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食療藥膳調養

一、推薦藥材及藥膳

側柏葉

● 推薦理由

涼血止血,生發烏發。適用于血熱風燥型脂溢性脫發。

● 建議用量

每次6~12克。

● 食用叮嚀

苦寒泄降,脾虛泄瀉是其禁忌。

1. 側柏葉赤豆粥

材料 側柏葉10克,赤小豆30克,鮮紫蘇葉10克,大米100克,鮮車前草15克,紅糖少許。

做法與服法 先將大米、赤小豆洗凈,加水800~1000毫升旺火煮,沸后加入側柏葉及洗凈的紫蘇葉和車前草,慢火再煮至大米爛熟,去車前草后分2次吃??勺眉蛹t糖調味。

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生發。

2. 側柏葉蓮子粥

材料 側柏葉6克,黃芪20克,蓮子20克,山藥粉3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與服法 取上藥加水適量,煮成兩碗粥,1日分2次吃。

功效 清熱、涼血、益氣、補肝腎。

3. 側柏葉葵子湯

材料 側柏葉5克,冬葵子15克。

做法與服法 將冬葵子洗凈用紗布包好。將側柏葉、冬葵子一齊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先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祛風止癢、清熱涼血。

4. 側柏葉茶

材料 側柏葉5克,蜂蜜少許。

做法與服法 側柏葉用沸水沖泡加蜂蜜作茶飲。

功效 清熱、祛風止癢。

5. 側柏葉苦瓜薏芢粥

材料 側柏葉100克,苦瓜100克,薏苡仁50克,芒硝5克。

做法與服法 將薏苡仁洗凈,浸泡3小時;苦瓜去瓤、洗凈、切片。將薏苡仁、側柏葉、芒硝同煮粥,粥將熟時放入苦瓜即可。

功效 清熱、涼血、止癢。

6. 側柏葉豆米粥

材料 紅小豆、花生米各50克,大棗25克,側柏葉5克。

做法與服法 取紅小豆、花生米、大棗各適量,三樣洗凈后,用清水浸泡2小時,浸泡的水不用換,直接下鍋,熬粥喝,開始用大火煮,煮10~30分鐘,加入側柏葉,改用文火煮1小時,爛成粥最好(大棗去核爛得更快),食量不限。

功效 調理氣血,行氣導滯。

7. 側柏葉陳皮茶

材料 生山楂10克,陳皮5克,側柏葉6克。

做法與服法 將各藥曬干研為細末。混合均勻,以上藥末放入開水瓶,沖入沸水,加塞,泡約10分鐘后即可飲用。以此代茶,日用1劑,水飲完后可再加開水浸泡。連服3~4個月。

功效 順氣消食,涼血止癢。

8. 側柏葉何首烏湯

材料 側柏葉10克,何首烏10克。

做法與服法 以上藥用水煎湯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

功效 補益肝腎,止癢生發。

9. 側柏葉冬瓜皮湯

材料 側柏葉10克,冬瓜皮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與服法 將冬瓜皮洗凈,和側柏葉一起入鍋中,加適量水,煮爛后加入白糖溶化即成。

功效 去油止癢。

10. 側柏葉菊花綠豆湯

材料 側柏葉10克,菊花20克,綠豆60克。

做法與服法 將菊花洗凈、入鍋,加適量清水,煎煮30分鐘,加側柏葉,稍煮,去渣取汁,與洗凈的綠豆同入鍋中,用小火煮至綠豆熟爛即可。

功效 涼血止癢,去油生發。

墨旱蓮(旱蓮草)

● 推薦理由

涼血,止血,補腎,益陰。墨旱蓮(旱蓮草)在中醫生發古方中使用頻率極高,是烏須黑發、生長毛發的要藥。適用于血熱風燥型脂溢性脫發。

● 建議用量

每次3~15克。

● 食用叮嚀

脾虛便溏者忌用。

1. 墨旱蓮山藥燉乳鴿

材料 墨旱蓮3克,山藥30克,乳鴿300克,香油5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將乳鴿宰殺,去毛皮及內臟,洗凈。將墨旱蓮、山藥洗凈后切片,與乳鴿共入燉鍋中,加適量水,隔水蒸2小時,加鹽、味精、香油等調味品即成。

功效 補益脾胃,涼血止癢。

2. 墨旱蓮郁金靈芝飲

材料 墨旱蓮30克,靈芝、茯苓各15克,郁金10克,茶葉6克。

做法與服法 將上述前4味水煎取汁,煮沸后浸泡茶葉。

功效 疏肝解郁,涼血補腎。

3. 墨旱蓮薺菜玉米粥

材料 墨旱蓮3克,鮮薺菜150克,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

做法與服法 將墨旱蓮洗凈、烘干研末。將鮮薺菜揀去雜質、洗凈,連根、莖切碎,剁成薺菜細末泥,備用。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調入薺菜細末泥、墨旱蓮粉及玉米粉,拌和均勻,繼續用小火煨煮至粳米酥爛即成。

