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國內形勢分析

就國內而言,三大需求都不盡如人意。房地產略有起色,既改變不了房地產投資需求下滑的基本態勢,也難以改變總體投資下滑的格局。從未來看,穩增長仍然要靠投資。但投什么很關鍵,否則會回到過去的老路上。比如,有些地方發展新業態可能只是個幌子,批了地以后還是去搞房地產。

對國內形勢的判斷,既要照顧短期數據波動這個形,又要把握中長期所形成的勢。而這個勢,本質上就是新常態。新常態,既有經濟增速下臺階的內容,也有經濟質量上臺階的內容。現在面臨“十三五”翻兩番的目標問題,因此,增長率不能低于6.5%。但面對這個目標,更主要的是將認識統一到新常態上,即認可增速的回落,同時,從推進改革優化結構上做文章,把增長質量搞上去。這樣的較低增速就是沒有水分的增速,是質量更高的增速。

1.2.1 總體態勢:新常態下的結構性減速

近期發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經濟運行的高位回落態勢漸趨明顯,這一態勢最集中地體現在GDP增速的回落上。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的GDP同比增長6.9%。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亦為6.9%,是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跌至7%以下。縱觀近年來的經濟走勢,自2010年第一季度GDP達到高點之后,宏觀經濟便處于持續下行的通道之中,經濟減速態勢日趨明顯,2015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速“破七”正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直接表現。

面對這一基本事實,國內外各界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結起來看,有三種觀點甚為流行:第一種觀點是唱衰中國、看空中國,認為中國持續衰退,以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第二種觀點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減速是由全球經濟衰退的負面沖擊引起的,隨著世界經濟走出低谷,中國經濟可望回到8%左右的增長速度上。第三種觀點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減速是清理前一時期經濟過熱的后遺癥,與政府的緊縮政策持續時間過長有關。隨著宏觀經濟政策轉向擴張,中國經濟將逐步走出下行階段。

我們認為,上述三種觀點均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某些局部特征,但未能觸及問題的實質。經濟增長的長周期規律顯示,任何一國的經濟增長都不可能以恒定的高速度永久地持續下去,世界上所有曾經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的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隨后都會無一例外地經歷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過程。中國自然也不能例外。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最根本特征之一就是“結構性減速”。結構性減速的主要原因包括各類資源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移、國民儲蓄率下降、人口紅利式微、資本邊際收益遞減、技術上的后發優勢縮小、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等。上述種種無一不是由發展階段變化導致的趨勢性變化,其基本走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勢必導致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持續下滑,從而導致GDP增速連續下臺階。由此可以推斷,2015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破七”并非外部沖擊引發的經濟短期波動,實乃發生在實體經濟層面上的長期趨勢性過程。唯有把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認識統一到“新常態”上,充分認識經濟減速的必然性,方可適應“結構性減速”的新特征。各級政府應盡快擺脫高增長依賴癥,學會在6.5% ~7.0%的中高速增長環境下實現充分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生產率提高等目標,致力于推動比以往速度略低,但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經濟增長。

1.2.2 總需求擴張乏力,穩增長力度亟待加大

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最直接表現就是總需求的擴張乏力。總需求“三駕馬車”的情況各不相同,但總體形勢不容樂觀。

2015年前三季度,消費增長保持了相對穩健態勢,同比名義增長1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但受制于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可能下降,這將對消費的增長產生抑制作用。

相比之下,投資增速的下滑更加令人擔憂。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投資受到了開發商積壓庫存的影響,增速降至2.6%,比上半年下降了2個百分點。在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之下,制造業投資在9月也進一步放緩。唯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在穩增長政策的支撐下實現了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增速為18.1%,高于過去五年16.5%的平均增速。在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涌現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大穩增長力度、增加基建投資是熨平經濟波動、防止經濟過快下滑的重要抓手。不過應當看到,基建投資存在投資周期長、回報率不高的特點,后續基建投資增速不可能長期保持在20%左右的高位,穩增長必須要與調結構、促創新、提效率聯系起來,從而形成可持續的長期增長動力源。

