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服務研究
- 蘇朝暉
- 1238字
- 2018-11-08 18:20:30
前言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源于發揮了勞動力和資源環境的低成本優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因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增強經濟的長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科技服務是指以高新技術和知識向社會提供智力服務,其中,也包括對高科技的產生、轉移、應用相關的服務,顯然,科技服務也包含科技創新活動。科技服務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力量,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必然選擇,以高技術性、高知識性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務可以不斷為強化產業競爭力注入新的動力源。此外,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需要調動各方面創新要素的積極性,而要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無縫對接,科技服務起著重要作用。總之,發展科技服務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對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科技服務仍處于發展初期,存在市場主體發育不全、發展環境不完善、復合型人才缺乏等問題,同時,我國科技服務發展區域差異大,發展不平衡。此外,各地各部門都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科技服務機構,沒有形成專業化分工、網絡化協作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務體系,機構專業化程度不高、高端業態較少。另外,大部分科技服務機構缺乏合理和精準的定位,市場觀念、服務觀念仍然不強,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缺乏有效的競爭機制和約束機制。許多科技服務機構規模普遍偏小,缺乏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科技服務機構。
鑒于此,首先,本書通過實地調研、文獻整理、二手數據收集等手段調查了國內外科技服務的現狀、進展、發展動態及發展科技服務的經驗。其次,本書認為科技服務可以由科技服務行業與科技服務平臺提供,此外,科技服務的發展既要面臨宏觀層面的發展環境問題,也必須面對微觀層面的確保科技服務質量的問題,因而確立了從“行業層面”“平臺層面”“宏觀層面”“微觀層面”四個層面來研究“科技服務”的思路和體系。再次,本書通過面板數據模型實證研究了研發投入、科技成果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及在各區域之間的表現差異,運用面板數據門檻模型實證研究政府資助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同時,還借鑒SERVQUAL模型以構建科技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并探索提升科技服務質量的路徑。最后,本書在研究了影響科技服務發展的法律環境、市場經濟環境、政策環境、文化環境、社會環境、公共設施環境、人才環境、投融資環境等的基礎上,從產業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促進科技服務發展的保障措施。
本書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參閱及引用的資料和信息盡可能在參考文獻中列舉,如有不慎遺漏在此深表歉意。另外,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甚至錯誤之處,懇請讀者不吝賜教和批評指正,意見與建議請發至822366044@qq.com,期待讀者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