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社會與社會建設

社會是什么

“社會”也許是漢字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但很多人對“社會”一詞的具體含義或許并不完全了解。從構詞法來看,社會是由“社”與“會”兩字構成?!吧纭北疽馐羌漓肷衩鞯牡胤剑纭按荷纭薄扒锷纭薄按迳纭?,后引申出來的意思為團體,如社團、報社、結社等。在古代社會中,祭祀神明的神社是無處不在的,且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如成語“宗廟社稷”“江山社稷”就有國家與最高權力的含義。成語“城狐社鼠”“稷蜂社鼠”“鼠憑社貴”就是指老鼠把窩做在社廟里,一下子就高貴起來,以此比喻小人仗勢欺人?!皶北硎韭摵蠟橐惑w。兩字合在一起,本意是人們為祭神而集合在一起,最早出自《舊唐書·玄宗上》(本紀第八)。書中記載“禮部奏請千秋節休假三日,及村閭社會”等。此處“社會”一詞是村民集會的意思,是一個動名詞,由“社”和“會”兩字演進而來?,F代意義的“社會”(對應英文society)是指人類生活共同體,此詞是從日本引進過來的。

在西方,英語“society”和法語“scciete”均源出于拉丁語“socius”一詞,意為伙伴。日本學者在明治年間最先將英文“society”一詞譯為漢字“社會”,強調社會是指由同一種信仰、文化或認同的人所構成的人類群體。日本有很多民間神社,很多村落是以神社為中心建立起來的,社在日本也有很崇高的地位。日本的公司企業通常被稱為“會社”,也突出了信仰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中國近代時期,在向西方學習過程中,日本比中國先行一步,譯介了很多西方社會科學著作,甲午戰爭中中國戰敗后,中國學者就通過日本來學習西方。日本學者在譯介西方社會科學著作時,通常用漢字,以示典雅。因此,很多現代漢語新名詞就是從日本引進過來的。近代中國學者在翻譯日本社會學著作時,襲用此詞,中文的“社會”一詞才有了現代通用的含義。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在將斯賓塞的《社會學原理》譯成中文時,將“社會學”譯成“群學”,將“社會”與“群”相對應,社會就是人類生活群體?!叭骸北疽馐蔷龔难??!熬北玖x為“管事人”“干事”,引申義為“地方主事人”; “羊”指某一地方的居民?!熬迸c“羊”聯合起來表示“有君長的地方”“有君長的人民團體”。嚴復用群來代指社會,是因為“群”在漢語典籍中有特殊意義,荀子在其《荀子·王制》中對群有特別的討論:“(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故宮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時,裁萬物,兼利天下,無它故焉,得之分義也。”荀子的意思是,人的力量不如牛,奔跑的速度不如馬,但可以役使牛馬,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有組織合作的能力,而牛馬不能。為何人能組織合作?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名分,另外還有規則。組織合作加上規則,就可以團結,團結產生集體,集體力量大,力量大則強盛,就可以勝過萬物。荀子在這里強調人類之所以強大,并不在于人多,而在于其能團結合作。

“社會學”概念引進到中國,代替了“群學”,成為常用詞。筆者在此覺得“社會學”比“群學”的內涵更為豐富。日本人將英語“society”譯為“社會”,突出了人類生活共同體形成過程中,宗教信仰文化的重要性。人類早期的聚會活動都同神靈、祭祀有關,這也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維科在其名著《新科學》中試圖提供一種人類行為的普遍解釋。維科認為,人類區別于其他生靈在于其“文化力”的能力。一切民族,無論是野蠻的還是文明的,盡管是分別創造起來的,彼此在時間和空間上相隔甚遠,卻都保持著下列三種習俗:(1)它們都有某種宗教信仰,盡管是非常原始的宗教信仰;(2)都舉行隆重的結婚儀式;(3)都有葬禮儀式。人類社會“都是最虔誠地遵守這三種制度,以免使世界又回到野獸般的野蠻狀態”。可見信仰文化對于人類社會群體維護的重要性。