功效 寬中理氣,涼血滋陰。

4. 山藥墨旱蓮飯

材料 山藥50克,墨旱蓮10克,大米100克

做法與服法 將山藥、墨旱蓮和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凈以后,裝進一個小碗里,再加入適量的清水,入鍋用中火蒸20分鐘左右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 理氣健脾,涼血止癢。

5. 加味墨旱蓮粥

材料 薏苡仁30克,糯米30克,赤小豆15克,雞內金9克,墨旱蓮10克,茯苓20克。

做法與服法 將墨旱蓮、茯苓洗凈,加水適量,煮20分鐘去渣取汁;糯米、薏苡仁、赤小豆洗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將薏苡仁、赤小豆放入鍋中,加水煮30分鐘,加入研成末的雞內金、糯米和藥汁,小火煮成粥即可。

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去屑。

6. 墨旱蓮洋參絲瓜湯

材料 墨旱蓮10克,西洋參片3~4片,絲瓜200克。

做法與服法 將絲瓜切成小塊或小片,加入墨旱蓮、西洋參及300毫升清水,煎煮20分鐘左右。

功效 清熱利濕,滋陰涼血。

7. 墨旱蓮蒸鵪鶉

材料 墨旱蓮10克,鵪鶉2只,清湯250克,胡椒粉2克,鹽少許。

做法與服法 將洗凈的鵪鶉入沸水中焯約1分鐘,撈出待用;墨旱蓮用濕布擦凈,分放于鵪鶉腹內,再把鵪鶉放在蒸碗內,注入清湯后,用濕棉紙封口,上籠蒸約30分鐘。取出鵪鶉,原汁中加鹽、胡椒粉調味,再將鵪鶉置于碗內,即可食用。

功效 補益氣血,涼血止癢。

8. 墨旱蓮白術粥

材料 墨旱蓮、白術各15克,當歸、澤瀉、白芍各6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

做法與服法 先以上述諸藥加水適量,煎取濃汁去渣后,再與粳米一同加入鍋中,煮至粥熟,加冰糖少許,和勻即可服用。

功效 益氣健脾,清熱涼血。

9. 玫瑰花墨旱蓮茶

材料 玫瑰花瓣2~5克,墨旱蓮10克。

做法與服法 將玫瑰花瓣和墨旱蓮置茶杯內,用沸水沖泡,加蓋片刻,代茶飲。1日1劑,2~3周為1個療程。

功效 理氣養血,涼血滋陰。

10. 墨旱蓮菊花湯

材料 墨旱蓮12克,菊花3克,白糖少許。

做法與服法 取墨旱蓮、菊花加水煎,再入白糖少許,飲湯,每日1次。

功效 清熱利濕、破積導滯。

地膚子

● 推薦理由

清熱利濕,祛風止癢。適用于濕熱內蘊型脂溢性脫發。

● 建議用量

3~10克。

● 食用叮嚀

脾胃虛寒者忌用。

1. 地膚子當歸豬蹄湯

材料 豬蹄500克,地膚子10克,當歸9克,蜜棗20克。

做法與服法 將地膚子、當歸洗凈,豬蹄洗凈,切塊。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水煮沸后,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清熱利濕,養血祛風。

2. 冬瓜地膚子粥

材料 冬瓜100克,地膚子50克,粳米250克。

做法與服法 將地膚子洗凈、烘干。冬瓜去皮、洗凈、切片。粳米洗凈入鍋加水熬1小時,倒入冬瓜和地膚子細末再煮10分鐘即可。

功效 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3. 地膚子陳皮綠豆粥

材料 粳米100克,綠豆50克,地膚子10克,陳皮2克,食鹽適量。

做法與服法 在砂鍋里加適量清水,放入地膚子和陳皮,煮30分鐘去渣留汁備用,綠豆洗凈泡發,粳米淘洗凈備用,在藥汁中放入綠豆、粳米煮成粥,加食鹽適量調味食用。

功效 清熱利濕,祛風理氣。

4. 紫蘇地膚子粥

材料 紫蘇10克,地膚子10克,粳米100克。

做法與服法 先將紫蘇、地膚子加水研磨,濾取汁,與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 祛風,利濕,止癢。

5. 小米地膚子粥

材料 地膚子50克,薄荷50克,荊芥穗50克,小米150克。

做法與服法 先將地膚子洗一洗,倒入鍋內炒干,去皮,研細。薄荷、荊芥穗分別洗凈。砂鍋放水煮薄荷葉和荊芥穗,去渣,取汁。小米淘洗凈后,加入地膚子末,倒入汁,兌水,一同煮成粥,即成。

