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氣質里,藏著曾走過的路
- 蘇聽風
- 1770字
- 2019-02-18 11:05:40
請尊重一個女人
對命運的抗爭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標題叫《一個23歲的女孩怎樣面對痛苦》。
這個23歲的女孩在臺灣讀書時,遭遇過一場意外。她的皮膚60%以上被燒傷,這意味著她一生都會怕熱、怕曬,不能穿漂亮的裙子。在最初的痛苦治療中,她每天都哭幾次。她開始對一切感到麻木,覺得活著沒有意義,甚至想過自殺。
在一個如花的年紀,因為一場大火,她的命運被改寫。
我想起了另外三位女性。
第一位,她曾是一個家庭主婦、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公背叛了她。家變之后,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并且遇到了心愛的男人。然而不幸的是,這個男人很快就去世了,她也被公司的合伙人趕走了。
第二位,她是一位在律政界叱咤風云的耀眼人物。她在普羅旺斯看中了一個莊園,計劃退休后去那享受余生。不久,她突然被告知,之前所有積蓄投資的一個基金會,只不過是一個“龐氏騙局”,這意味著,她破產了。一個近60歲的女人,失去了工作,沒有了財產,將如何生活?
第三位,她有一個非常有錢的爸爸,因為這個關系,她一畢業就得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工作機會,進入一家知名公司上班。但是,突然她的爸爸一夜之間成為階下囚。她成為別人嘲諷的對象,被公司解雇,處處碰壁。
以上三位女性,分別是美劇《傲骨賢妻》中的艾麗西婭、《傲骨之戰》中的戴安和瑪婭。
生活有時候如同戲劇一樣,會突然轉變方向,如同前面說到的23歲被燒傷的女孩。而戲劇也一樣在反映生活的真相,本以為嫁給一個不錯的老公,就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某些庇護,不料,夢想的世界瞬間就坍塌了。或者一生功成名就,本想安享晚年,卻飛來橫禍。再不就是一夜之間,公主成了灰姑娘。
我們總喜歡祝福和安慰他人“你的明天會更好”,或期待和以為“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那篇寫23歲女孩的故事的文章里還有一個副標題,叫作“明天很可能不會更好,承認這一點是我活下去的方法”。這是讀起來無比痛心的一句話,然而,你細看人生后,又會深以為然。
被大火燒傷的23歲女孩說:
“我只能正視我的痛苦。
“我必須比別人更加努力,并不是努力去掩蓋傷痕、粉飾痛苦,而是去支撐普通的生活。
“我開始知道消極、悲傷、絕望、痛苦是生活本來就有的磨難。”
她承認和接受生活強加給她的悲傷之后,依然選擇努力過下去。讓我為之動容的也是這一點,因為這是比對抗痛苦更為艱難的事。艾麗西婭、戴安和瑪婭無一不是堅守了這一點。
艾麗西婭在面臨丈夫背叛、事業敗落時,仍然堅持自己想要的東西:happy life and control my fate(享受生活,掌控命運)。一個中年婦女,從給比自己年紀小的人當助理起步,慢慢地找到事業的方向。被迫離開公司后,她在自己的公寓里獨立創業。戴安在破產第二天還是準時去上班,用墨鏡擋住哭過的雙眼,對一直跟她分居的丈夫說,我好極了。瑪婭被人攻擊、唾罵躲在廁所哭時,另一位叫盧卡的女主角對她說:“堅強起來,不要管別人怎么說。埋頭好好工作,工作是你的好朋友。不要看電視,少上網,好好看書。現在是很難,但總會過去的。”
在這個世界里,我們很容易遇到人生的低谷。更讓人難過的是,你并不知道在這一段低谷行走要花多少時間,要花多少力氣。
我有一個學五行易經的朋友,她對命運時局有著十分細致的研究。有一次,我問她,每一個人是否都存在著定格的命運,或者是我們真的可以預料到一生的境遇和走向嗎?她說,世間萬物都在不停地變化,沒有哪一種命運是一成不變的,再精確的計算也無法知道每一個明天的好壞。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手上的事。
對于命運好壞之事,和明天會不會變得更好之說,我的內心曾經充滿悲觀和沮喪。有時候我也希望自己有可以預知明天的特異功能,以期待明天是好的、美的。后來,當我也經歷過深夜的痛哭、各種選擇的改變,以及不得不接受的生活之苦后,我才明白,這就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從此之后,我不再在我的日記本里寫下“明天會更好”之類的空洞安慰,也不指望奇跡的降臨。度過每一個明天前的黑暗時光,這是一個活在世上就得面對的命題。
很多時候,明天都不一定會變得更好。如同23歲的燒傷女孩,在經歷過無數黑夜、覺得生活無意義后說:“對生活變得更好一點的期待是我都可以站直了,以后一定可以蹲下,一定可以走路超過半小時。所有的細小都會匯聚成大,耐心點。”
也許,當我們并不盲目地祝福和期待明天變得更好,而是盡力在每一次哭過之后,依然能耐心做好手頭上的事,努力去爭取多一點的光亮和力量時,就算黑夜很漫長,也能走到它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