自有人類社會,人類就有宗教信仰,國家形成后,就有共同的文化制度作為基礎。宗教信仰如同人類一樣古老。科學主義一直認為宗教信仰是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的產物,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終將會消亡。但實際上并非如此,人類社會離不開宗教信仰。如果說宗教信仰會有消亡的那一天,那一天也將是人類社會存在的最后一天。現代國家之中也有宣布消滅宗教或禁止一切宗教信仰活動的。但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種新型宗教,如某某主義,替代傳統宗教而已。美國宗教社會學家羅伯特·貝拉認為,現代國家整合主要靠國家主義理論、儀式與符號,這種為使民族國家的具體經驗富有神圣的普遍意義的一系列關于國家強大的信仰、符號和儀式等,可稱之“公民宗教”,它是把公民個人的社會角色與終極存在及意義聯系起來的信仰、儀式及象征的體系。美國建國后一些總統的就職演說,美國公民對美國國旗、美國夢、美國生活方式和美國民族英雄的崇拜等現象,都是美國公民宗教存在的表現形式。公民宗教與政治團體或宗教團體均不同,它發揮了國家與教會都沒有的特殊的宗教功能。尤其在現代社會,它成為傳統宗教的補充,成為奉獻乃至獻身的動力。它從超驗的角度確定民族的目標,并成為民族的巨大內聚力。社會是擁有共同信仰的人類群體,現代社會不僅需要有成文的法律制度,也需要非成文的道德信仰,道德信仰是一種軟約束,宗教則為這種軟約束提供信仰支撐,這樣社會才能更好地運轉。

人類社會發展建立在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社會制度文化保證了這種分工與合作的有效進行。電視臺“動物世界”欄目中經常有社會性動物的介紹,大的動物如大象、獅子、野牛等,小的動物如螞蟻等。它們共同的特征是過著群住的生活,共同捕獵與防御入侵者。一些食肉動物因集體行動,表現出強大的戰斗力,如非洲鬣狗群可以捕食體型比自己大得多的角馬、羚羊、野牛等食草動物,甚至可以從百獸之王——獅子口中奪食。動物群體內部也有較嚴密的分工,最典型就是白蟻,白蟻群內有蟻后、工蟻與兵蟻之分。蟻后的職責就是繁殖,群體內的所有白蟻都是它的孩子。兵蟻與工蟻的職責分別是兵蟻防衛蟻穴安全,工蟻則負責采集食物、照顧蟻后與幼蟻、維護蟻巢清潔等。兵蟻與工蟻都犧牲了繁殖功能,都是沒有性別的螞蟻。這種群體內部嚴密的分工合作,造就了白蟻群體的強大,白蟻在溫帶與熱帶地區都廣為分布。動物社會與人類社會最大的區別是,人類還會思考,可以通過分工與合作不斷創造新知識和新技術,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但動物沒有這種思維創新能力。

嚴復將社會學譯為“群學”,強調人類個體生存是無法離開群體,如家庭、學校、公司、社會組織、軍隊等的。人類個體有比動物更長的嬰兒期,在初民社會一個人至少在14歲后才算成年,在現代社會則更長。如果離開家庭的照料,嬰兒將無法長大成人。

許烺光(1909~1999年)在《宗族·種姓·俱樂部》中對中國、印度、美國三大國家的社會組織模式進行比較研究,揭示了人類社會所存在的三種類型的社會組織模式。宗族種姓俱樂部就是介于家庭與國家之間的廣闊地帶的人類社會集團,以區別于所謂“初次集團”,即家庭。許烺光認為,“在家庭與國家之間廣闊的中間地帶,中國人的最重要的集團是宗族,印度教徒最重要的集團是種姓,美國人最重要的集團是俱樂部”。美國的俱樂部組織主要是各類非政府組織,最多的是宗教組織,此外是各類公益社團,如基金會等,體現自由結社精神。西方人并沒有很強的家族觀念,而這在中國則非常強,家族制度的影響到現在還存在。印度主要是依據種姓制度將居民分成五大類幾千個亞種姓群體,不同群體享有不同權利與義務,世代繼續,終生不變,造成先天的不平等。印度現在是民主國家,但種姓制度是印度教教義所規定的,這使不同種族之間的權利平等改革進程變得特別緩慢。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宗族組織無疑是重要的社會組織,在政府只設到縣級的情況下,縣以下主要靠鄉紳自治,所謂“長老統治”。中國鄉村多是聚族而居的村落,一個大的宗族,通常由族長作為最高政治領袖,祠堂則是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同時也是家族辦公的地方,族內會議通常在祠堂召開,族學開設在祠堂里。另外家族也有存在的經濟基礎,就是族田,為宗族活動提供經濟支持。此外,還有族譜與家規等書面文獻,為宗族提供歷史記載,家規也是族內法規,需要家族人共同遵守。敬祖收宗,團結族人,對經濟比較困難的族人提供周濟,使他們能渡過困難。