功效 祛風止癢,清熱利濕。

6. 檳榔地膚子糯米粥

材料 糯米100克,檳榔15克,郁李仁20克,地膚子15克。

做法與服法 先用水研地膚子,濾取汁液,加入糯米煮粥至將熟。將檳榔搗碎,用熱水燙郁李仁,去皮,研磨成膏,與檳榔研勻,加入米粥煮片刻即可。

功效 理氣利濕,祛風止癢。

7. 地膚子粥

材料 糯米200克,地膚子10克,白砂糖5克。

做法與服法 地膚子用溫水浸泡10至15分鐘,清水洗凈,用干凈紗布包好,待用。把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與地膚子同煮,待粳米開花時,取出地膚子,加入白糖拌勻,至粥汁稠濃時離火,稍冷即可食用。

功效 祛風止癢。

8. 地膚子菊花蜜粥

材料 地膚子10克,菊花3克,蜂蜜10克,粳米60克。

做法與服法 將地膚子浸泡洗凈、微炒,放入砂鍋,加菊花和適量清水,煎煮半小時,去渣留汁備用。在地膚子汁中加入淘洗干凈的粳米,煮成粥,調入蜂蜜,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 清熱利濕,祛風固發。

9. 地膚子金沙粥

材料 地膚子、海金沙各30克,甘草10克,粳米100克。

做法與服法 將地膚子、海金沙、甘草加水煎煮,沸后半小時,過濾取汁,以汁煮粳米為粥。分頓隨量食用。

功效 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10. 地膚子苦瓜粥

材料 地膚子15克,苦瓜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與服法 將地膚子研成細粉,粳米洗凈;苦瓜去瓤、洗凈、切成丁。將粳米、地膚子、苦瓜同放入鍋內,加水500毫升,置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燉煮35分鐘,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止癢。

白鮮皮

● 推薦理由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適用于濕熱內蘊型脂溢性脫發。

● 建議用量

6~12克。

● 食用叮嚀

性苦、寒,虛寒者慎用。

1. 白鮮皮烏龍茶

材料 天花粉、烏龍茶各3克,白鮮皮8克,制何首烏30克,冬瓜皮18克,山楂15克。

做法與服法 先將天花粉、白鮮皮、制何首烏、冬瓜皮、山楂加水煎煮,取其汁趁熱沏烏龍茶,浸泡茶濃時即可飲用,1天1劑。

功效 祛風止癢,滋補肝腎,固發生發。

2. 荸薺白鮮皮粥

材料 荸薺150克,雞內金20克,白鮮皮10克,粳米100克。

做法與服法 先加水煎白鮮皮,過濾取汁,備用。荸薺搗爛擠汁,雞內金研細。荸薺汁、雞內金粉和粳米加水適量煮粥,待半熟時加入白鮮皮藥汁,煮至米爛粥稠,代早餐服食。

功效 清熱涼血,祛風利濕。

3. 白鮮皮冬葵茶

材料 白鮮皮10克,冬葵子10克,白糖10克。

做法與服法 取以上3味用沸水沖泡作茶飲。

功效 祛風利濕。

4. 白鮮皮雙花粥

材料 白鮮皮8克,野菊花、金銀花各10克,粳米100克。

做法與服法 將白鮮皮、菊花、金銀花煎煮取汁,用藥汁和洗凈的粳米一起煮成粥即可。

功效 祛風,利濕,去屑。

5. 白鮮皮山藥粥

材料 白鮮皮10克,山藥80克,粳米100克。

做法與服法 將白鮮皮洗凈、煎汁;山藥去皮洗凈、切片;用藥汁、山藥、粳米煮粥,粥熟即可。

功效 健脾利濕,清熱祛風。

6. 白鮮皮桑葉飲

材料 白鮮皮10克,桑葉15克。

做法與服法 取以上兩味用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 祛風止癢,燥濕化痰。

7. 白鮮皮薏米餅

材料 白鮮皮10克,薏苡仁(薏米)100克。

做法與服法 取兩味混合在一起研成粉,加適量水,做成餅放蒸鍋里蒸熟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8. 白鮮皮柏子仁茶

材料 白鮮皮10克,柏子仁10克。

做法與服法 取以上兩味用沸水沖泡作茶飲。

功效 清熱利濕,祛風通便。

9. 白鮮皮蘆薈粥

材料 白鮮皮10克,蘆薈15克,粳米50克,冰糖少許。

做法與服法 先把白鮮皮放入砂鍋內炒至微有香氣,取出,待冷后與蘆薈一同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食。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利濕。

10. 夏枯草白鮮皮茶

材料 夏枯草15克,白鮮皮10克。

做法與服法 取上藥研成粗末,置保溫瓶中,以沸水500毫升沖泡20分鐘,代茶飲用。

功效 清熱利濕,祛風去屑。

二、推薦食材及食譜

胡蘿卜

● 推薦理由

胡蘿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A對于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功能和結構的完整,促進頭發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作用。

