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得里亞海的女王:威尼斯藝術和歷史之旅
- 哈莎 (意)白路易
- 3663字
- 2019-02-12 13:30:17
前言
威尼斯這座特別的城市,看起來幾乎像是漂浮在威尼斯潟湖(Venetian Lagoon|Laguna di Venezia) 的海水中央!它“漂浮”的秘密在于:智慧的先祖們把很多木樁打入30米深的淤泥之中,造出一個凌駕于海水之上的牢固地基,并在上面建造城市。用這種方式,威尼斯這座海上城市底下藏有500多萬根木樁!
一片擁有118個島嶼,被177條運河分隔的荒涼沼澤地變得越來越有魅力:400多座大大小小的橋梁連接著各個部分,鱗次櫛比、神工天巧的宮殿和教堂與它們的水中倒影交相輝映。一條主要的水道,即大運河(Grand Canal|Canal Grande)從中穿過(長3800米,寬30~90米,平均水深5米)。大運河沿岸密布雄偉的古代宮殿,中部架著一座優雅的白色大理石橋——里亞托橋(Rialto Bridge|Ponte di Rialto)。從9世紀開始,威尼斯建立了它的海上王國:一直延伸到達爾馬提亞海岸(Dalmatian Coast|Costa Dalmazia)和希臘群島的愛琴海(Aegean Sea|Mar Egeo),當時它被稱為“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Mar Adriatico)的女王”。
不管是在和平年代還是在戰爭時期,威尼斯的船只,一種被稱作“嘠雷(Galley|Galea)”的由槳和帆驅動的船,都頻繁地在東地中海和近東之間航行。巨大的商業利潤和戰爭所得往往被用于城市建造,因此,威尼斯運河兩岸矗立起一座座瓊樓玉宇!圖1是一件16世紀初的威尼斯木刻鳥瞰圖,現在保存在科雷爾博物館(Correr Museum|Museo Correr),描繪的就是當時威尼斯共和國的擴張版圖,由威尼斯畫家和版畫家雅格布·德巴爾巴里(Jacopo De'Barbari,1460/70 — 1516)創作。

圖1 威尼斯鳥瞰圖(木刻品),雅格布·德巴爾巴里
對歷史和文化感興趣的參觀者應該知道,威尼斯是由兩個相隔遙遠的世界聯盟后結出的果實,這正是它的魅力來源:一個是東方拜占庭的世界,信仰東正教,直到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Turks|Turchi Ottomani)征服以前,它都是以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Costantinopoli) 這座東羅馬帝國的首都為中心;而另一個世界是西方基督教世界,以羅馬為中心。
威尼斯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世紀,如果不是為了逃避外來的侵略——來自東方的蠻族(Barbarians|Barbari)對西羅馬帝國(476年滅亡)的入侵,安置羅馬城(Roma)的難民,誰也不會想出在木樁上建造城市這個驚人的點子!后來,它的面積變得越來越大,地位也不斷提高,直到形成威尼斯共和國。共和國的政治體系是貴族構成的商人家族的獨裁政治,最高機構由公爵(即執政官)和參議院組成,兩者均由大議會選出,而大議會的成員均由在共和國的“金書”里正式注冊的貴族家庭的成年兒子當選。當意大利北部的其余地方成為了侵略者的獵物,哥特人(Goths|Goti)和倫巴底人(Lombards|Longobardi) 最終形成了一個新的日耳曼的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Sacro Romano Impero),由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Carlomagno)創立(800年)。威尼斯共和國自愿宣誓效忠遙遠的君士坦丁堡
——東羅馬帝國(由于遭受到好戰的來自中亞的土耳其部落如洪水般地不斷襲擊,后來日益變弱),威尼斯卻幸運地一直保持獨立。
漸漸地,威尼斯共和國發展成為亞得里亞海和東地中海海上貿易的主要中心,其標志是帶翼的圣馬可雄獅。829年,當圣馬可的遺體被威尼斯水手從埃及運到威尼斯時,這位圣人被威尼斯參議院指定為城市的保護者。那些雕刻在大理石上或用金色畫在紫色背景上的帶翼的獅子,則標志著威尼斯共和國的統治,因此也被稱作“圣馬可共和國(St. Mark's Republic|Repubblica di San Marco)”。
11世紀初,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使威尼斯的商業蓬勃興起,它優越的地理位置把東西方連接起來。西歐和北歐的十字軍抵達威尼斯的陸地,然后從這兒乘船東行。善于經商的威尼斯人通過與東方(被稱作Levante )的航運發展貿易,逐漸使威尼斯成為歐洲最富裕的城市。1271年,年輕的商人馬可·波羅(Marco Polo)和父親、叔叔一起前往中國,二十多年后乘船回國,寫就了《馬可波羅行紀》,這本書使歐洲人得以了解中亞和中國,他的冒險經歷代表了威尼斯的進取精神。