2015年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7.9%。其中,出口下降1.8%;進口下降15.1%。出口增速高于預期,而進口大幅萎縮,推動貿易順差大幅上升,進出口相抵,順差達26031億元人民幣。9月,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下降1.1%;進口下降17.7%。不過受制于全球貿易萎縮和人民幣的走強,出口增速難以在短期內迅速回升。

在總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截至2015年10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已經連續44個月負增長。這表明生產部門長期處于產能過剩、開工不足的狀態,企業贏利能力下降,其資產負債表可能因此受損,進而通過金融加速器機制引發債務緊縮,誘發經濟波動。另外,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的環境下,生產部門的物價負增長仍將繼續一段時間,并有可能傳遞至消費物價,消費領域通貨緊縮的風險上升。

1.2.3 企業利潤持續下滑,產業轉型任重道遠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7%。盡管降幅比1~8月收窄0.2個百分點,但工業企業利潤的負增長已經超過一年時間。市場需求不振、價格持續下降、成本居高不下、庫存和應收賬款持續偏高等,都制約著工業企業盈利狀況的改善。其中最為本質的原因是,過去形成的以重化工業為主的供給結構調整較慢,而新的增長動力尚未形成,企業的創新、創業活力尚未被激發出來,導致企業贏利能力持續走低。

2015年前三季度三次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為3.8%、6.0%和8.4%,第三產業已成為拉動增長的主導產業。不過,當前中國的服務業仍面臨著低效率的消費性服務業比重過高、金融電信等高附加值行業壟斷力量過強、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開放不夠等問題的困擾。如何放開準入、打破壟斷、鼓勵創新、提高效率,仍是中國產業轉型需要破解的難題。

1.2.4 貨幣金融: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利率市場化進一步深化

2015年7月以來的股票市場波動是2015年中國經濟波動的重要沖擊源之一。我們認為,此次股票市場的大調整,是在持續近一年的牛市背景下發生的。在股災發生的前一年,上證綜指從2000點開始一路上揚到5200點左右;即便是經過4周的狂瀉,上證綜指仍站在3700點上方。因此可以認為,近期的狂跌正是對過去狂漲的修正。這一次的修正對經濟的負面沖擊是巨大的。一是股票交易額萎縮,導致金融業增加值增速回落。二是通過財富效應,影響與居民消費相關的產業(如房地產業、消費性服務業等)的需求擴張,進而影響其增加值的增速。三是股票融資能力下降,企業利用股票市場融資金額減少,實體經濟的資金供給不足,影響供給的增加。

與此同時,2015年8月,全球大宗商品、股市、匯市迎來巨幅震蕩,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股市下跌、資本流出、外匯儲備下降、貨幣貶值的沖擊;全球性總需求受金融震蕩沖擊增長緩慢,經濟脆弱性加大。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正面臨著新挑戰。

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標志著歷經近20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深化階段。此次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標志著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了非常關鍵的一步。國際、國內實踐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最好在物價下行和降息的周期階段進行,如此一來,存貸款利率就不會因放松管制而顯著上升。當前,我國物價漲幅持續處于低位,市場利率呈下行趨勢,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和時間窗口。此后,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進入新階段,核心是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重點是積極構建和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各類金融市場以市場利率基準利率和收益率曲線為基準進行定價,進一步理順從央行政策利率到各類市場基準利率、進而向其他市場利率乃至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宜都市| 安图县| 西城区| 阜康市| 循化| 龙南县| 英山县| 博乐市| 甘孜| 夏河县| 广平县| 辽中县| 商洛市| 衡南县| 太仆寺旗| 高碑店市| 什邡市| 元氏县| 杨浦区| 江永县| 蓬溪县| 万宁市| 海晏县| 灵石县| 射洪县| 凤冈县| 元谋县| 宜宾市| 望奎县| 专栏| 洱源县| 南投市| 安化县| 泰宁县| 西乌| 尚志市| 伊通| 明水县| 云浮市|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