● 建議用量

50~100克。

● 食用叮嚀

烹調胡蘿卜時,不要加醋,以免胡蘿卜素損失。另外不要過量食用,大量攝入胡蘿卜素會令皮膚變成橙黃色。

1. 胡蘿卜玉米筍

材料 玉米筍100克,胡蘿卜200克。

【調料】白芝麻、生粉各10克。

做法與服法 

(1)將胡蘿卜洗凈,切成圓柱形塊狀,玉米筍洗凈、切半。

(2)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胡蘿卜、玉米筍煮熟后取出擺盤。

(3)取半碗胡蘿卜玉米筍湯,煮開后用生粉勾芡煮熟,淋于菜上,撒上白芝麻即可。

2. 清風送爽

材料 卷心菜500克,瘦肉50克,蛋清1個,荸薺50克,西紅柿50克,胡蘿卜50克。

調料 蔥白5克,香油10克,食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卷心菜洗凈、切成絲,待用。瘦肉洗凈,用開水焯過,待用。荸薺去皮、洗凈,胡蘿卜洗凈、切絲,待用。西紅柿洗凈,切粒。

(2)將瘦肉、蛋清、荸薺制成餡,配上食鹽、味精攪勻。

(3)湯鍋中加入1500毫升清水,加入加工好的肉餡,攪勻后大火燒開,再加入卷心菜絲、西紅柿粒、胡蘿卜絲、蔥白、香油及少量食鹽、味精即可。

3. 胡蘿卜拌雞蛋

材料 雞蛋2個,胡蘿卜300克。

調料 白糖、白醋各10克,香油5克,食鹽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胡蘿卜洗凈,斜切成薄片,放盤中,加入少許食鹽腌一會兒。

(2)將雞蛋煮熟,剝去蛋殼,將蛋白切成小片,將蛋黃搗碎,加入白醋調勻。

(3)將腌好的胡蘿卜用涼開水沖洗,瀝干水,撒上白糖,將調勻的蛋黃倒入,放入蛋白片,拌勻,淋上香油,即可上桌。

4. 荸薺胡蘿卜絲

材料 荸薺100克,胡蘿卜100克。

調料 香油5克,食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胡蘿卜洗凈、切絲,用鹽漬10分鐘。荸薺去皮、洗凈、切絲,備用。

(2)胡蘿卜絲用冷開水沖洗,與荸薺絲一起攪拌,加入香油、少許食鹽、味精生拌食用。

5. 三色蘿卜絲

材料 胡蘿卜100克,白蘿卜100克,青蘿卜100克。

調料 香油10克,食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三種蘿卜洗凈,分別切成細絲,在盤中擺成三拼(擺盤前分別用鹽腌片刻,用清水洗凈,擠干水分)。

(2)將食鹽、味精、香油放入盤中,食用時拌勻即可。

6. 西紅柿拌雙絲

材料 西紅柿200克,胡蘿卜200克,萵筍200克。

調料 香油5克,白糖10克,醋10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胡蘿卜洗凈、切絲;萵筍去皮、洗凈、切絲,放在盤中。

(2)將西紅柿洗凈切成小塊放入盛有胡蘿卜等菜的盤中,加入香油、白糖、醋、鹽、味精拌勻即成。

7. 山藥蘿卜粥

材料 大米100克,山藥200克,胡蘿卜150克,芹菜25克。

調料 胡椒粉5克,鹽適量。

做法與服法 

(1)將山藥去皮、洗凈、切小塊;胡蘿卜洗凈、切成小塊;芹菜切末。

(2)鍋中加適量清水燒開,放入山藥、胡蘿卜、大米,稍攪拌,至再次滾沸時,改中小火熬煮30分鐘,加入適量鹽攪勻,撒上少許胡椒粉、芹菜末即可。

8. 胡蘿卜燒墨斗魚

材料 胡蘿卜250克,墨斗魚150克,紅尖椒30克,綠尖椒30克。

調料 色拉油20克,蔥10克,姜10克,生粉15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胡蘿卜洗凈切成菱形塊,紅、綠尖椒洗凈切塊,用開水將蔬菜焯一下。