現代社會中,鄉村仍然是熟人社會,宗族因素仍在發揮作用,但城市則是陌生社會,城市小區只是人們生活的場所,職業活動多在其他地方進行。這種分離,造成城市社區人與人之間聯系并不密切,人們更多依靠業緣與趣緣結成關系。職業單位是人們第一依靠的組織,此外就是各種社區非營利組織。美國芝加哥學派認為現代的特征就是城市具有三種生態學上的特質,即眾多人口、高密度、異質性。在個人層面上,城市人通常是作為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的,以自我為中心,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人們常感到孤立無援。在社會層面上,經濟競爭與勞動分工使人們之間的社會生活發生分離,容易引起家庭、朋友、鄰里等首屬群體的削弱,社會秩序將出現混亂甚至“社會解組”。

說到“社會”,不能不提“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可能在當代中國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之列。社會主義(socialism)一詞源于拉丁文,是一種經濟社會學思想,主張或提倡將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眾利益。19世紀30~40年代,“社會主義”思想在西歐廣為流傳。這種思潮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人們看到財產私有化導致社會貧富分化不斷加劇,進而出現周期性的社會動蕩,人們想通過財產公有來解決這些問題。世界社會主義影響最為深遠的有三大流派:一是科學社會主義,又稱“馬克思列寧主義”;二是民主社會主義,又稱“社會民主主義”;三是國家社會主義,又稱“拉薩爾主義”。這三者的目標基本相同,但由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手段不同??茖W社會主義強調工人階級團結起來,通過暴力革命,建設新型的社會主義國家。民主社會主義主張通過資本主義國家現有的民主制度,通過議會民主的形式,將工人階級政黨推選為執政黨,從而實現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是由拉薩爾提出來的,主張社會主義國家可通過資本主義國家福利制度改革而建成。

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會主義”一詞,并做了科學解釋,認為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過渡。社會主義社會克服了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人占有所導致的周期性危機,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與按勞分配,它是消滅了剝削與貧窮的社會,它也是一種人與人間關系相對平等的社會。在理論上看,社會主義社會是非常理想的社會,但通過多個國家多年的社會實踐發現,其也存在問題。

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是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建成的國家,實行非常純粹的公有制與計劃經濟,盡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解決不了社會活力問題。蘇聯在1989年解體,與此同時,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發生巨變。俄羅斯在繼承蘇聯大部分國土與社會經濟遺產后,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在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在鄧小平的領導下發起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改革運動,引入市場經濟,準許私人企業發展,發揮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調節作用,使中國經濟獲得快速增長,但現在面臨的社會問題也很多,如貧富分化、社會失信等。這些社會問題也需要通過社會建設的方式加以解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溪县| 黄大仙区| 拉萨市| 新密市| 怀柔区| 隆林| 旺苍县| 尚志市| 志丹县| 洞头县| 乳山市| 礼泉县| 顺义区| 临泽县| 霸州市| 明水县| 平果县| 靖边县| 永胜县| 洛浦县| 中超| 黔东| 瑞金市| 新乐市| 义马市| 巴林右旗| 额尔古纳市| 乌兰浩特市| 临泽县| 汉沽区| 长阳| 木兰县| 宁陕县| 漠河县| 罗源县| 南华县| 三穗县| 大英县| 金华市| 曲阳县|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