與此同時,威尼斯還逐漸發展成主要的藝術中心:圣馬可大教堂里的拜占庭鑲嵌畫(mosaics|mosaici),公爵宮(Duke's Palace|Palazzo Ducale)和黃金宮(Ca'd'Oro)里的國際哥特式風格(International Gothic Style|Gotico Fiorito,Gotico Veneziano),還有威尼斯畫派的大師們,如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喬爾喬內(Giorgione)、丁托列托(Tintoretto)、提香(Titian|Tiziano)等人于文藝復興時期創作的作品,建筑家帕拉迪奧(Palladio)、桑索維諾(Sansovino)等人設計的偉大的宮殿和教堂等建筑,讓威尼斯的榮耀得以永恒。
17、18世紀期間,威尼斯共和國和奧斯曼帝國開始了長時期的戰爭,耗盡了彼此的能量;與此同時,其他西歐國家則跨越大西洋,在別處建立它們新的帝國。這是威尼斯共和國緩慢衰落的開始。這段時期,盡管它在農業和貿易上的經濟成就微不足道,但它仍然堪稱藝術的標桿,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如畫家提埃坡羅(Giambattista Tiepolo)、加納萊托(Canaletto),建筑師隆蓋納(Baldassarre Longhena),作曲家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等等,給威尼斯帶來了高水準的藝術產品。1797年,由于拿破侖(Napoleon|Napoleone)統治下的法國軍隊的奸詐行為,威尼斯被拿破侖當作禮物割讓給了奧地利,“威尼斯共和國”不復存在。意大利統一運動迅速席卷威尼托地區,它最終于1866年回歸,成為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威尼斯共和國就這樣永遠地消失了!
從圖1木刻版圖可以看出,威尼斯的形狀像一條魚,它的大腦袋朝西,尾巴向東。如今,這條魚通過一個“魚鉤”和陸地相連,那就是一條1846年建成的鐵路橋及平行于它、建于1933年的公路橋——解放橋(Liberty Bridge|Ponte della Libertà)。這兩座橋梁(長3.85千米)將威尼斯和梅斯特雷市(Mestre)、馬爾蓋拉市(Marghera)的郊區相連。這使得人們今天要去威尼斯參觀變得很容易,但是卻少了很多浪漫!在古代,想去威尼斯非得乘船才行,從富西納村(Fusina)開始,船行在布倫塔(Rivera del Brenta)河域,駛進大海,最終到達威尼斯的陸地。經過漫長卻浪漫的航程,船??吭谒估蛉撕影洞蟮溃⊿lavonian' Bank|Riva degli Schiavoni),這里離公爵宮很近,人們可以從這里上岸。值得一提的是,富西納村里有1559年帕拉迪奧(Palladio)建的一座非常美麗的貴族弗斯卡利別墅(Villa Foscari),但是住在里面的女主人郁郁寡歡,所以得別名“不開心的別墅(La Malcontenta)” 。
威尼斯的歷史中心被分為六個部分(圖2),稱作“Sestieri(六個區)”。第一個區叫城堡區(Sestiere di Castello),位于魚尾處,是城市最初的統治者所在地,也是威尼斯天主教總部所在地,教會最高領導被稱作“宗主教(Patriarch|Patriarca)”。威尼斯的另一個中心是里亞托(Rialto),位于魚頭處的“圣保羅區(Sestiere di San Polo)”,是全城的商業中心。其西邊的區域為“圣十字區(Sestiere di Santa Croce)”。

圖2 威尼斯的六個區
9世紀時,威尼斯的政府所在地,即公爵宮建立在“圣馬可區(Sestiere di San Marco)”,旁邊矗立著圣馬可大教堂,功能之一就是公爵的禮拜堂。很久以后的1807年,圣馬可大教堂成為“宗主教”的新座椅。在城堡區還有當時威尼斯最大的造船廠,不過現在這里已經不再建造船只,而是成為威尼斯國際雙年展的一個展館。造船廠被遷到了威尼斯歷史中心以外,即馬爾蓋拉市的市郊。
多爾索杜羅區(Sestiere di Dorsoduro)包括了多爾索羅(Dorsoduro)和朱代卡(Giudecca)兩個部分?!爸齑◢u”由一個細長的系列島嶼組成,被朱代卡海峽和城市中心分開,非常適合船舶運輸。它曾經是威尼斯第一個猶太人定居的社區(這能解釋其名字的由來 ),直到16世紀威尼斯參議院強令猶太人在猶太區(Ghetto)居住,即“卡納雷吉歐區(Sestiere di Cannaregio)”。最終該法令于1797年被拿破侖廢除,威尼斯的每個角落都成為了猶太人自由落戶之處。