(2)將墨斗魚洗凈,用開水焯一下出去油膩,撈起控水后待用。

(3)鍋內放少許底油燒熱,先放蔥末、姜末,再下入全部材料和少許清水燒3分鐘,加入鹽、味精調味后,用生粉勾芡,即可盛盤。

9. 胡蘿卜豆腐腦

材料 胡蘿卜、嫩豆腐各30克。

調料 植物油15克,香油10克,生粉10克,鹽、味精各少許。

做法與服法 

(1)把豆腐放入沸水鍋內燙片刻,撈出,切成薄片,待用。

(2)將胡蘿卜去外皮,洗凈,切成細絲,粘上干生粉后,放入溫油鍋里煸炒,加水煮至酥軟,輕放入豆腐片,點入鹽、味精調味,煮沸,勾薄芡,淋上香油,可供食用。

10. 羊肉燉胡蘿卜

材料 羊肉300克,胡蘿卜100克。

調料 料酒20克,生姜20克,蔥段20克,青蒜絲30克,陳皮10克。

做法與服法 

(1)將胡蘿卜洗凈、切塊;生姜洗凈拍松;將羊肉切塊洗凈,浸泡水中2~4個小時,撈出控水,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沸,去掉血污和膻味后,撈出羊肉。

(2)鍋內另換新水,放入羊肉,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為中火燒至肉質變酥,用筷子能戳動時,下入胡蘿卜、蔥段、生姜、陳皮、料酒等調料,將鍋中鹵汁再次燒開,撇凈浮油,撒入青蒜絲,即可食用。

菠菜

● 推薦理由

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還富含鐵,它們對調節脂肪及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皮脂分泌、刺激毛發再生有重要作用。

● 建議用量

50~100克。

● 食用叮嚀

生菠菜不宜與豆腐共煮,以免有礙消化影響療效,將其用沸水焯燙后便可與豆腐共煮。

1. 菠菜拌兔肉

材料 去骨熟兔肉400克,菠菜150克。

調料 姜片10克,花椒10克,香油、鹽適量,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熟兔肉切成薄片,用開水燙一下,撈出瀝干水分;菠菜洗凈,在開水中稍燙,撈出過涼水,擠去多余水分,切段;將花椒放入小碗,加入開水浸泡至水涼。

(2)將兔肉片放入大碗中,加入鹽、花椒水、味精、姜片、香油,拌和均勻,鹵制1~2小時,揀出兔肉裝盤,放上菠菜段,加鹽、香油、味精拌勻即可。

2. 香油拌菠菜

材料 菠菜250克。

調料 醬油、醋各10克,香油15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菠菜擇洗干凈,削去須根但要保留紅頭,放入開水鍋中焯2分鐘,撈出瀝水,再切成6~7厘米的長段。

(2)將菠菜裝在盤內抖散晾涼,加入香油、醬油、醋、鹽、味精調拌入味即可。

3. 杏仁素炒菠菜

材料 菠菜500克,杏仁25克。

調料 植物油10克,香油5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菠菜洗凈,切成5厘米左右的段,用沸水焯過、瀝水備用。

(2)杏仁炒香、研成粗末。鍋置火上,放油燒熱,將菠菜下鍋,翻炒幾下,待菠菜軟嫩,略有湯汁時,投入香油、鹽、味精,炒勻,最后撒上杏仁即可。

4. 豬肝菠菜

材料 豬肝200克,菠菜200克。

調料 植物油15克,料酒、醬油各5克,醋5克,生粉、香油各10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豬肝洗凈,切成小薄片,加料酒略腌;將菠菜擇洗干凈,切成八分長的段,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

(2)鍋中放油燒熱,放入豬肝迅速翻炒,加入醋、鹽、醬油,翻炒幾下,再放入菠菜翻炒2分鐘,加入味精炒勻,用生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

5. 枸杞黃精炒菠菜

材料 枸杞子15克,黃精15克,菠菜300克,雞蛋2個。

調料 植物油10克,料酒10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枸杞子去雜質、果柄,洗凈;黃精洗凈,切成薄片;雞蛋磕入碗中打散;菠菜擇洗干凈,切成4厘米長的段,用開水焯一下,撈出瀝干。

(2)鍋置大火上燒熱,放油,待油溫至六成熱時,倒入雞蛋液,結成餅狀時用鏟子劃散,放入料酒、菠菜,翻炒幾下再放入枸杞子、黃精片炒熟,用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潤燥,補益脾腎,通利腸胃。

6. 瑤柱杞棗菠菜湯

材料 瑤柱(干貝)50克,大棗3枚,枸杞子10克,菠菜200克。

調料 香油10克,鹽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瑤柱洗凈,切成片;大棗洗凈、去核、切片;枸杞子去雜質、洗凈;菠菜洗凈、沸水焯過。

(2)鍋置大火上,加水燒沸,下入瑤柱、大棗、枸杞子煮5~10分鐘,放入菠菜,最后加入香油、鹽即可。

7. 八寶菠菜

材料 菠菜400克,熟火腿20克,雞蛋50克,海米20克,熟冬筍50克,水發冬菇50克,胡蘿卜50克。

調料 胡椒粉2克,香油5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菠菜去老葉洗凈,切成段,放入開水中焯一下,瀝水。胡蘿卜去皮,洗凈切細條,放入開水中,焯熟撈出。海米用開水泡發后洗凈待用,熟冬筍切細條狀,用開水焯一下后,瀝水。香菇泡發后,去根、切絲、焯熟。

