出:“95年來,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青年學者是推動我國創新的未來和希望,作為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創新同樣取決于青年學者。“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這對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尤其是新一代青年學者,提出了使命要求并寄予了殷切希望。
出生于改革開放初期的青年學者,正成長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隊伍中的生力軍。他們學習、成長、發展的歷程與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發展進程同步,他們從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熱情、激情與豪情推動著自己不斷開拓著哲學社會科學新的春天,他們所具有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使我們對哲學社會科學的未來充滿了期待。與這些青年學者一樣,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青年才俊也正在快速成長。
他們已篤定了服務奉獻社會的堅定信念!
他們已呈現出攀登學術高峰的精神風貌!
他們已承擔起教書育人成才的光榮使命!
他們致力于服務奉獻社會,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科研方法創新,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對策性研究,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在服務國家、服務地方方面正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他們致力于攀登學術高峰,不斷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潛心治學,開闊學術視野,始終抱著堅定的學術使命感和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注重理論研究與實際相結合,務實求真,出精品、出力作,形成科研成果高質量、常態化的良好局面。
他們致力于教書育人成才,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探索教育教學方法創新,努力實現科研成果向教學效果的轉化,將治好學與做好人相契合,在價值導向、理論闡釋、人格引領中實現對學生的教育與培養。
他們正堅定地行走在服務社會、教書育人、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康莊大道上!
在過去的兩年中,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堅定信念、開拓進取,推動教育教學、服務社會和科學研究的同步躍升,為人才培養、服務社會、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兩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共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項;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18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3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論文2篇,發表其他高水平學術論文數十篇。馬克思主義學院步入了發展的春天。值此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建院兩周年之際,我們推出“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學者論叢”,既是因應習近平總書記期望的表現,也是學院教師學術事業開拓創新的產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叢書”之后的又一系列學術力作。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些青年學者著作,在字字句句背后,莫不隱含著艱苦的勞動與付出。他們日積月累、刻苦進步的精神,給予了他們的科學研究以智慧和力量。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學有所成、識有所得。這套叢書,既有對理論問題的深刻闡釋,也有對現實問題的系統研究,充分反映出青年學者們寬廣的視野、活躍的思想、迸發的創新意識和精神。在本套叢書中,可能尚有作者手下的最初產品,在思想和建構上也許并不完美,然而它們將會成為若干精品的基石,而這基石,已顯出璞玉之光。
此套叢書的問世,表明了我院青年教師在學術領域里的辛苦勞動及不懈努力。他們用一本本力作鋪就著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奮發攀登的臺階;他們用智慧的結晶共同架構起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璀璨的今天;他們必將以平凡的工作、默默無聞的耕耘齊心協力托起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更加美好的未來。
只有不畏艱險,沿著崎嶇小徑攀登的人,才能達到輝煌的頂峰。
編委會
2016年11月
- 虛擬社會中人的虛擬性活動的哲學研究
-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 梅花香自苦寒來:《新大眾哲學》編寫資料集
- 意識形態、日常生活與空間: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再生產理論研究
- 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叢(2014年第1輯 總第10輯)
- 培根論說文集(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馬克思論哲學與社會發展:輯錄并手書
- 費希特自由體系及其對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影響
- 實質自由與社會發展:阿馬蒂亞·森正義思想研究
- 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叢書)
- 重建歷史唯物主義研究
-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第4輯·2014)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Ⅱ(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36卷)
- 希望的原理(第二卷)
- 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兼論以馬克思主義引領中國經濟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