盡管現在只有為數不多的居民住在其歷史中心(約6萬人口),但威尼斯仍是一個“活的歷史中心”,而不是一座“死的博物館”。這里有三所大學,威尼斯大學(University of Venice|Università di Ca'Foscari),以經濟和外語專業著稱,前身是威尼斯高等建筑機構的威尼斯建筑大學(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Venice|IUAV - Università di Venezia)和威尼斯國際大學(Venic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此外,它還有一所音樂學院(Benedetto Marcello Music Academy|Conservatorio Musicale Benedetto Marcello)和一所美術學院(Fine Arts Academy of Venice|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Venezi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旗下的幾個文化基金委員會也在威尼斯,如CINI基金會,威尼斯藝術中心(Centre of Studies on Venetian Art|Centro di Studi sull'Arte di Venezia)及音樂和歌劇研究中心(Centre of Studies on Music and the Theatre|Centro di Studi sulla Musica ed il Teatro)。
在威尼斯的眾多博物館之中,最有名的是學院畫廊(Accademia Galleries|Gallerie dell' Accademia),里面有從中世紀到18世紀豐富的威尼斯藝術家的繪畫收藏;佩薩羅宮現代藝術博物館(Ca'Pesaro Museum of Modern Art|Museo di Arte Moderna di Ca' Pesaro)和古根海姆基金會(Guggenheim Foundation|Fondazione Guggenheim)主要致力于20世紀以來的當代藝術。
威尼斯有三大劇院,最著名的是鳳凰劇院(Phoenix Theatre|Teatro La Fenice)。它于18世紀末建造,在遭遇一場毀滅性的大火之后,最近被重修過。此外,哥爾多尼劇院(Goldoni Theatre|Teatro Goldoni)致力于戲劇,馬里布蘭劇院(Malibran Theatre|Teatro Malibran)則致力于交響樂和芭蕾。
每年的六月到九月,威尼斯會交替舉辦“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Biennial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Esposizione Biennale Internazionale di Arte Contemporanea)(簡稱雙年展)”和“雙年展國際建筑展(Architecture's Biennale|Biennale di Architettura)”。同時,另一個世界著名的慶典也于每年八月的最后一周和九月的第一周在威尼斯麗都島(Lido island|Isola del Lido)舉辦,那就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Biennale Internazionale di Arte Cinematografca)”,其最高榮譽為“金獅獎(Golden Lion Award|Leone d'Oro)”。
最后,我們怎能忘記“威尼斯狂歡節(Carnival of Venice|Carnevale di Venezia)”呢?每年的二三月間的兩個星期(即復活節前40天)里,城里到處都上演著豐富的戲劇和音樂節目。這場年度盛典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如潮水般地涌來。
威尼斯給世界各地的許多藝術家帶來藝術靈感,讓我們現在一起欣賞一下英國畫家威廉·特納(J. M. Willian Turner)筆下夢幻的《威尼斯圣喬治島的黎明》(The Island of San Giorgio Maggiore at Dawn|Isol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 all 'Alba)(圖3)。

圖3 《威尼斯圣喬治島的黎明》——英國畫家威廉·特納
在以下的篇章里,就請大家跟著我們——兩位分別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這座城市的愛慕者,去發掘這位海上女王的細節之美吧!