(2)將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分磕在兩個盆內,分別加入鹽、味精攪勻,上屜蒸成蛋白糕和蛋黃糕,取出晾涼,分別切成細條;熟火腿切成與蛋糕相同的條。

(3)將以上材料,加鹽、味精、胡椒粉、香油拌勻即可。

8. 農家大拌菜

材料 奶油生菜200克,西葫蘆100克,菠菜100克,豌豆苗50克。

調料 醋20克,醬油5克,香油5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奶油生菜洗凈、撕片,西葫蘆洗凈、切絲,菠菜擇好、洗凈,豌豆苗底部切齊、洗凈,以上蔬菜入沸水中燙熟取出瀝水。

(2)將醋、醬油、香油、鹽、味精調勻成汁,裝小碟置盤邊,隨吃隨拌。

9. 豆腐皮拌菠菜

材料 菠菜500克,豆腐皮50克。

調料 香油15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菠菜去掉根和老葉,洗凈,投入開水鍋焯燙斷生,再投入冷開水盆內浸涼,撈出擠干水,切成段;豆腐皮用溫水泡軟變白,取出,用手撕成小塊。

(2)取盤先放入焯過浸涼的菠菜段,上面覆蓋一層豆腐皮,淋入香油,放入鹽和味精,食時,拌勻即可。

10. 海米菠菜粥

材料 海米15克,粳米100克,菠菜100克。

調料 鹽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粳米洗凈,海米泡水,菠菜洗凈、焯熟后切段。

(2)鍋內加適量水煮沸,放入粳米、海米一起熬煮成粥,待粥熟后再放菠菜,最后放鹽即可。

萵筍

● 推薦理由

富含維生素E,可抗衰老,促進細胞分裂,使毛發生長。

● 建議用量

100~200克。

● 食用叮嚀

焯萵筍時一定要注意時間和溫度,焯的時間過長、溫度過高會使萵筍綿軟,失去清脆口感。

1. 拌萵筍

材料 萵筍500克。

調料 香油15克,醬油10克,醋15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萵筍去葉,削去老根和皮,洗凈后切成旋刀小塊,放入開水鍋中焯一下,用涼水過涼,控干水分。

(2)將萵筍塊放入盤內,加入香油、味精、醬油、醋、鹽拌勻即成。

2. 炒鮮萵筍

材料 萵筍500克。

調料 植物油20克,醬油5克,鹽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萵筍去掉筍葉和皮,洗凈,從筍的斜面切成3厘米長的薄片放入盆中,用開水燙一下,用涼水過涼,控干水分。

(2)炒鍋置于火上,放入植物油燒熱,隨即放入萵筍,翻炒均勻后,加入醬油、鹽炒拌均勻,即可出鍋。

3. 山藥扒萵筍

材料 山藥100克,萵筍400克。

調料 醬油10克,植物油15克,料酒5克,高湯100毫升,鹽、味精、水淀粉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取萵筍去根去皮,一剖兩半,切成段,再改刀切成條;山藥去皮,切滾刀塊。

(2)鍋置火上,放適量油燒熱,放入萵筍條稍炸一下,撈出控油;再將山藥過油炸熟。

(3)鍋中留底油,燒熱,下入高湯、醬油、料酒、味精、鹽,放萵筍條、山藥,燒開后改用小火燒2~3分鐘,使湯汁收進去一部分,用少許水淀粉勾芡即可。

4. 糖醋萵筍

材料 萵筍800克。

調料 白糖100克,米醋50克,鹽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萵筍去皮、去筋,洗凈,切成3.5厘米長的條,用鹽拌勻腌1小時,控去水,再用潔布搌干水。

(2)將白糖倒入小鋁盒內,放入少許開水把糖化開,放在火上將糖汁熬后,下入米醋,離火晾涼。

(3)用熬好的糖醋汁把萵筍條拌勻,腌兩個小時即可。

5. 萵筍炒墨魚花

材料 墨魚150克,萵筍150克,鮮香菇50,水發木耳20克。

調料 植物油10克,醬油5克,鹽、干淀粉各適量,香油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墨魚撕去外皮,洗凈,表面切上十字花刀,再切成塊,加入鹽腌制10分鐘,再用干淀粉拌勻;萵筍去皮切成片;香菇去蒂,洗凈切塊;木耳去掉硬根,洗凈撕開。

