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分省份市場化指數報告(2016)
- 王小魯 樊綱 余靜文
- 861字
- 2018-11-08 18:19:10
(二)各省份市場化評分和排序
按各省份的市場化程度排名,2008年市場化總指數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和北京,2014年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浙江、上海、江蘇、廣東和天津(見圖1-3和表1-1,按2014年評分從上到下排列),排序稍有變化,浙江評分稍稍超過上海而排到了第一位;北京從第5位降到第6位,主要由于“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方面以及“產品市場的發育程度”方面有較大幅度下滑;天津則從第8位升至第5位,主要因為“要素市場的發育程度”“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有較明顯的改善。

圖1-3 各省份市場化指數
表1-1 各省份市場化總指數和排名

注:1.表中評分相同的省份,排序先后由評分的尾數決定。
2.指數升降表示指數上升(下降)了多少分,正值表示上升,負值表示下降。位次升降表示位次提高(降低)了幾位,正值表示位次提高,負值表示位次降低。
2008年市場化程度排名最后五位的省份(按從后向前的順序)依次是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和寧夏,2014年最后五位依次是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和貴州。排序變化也不大。貴州由原來的第23位下滑到第27位,主要是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以及“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方面退步比較明顯;寧夏則由原來的第27上升至第24位,僅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方面有所退步,其他方面均有所進步。
2014年,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除重慶和安徽外,都是東部省份。排在中間位置的11個省份中,有4個中部省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東北3省、3個西部省份(四川、廣西、陜西)和1個東部省份(河北)。排在后面10位的省份中,除海南和山西外,都是西部省份。這說明我國的市場化進程,仍然有很大的地域差異;總體上東部地區市場化程度高,西部地區市場化程度低,中部和東北省份大體上居中。
2008~2014年,雖然排名有升有降,但絕大多數省份的市場化評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升幅大于1.8分的有浙江、江蘇、廣東、天津、北京、重慶、陜西。升幅小于0.5分的有內蒙古、云南、貴州、甘肅。評分負增長的有新疆、青海、西藏。這說明西部地區不僅市場化程度較低,而且市場化進展速度在總體上也明顯慢于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