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怕孤獨,兩人怕辜負
- 王臣
- 1852字
- 2019-02-12 14:14:49
格子鋪
有生之年 狹路相逢 終不能幸免
手心忽然長出糾纏的曲線
懂事之前 情動以后 長不過一天
留不住 算不出 流年
—王菲《流年》
一見鐘情,你信嗎?
反正她信。
見到他,是在她常去光顧的一間創意格子鋪。店老板是個女孩,里面有少量女孩親手設計的衣服。她很欣賞女孩的設計風格,是店里的老顧客。只要出了新品,女孩總會第一時間通知她,她也會毫不猶豫地去挑一兩件買下。
但是那一天,她路過的時候,進店去逛,卻發現女孩不在了,換成了一個男人。那是她第一次看見他,他站在凳子上掛衣服,見她進門,便低頭招呼她。他的頭發自然卷,人很清瘦。不,她會說他是清爽干凈,消瘦的臉上留著青黑的胡茬,卻一點兒也不亂。
她這抬頭一看,看得頭暈目眩。
少女時代,女孩都會幻想自己將來愛上的人是什么模樣,她總跟人說,干凈,一定要干凈,但最好要有點胡茬,整整齊齊的那一種,要是有一頭自然卷的頭發,那就最完美了。所以,她后來談過的男朋友,多多少少總還是有這些特征。
她也很奇怪,年齡已經是當時的兩倍了,審美趣味竟絲毫不改,她便總是用專一、執著來形容自己。她從來不是一個活潑的人,在旁人眼里,她是冷靜、理性、內斂、喜怒不形于色的女子。天大的事情,在她的眼里都是舉重若輕,拿得起,也放得下的。
可是,再堅強的女子,碰到感情,尤其是這種莫可名狀、突如其來的喜歡,往往都會失了方寸、不知所措。她一直以為自己將來會變成女強人。男朋友談得不多,總覺得不是自己想要的。這一回,她遇見他,也不過是一眼的工夫,她竟不能自拔。
這當然不是她的作風。
她不允許自己在感情上如此失態。她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的感情,與他說話,買這個,買那個,離開的時候,文靜有禮。她去逛格子鋪的頻率并沒有刻意減少,也沒有增加,一切仿佛都與從前并無不同,上班、下班,周末去逛。
唯一不同的是,她再也沒有向任何閨蜜推薦這間店鋪。她當然是故意的,她怎么會一點兒私心都沒有?她當然不會承認她根本不想自己那些年輕貌美的閨蜜認識他,她希望,最好全世界的女人都沒有機會認識他。只是,不小心聽到自己內心的這個想法時,她會被自己嚇一跳。
何以突然之間,她變成這個樣子了?
他的一個眼神可以讓她快樂一天,哪怕是摔得頭破血流,也會覺得這是否極泰來的好征兆。他的一瞬沉默也可以讓她一個禮拜食不知味,連百萬的年薪在她眼中也不過是大富豪的一個輪胎,一點兒也不值得欣喜。
可是,生活里的一切看上去都沒有變化,但只有她自己知道,一夜之間,她的內心再不似從前。她不知道,何以自己到了二三十歲的年紀還依然有這種少女似的迷惘,這令她非常不愉快。時間久了,總是要露餡兒的。
她開始變得很敏感,易悲易喜。
即便她再怎么偽裝,都還是會被人看出破綻的。關系親近的人會開始試探性地問詢一些什么,她都避而不答。直到一年后的年末,她在格子鋪里看見了原來的女老板跟他在一起,她便忍不住問了問,原來,倆人是夫妻,結婚三年了。
三年前,不就是格子鋪開張的時候嗎?格子鋪開張的第一天,就恰好被她看到。走進去的那一剎那,她就覺得,真好,怎么會有跟自己喜好這么一致的一家小店呢?她很開心,以至于待在這間格子鋪里東看西看,成了她周末的最大樂趣。
她跟女老板走得很近,有時候,她甚至覺得,這間小小的店改變了她北漂數年的生活。數年來,除了工作、賺錢和幾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她幾乎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直到來到這家店,她才覺得,原來自己還藏著那么多的小情調。
她甚至想過,過兩年,她也要開一家這樣的小店鋪。是啊,女老板的品位跟她很像,連對男人的喜好也是如出一轍。得知他們是夫妻之后,她回家大哭了一場。第二天,辛苦爬上部門經理位置的她,突然辭職了。女老板的生活,才是她最想要的。一家小店、一個心愛的人,不拼命,懂得享受生活。
她離開北京,去了成都。
都說成都是個好地方,慵懶宜居,適合生活節奏慢的人。她想,這么多年過去,賺錢就只是賺錢,也不知道賺錢到底是為了什么。現在,她知道了,賺錢就是為了今天她也能夠開一間那樣的小店,等一個那樣的男人。
兩年后,她的店在成都已經很有名氣。
很多人想跟她合伙,讓她開分店,但她從來沒有這個打算。她也從來不想把這家小店做成什么大氣候。那一年,她遇見了那家小店,她的人生就已在默默改變。后來,遇見了他,她終于有了契機和勇氣,告別過去,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再后來,她結了婚,做了母親,生活也日漸平靜。每周,她總會挑出一天,關門休息,自己一個人找家咖啡店,看看書,曬曬成都不常有的太陽,或是看看成都最安靜的陰天。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當年她為什么突然辭職離開北京。
沒有人知道,那一年,讓她的一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