(2)鍋置火上,放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墨魚塊,迅速翻炒成花,盛出。

(3)鍋中留底油,下入香菇、木耳、萵筍炒勻,倒入墨魚花、鹽、醬油、香油迅速翻炒至入味即可。

6. 萵筍絲熗黃豆芽

材料 黃豆芽350克,萵筍150克,雞脯肉50克。

調料 植物油10克,生粉10粉,香油5克,鹽、雞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黃豆芽洗凈,去掉多余的豆皮;萵筍去皮、切成絲,投入開水鍋中焯熟,撈出瀝干;將雞肉切成絲,用少許鹽和生粉抓上漿,腌制一會兒,放入開水鍋中用筷子劃散,撈出瀝干放涼。

(2)鍋中放入油燒熱,將黃豆芽、萵筍絲、雞肉絲翻炒幾分鐘,加入香油、鹽、雞精炒勻即可。

7. 萵筍炒肉末

材料 萵筍500克,肉末50克。

調料 植物油20克,香油5克,醬油15克,生粉10克,鹽、味精各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萵筍去皮、洗凈、切薄片,加鹽抓勻略腌10分鐘。肉末加5克醬油和生粉抓勻。

(2)炒鍋燒熱加油,中火燒至七成熱,下肉末煸炒至沒有血色,投入萵筍片炒香后,加入醬油、鹽、味精翻炒30秒,淋上香油即可。

8. 青筍拌粉皮

材料 粉皮300克,嫩萵筍200克。

調料 芝麻醬20克,醬油5克,醋、香油各5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萵筍去皮,洗凈,先順長一剖兩半,再切成柳葉形薄片,加入少許鹽拌勻,腌制15分鐘,擠去多余水分;粉皮切成5厘米長的條;芝麻醬放入小碗內,用少許涼開水調稀備用。

(2)將粉皮條放入開水鍋內稍燙,撈出瀝干,趁熱和萵筍一起加入醬油、鹽、味精、醋、芝麻醬、香油,拌勻即可。

9. 拌海米萵筍

材料 萵筍300克,水發海米50克。

調料 醋、香油各10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萵筍削去老皮,切成細絲,放盤內,加少許鹽腌一會兒,放冷水內洗凈鹽味,控干水分。

(2)將萵筍絲放盤內,放海米、醋、鹽、味精、香油拌勻即可食用。

10. 雞油萵筍

材料 嫩萵筍400克。

調料 水淀粉30克,熟雞油25克,高湯25克,植物油500克(約耗20克),鹽適量。

做法與服法 

(1)將萵筍去皮,洗凈,切成約6厘米長、1厘米寬的條。

(2)鍋置中火上燒熱,放油燒至三成熱,放筍條入鍋,小火炸至酥軟,撈出瀝油,再用開水沖去表面油層。

(3)另取一鍋,放入高湯、筍條,燒開后加入鹽、味精,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薄芡,淋入雞油即可。

土豆

● 推薦理由

富含維生素B6,對調節脂肪及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皮脂分泌,刺激毛發再生有重要作用。

● 建議用量

100~200克。

● 食用叮嚀

凡腐爛、霉爛或生芽較多的土豆,因含過量龍葵素,極易引起中毒,一律不能食用。

1. 素炒三絲

材料 土豆150克,胡蘿卜150克,芹菜100克。

調料 植物油25克,姜5克,香油3克,生粉10克,醋10克,鹽、味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土豆去皮、洗凈、切絲;胡蘿卜洗凈、切絲;芹菜切段,將粗段切成細絲。再將切好的三絲用沸水焯,見變色即撈出,用涼水沖涼,然后瀝水備用。

(2)將姜洗凈、切末,鍋上火加底油,燒熱后用姜熗鍋,下焯好的三絲用旺火急速翻炒,烹醋,加鹽、味精,用生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

2. 醋熘土豆絲

材料 土豆400克。

調料 植物油20克,米醋30克,小蔥5克,姜5克,鹽、味精各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土豆洗凈切絲,之后用清水浸泡數分鐘,接著放入盛有一小勺鹽的水中浸泡,炒前撈出瀝干水分(用水沖洗,是為了洗去土豆里的淀粉,防止土豆發黑;泡在鹽水中是為了讓土豆不變色,炒制后更脆)。

(2)小蔥洗凈切成小段,姜切成末備用。

(3)鍋置火上倒入油燒熱,倒入瀝干水分的土豆絲入鍋爆炒熟后,依次調入米醋、鹽及味精調味,最后倒入蔥段、姜末即可。

3. 葡萄干土豆泥

材料 土豆200克,葡萄干40克。

調料 蜂蜜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葡萄干用溫水泡軟切碎;土豆洗凈,蒸熟去皮,趁熱做成土豆泥。

(2)將炒鍋置火上,加水少許,放入土豆泥及葡萄干,用微火煮,熟時加入蜂蜜調勻,即可食用。

4. 回鍋土豆

材料 土豆500克。

調料 植物油20克,孜然粉3克,香油5克,熟芝麻10克,味精、鹽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土豆洗凈去皮,入沸水鍋中煮至剛熟時撈出,切為土豆片。

