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債券市場(2015)
- 李揚主編
- 739字
- 2018-11-08 18:09:13
五 十三五時期的債券市場
著眼于“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主題,這是2016年和“十三五”時期中國債券市場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方向。2020年,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關鍵環節和主要領域的改革將取得決定性成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將更加定型、更為成熟。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國的債券市場也應走向成熟和完善。
(1)進一步推動市場一體化,致力于建立全國統一的公司債券發行和交易制度,改變“五龍治水”格局,盡快實行公司債券發行備案制,同時,強化對債券交易環節的監管。
(2)增加以公司債、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為主體的信用債券的份額,改變以利率債券為主的傳統體制,以期充分揭示各類經濟主體的信用狀況,并以此推動利率市場化深入發展。在此過程中,應積極發揮資信評級在證券市場中的作用。
(3)繼續放松債券市場投資者的準入限制,在廣泛向國內外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機構、證券公司、信托公司、政府投資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養老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開放市場的過程中,加快簡化管理流程,逐步向完全備案制過渡和發展。
(4)完善政府債券市場結構,特別是增加短期和長期政府債券發行,擴大政府債券市場規模,促進形成有效且平滑的政府債券收益率曲線,為各國貨幣當局提供充足的無風險債券供給,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5)推進人民幣利率和匯率機制進一步市場化,同時,完善央行對人民幣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干預手段。
(6)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加快培育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鼓勵更多中外企業在離岸市場發行債券,為離岸市場提供可投資的債券產品,形成離岸市場資金的沉淀和良性循環。同時,鼓勵境外機構和離岸資金以合法方式投資于境內債券市場。
(7)積極穩妥推進各類衍生品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