(2)炒鍋上火,放入植物油燒熱,下入鹽、孜然粉炒香,接著下土豆片炒勻,加入味精,淋入香油,起鍋裝盤,最后撒上熟芝麻即成。

5. 花丁群聚

材料 土豆200克,胡蘿卜100克,火腿100克,柿子椒30克,黃瓜100克。

調料 植物油20克,料酒6克,水淀粉15克,香油3克,鹽、雞精各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土豆、胡蘿卜、柿子椒、黃瓜洗凈后與火腿一起分別切成丁備用。

(2)坐鍋點火倒入油,油熱后先下土豆、胡蘿卜煸炒,然后放入黃瓜、柿子椒、火腿翻炒,加入鹽、雞精、料酒調味,水淀粉勾芡,淋香油即可出鍋。

6. 醬燒茄條土豆泥

材料 茄子200克,土豆200克。

調料 植物油20克,黃醬、醬油各5克,香油2克,鹽、雞精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茄子洗凈切成條狀;土豆洗凈用高壓鍋蒸熟,冷卻后用刀抹成泥狀放在盤中待用。

(2)坐鍋點火倒入油,待油六成熱時放入少許黃醬,炒出香味后放入茄子,加適量清水,依次加醬油、鹽、雞精、燒至湯汁變濃時倒入土豆泥,稍翻炒幾下,滴入香油,即可出鍋。

7. 土豆絲拌白菜

材料 土豆250克,白菜心300克。

調料 醋5克,醬油10克,香油3克,鹽、味精各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白菜心洗凈,控干水分后切成細絲;土豆洗凈去皮,切成細絲,放入清水中。

(2)將土豆絲撈出,和白菜絲一起下入開水鍋中焯至斷生,撈出瀝干水分。

(3)將白菜絲、土豆絲放入容器中,加入醬油、醋、香油、鹽、味精,拌勻即可。

8. 土豆雞塊

材料 雞脯肉300克,土豆150克,西紅柿100克。

調料 植物油20克,料酒10克,鹽、味精各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雞脯肉切成塊,放入鹽、料酒腌制15分鐘。

(2)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剝去外皮,切碎后放入鍋中,用小火熬成醬備用,將土豆切小塊。

(3)鍋置火上,放油燒熱,放入雞塊炒至八成熟,盛出;將土豆塊下鍋,放入少許水,加蓋燜至土豆變沙變軟,放雞塊和西紅柿醬,加入鹽、味精調味,炒約3分鐘即可。

9. 芝士田園蔬

材料 西藍花150克,土豆100克,西葫蘆100克,火腿50克,胡蘿卜100克,洋蔥50克。

調料 色拉油20克,大蒜5克,茴香5克,芝士5克,牛奶20克,面粉10克,鹽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西藍花、土豆、西葫蘆、胡蘿卜洗凈,切成條,火腿切成絲,洋蔥、大蒜切末,茴香切絲。

(2)坐鍋點火放水,加入鹽,將土豆、胡蘿卜煮熟撈出。

(3)鍋燒熱后放入10克色拉油,加入西藍花、土豆、西葫蘆、胡蘿卜、洋蔥、大蒜、火腿翻炒均勻裝盤,撒上茴香絲;用剩下的色拉油炒面粉,沖入少許熱水,加入鹽、牛奶調味成汁澆在上面,撒芝士放入烤箱焗5分鐘即可。

10. 臘肉土豆飯

材料 大米100克,臘肉、土豆、蘿卜干、小西紅柿各20克。

調料 植物油10克,香蔥10克,鹽少許。

做法與服法 

(1)將土豆切成丁,臘肉切成片。大米放入鍋中,開鍋后再煮兩分鐘,將湯倒出控干。小西紅柿洗凈、切丁。

(2)坐鍋點火倒入油,下臘肉煸炒一會兒,放入土豆翻炒片刻,加入鹽,倒入清水沒過土豆,再將煮好的米蓋在土豆上,撒上小西紅柿,加蓋中火燜熟即可,裝盤后撒上蔥花即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马尔康县| 怀宁县| 杭锦后旗| 邳州市| 新宁县| 苍南县| 达日县| 阳山县| 多伦县| 华阴市| 吉隆县| 利辛县| 宝清县| 黎城县| 武鸣县| 竹北市| 安仁县| 湛江市| 清水县| 黄平县| 肇源县| 陇川县| 宝坻区| 天祝| 麻栗坡县| 吉隆县| 平阴县| 克东县| 东莞市| 苍南县| 沅江市| 乳山市| 黄平县| 庆安县| 儋州市| 德清县| 类乌齐县| 新泰市| 宜君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